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人口控制政策就是为了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 冷眼

共:💬65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人口控制政策就是为了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为什么要实施人口控制政策?还是看看官方说明:“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促进世界人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人口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财富的创造者;但是人口也是资源的消耗者,如果人口消耗的资源大于其所创造的财富,那他就成为社会的负担。

    人存在在社会中,耗费的资源是相当广相当多的,一部分以消费水平体现,但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需要社会承担。

    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养老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由国家承担的,我们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种种意见,归根结底就是个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多少的问题。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表现在许多方面:人生活本身就会产生生活污染,而且生活水平越高污染就越重;由于就业的压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量高污染的行业产生了大量污染。此外人口对资源的占用还表现在许多其它方面,例如城市基础建设及维护的开支,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不断提高。

    实际上,维持社会运作发展的种种公共开支,绝大多数都是与人口相关的,就是说人口越多,费用就越高,要解决消耗的资源就越多,而且在许多方面,这种上升趋势是加速的,也就是说,人越多,消耗就加速增加。例如说:在环境脆弱的地方建设城市、或者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实施高污染的产业,都会产生更多的费用。

    适龄劳动人口如果没有工作,显然就无法为社会创造价值,但仍然要消耗社会资源(包括环境资源),这样的人显然是社会的负担。但是如果劳动人口都有工作,收入足以养活自己,那是否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呢?只要这样的人无限的增加,社会就会不断的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家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呢?这样想是错误的,我们需要综合比较人在社会中所作的贡献及消耗的成本。

    关键词(Tags): #人口政策#人均收入#发展
    • 家园 有一种观点,改革开放这些年的高经济增长率

      是与每年就业年龄段人口的增长率是同步的。一般认为当就业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开始下降时,会拉经济的后腿。

      • 家园 90年代初到现在人均GDP增长10倍,是计生做到的,还是改革做的
      • 家园 关于人口就业的问题

        关于劳动力可能不足的问题,都是根据现有产业结构得出的简单结论,这真是一种静态、机械的发展观,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持现有产业结构?为什么我们不能放弃低端产业?我在上面的文章的主要意思,就是那些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是对社会发展有害的。逐步提升产业,开始放弃低端产业,这才是发展的正常道路。

        发达国家就是走的这样的道路,不断向高端发展,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同时不断放弃低端产业。所谓“20%的人从事制造业,80%的人从事服务业。”这种现象说明了社会财富是可以由少数人创造出来的,高科技、机械化的生产,不是靠人多可以相比的。

        我的文章中很少引用什么数据,但是我看到很多用大量数据说话的文章,都陷入了自己逻辑里,和现实越离越远。对于在社会中广大低端劳动者来说,对于从事着最苦最累而收入又低的人来说,要怎样才能让他们相信,社会上参与竞争的人再多一倍,他们的生活反而会更好一些?对于那些想当然认为人越多越好的人来说,你的这种“好”,对于广大人民来说,究竟体现在哪里?

        另外,我的名字是随便取的,没有在别的地方发言过。

        • 家园 多说两句,我不是人口方面的专家,只是从另一个视野看到了计划生育的

          误区。

          感觉对于产业升级而言,关键不是计划生育,而是教育体制。

          如果教育需要个人大量投资,则高收入家庭致力于培养精英在这个社会将

          越来越处于金子塔的尖端,低收入家庭陷入更加无望的境地。两级分化,无法提供所需要的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者来实现产业升级。

          计划生育无法改变这种趋势,这种趋势也不能成为计划生育的理由。

          从目前世界上产业升级成功的日本,韩国,和未成功的拉美来看,和人口

          关系不大。而世界上进行计划生育的只有中国一家,将要面对比其他国家

          更严重的人口结构性老化,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只可能是负面因素。

          对于老牌资本主义而言,他们的第一桶金并不是从生产中来的,不可比较。

          所谓“20%的人从事制造业,80%的人从事服务业。”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另

          当别论,并不是说只有那20%的人是需要的,单就国内市场而言,其实没有

          另外80%的人提供的市场需求,这20%恐怕要变成4% 即20%X20%。

          从公司冒泡,就不多说了。

          • 家园 关于你说的问题答复一下

            教育需要大量个人投资本身就是个不正常的情况,应该主要由国家投入,这就是我所说的人均社会成本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人口太多,国家无力按照比较高的标准实现对教育的投入。实际上,就算国家拼命实现了对教育的高投入也没有用,因为经济增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有了高素质的人就一定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口过多,就业不足,高素质的人也只能做低端的工作,这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中国的现实,那意味着对教育的投入没有足够的效益。

            对于两极分化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当然是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想要实现如此多的人口的共同富裕是非常困难的。正如你所说,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都是走了捷径的,中国要想靠和平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才需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

            靠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共同富裕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产业升级,大量的财富可以由少一些的人所创造出来,过多的人口是无益的。希望以大量“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人口堆积起来实现发达根本是南辕北辙,因为“劳动力成本优势”就是贫穷,靠贫穷怎么实现富裕?

            • 家园 另外一点疑问,

              另外即使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劳动者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人口少了,自然产生的总剩余价值会减少。

              而西方的养老金制度等,劳动人口减少了,财政制度就会破产。

              计划生育的依据从何而来?仅仅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具体制度上实现的依据从何而来?疑问。

              • 家园 劳动人口多了可未必就生产的剩余价值多啊

                当前社会所拥有的财富,决定了能提供的劳动机会的上限,如果劳动人口多的超过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劳动机会,多出来这些人不但创造不了价值,反而会消耗价值,也不是什么难懂得道理啊.

                • 家园 计生人员 vs. 工人/农民/待业人员

                  拿计生人员和工人/农民/待业人员相比,谁创造的财富多,谁消耗的资源少?谁更应该被计划掉?

                  • 家园 比创造的财富?

                    我国自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截至1998年,因计划生育而少出生的人口为家庭节约少年儿童抚养费6.4万亿元,为国家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1万亿元。

                    只此两者合计,计划生育工作就为国家和人民节省了7.4万亿元,接近199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这还是只是直接的效益,除此之外的间接效益,只水土保持一项,就无法估量。98年的特大洪水还没有忘吧。

                    • 家园 你的数据是怎么算来的?

                      我国自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截至1998年,因计划生育而少出生的人口为家庭节约少年儿童抚养费6.4万亿元,为国家节省少年儿童抚养费1万亿元。

                      只此两者合计,计划生育工作就为国家和人民节省了7.4万亿元,接近199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节省的钱?如果不让中国人生育,一个都不要生,那节省的岂不是更多?那么计生人员创造的财富岂不是天文数字?

                      实际的情况是计划生育减少了人口,同时也减少了将来可以创造财富的劳动力。计生人员属于政府职能人员,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他们是财富的消耗者,不参加生产活动,所以不是财富的创造者。

                      • 家园 如果连现在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谈的上将来?

                        凭我国现在的情况,再增加个三五亿人口,别的不说,光环境就未必能撑得住,就更别谈什么可持续发展了。没有可持续发展,哪来的什么创造将来的财富。

                        具体到家庭,有句俗话,叫做“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如果敞开了生,光填饱孩子的肚子就够把父母累垮了,哪还谈的上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教育,那些将来的劳动力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吗?

                      • 家园 人口、劳动力及创造财富

                        看来还是有很多人自动把人口与劳动力与创造财富等同起来。我在上面文章里说来说去,就是在说低收入水平的人口,由于创造的价值比社会承担的成本要低,是社会发展的负担。

                        如果简单的认为人口就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力,那么只要人越多国家财富就越多,这显然不符合世界的实际情况。

                        有很多人将计划生育政策看作计生人员为自己利益而制造的“政府阴谋”,这种想法很可笑。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有人光看到计生部门是执行部门就将责任归在他们身上。大家有没有考虑到所有社会部门所考虑的问题?人口保障需要钱,就是因为人越多需要的钱越多;教育投入需要钱,就是因为人越多需要的钱越多;城市建设需要钱,就是因为城市里的人太多的,城市的改造建设才总也没有停过;环境保护需要钱,太多企业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是因为这些企业能够解决就业,就是因为人太多了,人口的生活污染越来越大,就是因为人口太多了。这样的名单还可以不停的接下去,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人口过多,投入不足上去。那些认为人口都能自动创造价值的,都没有认真想过人口的社会成本。

                • 家园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能提高的工作数量为什么翻几倍?
                • 家园 如何定义社会的总财富?

                  在资本,劳动者,资源,全球化流动的今天,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与日剧增,社会的总财富又在如何变化呢?

                  在70年代,计算机还属于少数人,90年代才开始有互联网,和手机,这些未曾料想的技术带来了多大的就业,消费市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