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取经(三九)取经人心态考 -- 太乙仙工

共:💬9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取经(四三) 非线性思维

《拿取经当回事儿 四十三 非线性思维》

线性和非线性思维是个陌生领域,先找一则寓言来做引子。河里很多文章喜欢拿兔子做主角,这则寓言的主角也是只如假包换的兔子。原文照录: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周国平《幸福的悖论·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

仙工首先觉得这则寓言非常好,不拿出来共享简直对不起观众。夸奖完了,还是招认本意,拿这故事做线性思维的典型挺合适。

进入正题之前,先想象有那么一只兔子(或一群兔子),也对赏月上了瘾,不过在他(他们)眼里,月亮美得销魂,兔子在月色的光影里神魂颠倒、死去活来。然后呢?没有然后。没有一位神出来颁发赏赐,兔子也不能放弃什么以矫正心思,他的神魂一直颠倒着,始终死不彻底也活不过来,他(他们)成了迷醉至绝望的兔子。这些兔子可不是专门找来跟那只赏月兔唱对台戏的,生活和书本里随处可以找见,套用《西游记》的口头禅,“有诗为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如果嫌这诗不够证的,还多的是,不同时代的兔子都怀有同样心事: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古诗十九首》)

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冯延巳《更漏子》)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去天边月,无人知。(韦庄《女冠子(一)》)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温庭筠《菩萨蛮》)

这是哪儿跟哪儿,莫名其妙!

且让仙工从这群兔子的对比继续“我耕田来我织布”的取经。

线性思维有这么几个特征:

1. 面向现实和浅层自我。

那只赏月的兔子迷途知返,好像交还公物就能重拾闲适心情,但是既然那种心情轻易被得失之患摧毁,说明闲适具有现实性,是某些条件满足之后的特殊状态。解读取经故事时一直强调自我有无限多重,身体和精神自我处于表层,很容易受到现实干扰。赏月兔的经历表明,闲适是不做得失计较时才有的心情,根本上被现实罩着,属于浅层自我。

2. 身体扮演主要角色。

现实性和身体性密切关联,只要是现实的,归根结底还是身体的,无非是属于自己的身体还是别人的身体。大家都看重财富,根本上是看重自己的身体,把财富、名气什么的当成身体的延伸。仙工小学时候读过一篇介绍猪的文章,说猪浑身是宝,肉可以吃,皮能制皮革,毛可制刷子,内脏提炼物可入药,还郑重其事地画了张图,把猪身上各部位的功用全指出来。要是让猪来介绍自己,它会说:“偶是头猪,生在猪圈里,喜欢洗澡,但不愿意跳水……”前一种介绍是人从自己的身体需求出发看待猪的身体,后一种是猪从自身存在出发,讲述它对自身的观感。

赏月兔在不计较得失时身体性并没有被遗忘,心旷神怡就是赏月带来的身体舒适感。计较得失后身体感受更直接了,月圆了、亮了,仿佛她的身体更健康;月亏了,躲进云里,她仿佛感冒发烧,浑身不适。不管月亮属于谁,她都在用身体欣赏月亮。

3. 能够采取行动改变自身状态。

现实性和身体性带来理智判断和操作的可能性。感冒了,灌杯板蓝根,发烧了,拧条冷毛巾捂着,身体对付起来总是有办法,哪怕找大仙求张符烧成灰化进水里喝下去,也是个招术。身体感受有轻重差别,现实中的上下贵贱美丑差别更多了去,不管哪种状况,自有对付办法。赏月兔经过一番折腾,明白了在得失的喜乐悲欢和心旷神怡之间更喜欢后者,于是解决办法打个响指就出现,退还公物,继续做个不受牵绊的自在兔。自在不自在,还是只身体性第一的兔子。

4. 自我能够无限扩展。

这一条赏月兔没明说,但是参修者说得很清楚,

“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74回)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91回)

“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93回)

喜怒忧思都和月亮元宝一样,给人带来得失之患,只要扫净喜怒忧思,退还元宝,得玄得妙和心旷神怡就在不远处甜蜜地招手。

理智的重要本领是能做推导。心旷神怡怎么够?再往下还有更多美事,“一尘不染月当天”望得见,“清清净净绝尘埃”是合理推想,“果正飞升上界”才更美妙,可惜赏月兔脑容量太小,跟她说了很可能理解不了。“果正飞升上界”以及“扫除爱欲自归真”、“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等说法都在指明自我能够达到完满境界,而那境界是通过理智的线性推导想象出来的。

非线性思维和线性思维大异其趣,针对线性思维的特征,非线性思维自有其立场:

1. 面向内心、精神、意识和灵魂自我。

“玉户帘中卷不去”的是月光,是月光下的兔子,也是兔子内心里捉摸不定的自我。表面上兔子沉浸在深深的相思离愁之中,仙工思来想去,觉得远方那个人只是个象征符号,叫啥名长啥样年龄多大收入几何都不重要,自我才是与相思兔夜夜相伴愁思难遣的真正对象。这是兔子的深层自我,至于身体,只在凭栏徘徊时用得着,多数时候它都退隐了,让精神自我唱主角。

2. 精神性占据主要地位。

既然面向的是深层自我,精神性理所当然占据主要地位,身体性,包括心旷神怡、身轻体健以及财源广进,都插不上话。此时的兔子们是在用心灵赏月。

3. 没有改变自身状态的可能。

线性思维善做推导,也就常能找见解决办法,非线性思维却经常看到自己深陷困境,并且一点解脱的招术都没有。月光下的相思就是典型的非线性思维状态,向往幸福,却去处无由,望不见良人身影,得不到音信,你就愁吧,除了愁没别的可想。真要想找事做当然有,一是写诗,再就是歌唱,但是此时的诗和歌只能用来抒发,当不得消遣,深层自我不接受任何消遣。

4. 存在无限状态,但是远非自我能够达到,为此而焦虑彷徨。

线性思维通过推导而望见无限状态,并且引导自己去接近那种状态,表达出来就是“果正飞升上界”。非线性思维一上来就把自己置于绝望困境,相应的也感知到存在无限状态(感知到的,不是推导出来的),但是那远不是自己能够达到的。拿相思兔来说,她思念的是远方的某个人,盼望的是那人归来给她带来的无限幸福,然而在思念过程中,她汲汲品尝的是灵魂自我的存在感,在愁中存在,在痛中存在,愁与痛就是美。如果她所想念的那人那兔嘣噔跳到眼前,她会很开心?仙工猜想她会学周星驰做个突兀动作,引开众人注意力,然后冷不丁飞起一脚,把来者踹进旮旯儿,门一关,再若无其事地继续相思愁苦(参见电影《食神》)。

注:相思愁苦和灵魂自我息息相关,但是需要冗长论证,本文从略。

做个总结,线性思维是用头脑思考,面向现实世界和身体自我,理智推导起到极大作用,在推导中望见无限,然后催促自我去接近无限。联系到取经故事,理智在线性思维中起主导作用,于是它化身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唐僧则因失去智能而痴傻呆愚,师徒角色的背反是由线性思维,也即身体性思维决定的。

非线性思维用内心感知深层自我,面向精神和灵魂,理智不起作用,通过感知自我的困境而觉察到无限的存在,反过来又因无限的遥不可及而进一步加深自我的艰困处境,自我深陷绝望,毫无解决办法。

既已引入了非线性思维,就把它当重要工具,来解决取经里面的问题。还记得八戒观点和铁生观点吧,两者志趣相同,都注重正常生活,但是表现迥异,八戒观点着重于身体,铁生观点在精神上相当高迈,而且极难理解,拿到非线性思维后就为理解它准备了重要工具,取经将由此向前迈进。

非线性思维属于精神性思维,换一个名称,用“象征思维”来表达似乎更贴切,也好强调象征方法在这种思维中的首要作用,但要给一个定义就难了,仙工不准备碰这硬茬。

这些结论很可能来得突然,讲太多又嫌枯燥,讲道理不是仙工的专长,接下来还是准备拿实例说事,搜集材料去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