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砸一下画家们:印象派的历史源头纯粹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结果 -- 豪哥的江湖

共:💬17 🌺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同感,照相技术普及之前

画家的工作实际意义和市场价值联系很密切的

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广州等开放口岸,有专攻西洋画法的外销画派(以下转贴)

呱是18—19世纪广州画家的名号,也是画店品牌。林呱、庭呱、新呱、周呱、通呱,今天为人所知的呱字辈都是历史中留下手笔的洋画高手。

  呱字洋文写作Qua,从葡萄牙语词Quadro而来,欧洲人看见商行的呱字招牌,便知道店里做的是洋画生意。

外销画材料多样,早期有制作复杂的玻璃画——中国画工是如何掌握这门复杂技巧的连欧洲人都迷惑不清;还有一些画的人脸用象牙贴镶,衣服用丝绸粘补;呱字辈最擅长的是用进口矿物颜料画成的油画,最热销的也是油画;价格比较低廉的是悬挂纸画,画满花鸟和蝴蝶、风景与风俗,专门用来挂在欧洲人的中式房间。

  呱字辈不仅靠进口颜料、纸张创作西洋风味作品,而且自有发明,比如用通脱木茎髓制成“似纸非纸”的通草片,在上面用水彩作画。这种材质与主题均中国味十足的“广州明信片”,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东方旅行纪念品。

  最早的外销画以安静优美的港湾风景为题材,随着1857年“一口通商”,广州财富聚集,画家开始描绘“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繁荣,外销画的画面多了大船、大宅、教堂,也多了动感。《大英图书馆特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精华》中,最令人惊叹的是描绘珠江沿岸图景的画幅,一派水国商都景象。

  除了炮台和军舰,入画的还有花艇。大英博物馆所藏的9米长的《珠江长卷》中有近500条船,华丽的花艇遍布十三行商业区和沿江码头。花艇、老矩艇执色情行当,还有专为花艇接客人的皮条开埋艇,以“虫二”为招牌,意思是“风月无边”,画中的珠江颇有秦淮风味。

  除了“明信片”,还有一些“连环画”很流行。“茶叶、丝绸、瓷器是当时主要的贸易内容,是欧洲最需要的东西,他们欣赏产品,也很想知道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生产的,因此就有很多像连环画那样的画描绘茶叶、丝绸、瓷器的制作过程。”吕澎说。

  呱字辈还画市井风俗,接订单画欧洲人和中国人肖像,除此之外还有情色味的家庭生活画和直接的春宫画。比较少见的则有描绘雪后场景的雪景图、描绘新年场景的岁朝图等。

  林呱在1836—1855年之间受伯驾医生(Peter Parker)委托绘制的患者肖像,恐怕是外销画中最特殊的例子。这些画现藏于伦敦盖伊医院戈登博物馆,最早是作为医学档案而创作的。伯驾医生回美国之前,需要向赞助人展示他在中国行医和传教的成果。这些画像的主人公每个都有奇大的肿瘤,每一幅画都附有病状的描述。它们还曾作为广告宣传画在广州博济医院的走廊里挂过。(这个纯就是当照片使用的)

外销画流行一百多年,为什么后来消失了?吕澎说:“这个时期绘画的目的就是了解事件、人和风土人情,有照相术之后,为什么还要去画,多吃力。

通宝推:等明天,mezhan,年青是福,赵沐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