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移动医疗,医改及春雨医生 -- chuchong

共:💬134 🌺49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4--医生是医疗的核心

前文提到:医生是医疗的核心。

记得国内有位大佬史玉柱,提过一句话:“要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比登太阳还难;但不是不可能的。”不提史玉柱的个人争议,单就营销水平,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上面,其都非常值得学习。史玉柱做保健品,挨家挨户找老人聊天,做征途游戏,自己先做骨灰级玩家,然后与2000玩家聊天,每人至少2小时(这个说法是网上的段子,坦白说我是很怀疑这个的,这起码得聊一年,可能真实的聊天是团队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改变消费习惯么,譬如淘宝,算是改变了国人的购物消费习惯,为什么:淘宝给予你完善的购物体验,让实惠看得见,完爆实体店消费。从小工厂作坊,到淘宝店家,到购物者,全产业链都受益,由此引爆了淘宝品牌。(这里举淘宝的例子,只是想描述我关于“全产业链受益”的观点。其他如淘宝税收问题、假货问题了,我们还是先放下不谈)

中国现状的医疗体制,付费更多表现为个人或者家庭行为。医保的覆盖人群、覆盖范围都还不大。对于患者来说,其倾向于大医院高级别医生的诊治,这是天然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医院的大医生也莫要高看自己的魅力了,其所以得到患者青睐,更多的因素其实是落在“大医院”身上,而非自己的“高级医生”名片上。患者本人是无法判断医生医术水平的,大医院的综合实力----先进设备、检验手段、学术水平,及医生本人的临床经验,这才使得患者趋之若鹜。

患者习惯就诊于大医院高级别医生,并在其诊断后进行医疗付费,这是现有的习惯。这个习惯里面有诸多不满意:挂号难,排队苦,就诊时间短,做一大堆检查,最后医疗费用基本都会嫌高,跟其他消费体验比起来动不动就是服务人员“微笑服务”、“您好”、“欢迎”、“再见”比起来,医疗服务体验不可谓不糟糕。

虽然很糟糕,你有看到有多少患者会选择去私立医院呢?而且与朋友谈起私立医院,一致的说法都是:医疗就应该是公立的,私人医院可以发展但永远不应该是主流。

患者处于被医生支配的角色:你的病情状况念给你听你也只能是听着,该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你是一抹黑,可能会询问你是否你有医保尽量开医保范围内的药,但是怎么控制在医生手上,医嘱上面描述的情况一般你是言听计从----你敢不听?如何消费是医生说了算,但是患者要掏腰包。

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北京有家做移动血压计的公司,大约2004年就开始做血压计移动管理了,不过那个时候主要是通过GPRS发短信信息到服务器,后来智能机时代,开始做云端。公司总经理提到对高血压人群进行血压数据收集管理时,说这么多年,他只遇到过一位用户,两年如一日的上传血压数据到服务器。他都很惊讶,亲自去拜访了这位用户,对方告诉他,一位医院的护士推荐他这样做,护士说她会帮他监测数据的。总经理继续去拜访该护士,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有这回事么,我早都忘记了”。

正因为如此:医生才是医疗的核心。

通宝推:jen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