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汽车行业接近临近点? -- 子玉

共:💬2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理性讨论好

当时的流水线制造能力应该是不具备的.现在也未必.如果有的话,南汽也没有必要花6000万英镑去买罗孚了.买了罗孚南汽第一件事就是拆人家的生产线运回来.

从一汽建厂起,就有工厂设计处,设备制造厂,设备修造厂,刃量具厂,以及动力厂等设备、生产线制造能力。注意:那时还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二汽在吸取一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设了自己设备、生产线制造能力。开放后不久美国通用来的专家看后根本不相信是中国人自己干的。

还有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虽说没落了,但只要有投入,还能造出些好东西来。总之,我国汽车工业的制造能力绝非泛泛之辈,只是跟世界一流有差距。这也是南汽拆罗孚生产线的技术原因。从经济上看,国内肯定可以造出罗孚水准的生产线来,但新设备的价格就不会是6000万英镑了。以南汽的能力,买旧设备是合算的。

红旗用榔头敲,和劳斯莱斯的敲,此敲不是那敲.大批量的市场,不是敲得出来的.敲是品牌.没有高级的品牌,你敲吧,敲也不值钱.我觉得是劳斯莱斯先就是一个成功的品牌,那时侯满世界都是敲.后来福特搞了流水线,但是怎奈何劳斯莱斯是名牌.所以满世界都改了用生产线,就劳斯莱斯还敲.

所以不能单纯用是否敲来衡量。无论是一汽还是二汽,放眼世界,生产线还是不错的,不落伍的。

关于前段合资的战略基本成功,其中有失败的,不奇怪.总体还行.神龙公司失败,那是双方的问题.合资也可能失败,这很普通.

神龙公司目前为止还是国家最大的合资项目,有代表性。从神龙公司的遭遇也能看出别的合资企业的情况。它的不成功至少代表了一半是不成功的。要说总体还行,是很勉强的。

这样的技术中心,早点散了好.大伙都奔愿意干的地方去,免得陪葬.

也许外人看得真切些,我等摸爬滚打过来的,实在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舍不得。实在希望二汽、一汽能把中国的汽车工业带上辉煌。记得几年前老农还跟教授说要在北美开上中国车。那种愿望,始终没有停止过。

所以大家对一汽二汽那是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二汽许多厂一周只上三天班。跟日产合资后,抵制日货的后果开始发酵了,还是比较严重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