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陈经老兄的偷换概念 -- 大众河蟹

共:💬91 🌺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官办经济=〉政府办大事?

我知道计划经济能让政府短期集中资源=〉办大事。但是在不知道从哪里可以推出,官办经济=〉政府办大事?

市场经济里企业是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已经不能命令企业去做什么,怎么做。中央政府要办自己的事,只有两个金融渠道:税收和发债(地方政府可以卖地皮)。你说的办大事的钱基本都是从上面两个渠道走的。中国电信不会因为是政府的亲儿子就多交一分钱税(不提私企偷税和外企的超国民待遇问题),不管垄断不垄断,只要该行业不走下坡路,国家从该行业收到的税收是不应该少的。唯一的区别是国家作为股东,每年应该得到相应的分红,但这一项国企们做的极差,除了极少数像中石油这样的企业,国企去资本市场圈钱还圈不过来呢,国资委这么多年没得过什么分红,而且那点钱也早有主了,给社保填窟窿,没机会去办其他大事了。相反,国家对国企的付出,银行贷款,上市,呆账减免,土地划拨,就不提了。因此,即使抛开效益不讲,垄断不会给政府带来什么额外的cash flow。

另一方面,政府在国企有股份,中国没有美国的“credit",可以开空头支票,大嘴吃四方,这点equity还是有用的。当然最不济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卖掉一部分或全部,填我们社保和医保的窟窿,这点equity能填满我们社保的debt就不错了。

国家现在能控制的都是些传统的成熟产业,除非特殊机遇,大部分这类产业的equity是不会长很快的,可以看看10年后的宝钢。我们可以比较一下,Nucor(美国的垄断钢铁公司)市值不到200亿美元,微软超过2000亿美元;新型企业家们开辟出新的市场,发展壮大,中国的比尔们没有义务把股份分给政府。即使在现在政府占优的市场里,比如银行业,多年后建行可能经营远不如招行,政府是不是到时候要把招行的股份拿过来?更何况,现在竞争无处不在,就拿陈兄提的保险业,国内没有对手,国外巨头们可不是吃素的。

话归正传,国家要拿钱办大事,只有三条路:多发债,加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把饼(税底)做大。你举的高速公路的例子,恰好是国家放弃垄断,deregulate的成果,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经济做大的结果,上面第三条,税自然收多了,国家也就能办更多的大事了。一般来讲,官办垄断,私有垄断,对老百姓对国家都不是什么好事,要不怎么资本主义世界还有个反垄断法呢。官办垄断危害更大,既当裁判,又要下场比赛,大家都别混了;如此即使如你所说,利益归了全民(highly doubt it),因为antigrowth,也是弊远远大于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