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只知有功臣,不知有朋党 -- 林风清逸

共:💬199 🌺1601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常识性错误这么多,我问你儒家典范不是故意逗你玩吗?

我什么时候问你儒家的典范是谁了?

常识性错误这么多,我问不是故意逗你玩吗?

周公是鲁国开国者,还有文武王是周朝开国者,不捧不好

孔子最欣赏的是大同,建议你挑尧舜毛病而不是自设靶子

非拿周公说是,那就拿小康标准对照你批判对象——“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王莽一个篡贼也配跟周公比?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你提到孔子的一些成绩,但是孔子自己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五十岁就是前501年。那么,刚过五十岁那几年,恰恰是他搞夹谷之会(前500)、堕三都(前498)的年龄。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另一个说法就是五十不学易,致有大过。”

大过不是隳三都、更不是夹谷会盟,而是没能帮权臣挡住晏矬子临终建议的糖衣炮弹,丧失了借复兴鲁国推广仁的机会

对比一下你推崇的晏矬子——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晚年孔子及其弟子作为更厉害,凭什么说——“我觉得,儒家本质上就是晏子所说的那种,倨傲不顺但又不自量力的人物。”

真那样何必排挤人家(孔子37岁时),害得离开齐国路上捞起小米就逃命

齐景公时有田氏代齐危机,之前弑君的另有其人,虽然齐君该死

夏天会盟,晏矬子当年就死了,其实就是气死的,自作自受!活该!当初排挤孔子,后来害死三位栋梁,不遭报应才怪

害人家原因很简单,就是见国君经过时,三位勇士没按礼起敬

它祭祀怎么不遵守礼节?猪腿连1300毫升的豆都盖不住

齐国没亏待它,上卿俸禄可以养活288人,有封地收入会更多

它自己也说了父党有车坐,母党饿不着,还资助几百士生活

晏子一心以事国,于是三君皆用,无可非议。其无力解决田氏代齐的危机,但并不会因此就用错误的办法解决。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势力太大,不用不行,多头下注没少捞,即使这样还是明确选边害死三位勇士站队

顺便说一句,《晏子春秋》常识性错误好几处,我没细翻就发现的

一开始说错了好几个地方 [ 林风清逸 ] 于:2015-10-08 23:17:10 复:4152973

一开始说错了好几个地方,太没当回事。后来也刻意回避,这是我不对。

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你一开始也问的是儒家的典范,没管是不是儒家。如果以他出生于儒家学派创立之前来说,可以说他不是儒。但是实际上,他是儒家极其推崇的圣人,是儒家推崇的典范。

周公作为儒家尊崇的圣人先驱是不错的。要否定这个,你需要挑战两千年的儒家人士。

支持儒家而排斥周公,是矛盾的事情。此人而可以排斥,则可以说就是在排斥儒家了。

在我看来,此人其实也是王莽之流。只不过王莽更加不知进退罢了。成王败寇,儒家没人说王莽是儒家。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无论儒家是否承认,王莽都是儒家道路上的失败者。研究一个学派里的失败者,以及该学派对他的态度,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学派。不能光看一个学派自己吹的。

我觉得,儒家本质上就是晏子所说的那种,倨傲不顺但又不自量力的人物。

你提到孔子的一些成绩,但是孔子自己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五十岁就是前501年。那么,刚过五十岁那几年,恰恰是他搞夹谷之会(前500)、堕三都(前498)的年龄。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另一个说法就是五十不学易,致有大过。

大过首先是大事。孔子在五十岁刚过那几年做的大事,不就是这些事吗?儒家为尊者讳,从来不曾提过这些事之间的关联。其实当时的那些弟子,是懂得其中内涵的。后人不谈其弊,反以为荣,此所谓遗羞后世。

晏子一心以事国,于是三君皆用,无可非议。其无力解决田氏代齐的危机,但并不会因此就用错误的办法解决。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我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不瞎弄。孔子好像要解决国内危机,结果根本解决不了危机。用军阀打军阀,孙中山知道这不行。用诸侯打诸侯,西周一度以此强大,结局则是西周变东周。孔子用季氏堕三都,可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