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25)再说“航空军”:强-6丙 -- 本嘉明

共:💬102 🌺36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醉翁之意,不止在酒

每个航空综合体,都有自己的“镇山之宝”,就是“当季新款”气动布局,别人根本抄不了。成飞有“鸭式布局”,沈飞斯基有基于苏-27的“机身升力体”,那么洪都呢?

对“可变后掠翼技术”的否定,集中在两个方面:

1)昂贵复杂,与新技术相比,性价比不高。但美苏真正下力气研发第一代可变后掠翼,是30多年前了,以今天的航空工业和电子工业水准,有些技术难题可能已经不那么麻烦了。技术就跟时装一样,会换季,但不等于过季的就是死的。办公室小姐都换裤装了,不等于将来不会再流行职业裙装。

2)这么复杂难弄的技术,就算继续用,用于小型战斗机,不划算。但这个技术用于大型飞机,比如战略轰炸机,大型跨洲客/货运喷气飞机,还是很有效益的。

所以我的建议,假如洪都有这个心气,敢组织敢死队,立军令状,那就让他们搞搞看。搞成了,这个份量也不轻,毕竟全世界第四家。没搞成,也出一批技术成果。如果不想被人说是我国擅自山寨,那就向俄国买米格-27的“技术转让”再改良,反正是淘汰品,反季打折价。

对地攻击机不需要花哨的新技术,朴素的老经典,够用了。从米格-27可以变出的各个翼型角度里,选取一个,固化使用,就能快速开发一款新强击机来替换强-5,并利用这个订单的利润反哺对“可变后掠翼技术”的攻关。这样,中国会催生出第三个“战斗机设计制造综合体”。你爱梅西,可以只爱他的双脚,为什么一定要被迫也爱他的头发和指甲?米格-27就可以这样分身克隆,截取其中一个基因片段来使用。

我相信“可变后掠翼技术”是个富矿,美苏欧洲只是浅尝辄止,还是有尾矿可挖的。

至于强-6丙,起飞经常靠大盘子,但平飞作战时靠喷气推进,所以即便某些大盘子受损,仍可以滑跑降落,放出阻力伞,只不过迫降跑道要找长一些的公路罢了,至少还有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