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国内引进A320生产线的看法 -- 大厨

共:💬30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双寡头的“绞杀战”(2)

 航空工业的“国际政治学”

  近期,中国一航总经理刘高倬在中国一航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发展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民机产业》的文章,提出了他对民机产业的认识,文中指

出:“国外民机制造商常常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民机零部件转包生产实现全球采

购,也经常为降低研制成本和扩大市场,采用风险合作的研制方式吸收国际合作

购,也经常为降低研制成本和扩大市场,采用风险合作的研制方式吸收国际合作

伙伴,但飞机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技术和研制民机的知识产权始终掌握在主制造商

自己手中。”

  刘高倬写到:“过去,由于我们对民机产业的这一特征认识不足,曾冀望于

通过引进国外生产线的方式和参与欧美航空强国民机研制项目的方式,发展我国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产业。”但结果是,“我们尝试了与美国合作生产MD90,

并没有得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民用客机。接着又尝试与欧洲合作研制AE100?

也无果而终。”

  这个“老航空人”的结论是:“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制造并不等于中国创造

;市场换不来技术,核心的航空技术是买不来的;对航空工业这样的高技术产业

而言,对产业核心技术的控制权决定着一个国家在该产业中的市场利益,因此该

产业的领先者肯定会采取一切措施阻挡后来者的步伐。”

  这确实是痛定思痛后的清醒之语,也是对全球化语境下对世界航空工业“国

际政治学”的精辟解读。航空工业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凝聚了人类大量的高科

技成果,其显著的特点是高投入、长周期和市场相对集中,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

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巨大。这也是欧美国家不惜付出长时间的高额代价,将航空

辐射和带动作用十分巨大。这也是欧美国家不惜付出长时间的高额代价,将航空

工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行业的原因之一。

  因此,对工业发达国家来说,航空工业无一例外地被列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大局,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由此,其中的政

治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在涉及这类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合作等重大问题上,任何国

家都会非常慎重,没有人会真心培养出自己的竞争对手。“对此,我们必须有清

醒的头脑。”刘高倬说。

  从这个角度讲,仅靠波音、空客自身力量绝难形成目前对全球航空制造市场

的完全垄断,其背后都有着不计血本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的鼎力支持。这在两

大航空巨头的生存、发展和形成垄断的整个发展史中,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

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郭励弘告诉《商务周刊》,“空中客车

公司今天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曾历经了长达25年的亏损。在欧洲统一的战略目标

和相关国家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空中客车公司才成为能与波音公司相抗衡的世界

航空巨头。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支撑如此长时间的巨额

亏损。”

  作为老霸主的美国波音公司也一样。1991年,空客公司为了反击波音公司对

自己获取政府补贴的控告,委托美国咨询公司阿诺德·波特公司对美国政府大量

补贴波音的情况进行调查。在最后形成的《美国政府对民用飞机工业的支持》报

告中,可以清晰地看见美国国家意志和力量是如何源源不断地扶持一个企业成为

世界航空工业的垄断霸主。

  这份关于波音的“黑材料”显示,美国政府主要通过美国国防部研究与发展

计划、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与发展计划以及美国税收制度三条途径支持美

国民机工业。仅1976-1991年的15年间,美国政府对民机工业支持的金额为 180亿

-220.5亿美元。如果民机工业从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与发展中得到的收

益以美元现币值计算的话,总支持金额高达334.8亿- 414.9亿美元,这还不算美

国政府通过税收制度给予的资助。

  报告的结论是:“美国政府的支持在确保美国民机工业取得关键性技术进步

方面,在确保其在世界市场上今日的竞争地位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曾

经在1960年代垄断国际民机市场的波音707,有超过90%的技术转移量来自军机KC-

135、B-47和B-52;波音747大量技术则得益于C-5A,参加747飞机设计的100名工

135、B-47和B-52;波音747大量技术则得益于C-5A,参加747飞机设计的100名工

程师是C-5A方案论证小组成员。

  当然,航空“政治经济学”的资金支持还只是“常规武器”,政府扶持更隐

蔽、杀伤力更强大的还有分别由美国联邦适航局(FAA)和欧洲联合适航局(JAA)颁

发的适航证。适航证是一架飞机生产、销售、运营的前提条件。按照目前国际航

空市场的“游戏规则”,FAA和JAA颁发的适航证是一架飞机生产、销售、运营进

入国际市场的“门槛”,没有FAA和JAA的适航证,任何先进的飞机也只能飞制造

国和购买国的国内航线。一张小小的FAA和JAA的适航证,就足以“掐”住一架飞

机进入国际市场的“喉咙”。

  俄罗斯民用飞机制造业就是如此被打垮。“冷战”结束前,前苏联的民用飞

机可以不理会西方的FAA和 JAA体制。苏联解体后,尽管俄罗斯继承了实力雄厚的

民机制造工业,但由于美欧的适航证“武器”打压,连俄罗斯自己国家的航空公

司都不买俄罗斯飞机,俄罗斯大型飞机制造、特别是干线飞机制造基本上垮掉了

  因此,不论是现在的ARJ21,还是争议中的大飞机项目,同样要遭遇这个垄断

霸主操纵的“鬼门关”。事实上,在如此险恶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已经有人开始

从这个角度向中国航空制造商暗示——如果中国想动造大飞机的心思,则耗费巨

资研制接近成功的ARJ21,将无法拿到美国和欧洲的适航证——尽管ARJ21从设计

开始就完全按照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AAC、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联合航空局JAA

适航条例进行研制。对这样的威胁,你可以很愤怒,但你很难不忍气吞声。

  透露这一信息的业内人士直截了当地告诉《商务周刊》,“不懂世界航空工

业‘国际政治学’,就没有资格谈大飞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