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翻译乱谈 -- njyd

共:💬37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谈谈人名的音译

英语的发音和拉丁系(法语、西班牙、意大利)相差很大。

罗马帝国开始到二战以前,西方的通用语其实是拉丁文、希腊文、然后是法文。所以像约翰之类的就不用英文发音来翻译了。

不过,约翰之类也还要看原文的语种。如果原文使用的是英文,那么除非已经有固定译法,一般可以译作原文的发音。例如约翰也有译作“强”的。而约翰在英文中的昵称“Johnny”几乎是无一例外的译作“强尼”。

类似的,Jesus 照拉丁文发“已素斯”。按照英文的音译就是“姬瑟思”了。但是因为圣经传入中国时是拉丁文版的,最后那个“斯”的音节又发的很轻,所以就简化成了耶稣。

不过这个译法只限于《圣经》。Jesus,这个名字在拉丁系国家中很常见。所以如果是普通人名,通常会译为“伊萨”或“依苏”甚至“以撒”。

同一名字不同译法的还有很多。例如 Joseph 这个人名通常会译作“约瑟夫”。这和英文的发音不同。但是这种译法只限于翻译欧洲信基督教的人名。同样这个名字,犹太和伊斯兰教徒也用,中文一般就会译作“尤素福”。而最有意思的是,如果叫这个名字的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伊斯兰教徒,汉字经常会写成“玉素甫”。

又例如亚伯拉罕这四个字多用在基督徒名字的音译,而对于穆斯林则多翻译成“易卜拉辛(欣)”。

不同的时代,对于同一个名字的音译也不同。再举一下“易卜拉欣(欣)”的例子。这个译法是相当晚近的译法,在元代和明朝,这个名字居然译为“亦思马因”,或“伊斯(师)满”。

现代人很难从这两个发音联系回去。那么这两个名字又怎么能算音译呢?其实我们现在的音译用的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可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制定和推广是解放以后的事。在此之前虽然有所谓“官话”,却并不是人人会说,就是现在也不是人人都能说标准的普通话,不是还有相声笑话上海人说普通话会把“鲜橘水”说成“洗脚水”么?很多莫名其妙的音译其实也是这么来的。

关键词(Tags): #音译#人名#译名来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