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春饭”解谜 -- 懒厨

共:💬77 🌺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不懂说明你不是在这行混的

呵呵。

互联网确实启动了新模式,但是目前还不足以支撑整个产业,整个产业的核心还是it服务业,it服务业是依附在上级市场上的。这个基础,以国内现在的发展程度,还只能是政府行业和几个垄断的国企是主题。

这个政府市场,又大又小,这就是畸形的地方,因为地球人都知道,没有软件,硬件无法跑,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客户愿意化5千万买一台机器,但是只愿意出50万让你做系统开发,你要卖机器给他,就必须给他开发系统。所以国内的所谓大的软件公司,其实都是系统集成公司。软件的市场很大,但是他的单价就是白菜价格,而且是强卖的白菜价格(很有趣,政府部门往往会指定要求某些开发商以亏本的方式进行开发,不投标,就威胁你退出市场)。你觉得菜摊里卖白菜的,会努力钻研白菜贩卖技巧么?

说到这,大家可能不明白了,那我不做政府部门行不行?做企业和通用软件,这里就面临一个盗版的问题,东软早期就是被盗版打击以后,决定退出通用软件市场,国内通用软件,受盗版打击,再加上本身企业和市场发展不是很成熟,其实市场非常非常小。我们很多客户跟我们谈软件的时候,就是我10块钱就买一个windows,你做的东西有windows好?还要几百万?一个国家如果不尊重知识产权,软件业是基本没可能做大的。金蝶一年的销售额是10多个亿,按人均摊下来,其实很薄,还不如集成公司,现在又要面临一个国外软件厂商的竞争,比如电信,现在很多业务系统就直接统一规划使用国外大公司的产品了,你门槛都找不到。而500强的外企,基本都是统一采购国外软件,或者有自己的研发基地,这些目前也不是行业的主体。

这样一比较,发现其实还不如做政府,做政府,做国企,至少里面有很多猫腻的东西可以保证你生存下来,而各个集成公司,说白了,本身就是跟政府部门纠缠不清的。一般来说,现在大公司是微利甚至亏损的。但是很多小公司可以以非技术(举个例子,某个小公司,在没有任何技术人员和行业开发经验的情况下,敢和行业老大竞争1600w,利润超过一半的项目)的方式从这里的项目盈利(所以他们有技术人员需求,需要从大公司挖人),你可以想象这类公司的开发人员活着多么滋润,他们需要钻研白菜贩卖技巧么?所以大大小小和政府部门有关的公司不断出现,经济也越来越好,市场不断的大大大,热闹的很,这就是中国的官商特色。

另外的一个思路是外包, 但是外包的利润是非常固定的,不行成规模,不形成管理效率就很难搞, 而且外包最本质存在资源竞争,因为存在政府行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前述的那些大的外企和垄断行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再加上外包行业自身的竞争,而外包的目的就是为了成本,天生就缺乏某些吸引力,非常艰难,所以我以前公司再三分析,还是退出了这块。 而我了解到的很多外企投资的外包基地,都解决不了这个人力资源问题。大连这块做的不错,但是相信是跟东北的经济情况,和历史有一定关系,就我本人经历的情况,对日外包利润很低,不足以暴富,不如做政府舒服。这点是我们和印度最大的区别,印度人不做外包就没什么可以做,而国内市场这么好,不做软件,也有的是机会,比如我一些前同事就靠炒股生存,收入好过上班打工,做软件,也有n多种选择,比如找个政府部门甲方,一年轻松拿20w,干嘛要辛苦去做外包?

其实如果不存在原厂商和那些政府关联公司的非技术盈利模式的话,国内的软件市场是非常大的,就算是集中精力做外包,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现在的政体已经把这块的机会搅黄了。

而新型的互联网行业,目前主要还是vc在热炒,除了网游和少数的电子商务,基本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产业。但是web2.0的出现,确实制造了一种新的软件业生成的模式,软件业可以回归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我和几个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觉得未来,纯软件公司只有东软那样解决了人力资源竞争的超大规模企业,和做产品的小而精的技术小公司,能靠自身实力干净的活下去。

不知道我这样是否说的足够清楚?行业不同会有比较大的差距,但这些想法基本是我和圈子里一些朋友的看法。

说到技术,其实我很悲哀,从01年以后我就没有任何进步了,因为没有任何机会也没有任何需要,但是就这样,现在重新吃这碗饭,居然还可以混下去。国内软件人员的平均从业水准之低,可见一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