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好文推荐】韩少功“文革学”的三大泡沫 -- 天涯睡客

共:💬70 🌺29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韩少功

韩少功:催化“文革”的社会心理势能

他的全民视角很不错。我看了收获颇丰。

我的一位罗姓插友,因略通平仄便自叹诗才埋没,中年以后总是抱怨当年:他在一个小山村当民办老师,负责四个年级共十几个孩子,又当老师又当保姆还得种菜喂猪,那算是人过的日子?他砍柴时被蚊虫叮咬得满头是包,挑水时滑到水塘里差一点淹死,有一次在卧房里还踩到蛇,遇到哪个孩子内急,裤绳打成了死结,他解绳结解出了自己一头老汗,直到对方最终哗啦一声拉在裤裆里……一位诗人的青春年华就抛掷在这种臭烘烘的气味中。

从他的抱怨可以看出,他根本不愿那样做。如果他那样做过,真真切切那样做过,不是什么理想和信念作祟,不过是被奖状一类政治符号逼的——何况这些符号可能兑换成今后的某些实惠,比如招工回城。据实而言,他只是被一场圣徒化运动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每有一份奉献,心头便暗积一份委屈;做出的业绩越多,委屈感就越强;直至形成一种越来越大的心理势能,最终像堰塞湖一样溃坝,滔滔抱怨一泻而出。“我那时候蠢得像一头猪呵!”他眼下不能不这样大骂。

……

万千国民都以义工或半义工的方式投入新时代,以殉道或准殉道的风格改天换地,岂止是“现实扭曲”,完全是现实魔变。连我的那位罗同学也响当当地混上了“优秀教师”,把村里的娃娃一个不少送上了知识之途。他未必知道,正是像他样的乡村教师,大大降低了全国的文盲率,成为中国日后变身为制造业大国的重要条件——多年后的一天,一位外商对我说:东南亚的劳动力价格不到中国的一半,印度和孟加拉的价格更低,但他决定把工厂办在中国,第一原因就是看中了这里打工群体的能读会算,综合素质较高。

我把这事说给罗同学听时,他眼里一片疑惑。他不觉得自己与那些外商有什么关系,与眼下的市场经济有什么关系。

如果听懂了,明白军功章也有他的一小半,他倒可能更加愤怒:“鬼佬发财,能给我一毛?”

当今在批判文革的,有多少是象韩文中的“罗同学”?他们固然瞧不起他们本身当年的付出,进而厌恶那个年代,但是客观来说他们却在行动上,确确实实的为中国的崛起付出了他们的青春。那么在今时今日,是否也让他们有抱怨的权利?我觉得,对于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无论对于那个年代持什么样的态度,我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的和外来的要借那个年代JJYY,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换一个角度说,凡有人群的地方,无论贫富都有坏人,是需要道德来处理的;无论贫富都有罪人,是需要法律来处理的,并不一定都适用“阶级斗争”这剂猛药。阶级问题也有变形或转化的可能,需相机处理,因症施治,另谋解决之法。

我对这篇文章最后的部分无法苟同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看到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性。诚然,阶级斗争被极端化,扩大化,造成总总乱象,这是要检讨的,但是阶级斗争是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现象。你提不提他,他总是在那里,也总是根本性的影响着社会上方方面面的矛盾。

其实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尝试指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不平等造成社会关系的不平等,进而造成阶级的出现,因此社会中的总总矛盾都是阶级矛盾的具体表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