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反舰导弹发展 -- 博扬

共:💬19 🌺1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更加庞大的“海鹰”家族4

由“海鹰”-2派生而来的另一个家族是“鹰击”-6空舰导弹,虽然从名称上它属于“鹰击”系列,但从技术传承的角度考虑,为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笔者仍将其放在这个章节来记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海、空军先后均提出为轰-5、轰-6轰炸机装备导弹武器以增强轰炸机突防能力的设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初所要求,并非是空舰导弹,而是执行战术核打击任务的空地导弹。前些时候,曾有人撰文批评当时的中国空军战术思想落后,缺乏主动进攻的理念,看来事实未必如此,真正限制空地弹出现的,是当时薄弱的技术基础,60年代中国的电子工业还无法开发出可用于空地导弹制导的导引设备。1965年,空军正式向中央军委申报,要求安排导弹的研制工作。文件中要求研制射程不小于150千米,全重低于3吨的空射导弹,导弹以对地攻击为主,兼顾打击海上目标。作为技术上的折中,1966年七机部三院制定了空舰导弹的总体方案,并命名为“风雷”-1导弹,计划以此为技术储备,待技术成熟之后,以此为基础开发空地导弹,工程代号371。1966年10月,确定371工程总体和战术指标,1967年5月,国防公办和国防科委对总体方案进行了审定。方案以“海鹰”-2为原型,这一方案利用了原有的弹体设计,主要的设计重点在于导弹制导、控制以及和飞机的技术整合。由于特殊的原因,之后不久,研制工作在1969年。被迫中断,1975年9月,由中央军委批准,恢复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同年在路史光和杨经卿的先后主持下,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明确研制要尽可能的利用“海鹰”-2已有的技术成果,之后走渐改路线。

1977年4月,三机部、四机不、五机部、八机总局和海军联合审定了空舰导弹系统方案,并确定将轰-6甲改为空舰导弹载机,挂载方案为在两翼下挂载导弹两枚。同时确定,导弹系统由三院负责研制,载机由西安飞机制造长负责改装,并分别命名导弹和载机为“鹰击”-6空舰导弹、轰-6丁飞机。1977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轰6丁型飞机挂鹰击6号导弹武器系统研制总方案》,各项工作随即迅速展开。之后,1983年7月,方案略加进行了改动,为“鹰击”-6加装了惯导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火控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鹰击”-6型导弹的试验可作远比普通的舰舰弹和岸舰弹要复杂,其试验区跨越两省三市,设计两个大军区,测控站点数量多,分布广,连靶标也是专用的,工作极为繁杂,而技术人员又无法随机观察。1978年,“鹰击”-6首次飞行试验在陕西阎良进行,在轰-6丁起飞后不久,机体开始剧烈振动。经过分析,由于弹仓要挂载导弹,开后被改大,导致飞机速度增大是机身刚度下降,后重新设计了弹仓口,之后飞行试验正常,空中模拟燃料放泄试验也取得了成功。1981年,火控系统装机精度试验成功。同年,导弹海上飞行试验中,安排了模拟带飞试验,即出按下投弹按钮后不投弹,其他动作完全按真实投弹程序进行。这一方式解决了飞机振动等技术问题,并缩短了试验周期,是中国导弹研制中的一项创新之举。1982年,“鹰击”-6进入全武器系统研制性海上飞行试验,1982年6月19日首枚导弹由轰-6丁低空发射,直接明知靶标。1984年,以4发4中完成定型试验,并投入生产。1986年,“鹰击”-6正式设计定型,出口编号C-601,次年进入中国海军序列。

“鹰击”-6沿用了“海鹰”-2的气动外形,属“发射后不管”武器,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制导为一部X波段单脉冲雷达。导弹全长7.36米,直径0.76米,翼展2.4米,全重2440千克,使用510千克的半穿甲战斗部(“海鹰”-2则为聚能爆破战斗部)——这是我国目前威力最大的空舰导弹。动力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无助推器,有效射程105-110千米。最大射程处以发射后不管方式命中率任高达90%。

在“鹰击”-6的基础之上,后来有对其动力装置、电气系统和末段制导雷达进行了改进,并换用新型高能燃料,射程增至200千米,新型号被命名为“鹰击”-61,出口编号C-611。轰-6丁经改进后,可通用“鹰击”-6和“鹰击”-61,可通过翼下挂载一次携带2枚。轰-6丁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在1800-2000千米之间,理论上一个海军轰炸机基地,可以对500-6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实施封锁。

而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一种名为“鹰击”-63的空地导弹首次刚开亮相。从画面上判断,它可能使用电视+指令制导,沿用了“鹰击”-6型的基本外形,但使用了X形尾翼,从弹腹的漏斗形进气道判断,估计应是以涡喷或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由此推测导弹重量应该大幅度减轻——新型载机的翼下的携弹数量增至4枚,而弹仓可能至少还可携带一枚。从之前的“上游”、“海鹰”系列推测,其射程可能不止演习中的“数十千米”。而从载机编号判断,“鹰击”-63至少已经装备空军部队,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空舰弹发展空地弹的设想看来已经成为了现实。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