西西河

主题:敌强我弱古今同,世世长策何其多——读《后出师表》后 -- 飞鸣镝

共:💬31 🌺240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诸葛亮其实就一个善于经营名声重视自己名声的人

不然,刘备这样的雄才大略的人也就不会三顾茅庐了,因为诸葛亮当时肯定是与众多的所谓的名士们辩论啊,他的辩才好,然后又自比管仲乐毅,于是名声在外,刘备来了,还要摆足面子,让他来三探才肯出。

但是诸葛亮前期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隆中对,那么隆中对的战略价值如何呢

这个真不能听中国那么多所谓的历史学家们,他们懂什么战略呢。

他们就呆在书斋里,而战争战略可不是凭空就可以想象的。

毛泽东是大战略家,他一针见血的指出隆中对的战略失误,平分兵力,关中和荆州两个出击方向的平分兵力而不是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战略方向,最终导致蜀汉的徒劳无功。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势力不少,毛泽东就常常以弱胜强,问题在于战略:

对付友军,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诸葛亮自比的乐毅之所以能够以弱小的燕国打破强大的齐国,与乐毅善于与其他诸侯国组建统一战线有关,

那么诸葛亮对东吴做了什么呢?

从统一战线的角度,诸葛亮就不应该策划让荆州部署重兵,而是应该在荆州方向与东吴修好。

在北伐方面,第一次北伐本来诸葛亮的出兵有些出其不意,是有一定胜算的,但是诸葛亮重用了与他自己一样喜欢夸夸其谈的马谡,结果失去街亭要地,而失败。

作为一个战略家,在敌强我弱的时候,平时静如处子,麻痹对手,战时动如脱兔,实施战略打击的突然性,而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后勤准备还不充分的时候就一次次的北伐,对手都已经司空见惯了,战略上平常甚至平庸无比,魏延的突袭的奇谋被诸葛亮搁浅了。

作为一个大家,发现,培养,重用人才是最重用的方面,毛泽东说过在大政方针决定了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这体现了毛泽东对人才的重视,毛泽东对人才的重用也确实是不拘一格的,例如林彪这样的有弱点的将领朱德一直不敢用,不敢提拔,而毛泽东在朱毛会师后,就重用了林彪此后为了东北大计,把林彪提拔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此后建国后,即便是文革时期,尽管看到邓小平有那么多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还是不断提拔他,最终让邓小平积累了深厚的威望,避免了他身后的党的分裂。

反过来看诸葛亮在发现培养人才方面做了什么呢,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更有甚者,把刘备先主明确指出的马谡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放在街亭这样的战略关键节点,而不用魏延这样的灵活机变的将领。

不重用魏延也说明了诸葛亮人才战略的失败。

当时的蜀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需要的是发展经济,扩大国防后备力量

需要的是扩建蜀地各天险的工事,以避免被邓艾们偷袭

需要的是培养各级军事人才

需要的是与东吴发展战略联盟,协助东吴击破魏国进攻。

以上诸葛亮全部都没有做。

相反至少司马懿提拔邓艾这样的将领就说明了他比诸葛亮更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

大概是魏国也觉得诸葛亮那样的战略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于是也对外面说,诸葛亮你很强,不得了啊,帮助诸葛亮建立自己的名声。

诸葛亮急着北伐在我看来主要是他自己想像乐毅管仲那样的真正的名士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名声,而不是真正为蜀国战略利益着想。

罗贯中这个我本家也是名士情结,把诸葛亮描绘得无所不能,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强过诸葛亮的太多太多,诸葛亮其实就是类似于后来的东林党那样的所谓清流,所谓名士那样的嘴炮罢了

关键词(Tags): #诸葛亮#嘴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