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繁体?正体?很有趣的现象 -- 不是老陈

共:💬7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的是这篇吧

文化字 VS.簡化字

莊淇銘/北市(台北教育大學校長)

學生問我:聯合國要使用中文「簡體字」了。「繁體字」會不會邊緣化?筆者一點也不擔心。

首先,我對「繁體字」及「簡體字」的名稱就不表認同。這種文字的區隔稱呼來自簡單的想法,認為文字的功能只在溝通,所以,越簡單越好。因此,稱我們使用的文字為「繁」體字,稱中國使用的為「簡」體字。這會誤導讓人認為我們的字很「繁瑣」,中國使用的文字很「簡單」。

文字的溝能絕對不只是溝通,文字還具備了「創造」、「文化」及「藝術」等功能。造字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我國文字基本上以象形為主。如「田」、「川」等都是依實際物體的形狀而創造出來。所以,學文字時,還可以學習創意。其次,語言會隨著時代而演化,學文字的過程也會學習到不同時代的文字文化。比如,寫對聯是我國文化之一。我出上聯「此木為柴山山出」,讓你對下聯。學生說:這上聯很簡單,應該不難對。我說:你要看出其中的奧妙。「此木」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柴」,「山山」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出」。學生聽完後,嘆到,果然厲害。這怎麼對呢?告訴學生說:有人到了黃昏,看到炊煙裊裊。腦中一閃對出了「因火成夕夕多」。學生聽了後,拍案叫絕。我說:這種精緻的文化創意,在「簡體字」中就很難見到。再者,文字也是藝術的一種。英文的不同字體,本身就是藝術。「繁體字」也是一種藝術,曾被學者稱為世界最美的文字。其中,書法展現出來的藝術境界,讓許多藝術家嘆為觀止。

基於以上幾點,我不以「繁體字」及「簡體字」來區隔兩種文字。我以「文化字」與「簡化字」來區隔此兩種文字。至於在溝通方面,我也學了「簡化字」。我兩種文字都看得懂,多認識一種文字有何不好?所以,我不認為「繁體字」會被邊緣化。相反的,我認為「繁體字」的創造性、文化性及藝術性會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本校的華語中心稱「繁體字」為「文化字」。我對我們的文字很有信心!

很狡猾啊,“此木”成“柴”,就是不说“因火”成的是简体的“烟”还是繁体的“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