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淮河蒙洼蓄洪区开始蓄洪 -- 混天球

共:💬25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淮河蒙洼蓄洪区开始蓄洪

    王家坝闸开启。如果泄洪速度不够快,还要炸堤,加速蓄洪。蓄洪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至10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区内4个乡镇,131个庄台(是村吗),15万居民,18万亩耕地。这下子估计庄稼财产全完了。建国以来,此蓄洪区已经使用15次,也就是说,本地居民已经15次重建家园。佩服。

    有没有河友是当地人或者了解当地生活,给介绍一下行洪区蓄洪区人民的生活和心态?

    关键词(Tags): #蓄洪区(landlord)
    • 家园 看天涯那边的帖子,当地人似乎都不乐意。

      不过也没办法,谁让人家经济不发达呢,为了照顾下游的城市(有人列了一堆,不过我一个也没记住。),自建国开始就是牺牲的它。

      当地官员据说乐意的。因为这样可以拿政绩,而且也有赈灾款可以用,但据说分到百姓头上就没多少。

      安徽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看那些网友的怨气很重。

    • 家园 删除了
      • 家园 冒火之前先补地理知识

        淮河流域,从入海口到河南中部的山脚下,长度大概有一千KM(?),高程落差只有不到50M。

        如果指望通过“疏浚河道,让洪水下泄更快”,而不使用蓄洪区,大概只有把整个蓄洪区都变成河道才有可能。

        • 家园 淮河的问题在于黄河夺淮

          历史上淮河下游河道相当深,海潮可以到达淮安一带,宋末以后黄河多次夺淮入海,下游河道完全被黄河泥沙堵上,你今天看地图还能在淮安一带看到一条叫废黄河的河流,就是1855年前的黄河故道。如果自然条件下淮河还可以改道入海,可是这样一来就会威胁漕运,于是明清就在运河以西造大堤(也有利用淮水冲黄河泥沙的想法),导淮水北入黄河南入长江,洪泽湖高邮湖就是这么生生憋出来的。结果运河以西泥沙淤积越来越高,淮河下游宣泄不畅,洪水来了排不出去。有人该说了,现在漕运也不重要了把湖堤扒了不就行了。可惜的是,由于运河以东长期缺乏泥沙高程变化不大,几百年下来洪泽湖湖底甚至比运河以东的苏北地区还要高,没了湖堤苏北就完蛋了。现在能做的就是确保下游洪泽湖大堤安全,所以中游要启用蓄洪区缓解洪水压力,同时尽量开辟其他泄洪道,比如新建的淮河入海水道。

          关键词(Tags): #黄河夺淮#淮河#洪泽湖
        • 家园 河南中部的山海拔只有不到50米?

          从入海口到河南中部的山脚下,高程落差只有不到50M

          不对吧?即使江苏北部的平原海拔也超过50米了吧?

          • 家园 注意概念

            人家说的是

            高程落差只有不到50M

            而不是

            河南中部的山海拔只有不到50米

          • 家园 查了一下有这么几个数据:

            淮河接近上游的信阳

              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洼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6%。

            比信阳下游一些的息县

            平均海拔47米

              没找到淮河边的海拔,肯定要比平均海拔低不少。

            洪泽湖底层是海拔10米左右,洪泽湖大堤东的地面只有海拔4~8米,

              洪泽湖排洪水位才十四米。

              上游的王家坝洪水水位才28-29米(最近的电视报道)。

      • 家园 分洪有赔偿吗
        • 家园 正常合理的情况下,应该有的

          是由那些因为分洪而受益的地区,全额补偿分洪区因为分洪而受的损失。

    • 家园 建国才50多年就15次,3年多来一次

      还不如搬走阿

    • 家园 这类事情国家因该会给赔偿的

      当然具体到金额问题是另外一个问题

      《安徽省〈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于2002年7月1日施行,实施细则对行蓄洪区补偿的对象及补偿标准作了相应的规定。

    • 家园 猜测

      咱没有去过这些地方,也没有认识的人住在这些地方,所以猜测一把。

      我想当地人都知道这些地方的功能,也知道存在的风险,在心里上应该有所准备。但是从我对农民的了解上看,他们应该还是比较难受的。无论如何这些庄稼都是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看着被洪水淹没,没有什么人能够完全无动于衷的。以我家乡来看,对于河滩地的风险农民们都看得开,因为这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在安排种植的时候就有所考虑(比如只种红薯这些低价值作物);但是对于多年不被水淹的田地在遭灾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从小就很是怀疑书上说埃及的农民喜欢尼罗河的泛滥,主要是自己见识少的缘故吧,我见过的遭洪水淹没的庄稼地都变得更加贫瘠,良田变成蓄水功能和肥力比较差的沙地,农民们没有谁还兴高采烈的庆祝自己的田地被水淹的。只有那些长年蓄水的水塘塘底还比较肥沃,因为腐烂的植物和水产养殖的遗留物比较多的缘故,奔流的河水短时间能够带来好土地么?(又不是三角洲的形成)

      再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蓄洪区的土地政策和补偿规定。这些地方的农民们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只有在这里生活,那么考虑到随时可能的洪灾,这些地区的政策是否正确,实施得好不好就更重要。同样的土地,不同的政策以及具体实施,给农民们带来的结果就相差太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宣传教育问题。这些地区作为蓄洪区,那么肯定就有得益区。为了这些得益地区的利益才会考虑放水蓄洪,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这些地区的宣传教育,让他们知道蓄洪区人民的贡献,不要搞到象傻司马“何不吃肉糜”的样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