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安刘必勃”的谎言―――周勃“厚重”的真相 -- 姚磊

共:💬39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安刘必勃”的谎言―――周勃“厚重”的真相

    “安刘必勃”的谎言

       ―――周勃“厚重”的真相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安刘必勃”这个遗言真实性的质疑,重新研究汉朝“诛吕安刘”这段历史,得出吕氏欲危刘氏纯粹是周勃等人的诬陷,“诛吕安刘”实则就是功臣集团为权利,利用诸刘争位发动的一场夺权政变。“安刘必勃”的遗言也是汉文帝为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伪造出来的。另外本文通过历史资料的梳理,得出周勃实际并不厚重,“诛吕”也是因人成事而已。

      

      [关键词]: 周勃 诛吕 安刘 厚重

      

      

       周勃作为大汉再世功臣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厚重少文”的个人品质更是名扬万里,横贯古今。这一切无不是缘于刘邦临死前的一段评价,汉十二年刘邦平英布,被流矢所中,病危,吕后问计曰:“‘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1)。

       这段材料不但被汉书作者班固在其《高帝纪》上照搬,而且在《张陈王周传》赞中大肆宣扬,鼓吹刘邦的高瞻远扬,知人善用。

       但是今分析之却发现这段材料有多种可疑之处,联系汉初历史发现不但周勃并不“厚重”,并且“安刘必勃”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一:“安刘必勃”的疑问

      

       对刘邦“安刘必勃”这段遗言,早就有学者提出质疑,如学者嘉泉,碧波在其《“安刘必勃”辩》一文中从刘邦为人以及“安刘”的确切含义,提出三疑:疑一,刘邦明知道吕后是“安刘”的潜在敌人,还叫她重用周勃“安刘”;疑二,吕后怎么会容忍一个“安刘危吕”的周勃当太尉,致使后来的史实与刘邦遗言完全合拍;疑三,周勃是刘邦点出安刘大将,吕后为什么没有丝毫触动(2)。嘉泉先生等已经理出“安刘必勃”可疑之处,但是却纠缠于刘邦的主观意图以及怎么样才算安刘,过于主观臆断,以致遭到其他学者的反驳(3)。

       这里我们从几个客观事实来分析遗言的可疑之处。

       一:根据史记记载,刘邦死后一年,萧何病重,孝惠帝看望萧何,“因问曰:‘君即百岁後,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4)。

       从这里看孝惠帝在萧何病的时候对继承丞相的人选,提都没有提过刘邦的遗言,反而去问萧何意见。而当时离刘邦死不足一年,刘邦的遗言连参考价值都没有,令人不解!

       二:关于刘邦遗言最大的漏洞就是年龄的问题。

       根据史料我们知道刘邦死的时候六十三岁,而王陵“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5),也就是说当时王陵的年纪大于刘邦,早就老矣。曹参虽不知道其确定年龄,但亦不会大过刘邦。从曹参指挥作战中,常有身先士卒,斩敌大将的记录,推测应该以壮年居多。

       这里就有疑问了,吕后问丞相继承人选,明显是指萧何死后,曹参继承,曹参死后,王陵继承这样一个顺序。既然王陵的年纪远大于曹参,刘邦怎么可以肯定曹参比王陵早死?如果说萧何因为在刘邦死前就表现出身体不好,刘邦可以推测他死于曹参,王陵前。但是曹参却死于孝惠帝六年,而王陵未死,这似乎不是刘邦可以预测的。

       有人认为这个排名的顺序是能力的排名,恰好又是去世的顺序,所以才显得这么不可想象。但是此说并不正确,王陵从一贯表现并看不出是仅次于萧何,曹参的能力。实际上汉初的丞相的担当主要是功劳的大小资历的排名以及各个势力的妥协。如果说这个顺序是能力的排名,明显王陵能力不足,而陈平却资历不够。关于陈平当上丞相更非刘邦遗言,而是吕后妥协各个势力的缘故,这些不可能是刘邦事前可以预料的。

       而这一切像预言一样全部实现,只能是后世的编造,刘邦不是神仙,故不可能这么料事如神。这个遗言实质上就是马后炮,只能是后人根据即定事实伪造的。

       三:从事实上看只要吕后活着,不论是周勃还是其他功臣都不能“诛吕安刘”。而“诛吕安刘”都是发生在吕后死后,刘邦又怎么能肯定周勃死在吕后之后而提出“安刘必勃”呢?

       由上所述,我们发现不论是主观情理上还是客观事实上,刘邦都不可能说这样的遗言。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断定这个遗言出自后人伪造。

      

      

       二:周勃的人品论述

      

       既然刘邦评价周勃“厚重少文”出自伪造,那么究竟周勃是否“厚重少文”呢?关于周勃“少文”史记有生动的描写“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6),但是厚重却无实质描写,我们从史料几则事例来看周勃是否厚重!

       汉二年,陈平投靠刘邦,刘邦知其才能,复以原职,众将对此不以为然,纷纷劝鉴,但是刘邦依然任用之。这时史记记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原王察之。’”(7)。绛侯即周勃。此事经学者孙玉太考证“陈平受金之事有之,而盗嫂之名,纯属他人诬陷”(8)。这诬陷之人正是是周勃和灌婴,他们这无中生有的诬陷不但差点使刘邦痛失英才,还使得陈平背上千年恶名(9)。

       汉文帝时期,文帝任贾谊公卿。“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10)。

       翻遍史书我们看不到周勃有进忠言,良言的记录,偏偏有史可查的两次进言都是诬陷和打击异己,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厚重吗?

       另外一则材料“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11)。当时军情十万火急,周勃作为太尉,却因为主上的好恶而不敢汇报军情,以致十馀日后,忠心耿耿的樊哙冲进纳言。史记独独提周勃和灌婴不敢入,可见其人之滑头,为小家不顾大局是一向本色,根本就和厚重的品质丝毫不沾边!

       淮阴侯韩信软禁在长安时,也是看不起周勃的,“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12)。虽然不知道韩信看不起周勃和灌婴的缘故,但是史书又是仅仅提两人,可见在韩信心里对周勃和灌婴是最看不上眼的,很可能就是两人小人本色,才让韩信如此不齿!

       周勃在当上丞相时,立刻就露出得意忘形,气高趾扬的小人嘴脸,“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13),以致遭到袁盎的非议,而周勃的表现是“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和⒒傥遥 ?盎遂不谢”(14)。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上曾经介绍过袁盎此人,袁盎是当时公认很正直,很正派的人,当然不存在毁周勃。而周勃却把个人得失看的重于一切,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却怨恨袁盎向皇帝进忠言!亦可见其人非厚重。

       周勃入狱的材料也显示其人屈于权势的本性。汉文帝四年,周勃被人告谋反而入狱,“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15),出狱后感叹“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16)。相比同时期人士,可以说风骨全无。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周勃实际并不厚重,不过一个圆滑,咸谗,避害趋利,屈于权势的小人矣!

      

      

       三:从周勃的能力看刘邦对其的安排

      

       周勃因为刘邦的评价(伪造),不但个人品质受到后世的赞誉,连个人能力也被无限拔高。后世称其为大将之才,甚至认为是可以独当一面仅次于韩信的汉初名将。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相比较和他经常列在一起的灌婴,周勃作战能力亦不如也。

       周勃是最早跟从刘邦起兵的亲信之一,颇受刘邦信任。在起兵之初不久就被赐爵五大夫,在刘邦进入关中后,周勃是首先封侯的五人之一,可见其地位之尊。考察周勃这段时间的战绩,基本都是以冲锋陷阵为主,如破城先登;如得单父令。都是以勇武著称,并未有什么指挥才能和特别功绩。这点比起曹参等亲自指挥作战的将领是有一定差距的。

       刘邦入汉中,升周勃为将军。周勃开始自己的指挥生涯,东征西战。从刘邦定三秦到楚汉战争。周勃的战绩比着同时期的曹参,灌婴,郦商,樊哙,靳歙,丁复等将军似乎很不显眼,几乎楚汉战争中的几次大战,除了最后垓下之战,周勃指挥后军接应外,其他大战几乎都没有其踪影。功臣表中对周勃的功绩简述如下:“定陇西,击项羽,守?i关,定泗水,东海”(17)。

       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周勃在楚汉时期的作为如下:

       一:围章邯于废丘

       汉二年三月,刘邦带领五十六万大军东伐楚,几乎倾巢而出。而关中只留下萧何管理,郦商转战关中各部,而周勃则负责最重要的围章邯于废丘。一直到六月刘邦灌水淹废丘。

       二:东守?i关,还守敖仓

       ?i关是关中南大门武关西边的一个最要关口,史记索隐引太康地理志“武关当冠军县西,?i关在武关西也”(18)。敖仓则位于荥阳附近的秦朝最要的粮食囤积处。显然周勃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防守。

       三:垓下之战指挥后军以及定楚地泗水、东海郡

       从上面周勃的作战安排以及功绩,我们可以推测出刘邦对其能力的评估。恐怕刘邦并不看好周勃的能力,而信任其人,故安排周勃处于重要的位置,但都是防守,属于不需要多大能力,但是一定要忠心性的任务。

       从战绩上看,周勃围章邯于废丘近一年的时间,却未能拿下。而刘邦回师立刻拿下(刘邦彭城残败,还从关中拉走大量兵力到前线,回关中对付章邯的兵力想必不多),可见周勃作战能力的平庸。另外周勃定楚地泗、东海郡是在项羽死后,此事好比刘邦派卢绾进攻临江王,明显属于为其亲信捞战功,既轻松又积累战功。周勃在汉朝建立后,封侯户数八千一百户。仅次于刘泽,曹参,张良,其中刘泽纯粹因为是刘邦亲戚,曹参,张良当之无愧。而周勃无这么高的功绩却占据第四,明显有刘邦偏心的成分。

       汉朝建立后,周勃以太尉(最高军事总长)的身份参与平韩王信,击陈冂,平卢绾。此三战,前两战都是刘邦亲自指挥大局,后一战也是由樊哙首破,后来才由周勃接任。从这三战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刘邦对周勃的信任而非其有什么优秀的能力。而后来周勃为文帝丞相与陈平那段答对更是体现其不文不武,不学无术的特点。

       为什么周勃并不具备什么能力,而刘邦屡屡负以大任呢?想必如史记所说“勃为人木??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也就是周勃是个粗鲁人,没有多少心计能力者,没有多少人格魅力,又是最早跟随刘邦起兵的老乡,故刘邦感到放心。从上面谈到周勃人品并不怎么样,更谈不上梗直忠心,刘邦不会不知道,再加上刘邦对其能力心里也有谱,唯一看中就是能力一般,威胁性小的好处,才屡以重任。

       如上所言,周勃能力不足,人品不好,刘邦怎么会把“安刘”这样的大事托付给他呢?

      

      

       四:吕氏作乱真相辩

      

       历史上周勃“安刘”成了定论,那么吕氏作反,欲危刘氏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定论。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关于吕氏作反,欲危刘氏的依据向来有如下三条:

       一:杀三赵王和废少帝,残害刘氏

       二:封吕氏为王,破坏白马之盟

       三:诸吕擅权,把持宫廷欲为乱

       关于这三点,我们一一分析之,第一,杀三赵王指刘如意,刘友、刘恢三人。刘如意被杀是因为他威胁了孝惠帝的地位。刘友、刘恢之死清朝史学家赵翼早就指出“邝王友之幽死,梁王恢之自??,?t皆以陪妃?问喜恢C之故。”(19),也就是说刘友、刘恢是潜在反对吕氏势力,当然被吕后所忌而遭到迫害。废除少帝更是因为其对吕氏报有怨恨之心“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20),吕后知道后,恐其为乱,乃幽之永卷中,最后废除。所以吕后杀三赵王和废少帝既是作反,欲危刘氏并不能成立,吕后如此作为也是为维护权利,安孝惠帝一系,谈不上欲危刘氏。就好比后世皇帝杀自己宗室,也不能称为欲危自己一族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二,最让人诟病的无过于吕后的封王。汉高帝十二年三月,刘邦曾经招功臣歃血为盟,作“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也就是后世的白马之盟(21)。吕后的封自己家族人为王,一致被认为是破坏刘邦盟约,欲用吕氏取代刘氏的阴谋。

       我们来看吕后封王的背景,“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22),而后吕后才开始大封自己家族人为王。从上面来看,吕后封自己家族为王更非欲危刘氏。不过是因为皇帝年幼,怕功臣集团作乱,而引家族势力为后盾做挟制功臣集团。究其目的还是为了安孝惠帝一脉,而非是取代刘氏。

       有人认为吕后的封自己家族人为王,不遵守了刘邦的白马之盟,破坏规矩,故该杀。这里有必要商讨,规矩都是人定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刘邦当政说非刘不得为王。吕后为政为何就不能改呢?实际上“白马之盟则为非公开的皇帝与功臣间的个人约信......白马之盟的信守与否则系于关系者的个人意志,约束力远为弱小,事实上往往被违反。”(23),也就是白马之盟不过是刘邦和臣子的私人约定,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考察盟约的内容除了“非刘氏不得而王”还有“非功不得封侯”,关于后者连刘邦自己也没有遵守,还不是亲封了不少刘家子弟。而后世皇帝更是屡屡破坏“非功不得封侯”的盟约,但是却没有人站出来诛之。说穿了,不过是吕氏败亡,强加于身的罪名而已。

       另外根据史记《荆燕世家》记载,吕氏封王是刘泽欲为王,用计策使吕后的大谒者张子卿游说群臣,并达成默锲,为之请立,才得以吕氏封王。这么说吕氏封王当时不但是合法的,也是得到大臣首肯的。

       第三,吕后死后,诸吕把持宫廷也是吕氏作反,欲危刘氏的一大例证。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诸吕并没有作乱的迹象。史记记载吕太后死前“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24)。也就是吕后死后,因为少帝年少,怕功臣集团作乱而所做的防备工作,跟作乱欲危刘氏根本不沾边。

       关于诸吕有否擅权,学者吴仰湘考证根本是可疑的,“诸吕权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吕禄、吕产欲发兵乱关中”等等,显系政变后的诬辞(25)。吕思勉先生也认为“诸吕之败,正由其无翦灭宗室、功臣之计”(26)。

       由上可知,吕氏作反,欲危刘氏的说法显然是不存在的,那么同样周勃的“安刘”也是子虚乌有,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安刘必勃”的真相。

      

      

       五:周勃“诛吕”之真相

      

      

       周勃“诛吕氏安刘氏”的典故传誉千古,但是吕氏作反,欲危刘氏并不存在,那么周勃为什么要诛灭吕氏?我们来细细分析。

       汉十二年,刘邦死后,由太子刘盈当政,由于刘盈幼弱,实际上朝政控制在吕后手中,当时天下的形式是内有功臣集团把持朝政,外有刘氏宗亲犬牙相制。面对这样的局势,吕后一面拉拢功臣集团,如追封刘邦时期打天下所遗漏功臣,并使陈平做功臣表,“今欲差次列侯功臣,以定朝位,藏于高庙,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27)。另一方面拉拢刘氏宗室,如封刘章为朱虚侯、刘兴居为东牟侯,抚养淮南王刘长,并大封惠帝诸子。

       当然在拉拢功臣集团和刘氏宗室的基础上,吕后也严厉打击不服从的功臣集团和刘氏宗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周勃以及陈平审时度势,立刻倒向了吕后。这种风向实际上在刘邦病危中就已经确立了,刘邦死前听人说樊哙欲以后杀掉戚夫人,便命周勃代樊哙领兵,陈平在军中杀掉樊哙。路上陈平与周勃商量:“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林?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後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28)。便不杀樊哙,使之囚回长安。从这里可以看出周勃亦是明则保身,并无“安刘诛吕”的念头。

       正是因为刘邦死后,陈平立刻转变风向,投靠吕后,得以任为郎中令,孝惠六年迁为左丞相。同年孝惠帝重新设立太尉官,命周勃为太尉。由于史料没有记载,我们不知道周勃怎么做上的太尉的,但是可以肯定其必然是不反对吕后,甚至是倒向吕后的。

       但是后世皆以为周勃以及陈平身在“吕营”,心在汉。主要依据为吕后称制后,欲立诸吕为王,问大臣意见,“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29),其实从这段就可以看出两人是墙头草,陈平向来以滑头著称,周勃也跟着随声附和,亦可见之滑头。偏偏后世都相信了周勃陈平的另一段表白,罢朝后王陵指责两人,陈平、周勃对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30)。关于此对白学者汪文风提出四点疑问“一,周勃,陈平以白马盟廷争尚且不敢为,片刻却向王陵吐露心迹,难道不怕传到吕后耳中,被视为暗藏阴险而遭杀身诛族之祸么?二,诛吕安刘是若干年后之事,周勃,陈平竟在此夸下海口,焉能置信?三,史载,即使在此次迎捧争廷七年之后,陆贾去见陈平,陈平也还是忐忐忑忑不敢相见,及至陆贾‘直入坐’,给他挑明了‘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才接受陆贾倡议,以五百金为周勃做大寿,此后方互相拉拢,何来七年的廷前迎捧即理直气壮的回答王陵的质询?四,所谓诛吕安刘,是吕后死了以后才出现变故,而且是在周勃,陈平谋,劫曲周侯郦商,胁其子郦寄,骗得吕禄以‘兵属太尉’。这才有吕?恋摹?若为将而弃军,吕氏今无处矣’,才有左益右益之别。而在此七八年之前,焉知事物之发展如是?焉知吕家会出现一个十足混蛋的吕禄?焉知兵符会轻而易举地就落到周勃之手?鉴之,何来‘全社稷,定刘氏之後,君亦不如臣’之说?!”(31)。由此可见,周勃陈平的对白要么是心口不一的狡辩,要么是事后篡改历史,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添上一块遮羞布。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此时周勃还是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诛吕安刘。

       由上可知,周勃诛吕并不是一早就打算完成的,自然也不是因为要安刘才诛吕。

       事实上周勃诛吕完全是自身利益所决定的,“吕氏权势的剧增,必然要侵削,分割其他政治集团的权益。”(32)。吕后当政时期,周勃等人不过因为“高后时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33)而不敢异动。等吕后死后,刘章兄弟“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34),并且“欲与太尉勃丞相平为内应”(35)。由此看来,所谓诛吕不过是齐王一系欲夺取皇位,而周勃等功臣集团趁机联合夺权的一场血腥政变而已。

      

      

       六:周勃在“诛吕”事件中的作用

      

       后世都称“安刘必勃”,但是实际上在“诛吕”的过程中周勃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后人所赞誉的这么大,甚至可以说因人成事。

       汉高后八年七月,诸吕怕为功臣集团所诛,依照吕后的遗言,把持都城南北二军,并占据宫殿,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周勃与陈平早就由陆贾联络,暗中联合反吕,但是这个时候周勃陈平并未有任何行动。首先发难的是齐王一系,齐王弟弟仇虚侯刘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仇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36),齐王得到消息后立刻率领大军西进,相国吕产派大将军灌婴东击之,灌婴到达荥阳后,立刻和齐王达成协议,罢兵以观其变。

       这样的局势下,周勃首先做的是抓军权,因为此时周勃虽然任职太尉,但是不能入军中,北军由吕禄控制。周勃与陈平合谋劫持郦寄老爸,令其欺骗吕禄把军权交给周勃,由于郦寄是吕禄的好友,吕禄毫不怀疑的把兵符交给周勃。周勃持兵符闯入北军,巧妙的把夺权行为说成“刘吕之争”,得到军队支持控制北军。

       但是周勃在掌握北军后依然不敢有所举动,仅仅通过平阳侯曹??不让相国吕产进入未央宫。这时候周勃依然畏手畏脚,“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乃遣仇虚侯谓曰:‘急入宫卫帝。’”(37)。由此可见周勃根本无安刘奋身而起的行为,一直是明则保身,见机行事而已。

       仇虚侯刘章二十多岁,血气方刚,敢做敢为,立刻带周勃的一千多兵卒入宫,杀相国吕产,斩长乐卫尉吕更始。刘章报与周勃后,周勃才开始动手,“太尉起,拜贺仇虚侯曰:‘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痢J谷酥镅嗤趼劳ǎ?而废鲁王偃”(38)。至此,吕氏一族的势力被全部铲除。

       综观“诛吕”事件的全部过程,完全是刘章主谋,齐王带兵首义,最后也是刘章先行诛杀诸吕之首吕产,瓦解了吕氏势力。而周勃虽然早有和陈平合谋反吕,但是却不敢有丝毫行动,齐王首义后,周勃也不过用欺诈的方式获得军权。但是对“诛吕”却始终畏手畏脚,不敢正面对抗吕氏势力。刘章诛杀吕产,解决最大障碍后,周勃才开始收拾残局。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诛吕”事件中周勃是因人成事,而绝非“安刘必勃”。这就在当时也是为人承认的,袁盎就曾言:“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唔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39)。

       而周勃在“诛吕”中,更是用残酷的手段虐杀樊哙的老婆,吕后的妹妹吕?粒?笞杀吕?粒?也就是用竹仗一鞭一鞭的抽,直到抽死。可想而知,完全是故意折磨),可见周勃本性亦残忍,而不是所谓的厚重。

      

      

       七:周勃“安刘”之真相

      

      

       吕氏势力铲除后,摆在功臣集团的是如何获得最大利益。功臣集团第一步为:废掉吕后所立的少帝,铲除孝惠帝一脉。“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40)。

       在诛灭吕氏时,功臣集团曾经用“矫诏”的形式,以少帝的名义诛杀吕氏,但是后来担心“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所以决定废除少帝。功臣集团的借口是少帝等诸子非孝惠帝的血脉。关于少帝等诸子是不是孝惠帝的血脉一案,古今学者都有研究和论述,一致认为是功臣集团的污蔑。梁玉绳说:“(史记) 上文一则曰‘孝惠后宫子’,再则曰‘孝惠皇后无子,取美人子名之’,则但非张后子,不得言非孝惠子也。乃此言‘诈名他人子以为子’,后又云‘足下非刘氏’,何欤?《史记考要》谓诸大臣阴谋而假之词,以绝吕氏之党,不容不诛,其信然已。史公于纪两书之, 而年表亦云‘ 以孝惠子封’,又云‘以非子诛’,皆有微意存焉”(41);郭嵩焘认为:“案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孝惠子,乃出诸大臣口中,意在废少帝而择诸王之贤者立之,假为之词以行诛耳”(42)。此外明人徐孚远《史记侧义》,柯维骐《史记考要》,清人何焯《义门读书记 》都有论述。今有学者谭浩(43),陈玉屏(44)皆持此论。

       也就是说少帝非孝惠帝的血脉完全是功臣集团的阴谋,不过是因为少帝等诸子和吕氏利益息息相关,功臣集团怕“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而已。这个时候功臣集团就把“入宫卫帝”的口号丢在一边,开始另谋出路。

       经过功臣集团的协商,最后决定迎立刘邦中子代王刘恒为帝。关于这点是后世认定周勃安刘的证据,事实呢?史书中给出了迎立刘恒的缘故。本来对谁为帝有三种选择,一是平阳侯曹??提出立齐王(45),还有人提出立淮南王刘长。但是这两个决议遭到功臣集团的否决,因为“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於今见在,且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46),“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47)。无非是代王势力最小,没有强大的外戚集团,代王生性又宽厚,适合功臣集团专权。也就是说功臣集团纯粹是从自身的利益才立代王,谈不上什么安刘。关于这点再当时也是公论,代王郎中令张武认为功臣迎立代王事不可信:“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此以迎代王为名,实不可信。”(48),中尉宋昌认为可信,理由是“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仇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49),也就是功臣集团虽然没有安好心,但是客观形势使他们不得不立代王。但是代王还是不敢相信周勃这些功臣集团,通过占卦,得到吉利卦象。才派舅舅薄昭去见周勃,而后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可见政变后由功臣势力控制的京师被人视为不测之地。刘恒还曾自述其在功臣集团控制下获取皇位的心情说:“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50)。功臣集团在立代王的当晚就“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邸”(51)。

       由上所述,所谓安刘不过是功臣集团为自己利益,所实行的一场流血政变。“‘安刘’的实质是,是灭掉了吕氏,惠帝之‘刘’,而将文帝支系变为汉之正宗。”(52)。事实上周勃等功臣集团的这种作法受到忠于皇室人士的坚决抵制,如功臣集团赶少帝出宫时,“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有数人不肯去兵”(53)。应立代王入未央宫时,“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54)。可见功臣集团的所谓“安刘”不过是一场政变阴谋,甚至并未被大多数皇室人士所认同。

      

      

       八:周勃“安刘”的来龙去脉

      

       由以上论述可知,“诛吕”事件中的起着主要因素的是仇虚侯刘章,而非周勃,为什么后世都把功劳记在周勃的头上了呢?这就要联系到迎立代王后对齐王一系的处理。

       功臣集团在确立立代王时,立刻把首义以及诛吕的主要功臣齐王一系丢之一边。首先,他们把仇虚侯刘章调离京师,“而遣仇虚侯以诛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55)。再把倾向于齐王的平阳侯曹??免去御史大夫,换上曾经为代王相的张苍。这样在朝中没有外援的齐王只能罢兵而还,次年就郁郁而终。学者吕思勉曾言“(齐王)不得不俯首罢兵,虽仇虚侯,亦不料其徒为汉大臣驱除也。”(56)。

       仇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则因为之前欲立齐王而受到汉文帝的猜疑,“始诛诸吕时,仇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仇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57)。一年后仇虚侯刘章也郁郁而终,东牟侯刘兴则发兵造反,兵败自杀!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诛吕”事件中起主要因素的仇虚侯刘章等一系,在文帝即位后遭到汉文帝以及功臣集团的清洗和严厉打击,为了消除其影响,故淡化其功劳。功臣集团正好顺水推舟成了“诛吕安刘”的大功臣。

       另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吕氏覆灭后曾有严重的删档篡改历史行为。学者周聘先生从功臣表中考证吕氏实际在开国中有大功劳,因为政治斗争,在吕氏覆灭后,功绩被有计划的删除(58)。关于这方面朱东润教授通过对史记功臣表和汉书功臣表的研究,早有其结论:史记功臣表是吕后时期的原始档案,而汉书的功臣表则是经过汉政府篡改过的。而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有些开国功臣的事迹不详,反而在功臣表中有记载,可见司马迁时期的史料都是篡改过的,功臣表则是吕后时期被刻在高庙上的原始档案,司马迁将其照抄到史记中(59)。

       通过上面所叙述,我们知道汉文帝的即位,完全可以说是功臣集团的一次政变和篡权,可以说汉文帝得国不正。为了给自己继承法统披上合理的外衣,篡改历史成了必然的手段。首先汉政府先抹杀吕氏在开国中的功绩,把吕氏的掌权定义成完全是因为裙带关系,给吕氏摸黑。另外吹嘘功臣集团,把功臣集团的流血篡权政变,树立成维护汉家正统的正义行为。当时作为功臣集团的代表周勃自然就被无限拔高。最能证明汉文帝即位之正统之合法的无过于刘邦的遗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出现了吕后和刘邦问答这一幕。这一幕不但抬高了刘邦,抬高了周勃,更是反证汉文帝的正统地位来自刘邦,故皆大欢喜。而后的汉帝皆出自文帝一脉,自然更是百般维护其遗言,维护周勃“安刘”的“正义”行为,以致于这个伪造的遗言竟被当成正史流传下来,贻害千古!

      

      

       九:周勃入狱实则因为“安刘”

      

       汉文帝即位后,虽然极力维护周勃等人行为,但是内心对功臣集团发动政变,生杀废立的行为深深忌讳之。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平急流勇退把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而周勃自以为大功,居功自傲,得意无比!

       汉文帝位置做稳后,首先做的就是解决这些功臣集团的威胁,虽然文帝忌讳的是周勃的政变行为,但是这些却关系文帝的正统问题。文帝自然只能另找名目下手,首先文帝把周勃免相就国,虽然此名义是诏列侯就国,但是实情是有职务在身的只要儿子归国就够了。但是文帝却让周勃做表率,无疑此等行为是消弱,打击周勃而为。周勃自己也意识到文帝要对付自己,所以“岁馀,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60)。

       果然不久,有人告发周勃,周勃被下廷尉查办,幸好有薄太后为其说话:“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61),其实薄太后说的话文帝何尝不明白,本身就是找借口整治周勃,何谓其真反假反呢?

       关于周勃入狱的原因,学者陈玉屏评论:“由于吕后和吕氏集团在处理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时的极度失策, 激化了矛盾, 导致了功臣集团发动政变彻底翦灭吕氏集团; 但功臣对吕氏集团斩尽杀绝之举, 使他们很快意识到此举已种下灭门之祸,极有可能遭到吕后嫡派子孙少帝的追究; 为了自身的安全, 功臣集团不得不将惠帝子尽数诛除, 将帝座转到刘邦的其他支系子孙手中。此事的因与果一环紧扣一环, 功臣集团是箭在弦, 不得不发。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不在意人臣行生杀立废之事, 故周勃作为行生杀立废这种非常之事的主要责任人, 受到汉文帝有计划、有步骤的打击, 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周勃得以善终, 是万幸;周勃子周亚夫终遭厄运, 很难说与乃父作主弑少帝这一过节毫无联系。”(62)。

       虽然皇帝为了维护政权的正统性不得不维护其“安刘必勃”的“厚重”形象,但是对于其小人本质还是深深了解的,内心是不会信任的,而且还会深深猜疑之,周勃的下场正是“安刘”的一大讽刺!

      

      ---------------------------------------

      参考文献:

      (1)史记《高祖本纪》

      (2)嘉泉,碧波《“安刘必勃”辨》,《晋阳学刊》1982年第4期

      (3)参见张义忱《“安刘必勃”辨质疑》以及嘉泉,碧波《安刘必勃”再辨》

      (4)史记《萧相国世》

      (5)(7)(28)史记《陈丞相世家》

      (6)(15)(16)(60)(6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8)孙玉太《陈平‘盗嫂受金’问题辨析》,《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9)曹操《求贤令》曰“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10)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33)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2)史记《淮阴侯列传》

      (13)(14)(39)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7)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

      (18)史记《高祖本纪》之《史记索隐》

      (19)清赵翼《廿二史????》卷三之《?挝洳划??K费》

      (20)(22)(24)(29)(30)(34)(37)(38)(40)(47)(51)(53)(54)史记《吕太后本纪》

      (21)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考证:白马之盟应该在汉高帝十二年二月与四月之间,原文既是《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的“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23)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引“日人大庭修《秦汉法制史研究》第三篇第五章,创文社,1983年”

      (25)吴仰湘《汉初“诛吕安刘”之真相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26)(56)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7)(35)汉书《高后纪》

      (31)汪文风《周勃‘厚重少文’之谬兼及金口玉言之不足信》,《益阳师专学报》1991年2月第12卷第1期

      (32)秦学颀《汉初政治格局与诸吕之乱》,《重庆师范学报哲社版》一九九二年第四期

      (36)(46)(55)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41)梁玉绳《史记质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2)郭嵩焘《史记札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43)(45)(52)谭浩《“安刘”与汉文帝即位的历史真相》,《柳州师专学报》2002 年9月第17卷第3期

      (44)陈玉屏《西汉史上的一桩疑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年第3期(总第90期)

      (48)(49)史记《孝文本纪》

      (50)史记《律书》

      (57)汉书《高五王传》

      (58)周聘《吕氏在秦楚之际的战绩考证》

      (59)朱东润《史记考索(外二种)》之《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12月第一版

      (62)陈玉屏《“绛侯系狱”的真正原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10 月,总18 卷 第5 期

      

    元宝推荐:任爱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理有据,别创一见,加精

      虽然这个问题上争论不少。姚磊兄的文章根据对史书的剖析,能够别创一见,故加精以示鼓励。

    • 家园 这篇文章很多地方确实经不起推敲

      有些逻辑上的错误在曹仲德的回帖中已经讲到了,另外再补充一些吧:

      1\ 关于刘邦"安刘必勃"的遗言

      其实刘邦这段话并非遗言,而是在东击英布的过程中被冷箭射伤,养病期间吕稚向刘邦询问对身后人事上的一些安排,此时汉初三杰中萧何垂垂老矣,韩信被吕后诛杀,张良处于半隐居状态,安心辟谷不插手政事,异姓诸侯王基本上被屠戮殆尽,刘氏藩王还未形成气候,而刘盈的太子地位随时可能被废,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因素,而宗亲外戚,诸功臣之间彼此名争暗斗,互相倾轧,既得利益者希望保持现状,对封赏不满者籍图重新洗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刘邦过世,如何保持政权的平稳过渡,就成了刘邦其他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吕后在这个特殊时期向刘邦询问身后的人事安排,我想主要还是基于稳定政局的考量,毕竟此时吕氏和刘氏是利益的共同体,而刘邦的人事安排,从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的先后排列来看,并不是一个相互继承的关系,而是一个并列选择的关系,也就是说,先后的排列并不是必然和铁定不变的,而是可选择的,当然,这种选择有倾向性,基本上是曹参最优,一旦曹参有了变故,那么王陵或者陈平+周勃,都是可选项,而无论是曹参或者王陵,其个人威望在遗留的功臣中都是前列的,应该可以服众,而陈平和周勃搭档,互相补充,也是不错的选择,更关键的是,此四人在刘邦心目中都是信得过的,都是忠于刘氏的,但要说这样的安排在当时已经成为朝野的公识,我认为也未必,因为当吕后继续发问的时候,刘邦以“非乃所知“搪塞,一方面证明这种安排只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刘邦此时还有异储的心思,果然在回去后刘邦旧事重提,希望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储君,而在张良的安排下,刘盈的太子之位才得到最终的确认。几个月后刘邦病死,吕后与审食其开始还打算秘不发丧,后来由于担心功臣的反对才作罢,正如郦商所说“陈平?p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p周勃将二十万定燕?p代”,吕后此时还没有实力控制政局,一切以稳定为先,刘邦的遗言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但曹参代萧何为相,也是众望所归,吕后不好说什么,曹参上任后一切按旧制办,明哲保身,得以善终,王陵接任时吕后已经大权在握,希望平衡吕、刘的权力,遭到王陵的反对而罢黜王陵,转而任用陈平和周勃,这样的安排和刘邦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认为恰好说明刘邦政治视野的高明,吕后非不想任用亲信,而是不能也,吕氏一族无论从资历、能力还是威望来看,都不及上述几位,如果强行委以重任,势必遭到功臣们的强烈不满,而刘氏在法统上毕竟有优势地位,这是无法动摇和改变的,吕后直到生命的终结,所做的也只是压制刘氏扶植吕氏,平衡两股政治势力使之平起平做而已,甚至希望刘氏和吕氏互相融合,共享权力。吕后权衡再三,按照刘邦的想法安排人事,也是希望安抚功臣集团,不至于将功臣推向刘氏一族,使政治格局失衡。当然,吕后也不会完全按刘邦的意愿行事,在安排陈平和周勃的同时,还安插自己的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不治,常给事于中”,架空陈平和周勃,真正掌握权力的还是审食其背后的吕后。

      按时间顺序将各独立的事件排列下来,结果就显而易见了,刘邦和吕后根据对时局的考量,为了平衡各政治集团的利益,不约而同的做出类似的人事安排。刘邦知道吕后代表的外戚集团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无法得以根除,所以在政治布局上已经做了一些手段,包括白马盟约,以及安排周昌为赵王相保护如意等等,这些手段都是为了限制吕后在自己死后肆意妄为,破坏政治平衡,但刘邦决不会料想到吕后在自己死后会大肆屠杀刘氏宗亲,直到临死之前,听到“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才了解吕氏的势力已经侵蚀和危及了刘氏利益,再想亡羊补牢已经晚矣。刘邦毕竟不是神,无法预知未来;吕后也是很有政治头脑的英雌,对于人事的安排也是综合考虑利弊的结果。刘邦说“安刘必勃”,应该联系整段话来分析,陈平、周勃各有长短,陈平的优点是“智有余”,缺点是“难以独任”,周勃的“重厚少文”既是缺点又是优点,刘邦的话只是对于几个人的个人评价,而决不是预言,如果单看结果,就认为这段话是伪造的,从逻辑上来说,也是站不住脚的。

      2、关于周勃的人品

      其实人品对于政治人物的评价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修饰,我们不能强求历史人物都是完美无缺的,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对于人品的评价也有不同的标准,比如陈平的“盗嫂受金”,在当时看来主要问题是围绕在受金一事上,否则刘邦也不会就此事仔细盘问了,而后世就围绕在”盗嫂”上做文章了,因为秦汉时期对于婚姻和男女关系还保留某些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风俗(有兴趣的可以找些相关的书籍,很有意思的),还没有后世的所谓“男女大防”的观念,如果我们以后世的观念要要求前人,则显得过于苛责了。说穿了陈平这点破事也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拿了点钱,周勃知道了,职责上当然要告诉刘邦一声,毕竟陈平刚刚投靠刘邦,还没赢得所有人的信任,如果把这个当成周勃人品不好的证据,还是太牵强了。

      当然我也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陈平“盗嫂偷金”到底是谁传出去的?如果用逻辑推理,寻找谁能从这个事件中获利,就会惊奇的发现,这个传言很可能就是陈平自己传出去的。此时陈平刚刚投靠刘邦,虽然得到刘邦的信任,但还没有进入刘邦的高级幕僚的行列,在这个时候制造点个人的小污点,等刘邦盘问的时候再巧舌一番,完全打消了刘邦的疑虑,也从此断掉了其他人进谗的通道,自此刘邦对陈平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可谓一举数得。陈平的智谋和张良是不分伯仲的,而张良为人更内敛低调一点。如果仔细读一读史记的“陈丞相世家”,就会发现陈平实在是汉初的心理学大师。当然我上面这个假设完全没有证据,只是一种推断而已,而如果将这个推论持续下去,那么陈平的人品又如何呢?周勃向刘邦告发陈平,因为陈平确实受收别人的金钱,那就是说周勃说的是事实,那又何来诬陷一辞呢?

      韩信说“羞与绛、灌等列”,就更不能做为衡量周勃人品的标准。韩信是在什么时候说这话的呢?是被刘邦用计伪游云梦,绑架到长安软禁起来,并由楚王削为淮阴侯之后。“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韩信战功卓著,却由诸侯王贬为淮阴侯,于以前的部下平级,你说韩信会坦然么?这个作为说明周勃人品不好的证据,实在是过于主观了~

      3、关于诸吕做乱

      这个问题更复杂了,我前面说过,吕后在专权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刘、吕共存的目的,在汉初的政治格局中,异姓诸侯王、功臣和刘吕宗室共存,而异姓诸侯王能量太大,在功臣中也有不小的势力,已经危害到了刘吕两族的共同的安危,因此刘邦和吕稚联手铲除异姓诸侯王,扶植刘氏同姓诸侯王,同时提高吕氏一族的势力,形成新的政治平衡。刘邦死后,吕后破坏盟约,压制打击刘姓势力,扶植吕氏,造成了刘氏的不满和臣工的反对,由于刘氏占据了道统上的超然地位,吕后无法从根本上打倒刘氏,只能希望诸刘和诸吕能平起平坐,甚至相互扶持。为了这个目的,吕后安排刘姓诸王娶吕氏诸女,希望用姻亲关系来加强刘吕的和睦,但事与愿违,反而导致了对刘姓诸侯王的压迫。吕后一死,整个吕氏的政治势力完全处了下风,不说被压迫的刘氏,就连大臣和各地的诸侯都群起而攻之,不成器的吕氏自动放弃军权,等于束手就擒,吕后这个保护伞一倒,吕氏就完全覆灭了。

      文中说诸吕在吕后死后把持宫廷,没有造反的迹象,不能做为做乱的证据。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算得上做乱呢?是不是要诸吕起兵造反,经过血流成河才算呢?要如此说,四人帮倒台也算不上是动乱啊。其实,吕氏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众怒,完全靠吕后一人压制下来的,吕后是联系刘、吕两姓的纽带,她即是吕氏的保护人,也是刘邦的妻子,在刘氏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在情感上,她虽然偏向吕氏,但她也无法割舍与刘氏的联系,她既不愿意刘氏重掌大权,欺凌吕氏,也不愿意夺取丈夫和儿子的江山赠予诸吕,关键是诸吕中没有一个是她看的上的,这从刘章执令监酒那段可以看出,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吕后用个人的力量将双方的冲突压制了下来,等到她一死,本来就存在的矛盾必然得到释放,诸吕在群臣中没有培植自己的势力范围,又没有能力做到屠杀所有的反对势力,改朝换代,就只有自取灭亡了。文中说吕思勉先生认为“诸吕之败,正由其无翦灭宗室、功臣之计”,只能说明诸吕实在不堪,而不能作为诸吕没有这种心思,缺的只是手段和行动而已。

      至于功臣为什么要诛灭吕氏?很简单,功臣的命运是和刘氏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爵位、官职都是在建立刘姓汉室的过程中得到的,吕后专权,为了扶植吕氏,对于功臣常常是明升暗降,陈平为右丞相,权力却在审食其手中;周勃任太尉,手中却没有一兵一卒,吕后还派人监视陈平,陈平不得不表现出花天酒地,不问政事的姿态,才得以保全。试问这种情形,如何能称为吕后拉拢功臣?诸刘和功臣在这期间,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吕后一死,自然要群起而攻之了,又何来朝秦暮楚之说呢?

      其他的小问题就不说了。我不是反对历史新论,但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点新颖,还是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之,而不是史料的割裂和附会。

      得罪了~~

      • 家园 高论!有分教 汉朝基业早奠定,吕家业报迟揭晓
      • 家园 在下忽发奇想,愿与诸君共论:功臣外戚之争为高祖策划

        高祖攘平异姓诸侯之后,对刘姓后人的威胁可能来自(1)外戚、(2)剩余功臣,但不能将人都杀光,最好的策略是使其彼此牵制,所以故意制造外戚与功臣之间的矛盾,任何一方欲窃大柄必遭另一方反对,而获得权力的最好方式是尊刘而诬对方谋反。无论如何尊刘之念将深入人心。谋略之深令人叹服!

        诸君以为如何?

        • 家园 未必是有意为之

          刘邦时代,外戚的威胁远远没有功臣来的大。看看刘邦杀的那些人,基本和外戚没关系。到临死才想起来杀樊哙。但恐怕也不是为了压制外戚,而是因为樊哙正好掌握军权,怕他自己造反。实在来说,汉朝以前外戚掌握大权导致君主大权旁落的例子也就是那么几个。比较有名的也就是秦昭王用范雎前的那一段。对于这段历史,不读史书的刘邦恐怕还未必知道。

          不过大杀功臣的结果,自然造成外戚地位上升。吕后又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物,在功臣中也是有相当威望的。杀韩信基本出自吕后的权谋。而在这场斗争中,萧何等老臣乖乖受到吕后的驱使。可见吕后手段的利害。刘邦死后若无吕后临朝,以汉惠的懦弱性格,恐怕汉朝也会二世而亡。

          吕后除了对高祖时代进行人事调整,进一步安抚功臣外,同时也开始搞平衡,分化功臣集团。而对不听话的,自然一一除去。“萧规曹随”。曹参又岂是真的不想有所作为?问题是他如果真有什么动作,吕后又岂能放过他?

          应该说,吕后对身后的人事没有安排妥当。吕氏的第二代纯粹是一群草包。居然手握大军却乖乖把兵权交出。不过对比后来的曹魏时司马篡权。吕氏的表现还算不错了。

          • 家园 其实吕后武则天对汉唐是祸福,还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她们主政时面临的局面并不简单。如果换上孝惠高宗那样的人还真不一定能把握得住。

      • 家园 好一个假设!

        陈平有意为之的想法很有意思,不过说“盗嫂受金”是陈平传出去的太过份了点。

        首先,应该肯定陈平很狡诈、很懂得处事的技巧(这从他后来能屹立不倒可知),可为何刚刚投奔汉军就有受金之举呢,假设“受金”是有意的炒作这很有道理。其次,一个亡虏初来乍到就居高位,当然会有很多双眼睛盯着,陈平根本就不需要再有派人宣传的画蛇之举,要宣传一个“受金”就够了,难道当时也有时下明星搞花边新闻制造轰动的习惯不成。第三、陈平也算是个赫赫人物,他的身家履历被原敌对方摸清是很正常的,周勃、灌婴等人所说的“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等三事再加“受金”的贪,都是要从品德上说明其反复不忠。

      • 家园 机会兄这个回复理直气壮啊,写的好:

        能不能让我转贴一下,另外,建议能否单独开列一个,这样我们一起聊聊这段周勃的历史和为人。谢谢。

        • 家园 OK,没问题,请随便转载

          好久没见,一向可好!

          明天我把这帖子重新开贴,不过恐怕无法做到实时回复您的帖子,最近得准备集团半年度的工作总结,手头的工作一大堆,只能抽空上来,见谅了!

          前段时间一直想好好分析一下韩信的心理历程,但发现手上的资料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分析,恐怕还得往后再推一段时间了,我每次重读淮阴侯列传,对韩信都有新的认识,到时候希望跟老兄好好探讨一番。

          • 家园 一言为定、不见不散了:

            你忙你的,等你闲了就把淮阴侯的那篇贴上来,还有周勃这篇,我已经给你转贴了一把,我认为你这篇文章写的真是不错,不解前汉史前期不足以道此。一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是要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比如武侯,一两篇文章就能颠覆他在人们心目中形象了?呵呵。

            现在历史新论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那就是喜欢标新立异。倒不是标新立异不行,而是这种标新立异仅仅从新和异出发,什么怪说什么,什么和以往的结论反着就谈什么。比如说诸葛亮,那就给说成一个野心家或者虚伪的人,呵呵。好像不这么说就对不起历史似的。

      • 家园 与机会主义者兄商讨 续

        接着:

        陈平的人品好不好,跟周勃是否诬陷没有关系。另外要说的是要不是刘邦容量大,铁定因为周勃上言而不用陈平(已经动摇了,还是有人会说才使刘邦明白过来)。

        至于韩信的事例的确主观,不过也是联系上文的猜测。

        第三:

        关于诸吕做乱,在下想问,到底是诸吕把持宫廷是作乱,还是周勃主动杀诸吕,废皇帝,灭惠帝一系是作乱?

        当时皇帝小不能亲政,诸吕不把持宫廷,难道把权利交给功臣集团?何况诸吕也是因为怕功臣集团作乱做防备工作,防备工作也是作乱?那只能束手就擒才不是作乱?

        另外功臣集团和刘氏联系在一起,更是笑话。刘邦杀功臣杀得少吗?刘邦给的,吕后就不能给?看看吕后搞功臣表,补封功臣的行为。吕后用吕氏压迫功臣集团的空间,刘邦用刘氏压迫的空间更多,为何不反?

        关键不在刘氏吕氏,而在与机会。吕后时期功臣还不是老实,刘邦时期,韩信等人不一样造反,难道造反的就不是功臣集团了?就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而已。

        周勃和刘氏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还灭了刘邦的主子孙,就算他们和吕家有关系,但是刘肥一系呢?

        汉文帝的手下早就说出了本质,实力和利益问题。只要实力够,周勃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自己当皇帝。

        最后,我以为自己的论点还是材料很充分,足以受得起考验,当然可能有些枝节的不慎。但就整体而言,当得起证据确凿。欢迎各位兄台的质疑和反驳。

      • 家园 与机会主义者兄商讨

        感谢机会主义者兄给予这么长的回复,也感谢兄台对本文问题的指出,但是兄台的论点给在下很多不同之处,不得不反驳几句:

        第一:看历史关键是看证据,而不是自己所想象的东西。比如对刘邦遗言的看法,其他很早就有人看出问题,但是都是用“补救”的方法来曲解遗言,有说是刘邦对手下特点的说明,有说是能力的排名(兄台本质就是这个论点)。

        关于这个是不是遗言不重要,关键历来这都是周勃厚重的来源。所以他的真假就有待商量。首先,到底这个遗言是什么意思呢?虽然很多人进行曲解,但是意思清楚得很,是人事安排,至少是刘邦心中的人事安排。这里有一点要指出,这个时候外戚的势力并不强大,真正外戚强大的时候是在惠帝死后。请看,当时吕家势力基本就樊哙被重用(非外戚原因),而吕泽等吕家以及和吕家关系密切的丁复等战功赫赫却被闲置。可见当时外戚被刘邦有意压制,刘邦死后才少有改变,但是名义上的多于实际。所以不存在外戚当时可以和功臣集团对抗这个说法。

        关于遗言性质,刘邦说的很清楚,谁可以接替谁的班说的很清楚。实际上也的确如他所言,恰恰是这样的。这不让人奇怪吗?如果兄台对汉初历史有研究,会发现,当时贤能的并非他们四人,真是刘邦点将或则是兄台说的仅仅是评价,不可能这么巧就是他们四个。最要命的是王陵是接曹的班,年龄根本就过不去。而王陵论能力没有什么体现,论忠心,请看司马迁的评价,刘邦与他因为雍齿有怨。所以刘邦点王陵是无法说通的破绽。

        另外陈平当丞相也是巧合,跟本原因是陈平知道刘邦死亡立刻投靠了吕后,放樊哙,先去吕后那里表忠心,由此当上郎中令。由此丞相不过是吕后缓和功臣集团矛盾找的中立人物,按陈平在功臣表中的排名,陈平在功臣集团中地位并不高,根本没有资格当丞相。而王陵是还活着的功臣集团的代表,所以也当了丞相。周勃是活着武官的代表,当了太尉,偏偏这些巧合都被刘邦说中。不是后人伪造怎么可能?而兄台说吕家没有从资历、能力还是威望来超过这些人的,有根本性的错误,论资历、能力还是威望樊哙并不差于周勃。而吕泽从哪个方面都高于王,周,陈。其中陈平当时地位根本不足与他们相提并论。

        兄台避开这些实质性的东西,把刘邦的话当成“平面选择”为伪造的遗言修补,岂不荒谬?

        第二,关于政治人物的人品在争权夺利中并没有什么讨论必要。但是显然周勃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用“政治人物”评价的,而是被评价为一个不顾自己安危,忠心耿耿的忠臣。

        所以不得不用事实揭其本质。

        先说陈平的“盗嫂受金”,兄台这里有点不顾事实。陈平因为刚到刘邦阵营就被委以高位和信任,众将有疑惑,有怨言很正常。刘邦不以为然,继续任用信任。但是周勃的诬陷明显就性质不同,是职责吗?周勃是指挥的大将,却用受贿,私生活,以及推及到个人品质来诬陷,怎么看也不是职责吧?毕竟周勃不是搞特工的。

        我们来看周勃的说辞,先是盗嫂,兄台说当时开放,不算什么事情。但是难道不知道乱伦在当时是什么概念?何况陈平又没有做,怎么不是诬陷?就算不算什么,周勃随意诬陷就是职责吗?

        受金陈平的确有之,关于这个陈平也表白过,不再多说。

        下面就是周勃的主要意思,说陈平又投靠魏,又投靠楚,不可靠。这算什么?这可是当时用诛心之论,在当时危机关头,最危险的就是朝秦暮楚者。当时连善于用人的刘邦都动摇了,最后还是魏无知的说辞,和陈平的辩解才过关。

        如果是兄台猜想的如此,陈平也太“毒”了吧?

        • 家园 看来我表达得还不是很清楚

          汉初刘邦封侯者不过二十余人,而吕氏独占其三,长兄泽为周吕侯,次兄释之为建成侯,吕公为临泗侯,如果算上樊郐已经达到约五分之一,难道还不算重用?你说吕泽等人被长期闲置,很不公平,那以曹参为例好了,论功劳曹参应该是萧何以降的第二人了吧,但还是被排斥在中央政权之外,外放到齐国任国相,难道这也是重用?

          回到刘邦的人事安排上,刘邦说的确实很清楚。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吕后首先问的是萧何之后谁可继任,刘邦对曰是曹参,然而曹参也已经老了,接下来是谁呢,王陵可以,但王陵有不足之处,需要陈平帮忙,然而陈平也不能独当一面,最好还是加上周勃。OK,王陵+陈平+周勃,三个人应该可以担当大任了。吕后不死心继续发问,希望听到自己家族的名字,刘邦也不耐烦了:老太婆你自己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定过两年也要死了,接下来谁当丞相谁当太尉就让子孙们决定吧,你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这个人事安排其实很模糊,曹参接替萧何,如果曹参死的早呢?OK,王陵,陈平、周勃,三个人总不会都是短命鬼吧,撑个十年应该问题不大哦,十年之后继任皇帝如果都不能自己任命丞相,那也说不过去了吧。至于你说继任的名单恰恰就是他们四人,也未必啊,还有审食其呢,他可是和陈平同时为相的啊?如果刘邦的人事安排是编造的,那么是不是要加上审食其才算天衣无缝呢?

          为什么会有这个巧合呢?其实比造曹参、王陵、周勃三人,共同的特点是宽厚少文,没文化,大老粗,但胜在为人厚道,各方面关系摆的平,这点在官场上可是尤其重要的,陈平的计谋天下无双,你也别说陈平“太毒”,他向刘邦献的哪一计不毒辣?这个人绝不简单,试想刘邦一辈子真正信任过谁?自从被雍齿摆了一道,刘邦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子女都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萧何一家几十口跟着刘邦造反,到晚年还受到刘邦不公正的待遇;张良隐居也是保护自己的不得已手段,而陈平却可以游任有余的历经刘邦、吕后、文帝三朝却始终得到信任,这还不能说明些什么吗?再联系陈平谈笑间一招欲擒故纵,排挤周勃独占丞相之位,我对陈平除了叹服,没有其他的话可说了。王陵+周勃+陈平,这个组合不好,难道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你说吕泽,樊哙的功劳大,封候可以按功劳大小授爵,但别忘记吕泽当时年事已高,况且就算论功劳也比不上曹参吧,曹参死了他也差不多了,至于樊哙这个人,拜托,我是看不出他的能力能胜任太尉一职。

          曹参死后,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王陵反对吕后封吕氏为王的计划后被罢黜,陈平迁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周勃依然为太尉。至于吕后为什么遵照刘邦的安排,我在前面的帖子中已经详细说明了,何况吕后的人事安排实质上已经变味了,陈平、周勃先后被架空,有名无权,吕后即使信任陈平和周勃,也没有委以重任啊,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投靠吕氏集团的报酬?对于汉初各种政治势力的互动,必须仔细比照本纪和各列传,才能得到相对正确的理解,如果单纯以资历和功绩来考量汉初的人事安排,那也太简单了。大家按功劳排好队,一个个轮流当丞相吧,如何?呵呵,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简单的说,吕后没有遵从刘邦的指示,但最终的人事安排似乎却印证了刘邦的“预言”,听起来似乎很蹊跷,但如果没有证据,来妄猜司马迁的记载是歪曲的编造的,那也太武断了。如果要把这一切自圆其说,至少要先把审食其的档案先销毁吧?

          至于你说的乱伦,呵呵,在当时确实算不上什么,当时乱伦的概念仅限于直系亲属,而且还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这个研究也是挺有意思的。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