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方舟子现象今天的民间言官御史,和民办宗教裁判所 -- 华虎

共:💬102 🌺115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讲讲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制度(tenure)

美国大学采用终身教授制度。一般在招教授的时候,会表明招收是否为(tenured)或者是(tenure-track)。当上终身教授(tenured)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学校不可以轻易解雇你。而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终身教授评判规则)tenure-track process,总的来说终身教授不是很好拿,要综合评价一个年轻教授的文章数,学术影响力,论文引用次数,参加组织会议情况,科研经费的多少,教学质量,指导博士生的数量等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年轻教授根据经历不同,如果具有五年以下博士后经历大部分是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也有些具有比较强的背景,博士毕业后有多年学术界研究经历的可以从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干起,但几乎所有的都必须从tenure-track教授干起。一般大学tenure-track阶段是6-8年,有些更长,比如说yale university达到10年。如果在在tenure-track process结束后,没有拿到学校的tenure,那么这名教授必须离开学校,另寻他处。所以这6-8年期间,没有拿到tenure之前,说实在的,年青教授们有非常大的压力,几乎连一个好觉都睡不好,开始的时候整天想的就是申请经费,经费申请下来,考虑招学生的问题,生怕自己找不到好学生,发现好学生又怕学生不安分,不能坚持念下来博士,如果开始比较顺利经费有了学生有了,就开始考虑具体课题的问题,发表文章的问题,等等等很多事情。还有教学,大部分年轻教授都是没有教学经历的,刚开始备课就要占去一半时间,这样拼命干上6年,如果各方面都比较顺利才能拿到“终身教授”资格。但也正因为这个制度,使得美国大学里年轻教授无不工作努力,年轻时候成果丰硕,这是国内大学比不了的。

从杨杰先生的简历来看,

我不知道“人家给大学的简历”到底是全英文的,其中使用了“tenure-track”,抑或是中文的,是在他宣称的终生教授后面加了一个括号,对应的英文说法是tenure-track。
既然英文写明了是“tenure-track”,那他肯定是没有造假的了,我看是国内记者的问题,大概没有搞清楚“tenure-track”和"tenured"的区别。

最后补充一点,“tenure-track”和"tenured"教授如果他们在级别上是一样的(比若说都是副教授),那么他们在科研教学福利工资待遇等等方面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经过了学校审核这一关,是否拿到“铁饭碗”。当然,对于有些变态学校,比如说MIT,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tenure-track”教授最终拿到tenure,但这不代表那三分之二的教授水平不够,相反,往往这些教授被MIT开掉之后,总能在其他学校拿到tenure.因此,仅仅凭是否教授为tenure-track而非tenured就怀疑教授的水平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