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取经(三九)取经人心态考 -- 太乙仙工

共:💬9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取经(四二)线性思维

《拿取经当回事儿 四十二 线性思维》

好像开了场篝火晚会,欢送唐僧师徒弃取经而从修行。接下来仙工准备独自上路了,继续求取真经。后面的文字可以给一个总标题,“远离唐僧师徒的日子”。不过要注明,“唐僧师徒”仅指唐僧和孙悟空,他俩合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参修者。唐僧师徒虽然忙于修持,不经意间在心灵世界开辟了广大空间,为新一轮取经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仙工虽然独自走,仍然要对他们表达崇高敬意。往后有点发现,还会回来跟故事里的情节做对照,那时将对原著产生更深认识。

远离了唐僧师徒,气氛轻松多了,先前想到但是不好提的意见尽可以讲出来,最重要一条,原著讲的故事太残酷。

哪怕习惯了取经等同于降妖除怪,读那些故事仍然很不轻松,仙工经常被主人公的种种极端作为惊到。

孙悟空的一个喜好是纵火,驱走妖魔后总是放上一把火,把魔窟烧个净尽,甚至连端庄华丽的小雷音寺也不放过,“临行时,放上一把火,将那些珍楼、宝座、高阁、讲堂,俱尽烧为灰烬”(66回)。住守小雷音寺的是副佛祖弥勒的徒弟,不算太妖,庙里供的也都是常见的大佛,孙悟空连这也不放过,做得好像太绝了,是十足的野蛮行径。

孙悟空不珍惜建筑倒在其次,对妖魔的狠毒也很让人吃不消。63回,孙悟空俘虏了碧波潭的两个妖怪,放回去报信前将金箍棒变作一把小刀,“将一个黑鱼怪割了耳朵,鲇鱼精割了下唇,撇在水里”。把人家弄成残废,是没有必要的残暴,仙工读到这儿就心想,你孙大圣好歹是要成佛的,下手竟然这么狠!对妖魔这般残忍,即便成了佛,胸口藏的能是颗什么心?不可理喻。

70回,孙悟空跟踪一个小妖,那位正在自言自语:“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这竟然是个懂天理的妖魔,真是个意外的惊喜,应该跟他好好谈谈。孙悟空变化了身形,从小妖那儿诓出情报,转回身,“就行起凶来,掣出棒,复转身,望小妖脑后一下,可怜就打得头烂血流浆迸出,皮开颈折命倾之!”他这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残杀,倒真是天理难容了。

故事就是这样挂着取经的名义,到处播撒残忍血腥,尽管仙工用象征性予以化解,心中仍存别扭。固然妖魔拦路逞凶在前,但是杀戮得如此无情残酷,就不怕扭曲了心理,使取经人的面目转变得比妖魔还丑陋凶暴?到那时,凭你取来什么经,邪恶心态大概都扭转不了。

取经故事的残酷性和“见魔就除”的观念互相呼应,一个是消灭妖魔的原则坚硬如铁,一个是对付妖魔的手段冷酷无情。唐僧除了说过“心灭,种种魔灭”,再没就魔和真经的关系做过详细论述,也没有给孙悟空发布过具体命令,就放任孙悟空大肆制造恐怖,实在是对崇高理想极不负责任。

现在有了新的视角,所谓的“取经”其实是修行,故事的残酷性就不仅源于象征,还跟修行密切相关,这就再做考量。

翻开原著,把直指中心思想的诗文再读几遍,好多印象深刻的句子还没仔细品味呢。

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爱欲自归真。(23回)

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31回)

六欲尘情皆剪绝,平安无阻拜莲台。(67回)

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74回)

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74回)

一念才动生百魔,修持最苦耐他何!

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

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

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78回)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

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

不论成仙成佛,须从个里安排。

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93回)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91回)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

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94回)

读来全是修持训诫,对付的目标是这么几样:爱欲,六门趣,六欲,六根,尘情,尘垢,尘埃,万缘,贪欲,欲、情、念、喜、怒、忧、思、爱。这都对应人心中的“不良”思想情绪,形象化后呈现为半兽人,取经人时不时撞见的妖魔就是它们,诗文也直接称它们为“百魔”、“千怪”(78回)。

妖魔辩识出来了,对付方法同时出现,表现为一系列动作:扫退,扫净,扫除,荡除,剪除,剪绝,洗涤,收拴,断、忘、扫、绝、无。既然目标呈现为妖魔,扫除、剪绝等动作自然对应孙悟空抡起千钧棒横扫的行为,因而孙悟空干的活和除暴安良、维护社会正义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为了排除内心障碍,实现修持目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爱欲、尘情、喜、怒、忧、思,构成生活的基本情感要素全都被定性为妖魔,遭到孙悟空无情横扫,想到仙工数十年如一日无限崇拜他和他师父,真是不知好歹。无论参修者把修持目标描绘得如何天花乱缀,仙工仍然看重凡俗生活,认为将爱欲和尘情当妖魔有违常识,因而要为取经添加一桩附带任务,指出参修者的谬误,以捍卫常识、捍卫生活。既然想捍卫什么,就要展开论战,但是有几条困难使论战无法发生:

1. 将爱欲当妖魔事出有因,要是追踪下去,难免要到进行过无数遍的因果论证里面打转转,又中了某种圈套,这次仙工再也不上当。

2. 仙工理工出身,参合因果论证的活儿力有不逮,搞不好正不了爱欲等宝贝儿的名,还白白遭受羞辱,索性不急着应战,另想对策。

3. 为爱欲正名本来是大家伙儿的事情,恰当途径是引出问题,发动同好,群策群力。但是至今鲜有响应,仙工势单力孤,所以论战之事还是缓行。

思来想去,仙工决定不去跟参修者计较,但也不能一声不吭,做缩头乌龟。写《取经记·闹天宫》时诌出过一句至今还甚感得意的话,“修行中遇到的问题,当以修行的方式解决”,现在刚好改换面目,拿来自我安慰——“取经中遇到的问题,当以取经的方式解决”。从修行故事发现的疑点也属于取经中的问题,正好做个引子,不断追问下去。到底爱欲、尘情是妖魔还是天使,能从很多方面考虑,仙工先从以上诗文中总结出特定思维模式,然后找出取经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就拿“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一句作为样本,看看“沙门修炼纷纷士”是怎么考虑问题的。

日常生活很平淡,有人忍受不了没啥刺激也没啥希望的平淡,想要获得某种玄妙感受,愿意付出艰巨努力。得玄得妙的愿望可以理解,只要不影响别人,奋斗的用心应该受到尊重。要得玄得妙,日常生活中形影不离的喜怒忧思俨然成了障碍,可以说喜怒忧思是日常的同谋,使人不能超凡脱俗的危险分子,必须予以摆脱,于是对付它们,首当其冲就是扫净。

换个想法,生活虽有不少快乐,烦恼也曾出不穷,要是能摆脱烦恼,快乐自然到来,例如怒给人带来烦恼,保持不怒就消除了一桩烦恼的肇因;忧本身是烦恼,不忧即是无烦恼。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发现一个烦恼源,马上想到对策,无非是立即消除,仙工觉得这里面存在着一种很直接的思想方法,称之为线性思维方式(也称作“直线思维”),即看到甲就想到乙,眼里的世界非白即黑,少有层次。要跟参修者打擂台,对准线性思维方式开火就成,于是仙工诌出个“非线性思维”,准备一试身手。

眼瞅着仙工的取经要上坦途了,事先还是做个深呼吸,发个声明。仙工争取不乱放炮,不知道的不乱说,知道的也不乱用。好比拿到限额十毫安的电阻,俺决不让超过八毫安的电流通过它。谈论取经,也争取用材料说话,仙工甘当搬运工,负责罗列找见的各种观点,顶多给心仪的观点送花点赞。很多观点需要论证,除了争取不让文字太枯燥,主要还是明确外在限制,当然啦,最高限制是还没拿到真经(一旦拿到,取经不就毁了嘛)。论证过程中也要自我设限,对奇谈怪论保持警惕,至于大嘴巴乱开支票更要不得。闲话少说,取经马上继续进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