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刻鹄与画虎(一) -- 履虎尾

共:💬42 🌺3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刻鹄与画虎(三)

有关马援的第五个典故乃是一句俗语,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句俗话。

这句俗语出自马援给侄子们的一封书信。马援的侄儿马严、马敦等,身为贵家子弟,行为轻浮,“喜讥议,通轻侠客”。当时马援远在交趾,特意写信回来,劝戒侄儿,这就是马援的《戒兄子严敦书》。

马援的这封书信非常有名,其原始内容被保存在《后汉书》中。历代辑文,此书信均为必选之文。清代儒士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古文观止》,共选古代优秀散文222篇,其中东汉时期的文章仅有两篇入选,《戒兄子严敦书》便是其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从东周到明朝,一共二千年余年的历史,而东汉一朝,时间长达二百有余岁,在十成中隐然占了一成。吴氏叔侄选编文章,按时间平均,东汉文章貌似也应该有二十篇左右的篇幅才是。然而实际上,东汉时期仅有两篇散文入选《古文观止》,原因何在?

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有句名言,叫做“文起八代之衰”。东坡居士在吹捧一个人的同时,也在贬低着一个时代。且不论苏的这个评价公正与否,马援的这封书信,在古文衰败的时代能够脱颖而出,占了《古文观止》所选东汉作品“一半”的分量,其地位其价值,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好了,咱们来读原文吧,《后汉书马援列传》中的记载如下: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勑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戒兄子严敦书》浅显易懂,放到今天,其难度也不过是初中的水准。这封书信的内容虽然丰富,篇幅却不长,全文尚不足300字,其中书信的内容不过260字。书信的中心意思,是希望子弟后代谨言慎行,规规矩矩做人。为了对古文化进一步的领会,履虎尾试着对原文进行一些狗尾续貂式的解读。

《戒兄子严敦书》全文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层层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从开头到“欲使汝曹不忘之耳”,是书信的第一层次。在第一部分,马援开门见山地指出,希望自己的子侄后代,“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论议人物的短长,时政的得失,这是我最反对的弊病,你们要把这个毛病戒除干净。

从“龙伯高敦厚周慎”到“不愿汝曹效也”是书信的第二部分。在前一部分,马援说明了自己对后代的希望和要求,但是,这个希望要求,怎样才能做到呢?子侄们应该学习什么,不应该学习什么呢?在这部分,马援给子侄们举了正反两个例子,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有两个朋友,我对他们都是“重之爱之”。第一个是龙伯高,此人“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第二个是杜季良,此人“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这两个朋友里,我希望你们学习龙伯高,而不许你们效仿第二个杜季良。

以后的结尾文字为第三部分。前一部分述说了该学谁和不该学谁,那,为什么呢?马援在书信的第三部分论述了自己立论的根据。为什么要学习、可以学习第一个朋友龙伯高呢?马援说,效仿龙伯高,就算没有全学成,你总还是一个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守规中矩,本本分分的人,“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总还是个高飞的鸟雀吧!而效仿第二个朋友杜季良,若是不成的话,会沦落成浪荡子弟轻薄儿,“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马援希望子侄们戒除“喜讥议而通轻侠客”的弊病,做“敦厚周慎”的“谨勑之士”,这番劝勉告诫,既是年轻人安身立命的金玉良言,也是马援自己人生处世的经验之谈。对呀,做人就该如此啊。然而,马援的这封书信中,却隐然存在着一个小小的自相矛盾,即:既然马援反对子侄们仿效后一个人物杜季良,那么,伏波将军自己,为什么要对其“爱之重之”呢?为什么要与其交往呢?

清代随园袁枚先生在讨论诗诗词的风格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诗宜朴而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而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这段议论本来极为精辟,接着,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袁枚又举了个例子:“譬如大贵人,功成宦就,散发解簪,便是名士风流;若少年纨绔,遽为此态,便当笞责!”论起作诗评诗,或许真该如此,可是,做人也一定该这样吗?难道功成宦就的大名士,就一定非得不为礼法拘束,为所欲为,放任自流,惊世骇俗吗?

通宝推:foureyes,李根,晨池,玉垒关2,桥上,纳米小洞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