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传统的思考方法与理工科的思维方法区别 -- 四维立交

共:💬49 🌺26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充说明,把我的意思讲得更清楚点。

回皮卡丘:你说的对,我跳的快了点,我试着说的详细一点。拿易经来举例说明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前面说中国传统的思维里面有着分形思想的因素,以一点出发(比如从思考者自身出发),由一及二,由二及四,由四及八等等,不断分形最后形成宇宙本身。潜意识的就是以为我就是宇宙,倒推回来就是宇宙就是我。易经里面讲,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概念就是推导的过程,就像我们学的排列组合一样,把各种可能性做个穷举。把世界看得粗一点,就用阴阳来看。再往下觉得阴阳把世界分的太粗,用四象来看世界。四象也不够,那就八卦。八卦还不够就六十四卦,还可以望下分4096个象限等等,以致无穷。每个象限都可以是一个学科。易经讲得就是各个象限“怎么相互转化”,讲得是普遍规律,系统怎么从A状态到B状态,不可能从A直接跳到C状态。如果发生了从A到C,那说明你前面的认识错了,你原来的状态应该是B,发生应该是从B到C。或者你对现在认识错了,现在得状态不是C而是B,发生的状态转换是从A到B。这里借用芒总说易的一个观点,易经是个框架或者说是个坐标轴的象限划分,至于对现实世界认识有多广和认识有多深,都可以放在这个框架里面来分析。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对世界的认识,就有一千个对易经的理解方式,但是对于象限的划分形式上是一样的,但是象限的内容却是各有各的理解。大家对于象限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形式上理解是一样的,但是对于象限转换的具体细节也是各说各话。但是不是这些各说各话,各种不同的理解就没有意义?错了,在这么多的各说各话中,中国古人还是尽量提取各说各话的共性部分,把这些共性部分变成经典,例如儒,道,墨,法,后来的禅等等。这些都是对世界的认识,生活在中国社会的人就拿着这些”经典“为我所用,什么用着爽能解决问题,我就用着那个”经典“,这也是中国的实用主义的由来。这个演绎过程给人的印象,好像就是整体思维的方式。但是这只是我们中国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中国思维里面还有”一花一世界“,”瞬间即永恒“等等。这是中国思维方式的两面,既包括”由一点到整体“,也包括”由整体到到一点“,不断循环以至于无穷。我们的缺点是在”一点“和”整体“之间,各说各话(有时连概念都不统一),大家寻找这个各说各话的共同部分需要时间比较长,有时由于历史的反复,把历史已经形成的共识还丢掉,整个过程还得从来一边 (当然不是百分百的完全重复,是属于螺旋形的上升过程)。举个例子,用心去喝茶,用喝茶来领悟道,搞出个茶道。换一个方向,先领悟了道,然后用道来喝茶,也可以搞出个茶道。这两个”茶道“其实差不多,但是也有区别。随着这两个”茶道“区别的不断缩小,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符合”真实“。

理工科思维,我认为不是西方的,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也有这部分内容。理工科的思维,就是从局部出发。一个角度就是从局部里面继续找局部,越分越细,逐步逼近世界里面局部的真实。这是个死胡弄,分子,原子,粒子等等...。另一个角度是从局部里面看上一个抽象层级的局部,把局部A搞清楚,推断另一个局部B和和局部A类似,局部A的规律是不是可以往局部B上套?能套,说明局部A和局部B有共性,两者可以合并成更抽象一层的局部”AB“。不能套,那就分学科,分成学科A和学科B,后果就是现在大学里面学科是越分越细,社会行业的划分越来越细。理工科的思维必然导致世界不停的被细化,从局部不断去逼近世界局部的真实。要是说批评中国传统思维的弱点,我猜大概可以说中国古人对”整体“的认识太早熟了,导致在当前科技水平下认识到的”点“和我们认识到的”整体“之间鸿沟比较远,需要用这种理工科思维弥补”点“和”整体“之间的鸿沟,而我们原来中国人用的类比,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近似,需要理工科思维帮我们细化。工人农民都是”理工科思维“的高手,那些个不从事劳动生产的人都是”整体思维“的高手 (整体思维都是注重整体的对称性,把对称性用来由已知的东西推断未知的事物)。一拨人通过劳动,改造和认识现实世界,一拨人负责解释世界,并推断未知世界。社会需要这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人组织在一起,不偏废某一方,才能物质生产丰富,精神安康平和,也只有合在一起,我们眼中认识的世界才能不断螺旋上升。

理工科思维的缺点就是”一根筋“,用已知推导未知,面对”未知“比较”自大“,觉得自己掌握未来,容易比较极端的做事情,破坏性太大。不撞到南墙,理工科思维的人是不会回头的。另外一面,就是真到撞了南墙后,也容易极端的完全否定自己,不能持久。好比练得少林外家拳法,练得是筋骨皮肉,极端点的练得脑子里面都是肌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指的是对事物的对称性的整体观念缺失),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

中国思维其实是比较全面的,带来的缺点就是不容易掌握。如帖子里面的发言,有的人看到的是《易经》,有的人看到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有的人看到的是《本草纲目》,有的人看到的是《黄帝内经》。还有的人看到的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就是捣糨糊,什么都说了,也什么也都没说。这其实是符合人性的,有的人偏理性,有的人偏感性,但是感性和理性比较均衡(动态均衡的概念)的人不多。中国人追求的中庸之道,这个境界实际上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才要去追求。中国思维的好处就是什么都能解释,什么都能接受,最后都搞成自己的那套道道,时髦话就是“有中国特色的xxx”。所以中国接受工业化社会的理工科思维,没有什么障碍。中国晚清的落后,不是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西方的理工科思维,而是主流精英的狂妄自大,不承认别人好东西,也就不去学习和研究别人好的东西。我们看中国老祖宗的历史,假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务实和务虚的部分是比较均衡的。后来由于佛教的引入,我们的文化里面,务虚的成分增加了,务实的部分受到了一点压抑。再后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我们文化里面务实的部分得到加强,务虚收到点压抑。就现在而言,中国现在有了一个加强版的务虚,也有了一个加强版的务实,就看怎么去“合”了。

假设我们用易经的坐标系来看当今的世界,大概怎么划分呢?“阳”就是更多为普罗大众考虑,要公平,要平均。“阴”就是强调存在即合理,少数人贡献大,多拿点东西是应该的,对现有模式的继续加强,要效率。中间态就是阴阳交融,就是既要公平也要效率,就是即“反左”也“反右”。但是这个中间态是动态的均衡。我们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不断的正反合,到下一个正反合,到下一个正反合,以至于世界灭亡。易经给大家提供的只是大系统的概念划分,概念下面的各种内涵要到各个具体场景下去找。概念之间的变化规律就是“易”。正是由于,易经对世界的划分过于的粗,所以我们的古人,用这个解释世界无往不利,正反事物都觉得合理。也正是由于易经对世界的认识概念太粗,导致对具体事物只有趋势性判断,就像炒股票,知道有涨有跌,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所以难有精准的预测,看起来好像很无用。假如我们对“道”的研究足够的细,比如研究出一个“股道”(股票的道),那我门是不是可以对股市有更精准的预测,而不再是无用了呢?引申开来说,当我们觉得“易经”无用时,只不过是我们对这个细分领域研究的还不够细,还不能够做出精准预测。每当一个细分领域研究的充分了以后,就是对“易”本身的一个补充,一次新的诠释。从这个角度讲,易经是活的,是随着事物的进步不断发展的。无根据揣测下,西方哲学追求的这种绝对存在是不是就是古人理解的“易”呢?

中国传统哲学里面,望抽象的方向上引申,就是“易就是变”,形式上是静态的,内容是动态的,听起来就是什么都没说。望实务方向去引申,就是各色各样的“道”,各色各样的知识,纷繁复杂,世界越进步,各种道道就越多。各种“道道”都要符合一个“大道”,那就是“易”。

再回头来谈谈中国传统思维和理工科思维的区别,大概就是在于中国传统思维强调对称性,理工科思维强调线性。我以为线性思考方式,是对称性思考方式里面的一个子集。

这篇文字随想随说,没有用逻辑去组织,大概说下自己的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