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安刘必勃”的谎言―――周勃“厚重”的真相 -- 姚磊

共:💬39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篇文章很多地方确实经不起推敲

有些逻辑上的错误在曹仲德的回帖中已经讲到了,另外再补充一些吧:

1\ 关于刘邦"安刘必勃"的遗言

其实刘邦这段话并非遗言,而是在东击英布的过程中被冷箭射伤,养病期间吕稚向刘邦询问对身后人事上的一些安排,此时汉初三杰中萧何垂垂老矣,韩信被吕后诛杀,张良处于半隐居状态,安心辟谷不插手政事,异姓诸侯王基本上被屠戮殆尽,刘氏藩王还未形成气候,而刘盈的太子地位随时可能被废,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因素,而宗亲外戚,诸功臣之间彼此名争暗斗,互相倾轧,既得利益者希望保持现状,对封赏不满者籍图重新洗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刘邦过世,如何保持政权的平稳过渡,就成了刘邦其他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吕后在这个特殊时期向刘邦询问身后的人事安排,我想主要还是基于稳定政局的考量,毕竟此时吕氏和刘氏是利益的共同体,而刘邦的人事安排,从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的先后排列来看,并不是一个相互继承的关系,而是一个并列选择的关系,也就是说,先后的排列并不是必然和铁定不变的,而是可选择的,当然,这种选择有倾向性,基本上是曹参最优,一旦曹参有了变故,那么王陵或者陈平+周勃,都是可选项,而无论是曹参或者王陵,其个人威望在遗留的功臣中都是前列的,应该可以服众,而陈平和周勃搭档,互相补充,也是不错的选择,更关键的是,此四人在刘邦心目中都是信得过的,都是忠于刘氏的,但要说这样的安排在当时已经成为朝野的公识,我认为也未必,因为当吕后继续发问的时候,刘邦以“非乃所知“搪塞,一方面证明这种安排只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刘邦此时还有异储的心思,果然在回去后刘邦旧事重提,希望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储君,而在张良的安排下,刘盈的太子之位才得到最终的确认。几个月后刘邦病死,吕后与审食其开始还打算秘不发丧,后来由于担心功臣的反对才作罢,正如郦商所说“陈平?p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p周勃将二十万定燕?p代”,吕后此时还没有实力控制政局,一切以稳定为先,刘邦的遗言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但曹参代萧何为相,也是众望所归,吕后不好说什么,曹参上任后一切按旧制办,明哲保身,得以善终,王陵接任时吕后已经大权在握,希望平衡吕、刘的权力,遭到王陵的反对而罢黜王陵,转而任用陈平和周勃,这样的安排和刘邦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认为恰好说明刘邦政治视野的高明,吕后非不想任用亲信,而是不能也,吕氏一族无论从资历、能力还是威望来看,都不及上述几位,如果强行委以重任,势必遭到功臣们的强烈不满,而刘氏在法统上毕竟有优势地位,这是无法动摇和改变的,吕后直到生命的终结,所做的也只是压制刘氏扶植吕氏,平衡两股政治势力使之平起平做而已,甚至希望刘氏和吕氏互相融合,共享权力。吕后权衡再三,按照刘邦的想法安排人事,也是希望安抚功臣集团,不至于将功臣推向刘氏一族,使政治格局失衡。当然,吕后也不会完全按刘邦的意愿行事,在安排陈平和周勃的同时,还安插自己的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不治,常给事于中”,架空陈平和周勃,真正掌握权力的还是审食其背后的吕后。

按时间顺序将各独立的事件排列下来,结果就显而易见了,刘邦和吕后根据对时局的考量,为了平衡各政治集团的利益,不约而同的做出类似的人事安排。刘邦知道吕后代表的外戚集团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无法得以根除,所以在政治布局上已经做了一些手段,包括白马盟约,以及安排周昌为赵王相保护如意等等,这些手段都是为了限制吕后在自己死后肆意妄为,破坏政治平衡,但刘邦决不会料想到吕后在自己死后会大肆屠杀刘氏宗亲,直到临死之前,听到“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才了解吕氏的势力已经侵蚀和危及了刘氏利益,再想亡羊补牢已经晚矣。刘邦毕竟不是神,无法预知未来;吕后也是很有政治头脑的英雌,对于人事的安排也是综合考虑利弊的结果。刘邦说“安刘必勃”,应该联系整段话来分析,陈平、周勃各有长短,陈平的优点是“智有余”,缺点是“难以独任”,周勃的“重厚少文”既是缺点又是优点,刘邦的话只是对于几个人的个人评价,而决不是预言,如果单看结果,就认为这段话是伪造的,从逻辑上来说,也是站不住脚的。

2、关于周勃的人品

其实人品对于政治人物的评价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修饰,我们不能强求历史人物都是完美无缺的,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对于人品的评价也有不同的标准,比如陈平的“盗嫂受金”,在当时看来主要问题是围绕在受金一事上,否则刘邦也不会就此事仔细盘问了,而后世就围绕在”盗嫂”上做文章了,因为秦汉时期对于婚姻和男女关系还保留某些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风俗(有兴趣的可以找些相关的书籍,很有意思的),还没有后世的所谓“男女大防”的观念,如果我们以后世的观念要要求前人,则显得过于苛责了。说穿了陈平这点破事也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拿了点钱,周勃知道了,职责上当然要告诉刘邦一声,毕竟陈平刚刚投靠刘邦,还没赢得所有人的信任,如果把这个当成周勃人品不好的证据,还是太牵强了。

当然我也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陈平“盗嫂偷金”到底是谁传出去的?如果用逻辑推理,寻找谁能从这个事件中获利,就会惊奇的发现,这个传言很可能就是陈平自己传出去的。此时陈平刚刚投靠刘邦,虽然得到刘邦的信任,但还没有进入刘邦的高级幕僚的行列,在这个时候制造点个人的小污点,等刘邦盘问的时候再巧舌一番,完全打消了刘邦的疑虑,也从此断掉了其他人进谗的通道,自此刘邦对陈平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可谓一举数得。陈平的智谋和张良是不分伯仲的,而张良为人更内敛低调一点。如果仔细读一读史记的“陈丞相世家”,就会发现陈平实在是汉初的心理学大师。当然我上面这个假设完全没有证据,只是一种推断而已,而如果将这个推论持续下去,那么陈平的人品又如何呢?周勃向刘邦告发陈平,因为陈平确实受收别人的金钱,那就是说周勃说的是事实,那又何来诬陷一辞呢?

韩信说“羞与绛、灌等列”,就更不能做为衡量周勃人品的标准。韩信是在什么时候说这话的呢?是被刘邦用计伪游云梦,绑架到长安软禁起来,并由楚王削为淮阴侯之后。“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韩信战功卓著,却由诸侯王贬为淮阴侯,于以前的部下平级,你说韩信会坦然么?这个作为说明周勃人品不好的证据,实在是过于主观了~

3、关于诸吕做乱

这个问题更复杂了,我前面说过,吕后在专权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刘、吕共存的目的,在汉初的政治格局中,异姓诸侯王、功臣和刘吕宗室共存,而异姓诸侯王能量太大,在功臣中也有不小的势力,已经危害到了刘吕两族的共同的安危,因此刘邦和吕稚联手铲除异姓诸侯王,扶植刘氏同姓诸侯王,同时提高吕氏一族的势力,形成新的政治平衡。刘邦死后,吕后破坏盟约,压制打击刘姓势力,扶植吕氏,造成了刘氏的不满和臣工的反对,由于刘氏占据了道统上的超然地位,吕后无法从根本上打倒刘氏,只能希望诸刘和诸吕能平起平坐,甚至相互扶持。为了这个目的,吕后安排刘姓诸王娶吕氏诸女,希望用姻亲关系来加强刘吕的和睦,但事与愿违,反而导致了对刘姓诸侯王的压迫。吕后一死,整个吕氏的政治势力完全处了下风,不说被压迫的刘氏,就连大臣和各地的诸侯都群起而攻之,不成器的吕氏自动放弃军权,等于束手就擒,吕后这个保护伞一倒,吕氏就完全覆灭了。

文中说诸吕在吕后死后把持宫廷,没有造反的迹象,不能做为做乱的证据。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算得上做乱呢?是不是要诸吕起兵造反,经过血流成河才算呢?要如此说,四人帮倒台也算不上是动乱啊。其实,吕氏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众怒,完全靠吕后一人压制下来的,吕后是联系刘、吕两姓的纽带,她即是吕氏的保护人,也是刘邦的妻子,在刘氏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在情感上,她虽然偏向吕氏,但她也无法割舍与刘氏的联系,她既不愿意刘氏重掌大权,欺凌吕氏,也不愿意夺取丈夫和儿子的江山赠予诸吕,关键是诸吕中没有一个是她看的上的,这从刘章执令监酒那段可以看出,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吕后用个人的力量将双方的冲突压制了下来,等到她一死,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必然得到释放,诸吕在群臣中没有培植自己的势力范围,又没有能力做到屠杀所有的反对势力,改朝换代,就只有自取灭亡了。文中说吕思勉先生认为“诸吕之败,正由其无翦灭宗室、功臣之计”,只能说明诸吕实在不堪,而不能作为诸吕没有这种心思,缺的只是手段和行动而已。

至于功臣为什么要诛灭吕氏?很简单,功臣的命运是和刘氏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爵位、官职都是在建立刘姓汉室的过程中得到的,吕后专权,为了扶植吕氏,对于功臣常常是明升暗降,陈平为右丞相,权力却在审食其手中;周勃任太尉,手中却没有一兵一卒,吕后还派人监视陈平,陈平不得不表现出花天酒地,不问政事的姿态,才得以保全。试问这种情形,如何能称为吕后拉拢功臣?诸刘和功臣在这期间,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吕后一死,自然要群起而攻之了,又何来朝秦暮楚之说呢?

其他的小问题就不说了。我不是反对历史新论,但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点新颖,还是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之,而不是史料的割裂和附会。

得罪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