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定义的标准答案情结与中国人贫乏的逻辑之间的关系 -- 思想的行者

共:💬16 🌺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定义的标准答案情结与中国人贫乏的逻辑之间的关系

最近看到中日关于所谓的承认不同看法的新闻,然后很多很多很多的中国人就认为中日承认对钓鱼岛主权存在不同看法就意味着日本承认钓鱼岛主权存在争议了。

本来我还试图与一些国人讲道理,说明国有化涉及的概念产权和主权的概念的区别,看到那么多中国人把承认不同看法的存在就等同于承认争议的存在,我不得不说没有必要再阐述产权和主权的概念差异了。

如果说懂得主权和产权的概念的差异算是基本的会走路,那么懂得存在不同看法与存在争议之间的含义的区别就只是会爬,连爬都不会,怎么与你说怎么走怎么走呢。

举一个三七二十一的例子

一个不懂得数学的人,或者说举一个数学很差的昧国人,他不懂得三七二十一,他与中国的一个做题目的冠军争论,三乘以七到底等于多少?

不懂一点数学的昧国人争论说,三七等于22,而中国的奥赛数学冠军说三七等于21

然后昧国人问奥赛冠军,你承认不承认咱们对于3乘以7是存在不同看法的?

当然,一个认为等于22,一个认为等于21,所以只要这个奥赛数学冠军的中国人逻辑足够好,他就会承认两个人的看法不同。

但是昧国人接着问,你承认不承认,3乘以7等于多少是存在争议的?

难道奥赛数学冠军的中国人能够因此认为三乘以七等于21还是22是存在争议的吗?(答案显然是三七二十一没有争议,你的看法与我的看法不同仅仅是因为你啥都不懂,我不能因为你这个啥都不懂的认为三七不等于二十一,就认为三七二十一存在争议)

我举以上的一个例子是说明,存在不同看法与存在争议不是同一个内涵的概念。

当中国人为所谓的日本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而兴高采烈的时候,我知道这些人很可能会碰一鼻子灰,但是我曾经想日本人可能会顺势给国人一个台阶,反正没有必要与国人讲那么多的逻辑,糊涂就好,没有想到日本外务省官员就爱认真,然后又是一阵纠纷。

为什么国人的逻辑普遍那么的差?

其根源其实还是在于中国人的标准答案的情结

这个标准答案的情结影响到国人对于概念的概括或者说定义上,导致国人对于概念的内涵基本上自己不敢去概括,就只好求助于所谓的权威。

前一段时间与某人争论“谣言”这个概念,某人翻出词典里面的谣言的解释,说,这就是标准答案。

然后我说出了该所谓的标准答案的逻辑漏洞,对方还就是不愿意承认。

字典就是标准答案,标准答案哪里还可能有错?

国人从小就被老师灌输各种所谓的标准答案,所以当然不愿意承认词典上的名词解释会是错的了。

当一个人太信服于所谓的标准答案的时候,他会害怕自己思考,他会害怕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概括与“标准答案”的差别而被人嘲笑。

而当一个人不敢自己思考的时候,就算他具有爱因斯坦的潜质,也会变成一个非常非常平庸的庸才。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你的思维从来没有动过,没有流动过,你的观念必然陈腐不堪,这是国人的逻辑差劲,创新缺乏的一个根本原因。

以下是我在科学网博客中给一个叫做曾杰的网友的回复:

正如做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一样,定义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25楼曾杰先生的回复我不认可。

我看的一些专业书,不少概念都有N种定义。

定义完全可以个性化,即从你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概念进行阐释,只有你阐释了你的定义,才能让人明白你说的是什么。

当然,你也可能说错,但是说错了,有什么要紧?只要你的说法里有一丝的可取之处,那就是好事,即使你的说法完全错误,也会让人明白你是怎么错的

但是不给出定义,空泛而谈,貌似有道理,但是相当于什么也没有说,谁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界的文章在我看来基本上是这样,基本上一个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东拉西扯,除了个别人写的,基本上整个社科界的文章基本上就是没有任何存在意义的学术垃圾。

犯错也比泛泛而谈好,所以不要怕自己给概念下定义

其实下定义什么?就是一种普通的概括归纳的思维活动罢了,一个概念有N个内涵,现在你找出这N个内涵的共性出来,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就行了。

归纳是最基本的逻辑活动,国人普遍的怕犯错误,从小学开始就只会背书,概括的训练进行得很少,所以国人对于概念的辨析是很差的。

外链出处

一个人只有敢于自己给一个名词(就不先用概念这个貌似高大上的表述)给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概括,当两个相似而又存在差别的名词(概念)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两者的区别而不会相互混淆。

所以国人把国有化钓鱼岛所涉及到的产权和主权两个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界而言,基本上看不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大家都是在泛泛而谈,他们常常引用一大堆貌似新颖的名词,概念,但是对于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内涵,他们从来不敢进行阐述,所以最后看完,只会觉得这个家伙高深,但是他究竟说了啥,究竟有什么建设性谁也说不出来,更不用说从他的文章里找到可操作性的建议了。

国人的逻辑要进步,首先就要破除那种标准答案情结,不要怕犯错(当然社会也应该谴责那些嘲笑攻击犯错者的人---只要这个人不是故意犯错的,故意犯错的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涉嫌造谣),人只有不怕犯错误,不断的自己思考,最终才会进步,否则中国离创新必然越来越远,人家随便骗你一下中国就会上当。

现在中国上的当就很严重,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崩溃的风险了,社会动乱也已经隐隐欲现了,这个时候国人再要迷信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不敢自己思考,那么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逃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