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锦衣异志录 -- 天煞穆珏

共:💬500 🌺19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二卷】锦衣异志录(53)(过渡章节,凑合着看吧)

李龙家的宅子其实与太子东宫仅有一墙之隔。太子幼年之时黄惟德一直在东宫居住,直到太子七岁之时才卸任离宫回山西大同梅龙镇祖居。但是因为时不时被召见回京,陛下为方便她行走东宫,特意在东宫之侧赐了一座宅第给她居住。

李龙则自小随父就母奔波于幽冥神宫和京城两地,幼年的他其实与太子也时不时相见。只是那时他并不知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手牵着的幼儿就是太子。

这座宅子不大,平时也只有李龙和母亲两人居住,连个使唤的杂役都没有。唯一经常来往的只有高凤,偶尔来往的只有太医院的太医,多因太子身体欠佳来向黄惟德禀报的。

李龙回到家,先把这四合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待母亲归来。这天深夜,黄惟德才从宫里出来,同来的还有太子。

太子很安静,就像小时候他牵着德官的手来到这里一样。

在这里,他就是一个被德官宠爱的孩子,他可以安静的在窗前榻上看书,弹琴,习武,将息,一直到大年初七人日这天来临。

教坊司在人日这天晚上向皇帝陛下献乐。这场献乐是太子安排的,对于素来清心寡欲的陛下来说,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就欣慰的接受了。

人日过后李龙才算是得了自由,就前去高玉家找人,和高玉、石勇一起带了美酒佳肴,烟花爆竹入山寻周昂而去。

周昂一个人在山里住了七天,躲避尘世喧嚣的他,成了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但是看到李龙、石勇和高玉的到来,他也十分的欣慰。

石勇带了很多这两天买的京城小食上山,高玉则带了一瓶太子赐给伯父高凤的美酒。李龙送给周昂的东西令他有些意外,是四本‘淫’书。

周昂看了李龙一眼,接受了。那天在天津卫,他曾经‘随手’翻过这套书的一本。李龙竟然就能记得,他内心真的很感激。

四人在山中住到元宵节前夜,假期也快结束了,这天下午四人就一起下山回京。回京后正式向邢部具结天津卫一案,邢部又将案子向都察院递送。不过数日都察院复核下来,阎群儿妻斩立决;陈辅案中主犯十二人皆枭首示众,幼子二人并妻妾子女配功臣家,财产入官,父母祖孙兄弟不限籍之同异皆流二千里,安置仍榜示一方;采花贼子处斩,曝尸三日,云翠庵拆毁,阉中尼姑尽皆流放二千里。李龙,周昂,石勇三案并功,升百户,赐宅。阎群儿入京军任职,苏祥正式进了教坊司。

升百户的第二日傍晚,周昂,李龙和石勇就被高玉带到东宫。今夜的东宫很奇怪,当他们进了门,东宫就朱红大门紧闭了。高玉领着他们一直进到暖宫。

暖宫正堂之上太子正坐主位,在他左手边坐着一位白发皓首,面白无须但仪态威严的老者,右边有个空位,在左右下首还各有三席。

高玉三步并做两步上前跪倒先拜了太子,再向老者三拜,口称:“徒儿高玉恭祝师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者哈哈一笑道:“乖徒弟,起来吧。”

周昂、李龙和石勇亦一起上前敬了太子,却不知如何称呼老者。

太子轻笑道:“这位是王公公,王岳。”

李龙想不到眼前的老者就是王岳,纳头就拜:“王公公,晚辈名唤李龙,是德官的儿子。”

周昂也赶紧跪了下去:“晚辈周昂,是广东镇守太监周义的养子。”

石勇愣了半晌,不服气的叫道:“你们都沾亲带故,岂不就我一人与王公公您无亲无故了?”

王岳微露笑意,缓声道:“你唤做石勇?”

“公公知道我?”石勇欢喜道。

“你的祖父唤做石三通,是否?”

“正是,正是。”

王岳忽深叹一声道:“你怎会与我无亲无故,你那祖父石三通便是我的师弟。”

“啊?”石勇愣住了。

太子笑道:“你三人且立在我身后,待人到齐了再详细与你们说道。”

周昂、李龙和石勇不再言,乖乖立在太子身后。

东宫大门陆续打开,首先进来的便是李龙的母亲黄惟德。王岳亲自起身出迎,握着她的手,口称德官,一起走了进来。

李龙想要去见母亲却被太子摇头制止,三人也就一直恭敬地立在太子身后等待。果然黄惟德进来也只是与王岳说笑,又送了一份厚礼给他祝贺寿辰,却并没有看李龙他们,与王岳寒喧过后就在太子的右手边坐下。

锦衣卫指挥使赵良和司礼监监丞邢缨相携并至,高玉迎上前唤三师兄、七师兄。随后钟信亦到,依然薄纱遮面,高玉迎上去唤了声五师兄,一起入内。

三人来到王岳面前,齐齐跪倒向王岳贺寿。

周昂不由把脖子伸长,想看看自己那远在广东的叔叔兼义父周义会不会也来了。果然不出所料,随后进来的就是千里迢迢从广东赶回京城的周义,此次是得了陛下特许回京为师尊王岳贺七十大寿的。

高玉和邢缨,钟信都迎上前去唤四师兄,周义也到赵良面前唤三师兄。然后五人分单双左右顺序坐了下来,只是赵良和钟信并没有坐在一起,而是隔了一位就座,那中间一位是为谁而留?

暖宫外响起敲门声,高玉站起身道:“定是六师姐到了。”一边说着一边奔过去开门。

一袭白纱随风飘进,周昂莫名心跳。

倾国倾城的貌,妩妩媚媚的颜,娉娉婷婷的拜:“师父,纯儿给您贺寿了。”

周昂的心为之一窒,她,竟是王岳的弟子。

邢缨大声道:“纯师姐,你终于还是回京了。”

赵良亦笑:“师妹,你回来就好。”

钟信不语不言。

“五师兄,不喜欢纯儿回来么?”女子媚眼如丝扫过邢缨和赵良,目光停在钟信面前,娇笑道。

“纯儿,莫闹,快快过来见太子殿下。”王岳一脸宠溺地说。

女子这才正经看向太子,掩唇而笑,眉目间尽是妩媚风情:“殿下,您长大了。”

太子不介意,一笑道:“我该唤你姑母么?”

女子似冷似嘲地笑:“我跟殿下八杆子打不着了,唤什么姑母。”

太子望向李龙,周昂,石勇三人道:“你们可知她是谁?她唤做王纯,是景泰帝的外孙女,固安郡主的女儿,固安郡主与皇爷爷算是堂兄妹,她与我父亲算是姑表兄妹,是以我唤她一声姑母。”

王纯瞧了太子身后的周昂一眼,娇笑道:“殿下,我还有一个称呼您可想知?”

太子一笑:“你说。”

“昙花娘子。”

周昂听着,眉头微皱。李龙买回来的那四本‘淫’书所记便是天宫的昙花娘子不奈天宫寂寞下凡为神女吸取青春少年阳精,游戏红尘的故事。

在昙花娘子游戏红尘的路上,一直有一位少年狐仙相伴。

太子却不知此意,似乎有兴趣想问,不料钟信起身行礼道:“殿下,王纯已回,我们为师尊贺寿吧。”

太子笑了笑也就没有再问,吩咐高玉为李龙,周昂和石勇三人在下首安排了三个座位用膳。王岳年事已高,自十年前小塘池一役后已隐居于传武堂,此次寿宴也是因事而办,并不全为了他的寿辰。而这事倒确与周昻,李龙和石勇相关。

简单的祝酒、饮宴之后,太子和黄惟德亲自扶王岳起身。王岳凝视众弟子,微微叹息一声道:“你们随我到传武堂。”

周昂,李龙和石勇看向太子,太子笑道:“你们也跟着就是。”

一行人向后穿行,走过书房、卧房进入后暖阁,李龙这才一睹整个暖宫的真颜,这后暖阁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习武厅,也是冬日室内太子捶丸嬉戏之地。后暖阁除剑器和捶杆捶丸之外的摆设就是一座暖炕,暖炕之后的墙壁上雕着一条腾云驾雾,兴雨布云,龙晴炯炯,栩栩如生的四爪金龙。

高玉上前双手按下龙晴,便听得轰隆作响,整条金龙化作石门洞开,眼前出现一条向下的暗道。这暗道由汉白玉铺就而成,可容五人并行而过,两边墙上大约每隔五丈便悬挂一对夜明珠。

高玉点燃火折子先行进去,赵良、邢缨随后跟入。太子和黄惟德扶着王岳居中,钟信和王纯无言殿后,随后才是周昂,李龙和石勇三人紧紧跟随而入,石门随即关闭。众人约摸走过三对夜明珠的路程就开始进入弯道,又花了一柱香时间走过重重曲道弯路,见一道石门,推门而出,拾级而上,再遇一道石门,推开,眼前豁然开朗。

眼前,是一处用巨石铺就的小过道,仅容四人并排站立。抬头七尺处及上皆是杂草野花,再向高处望孔洞一线天,便遥不可及了。阳光透过重重花草树影照射下来,四周皆是隐约点点光影。

眼前一座高阔宽大,以巨石垒成的石门就在眼前。

石勇在最后看不到,侧身挤过来望进去,疑惑地问:“这是何处?”

高玉笑道:“这是万岁山腹之处。”

石勇目瞪口呆,在后面的周昂和李龙也有些讶异,他们俱不曾听过原来这万岁山腹地原来竟是一个空洞隐秘所在。

石门由两条盘龙盘绕,龙头一左一右聚于石门的上方,龙口中各有一个吊环垂下。高玉走过去双手拉下吊环,石门缓缓向左右两边打开。

众人鱼贯而入。

一个巨大高阔的大堂展现在眼前,大堂尽头处立着三尊雕像,供着香案,在三尊雕像的上头挂着一个牌匾,上书“传武堂”三个漆金大字。这大堂宽处,众人横排伸臂并站有余,长处有三个宽处之长,最奇特之处在于左右两边有三尺宽的地河潺潺流动,过了地河则是六尺宽的石阶,石阶尽头是高墙石壁,直到雕像尽头处左右各有五个石门,门与门之间壁正中都挂着九粒斗大的夜明珠,在地宫之中光耀如白昼。周昂仰头四望,见石壁穹顶四周时不时看到微弱的阳光透进,只是高不可攀,令人无法预知是如何建造。

众人向神台雕像走近,然后赵良、钟信、邢缨,周义,王纯和高玉都让开了位置,王岳和黄惟德也停下脚步,太子走上前,却把李龙,周昂,石勇招上前。

三人有些忐忑,不过还是走上前。

太子指着雕像笑问:“你们三人可知这里供奉的是甚么人?”

三人齐齐望向雕像,只见中间供奉着一个怒目金刚老和尚,两边男左女右中年像,男像乞儿打扮,女像布衣大脚,但神态皆是不凡。

周昂心一凛,却不敢相信,石勇茫然不解,李龙疑惑道:“殿下,难道这左右供奉的竟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么?”

太子一笑:“果然还是你有眼力,那么中间所供奉的又是何许人?”

李龙缓声道:“若这一左一右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中间这老和尚难道是彭莹玉彭和尚?”

周昂这才缓声道:“应该是。”

“不错,这位大和尚便是我们的祖师爷彭莹玉彭和尚。”高玉恭敬道。

石勇讶然道:“这是彭莹玉老和尚?他不是最后反了太祖高皇帝吗?怎会在此为他立像?”

高玉微笑道:“祖师爷座下有十一弟子,况普天、杨普雄、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和邹普胜及太祖高皇帝,张士诚和毕凌虚。其中况普天为祖师爷首徒,最受祖师爷倚重,也是祖师爷在瑞州被元军围困时跟随就义之人。而第十位徒弟张士诚最受祖师爷喜欢,是以在高皇帝与张士诚争霸当中,祖师爷偏向张士诚,但太祖高皇帝依然视他为师,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传武堂的存在了。”

石勇想起流传于江南的种种传说,心中颇感疑惑,但在此时此地也不敢多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