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愚人 辣椒的登场和辣椒的扩张(一) -- 两晋遗泽

共:💬22 🌺1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辣椒的登场和辣椒的扩张(三)

辣椒自从清初在贵州苗族地区得到了普及,用了八十年的时间稳步地,静

静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到了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

贵州地区已经大量食用它了。也就在这期间,辣椒侵占了与贵州相邻的云

南镇雄和贵州东部的湖南辰州府。嘉庆中,湖北、江西和四川靠近贵州的

川东地区,辣椒已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据《清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

载:地处川黔交界处的南川盛产辣椒,咸丰元年增修刻本《道光南川县志》

卷五“土产·蔬菜类”有“地辣子”一名,应该是当地百姓对辣椒的称谓。

道光末,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1848)一书中已经记载辣椒作为蔬

菜在上述地区是“处处有之”。这一时期,贵州北部已经是“顿顿之食每

物必蕃椒”,同治时(1862年—1874年),整个贵州都是“四时

以食”海椒了。大约也就在此一时期,陕西、甘肃出现了辣椒的栽培和食

用,但辣椒在这一时期的行动主要还是作最基本的普及,即使清末徐珂的

《清稗类钞》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湘鄂人)喜辛

辣品”,“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辣椒也还是简单地作为单纯

的“辣”以增加食物的调味,其本身还没有向更高的食味层次发展。

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是同治时期。在这之前,如上段所述,辣椒虽然

业已普及到中国西部和长江中游少数几个省区,但辣味菜和辣制品的种类

还是变化不多,由于辣椒主要是广大下层百姓家里的粗糙简单的菜肴或调

味品,因此尚未精致化,难登大雅之堂,层次也就不高。辣椒之幸运,就

在它占领了一个最重要的烹饪重镇--四川,当辣椒在四川蔓延和巩固的时

候,正是川菜酝酿起飞的时候。辣椒赶上了好时光,它将凭借川菜腾飞的

东风,一路直上青云。

川菜本来是吾国古老的菜系之一,发端大约在秦汉之际,这个时候,中国

饮食的地域差异尚未分明。大约到了魏晋时期,川菜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特

征,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总结到,蜀人“好辛香”。这个辛香

主要由花椒和芥菜的辛辣所代表,花椒是古代重要的食物调味品,早在春

秋时期,《诗经》里就多次提到了它,晋代《华阳国志》这样强调它,说

明了蜀菜在当时全国的烹饪里里尤重麻味。由于四川以产优质花椒--川椒

享誉全国,使得古典川菜一直高举麻味的大旗,保持着全国人民对花椒最

大的兴趣,历几乎两千年而不衰。据研究,古代平均有四分之一的食品中

都要加花椒,远大于今天中国菜谱中花椒入谱的比例,从北魏开始到唐,

使用花椒的比例逐渐增大,最高的唐代达五分之二,两宋继续保持这个比

例,明代稍有下降,达三分之一。从清代开始,花椒在菜肴里使用的比例

开始下降,跌至五分之一。但是,古典川菜并不是单纯以辛香为特征的,

《艺文类聚》载魏文帝曹丕的《与朝臣诏》:“新城孟太守道,蜀睹豚鸡

骛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着饴蜜。”这几句话的意思是,驻守新城郡

(今湖北房县、竹山一带)的孟达太守(原为刘备将,关羽败后降魏)说:

巴蜀人嫌猪、鸡、鸭的肉味太淡,喜欢在菜肴里加糖和蜜。看来那时的川

菜除了辛香以外,糖和蜜的味道也放得很重。由此可知,古典川菜也和现

代川菜一样,很注重外加的调味。

但是,古典四川亚文化经过南宋末期的蒙宋战争和明末战争的大破坏,几

乎完全中断(注),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饮食文化同样也受到了摧残,

《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里记载两宋首都饭馆里的“川饭”很可能在

元明和清中叶以前不再出现在外地大都会的饭馆里。据历史学家蒙文通的

看法,近代川菜主要来自北方鲁菜的影响,另外,它也继续保持着花椒的

介入。

近代川菜估计开始于清咸丰时期,当同治初,由于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国

和李蓝(李永和和蓝朝鼎)之乱,四川地区进入了一个连续五十年的承平

时期,它的经济首次出现自从清代中期移民高潮结束以来对南宋末战争以

前经济繁荣的复兴,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川菜在鲁菜和残余古典川菜风格

上发展出一种新的菜系,而辣椒也就在这个新川菜的孕育过程里,悄悄地

以平民菜肴作为起点加入了潮流。

清末名臣之一,贵州人丁宝桢讲究烹调,他在任山东巡抚时,曾雇用名厨

数十人为家厨,请客时常有“炒鸡丁”一菜。丁后调任四川总督,将此菜

引进四川,与当时正在形成风潮的嗜辣相结合,使用干辣椒和花生米炒入

鸡丁里,形成了一道甜、酸、辣味混合的风格突出的菜,以此宴客,倍受

欢迎。以后此菜被称为“宫保鸡丁”,以纪念丁宝桢对此菜的发明。“宫

保鸡丁”是现代川菜发轫时期第一道让辣椒进入庙堂的带辣名菜,它的问

世,为辣椒使用的精致化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稍后,辣椒开始在民间川菜里向质量高的道路上迈进。同治中,陈麻婆创

造了“麻婆豆腐”,麻婆豆腐集麻、辣、烫、酥、软五样特点为一体,开

创了辣味向多味觉层次转化的方向。晚清成都少城回民发明的“废片”

(后定型为名小吃“夫妻肺片”),则把辣味的欣赏提高到“香”的高度。

以后,郫县胡豆瓣在川菜的使用,特别寄在最大众化的名菜“回锅肉”上

面,更丰富了辣味的内容。

宣统元年刊印的傅崇矩编撰《成都通览》里,记载成都农家种植的辣椒品

种有:

大红袍海椒、朝天子海椒、钮子海椒、灯笼海椒、牛角海椒、鸡心海椒。

成都之四时菜蔬:五月有青辣子,六月有红辣子、灯笼大海椒,七月有灯

笼海椒,八月有海椒、红海椒。成都之咸菜用盐水加酒泡成,家家均有:

鱼辣子、泡大海椒、鱼乍海椒、辣子酱、胡豆办。外来农业陈列出产品,

有盐亭县的辣子,什邡县的大朱红辣椒、鲜红小辣椒,井研县的海椒,南

江县的满天星辣子,璧山县的红海椒,西昌县的辣椒,金堂县的高树海椒,

梁山县的蜜海椒,新津县的细红海椒,内江县的七星海椒。

上述辣椒用在不同风味菜肴、小吃、调味品里有:

辣酱、豆办,蓬溪县的蜜大红海椒,犍为县的豆办,富顺县的旱椒,泸州

的旱椒,绵州的辣子,渠县的辣子,南部县的牛角红椒,邛州的海椒子、

胡豆办,温江的胡豆办、豌豆办,万县的树辣椒,乐至县的牛角海椒、灯

笼海椒、五子海椒,荥经县的辣椒子,双流县的线辣椒、鸡心辣椒,眉州

的辣豆办、辣豇豆、酱泡辣子,彭山县的长金条海椒、红豆腐,合州的海

椒,石柱厅的海椒,江北厅的牛角海椒,成都县的海椒子、泡海椒、胡豆

办,华阳县的大红海椒、朝天子海椒、灯笼海椒、牛角海椒,冕宁县的海

椒,奉节县的辣椒,资阳县的豆办,马边县的辣椒,通江县的海椒,忠州

的海椒,射洪县的豆办酱,新都县的辣椒,简州小海椒子、灯笼椒种子,

巴州的辣椒种,合江县的海椒,开县的特产大辣子,青神县的海椒子、辣

豆办,郫县的红胡豆办酱,灌县的酱辣椒,西充县的辣椒,巴县的傲冬海

椒、大海椒。成都的五味用品有:海椒末、热油海椒。“菜品”有大菜

266种,其中带辣子菜目有麻辣海参、酸辣鱿鱼、椒麻鸡片、辣子鸡、辣子

醋鱼、新海椒炒肉丝共6种,只占2.25%。成都南馆菜价为辣子鸡四百八、

辣子鱼三百二、麻辣海参六百四、椒麻鸡四百八。成都家常便菜有113种,

其中带辣味的菜是:回锅肉、辣子肉、辣子鸡、椒麻鸡、凉拌肚子、拌猪

耳、凉拌舌子、凉拌皮片、凉拌肉皮、凉拌大肠头、泡海椒炒肉共11种,

约占10%。

看一看,辣椒在现代川菜崛起的洪流里显得多么活跃。

前面已经指出,虽然现代川菜是从不带辣味的鲁菜起家,而且不含辣的川

菜的确占了川菜种类的主要部分,但是,如果没有辣味的加盟,川菜绝不

会有今天鲜明的个性。反过来说,辣椒自从附丽在风格多变的川菜上,特

别由于和传统麻味的结合,使得辣味变成了混合型风韵的综合食味,才为

后来辣椒的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