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吃食堂 -- 老叶

共:💬24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乡政府食堂的炒面,就是好吃

吃过各色各样学校、单位的食堂,也吃过一回乡政府的食堂。毕业工作后不久,被抽调参加一项工作,我们组分到北方某地。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选的是农闲时节,带着被捂卷下去的,吃住都在乡政府。

当地正是隆冬,数九寒天,朔风呼号,十天到有八天刮大风,单薄点的,一出门,差不多就能放了风筝。几乎天天都要在外面跑,乡政府就给派了几辆车,可经常是推着走,风太大了,根本骑不动。大家忙了一天回来,最盼望的,就是食堂热气腾腾的挂面汤和大花卷了,每次都是边吃边夸,食堂的老王常常听着乐得合不拢嘴。吃了这两样,才能缓过来接着干活,后面制表、绘图、写报告的活儿还不少呐。不是本专业,边干边学,基本上是帮忙打下手,心思还是用在吃上的多些,整个乡政府,就和食堂的老王最熟。

工作进展得挺顺利,有一天忙完后,带队的想慰劳一下,直接到公路边上找了个饭馆,大伙推杯换盏地一通忙。酒足饭饱后往回走,刚进政府大院,老王就迎上来了,说是今天咋着忙到黑景了尼,东西还在锅里捂着,赶紧吃吧。大伙一听都不好意思了,忘了提前通知老王一声了,一边讪讪地说吃过了,一边赶忙陪着不是。老王脸上虽然失望,还是说:不碍地,咱带回家吧。乡政府吃食堂的不多,晚饭就更没几个人吃了,整个食堂三餐就老王一个人顶着,还管烧锅炉。米面油盐也是有数的,一下做出这么多没人吃,得花好些天才能把账平了。队头儿说虽然没吃但饭票照给,老王死活不收。大家以后可就注意了,不管晚饭是不是回来吃,早饭的时候都要说一声。常常见到的是,乡长早晨到食堂来,跟队头儿商量工作、报告情况,前脚刚走,队头儿后脚马上跟老王商量伙食,报告吃饭安排。老王挺高兴,招待得更殷勤了,晚上暖气烫烫的,白天却不怎么烧。

最爱吃老王做的炒面。面条比普通切面稍细,上屉蒸后再炒。取一颗窖里闷出来的黄牙白,去叶留帮,切成寸段的丝,等到面快得了放入同炒,放上佐料,再翘上点韭菜,散得小食堂里到处都是香气。面干干的、油油的,刚进嘴的时候有些淡,越嚼越香,越嚼味越足,稍不留神就吃撑着了。大家老是爱问这么好吃是怎么做的,老王也不回答,只是咧着嘴笑,顶多说上一句:有啥稀罕的,都是平常吃的。

工作胜利结束,乡里请大伙吃饭,饭桌上说起乡里穷,没什么让城里人稀罕的东西,产的大米还算远近有名,每人给准备了两百斤。原来这些大米也不简单,不是粮仓里出来的。每年收粮以后,各家都会选出些不舍得卖的,留着逢年过节的时候吃。这些米是乡里到附近的村子,每户各匀几斤地凑出来的。队头儿要给钱,乡长也是不收,只好转天带队到村里,挨家挨户地道谢送钱。米后来一吃,还真不错,吃过的除了小站稻就数它了。

县里派来两辆车送我们回去,一辆面包车载人,一辆卡车装货。刚要上车,老王推车驮着两个大号的编织袋,急火火赶来,说是今年新收的玉黍,刚用机器打了,要我们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当时也没太上心,回去后打开一看,是玉米粒打的棒馇,也没过箩,粗馇、细馇、芽胚和玉米面都混在一起。用来熬粥,才没一会儿,香气就传出来了,等熬好了,揭开盖一看,金灿灿、油汪汪的,用勺盛起,粘稠得跟胶冻似的,什么都不用就,能吃上好几碗。在那里的时候光喝面汤了,怎么就没喝过这个呐,带回来的大部分都分给了同事,剩下的没过多久就吃完了,以后再没吃过那么好的棒馇粥。

车一进市里,看着周围哪都特别爽眼,觉着所有的人都长得白白净净的。也难怪,吹了那么多天的风,组里所有人的脸都是黑黑的甚至走了形,一个个胡子拉碴头发老长,有的早晨洗完脸没全擦干就出门,脖子皴得跟黑车轴似的,在那呆的时候人都差不多,互相看得长了,白平衡就找不准了,回来以后再看别人,感觉就是曝光过度了。车没开多远,就让警察给拦下了,罚款不说,车还给轰了回去。队头儿去打电话跟单位要车,其它人去逛着买包烟什么的,就我一个人在街边坐行李上看着东西。没几分钟,就见几位老太太朝这边围了过来,有的还带着箍,看得心里直犯嘀咕:难道是市容和居委会有什么联合行动,看来这下又要罚款了。正寻思着,过来的一位大娘张嘴了:多少面粉合一斤米呀?。。。。好么,敢情把我当成换大米的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