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共:💬1308 🌺2431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知道你说的意思,但这里说的是大小世界

今天才能发,昨天限制了,而且都是些草稿,抱歉。

为什么要纠结小世界,很简单,因为这是所有走向大世界的必然。换个表达方式,是所有人心秩序的必然。

天下是指人心的天下,人心秩序直接和最高存在沟通,通过人的普遍联系,形成命运的共同体。这就是天下。

世界是指现实的世界,这个不用多说。

问题在哪里?

问题在于人心秩序的第一步,就是每个人直接和最高存在沟通。这会导致第一个副作用,那就是私人化。中印西各有典型。

先谈印度,对中国来说,似乎这个影响最大。佛教的唯识学就是如此,他会把世界变成每个人的世界,甚至彻底取消了主体间性,他人都是自己世界中的他人。这对政治(价值)秩序的破坏不用多说。不谈唯识学,儒家对佛教整体的批判就很有代表性,即无父无君,误国误民,打破了汉人的伦理基础,使得社会分裂。

就此可以谈西方。这也是基督教的作用,对于希腊-罗马而言,古代宗教和政治共同体原本是一体的。基督教打破了这个现状,完全以个人以内在化为特征,尤其是奥利金以后。不再具有原有的公共性,比如敬神祈福都不再以政治共同体为单位,而原本的习俗,包括在此之上的习俗法也就不再有任何必要。

这里和之前讨论的像不像?(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方式和之前又有什么区别?)

然后就是中国。中国似乎始终能够对抗以上理论,比如儒家。哪怕有类似倾向的道家,也不会否认经验世界的存在和政教的必要性。但是这两者早已经淡出中国很久,很难说有什么影响力。那么影响中国的究竟是什么?

是共产主义。

准确的说是间杂科学主义的共产主义。

然而问题在于,共产主义(国家)理论,或者说所有的现代国家理论,本质上都是一个砍了头的上帝。

你明白问题所在了吗?

大小世界的问题,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价值上的创新不仅没有,还一直倒退,也就是躺平”也可以得到理解。

因为那些价值基于天下与世界的分离。

制度创新,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不是否认事实(世界)上的制度,也不是否认价值(天下)上的实践。

那些当然存在,当然是所谓进步的。

但是,从来不是一个天下。

我不是在讨论事实上共产党为什么赢得了政权,价值上又获得了多少认可。事实可以带动多少价值,价值又可以带动多少事实。又该怎么处理落后,自我革命。

而是说这种分裂是本质意义上的。

落后……进步……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没有新时代「创造」的话?

1、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说现代儒家都不堪一击,几乎只有一两个人算是在延续了。更惨的不是儒家,而是道家。玄宗失败之后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2、如果是说作品问题那个帖子,总的来说,即便躺平,也维持了一定「价值」。甚至可以说对立面都极端了,还能维持难能可贵。但这没什么意义,因为说的是行动上的躺平。更多的是提供对立面的指导意义。是说需要注意剧作手法的价值影响。很多时候,稍微变动就够了。

3、另外之前所说的「没脸发」,其实在说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就算有创新,在能够充分证明自己之前,也是没什么动静的……光说有什么用?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近十年来中国创新的常态。

4、的确是周而复始。不断地重回这个问题。那些总会解决,总会出现。总会出现,总会解决。讨论这些……难道不是掉进了某种还原?

基督教对古代宗教的破坏,带来政治革新,这是第一次。

新教对天主教的破坏,带来政治革新,这是第二次。

启蒙运动对宗教的破坏,带来政治革新,这是第三次。

共产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破坏,带来政治革新,这是第四次。

每个阶段都会出现所谓个人主义,出现所谓色欲(concupiscentiae)所主导的社会。

每个阶段都会出现高度集中,多方面统一,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回落,溃败,循环往复。

这和落后势力其实没什么关系。问题应该反过来,这和能否进步有关系。

从这个角度讲,也许说法是类似的。但重点不在于进步,说多少次也不过是常识而已。

问题在于:

为什么会不断重复?

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后者现在有结论。一般来说是从所谓系统的角度,比如耗散。回落是维持高效社会的消耗太大。问题在于,不只是物质上的耗散,还有精神上的。管理学已经告诉我们,不能把每个人看的太高,也不能看得太低。把每个人都看高(共产主义)或者看低(社会契约论)显然有先天问题。

那么,这是否是前者的原因?革命是否从一开始就有缺陷的?要知道看高的也会承认人性的不足,看低的也会承认高尚的可能。

再联想一下之前谈论的那些话题,比如流程实践,比如另起炉灶?

留下来的那些,比如天主教、新教、资本、共产,和以前还是一个概念吗?

所以我只是指出现象,没什么理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