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把梳子卖给和尚,问题出在哪里? -- 迷离小虫

共:💬17 🌺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传销老梗水煮三国里就写过,也彻底的批驳过

张飞一边给他斟酒,一边问道:“吕总啊,为什么您每个月都能当上销售冠军呢?您有什么秘密武器吧?或者,还真的有办法把梳子卖给和尚?”

  吕布笑道:“你们真是实诚-不,笨得可爱!”

  兄弟三个给骂得一愣。

  吕布说:“你们难道没有从《把梳子卖给和尚》这个故事中看出什么奥妙吗?也不开动脑筋想一想,和尚怎么会买梳子呢?你们亲眼见过?把梳子卖给和尚?要么故事里的和尚是傻瓜,要么听故事的人是笨蛋,只有讲故事的永远是别有用心的聪明人。”

  刘备说:“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那位不屈不挠的甲先生,受到了无数次臭骂和追打,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卖’出了一把梳子。董总夸奖他‘锲而不舍,终有所获’,恐怕有些谬赞。小和尚买他一把梳子,是看他可怜,对不对?那么,甲先生就不能说是‘卖’出了一把梳子,对不对?别人的恩惠,怎么可以忘记并算做自己的成绩呢?”

  关羽也说:“那位乙先生卖出的10把梳子,也很值得怀疑。他说在每一座香案上放一把梳子,以供善男信女梳头。要说善男信女们在佛像面前蓬头垢面是不敬的话,在佛像面前梳头恐怕也不太礼貌吧?”

  张飞一拍大腿,也叫了起来:“对呀,那位丙先生的事儿也是假的!和尚买梳子有风花雪月之嫌,买1000把积善梳送给香客就更不可能。如果我是方丈,肯定不会干这种有损佛门清誉的蠢事。”

  刘备说:“是啊,使用梳子和做善事有什么关系呢?把这两件事绑在一起,好像也很牵强啊。还不如送劝人为善的书画作品或者茶叶之类的礼品给香客。在茶叶盒上写几个字:‘涤虑清心,善气迎人’-准保比那个胡说八道的积善梳来得合适。”

  兄弟三个这才恍然大悟:《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原来纯属虚构。

  “可是……”刘备疑惑地看着吕布,“您卖出的999把梳子呢?”

  吕布大口喝了一杯啤酒,毋庸置疑地告诉他们:“试用期的那段时间,我可确实卖出去了999把梳子。”

  “那您是怎么做到的呢?”兄弟三个奇怪地问。

  “我呀,……”吕布得意忘形地大笑起来,“董卓不是用16000元的高薪作为诱饵,招了我们这批推销员吗?为了得到这份高薪工作,很多人都自己垫钱来冒充销售业绩……”

  张飞说:“这事儿我知道。可你是怎么做的呢?999把梳子,那可是好几十万块钱哪,你哪儿来那么多钱垫呢?”

  吕布笑道:“何谓弱肉强食呀?弱在哪里强在何处呀?都在这颗脑袋上!因此,每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都会把目光盯住一群傻瓜和笨蛋。董卓会这样,我吕布也会。他用16000元的月薪做诱饵,找了一群垫钱的推销员;我也如法炮制,找了一群帮我垫钱的部下。”

  兄弟三个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商场之中,居然步步是计!

  张飞又问道:“为什么你卖出的是999把梳子,而不是1000把呢?”

  吕布摇摇头说:“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作为故事中的丙先生,董卓的销售记录是1000把。我怎么能抢他的风头呢?”

  张飞“喔”了一声,不好意思再吱声了。

  “你们知道吗?”吕布继续说道,“当年的奇妙公司发展成今天的京都集团,靠的就是我的这套营销手段。每年几个亿的营业额,90%都是全国各地的推销员自己掏的腰包。你们能说这不是奇迹吗?”

  兄弟三个再次大吃一惊。那些傻瓜蛋的推销员没有想到,原来他们自己竟然就是故事里的和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