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论征收奢侈品税对穷人不利看经济学家的立场 -- 本因坊幻庵

共:💬14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质疑,请指教!

佩服作者挑战权威的勇气先,但对作者的观点偶有一点疑问。请作者及赞成作者观点的高手指教一二。

看了作者的论证过程,看得出作者的推论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

(1)资源是稀缺的;

(2)资源已经被充分使用(这可以到原文中去找)。

可以说,没有这两个假设,就没有所谓的‘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也就没有作者的推论。不幸的是,恰恰就是这两个前提假设有问题。

首先,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假设。‘资源稀缺’只不过是经济学所做的一个理论假设,虽然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或者说对大多数的资源来说是成立的,但它并非对一切资源在一切场合下都成立,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最起码的,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稀缺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否则怎么会有失业现象的存在?相对来说,大部分的制造业,包括那些生产奢侈品的产业,基本上应该属于此列。

其次,如果劳动力要素在现实中不是稀缺的,那么原文中的那条‘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其实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那么生产奢侈品的生产活动本身其实是扩大了社会生产的总量,原来的那根线向外移动了。这样的结果对社会总体资源的充分利用显然是有利的,反映到现实中就是有利于充分就业。同时也可以将富人手中的社会资源向生产奢侈品的产业的上下游转移,从而使社会总体福利得到提高。

再次,‘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微观经济学的模型,但‘税收政策的制定’显然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问题。象这样没有经过条件限定,没有经过修改就拿微观经济学的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学的问题,可行吗?我觉得值得商榷!

不少经济学家的立场是有问题,这个现象在国内更是为甚,但我觉的国外的大部分经济学家还是很有些良知的。如果一个结论被大多数人都接受(如作者所说,被很多经济学教科书引用),并且经过了社会实践(如作者所说,美国先用后弃),那么去否定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一篇千八百字的文章就可以否定了,这样的结论能被广泛接受吗?

话说到这,我并不是就一定赞成‘不对奢侈品征税’,因为我看不清‘征与不征’对社会生产的后续影响,毕竟富人掌握着社会资源也并不是都放在手里看着玩的,他们也会投资,用各种方式让资本在社会上流通。也许不光是我,可能根本就没有人可以正真的说清出它的最后的经济社会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所有的决策都只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的一个选择的话,那么脱离了它的存在的前提的一切分析都是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的。从感觉上讲,对‘征与不征’的选择,我倾向于不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