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香港战役(一) -- 逸云三洲

共:💬32 🌺2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香港战役(一)

    [近来事繁,月初发完《走回非洲》后就没写东西了,来河亦少些。昨天偶然发现一篇旧作,是04年上半年刚来河时,听萨书时的副产品。当时萨兄正在说陈策,有一段的背景是日军进攻香港之役。因为只是一个侧面,小安被吊出胃口,想了解该战役较全面的情况,就去找了些资料看。当时我因长期不使用中文,文字能力退化到惨不忍睹的地步,就借这机会动手写写,算是练笔了,本没有贴出来的意思,所以随手也就搁在那里了。现在既然看到,就充数发在河里吧,大家凑和着一看,对自己也算有点纪念意义--那其实是我在西西动手写的第一个东东。只是当年写下的那个文字真是生涩的不得了,不改嘛实在见不得人,大改嘛就是重写了,没时间,于是偷工减料式改改,勉强通顺些就得,改一段发一段。至于史实,这次没做什么核对,基本就是上次的样子了。反正以前也说过,本人缺乏军事素养,写战史的帖子应是滥竽充数了,有错的地方,敬请朋友们指正吧。]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由于日军对英美在亚洲利益发动攻击的可能性日益提高,英军对香港的防卫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境地。鉴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日占区相接,便于优势之日本陆军的进攻,而不便于英军远道补接、支援,英军参谋长会议一九四零年八月在研究远东形势时,作出了从军事角度无法固守香港的基本判断,并向首相提出撤守香港的建议,同时建议将撤出的守军转用于固守新加坡。然而英国政府基于政治上的考虑,驳回了弃守的建议。

    这主要是基于撤守香港会带来相当大的政治损失。从台面上讲,中国当时正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战,英国担心一旦做出撤守香港的决定,可能向中国政府传递错误的政治信息,倘若中国因此而软化了对日作战的决心的话,将对英美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而台面下的忧虑恐怕就更大了,假设英国不经一战就放弃了香港的话,一旦中国在战后提出收回香港的要求,则英国从道德角度而言,将处于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于是英国决定尽可能久的守卫香港,但又不准备投入任何新的军事资源;不仅如此,驻港英军中富有经验的军官和老兵们,开始被一批批地抽调到新加坡、印度各地,代之以预备役的官兵。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英国对香港被攻击的紧迫性估计不足,但同时也非常清楚的表明了一种微妙心态:英军准备以尽可能小的军事资本来完成这一场政治战役。

    英军的香港防卫政策,在进入41年之后起了一些变化。首先,经过中英双方不断的联络,中国军队在香港打响后从大陆方向实施增援的可能性渐渐显现,尽管中国统帅部对此事的现实性可能并没有足够的考量,至少英国人以为白健生将军对此事表现出了相当的严肃性。另一方面,根据英国人的观察,日本人在与英美方面的谈判当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软弱性。由此英国人判断,若英军向亚洲几个战略要点适当增兵的话,将对日本人的战争决心起到遏制作用。尽管事后证明,上述这两种想法都只不过是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下作出的误判,但在41年秋,这确实成为英国决定增兵香港的两个主要因素。事实上,一直到41年11月,英国内阁仍认为与日本的战争的可能性较小,而香港守军司令则迟至12月7日,仍在向伦敦的报告中说日军的兵力被有意高估了。

    英国决定增兵香港,但并没有兵可派,或在心底里认为此种增兵是极其有害于其主要作战方向的(有证据表明,丘老倌私下就认定,从欧非调兵去远东增援是灾难性的)。于是英国政府与加拿大政府协商,改由加拿大派出两营步兵前往香港协防。41年10月,刚从牙买加回国的加拿大皇家来福枪营和防守东岸纽芬兰省的温尼伯近卫军营奉命在加拿大西海岸紧急集结,组成了加拿大香港远征军。全军共1973名官兵(包括96名军官)。10月27日,远征军在温哥华登船出发,但阴差阳错,该部队配备的212辆汽车当中,只有20辆车得以与部队同船运出,绝大部分的车辆在数天后另船启运,等运送汽车的货船在到达马来半岛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经加政府同意,这批汽车被转运往菲律宾,交付给美军使用了。

    经过将近三星期的漫长旅程,加拿大远征军终于在11月16日到达香港,受到了时任守军总指挥的英军马尔比少将的热烈欢迎。没有人知道,仅仅三个星期之后,这支平时主要担任警备任务、未经多少战争训练并严重缺乏运输装备的的内卫部队,将成为加拿大投入二战战火的第一支部队。

    加拿大援军的到来,使包括海、空驻军在内的香港守军增加到一万二千余人;加上辅助部队的非战斗人员及护士,总数为一万四千五百六十四人。其中英国皇家海军的官兵约一千七百人左右,原装备的四艘驱逐舰中的三艘,在12月7日撤往新加坡,只留下一艘舰龄很老的驱逐舰特拉辛号、四艘炮艇、八艘鱼雷艇、两艘扫雷艇以及若干巡逻艇;英国皇家空军香港中队连同大部分较先进的装备也在开战前撤走,剩下一支一百十五人的分队(包括七名军官)和五架古董飞机(两架沃鲁斯水陆两用机和三架维克斯鱼雷轰炸机,时速都不超过100英里)。与海、空军相比,驻港陆军的组成要复杂得多,涵盖了来自英军步兵、加拿大军步兵、英印军步兵、英国皇家炮兵、星港皇家炮兵、英国皇家工兵等各正规军兵种单位,以及一个由居港的各国志愿人员组成的香港义勇兵团(编成若干个炮兵连、防空连、机枪连和支援分队),就官兵的国籍而言,包罗了英籍、加拿大籍、印度籍、中国籍、葡萄牙籍和其他许多欧洲国籍,称得上是一支多国部队,其语言、习惯、指挥系统的复杂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系统内部的协调,从而使其战斗效率降低。

    驻港陆军的主要战斗部队包括:

    步兵部队约六千人:

    英军步兵部队

    皇家苏格兰团第2营,769人,营长怀特中校

    密多塞团第1营(机枪营),764人,营长斯狄华中校

    加拿大军步兵部队

    加拿大皇家来福枪营,1004人,营长赫姆中校

    温尼伯掷弹兵营,911人,营长斯克里夫中校

    英印军步兵部队

    第7拉吉普团第5营,892人,营长拉瓦森中校

    第14旁遮普团第2营,947人,营长凯德中校

    香港义勇兵团步兵部队

    七个步兵(机枪)连和一个装甲排,约六百六十人,其中第六连其实是高射机枪连,此外还有若干守备队(斯坦利排、休斯分队等)。

    炮兵部队将近三千人(包括海岸炮兵和防空兵):

    英国皇家炮兵

    第八海岸团,537人,团长萧中校;共三个炮连,第十二、三十连各装备九点二英吋海岸炮三门,第三十六连装备六英吋海岸炮四门

    第十二海岸团,403人,团长潘富德中校,共两个炮连,第二十四连装备九点二英吋海岸炮三门,第二十六连装备六英吋海岸炮六门

    第五防空团,521人,团长费尔德中校

    第965战防炮连,147人,装备四点七英吋和六英吋战防炮各一门,18磅炮六门、4磅炮两门

    星港皇家炮兵(主要是印度籍士兵,也有少量中国籍士兵)

    第一香港团,874人,团长耶鲁中校,共五个炮连,装备三点七英吋、四点五英吋、六英吋榴弹炮二十八门,其中第一、二连各装备四门三点七英吋榴弹炮和四门四点五英吋榴弹炮,第三、四、二十五连各装备四门六英吋榴弹炮

    香港义勇兵团炮兵部队

    共五个炮兵连,约四百人,其中第五连是高射炮连,装备1917年型号的老式三英吋高射炮,划归英国皇家炮兵第五防空团指挥,一、二、三连各装备四英吋或六英吋海军炮两门,四连装备六英吋CP-2火炮两门

    除上述战斗部队外,英军、加拿大军、英印军和义勇兵团都附属有各种支援部队,包括英国皇家工兵的第二十二连(220人)、第四十连(227人)、义勇兵团的野战工兵连、英军中国(香港)总部的通讯连(184人)、加拿大远征部队总部的通讯分队、英印军的骡马连以及宪兵、医疗卫生单位等。

    军事人员之外,香港本来还是有很多欧籍平民的,包括大量随军家属,在加拿大军队到来之前的统计,香港连军人带平民在一起,白人人口一共是两万五千人。四零年六月,英当局决定将驻港英军的家属撤到马尼来,随后进一步撤到澳大利亚。四一年七月,再次撤走一千八百名妇女儿童,其中包括595名护士,当时留下的护士尚有263人,这一数字于当年底进一步降低为136人。

    逸云三洲:【原创】香港战役(二)

    逸云三洲:【原创】香港战役(三)

    关键词(Tags): #对日作战元宝推荐:一直在看,MacArthur,海天,
    • 家园 请问,这是传说中的地雷吗?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香港战役(三)

      逸云三洲:【原创】香港战役(二)

      原来守军九龙半岛防御的核心阵地,是筑于魔鬼山和金山地区的钢筋水泥棱堡;其中金山北面走私岭上的城门棱堡,扼九龙半岛的两条交通主干道,地势险要,筑垒坚固,更是金酒鬼防线的关键。城门棱堡由一个母堡和各居一个山头的四个子堡组成,其母堡墙厚15至18寸,有地下暗道与四个子堡相通;各子堡上部都建有散烟孔,以排除射击硝烟,提高战斗效率;各个射击室都均可放置小炮一门或重机枪二、三挺。可惜这一面积约12英亩的堡垒地区,最低限度也要投入一个连(150到200人)的防守兵力,而兵力不足的英军苏格兰营却只派出了A连连部率第八排以及义勇兵炮一连的少量士兵驻守,且疏于夜战战备。

      当日军第十一中队的侦察兵趁夜幕摸上来时,整个城门棱堡阵地上的守备部队只有四十三个人而已。日军指挥官若林东一中尉发现守军薄弱,当机立断,转侦察为进攻,苏格兰营的守军手忙脚乱,A连连部被端,连长和排长都当了俘虏。余众逃往后侧的金山阵地。仅仅五个小时之后,“固若金汤”的城门棱堡就落在了“不能夜战”的日军手里。大陆旅旅长华莱士准将下令进行反击,但紧急中并无机动兵力可用,金山阵地上剩下的半个连,守阵地都有问题,更不用说收复城门棱堡了,苏格兰营营长不愿做无谓牺牲,拒不执行反攻命令。10日深夜,本岛旅的温尼伯近卫军营的D连奉总部命令,紧急渡海增援九龙,加入大陆旅作预备队,可惜为时已晚,随着日军后续援军的源源而上,收复金酒鬼防线的关键支点城门棱堡已决无可能了。

      更糟的是,苏格兰营的士气似乎也与主阵地一起丢失了,11日早晨,当日军两个大队进一步向金山阵地发动进攻时,大批苏营士兵竟不战而逃,幸亏该营D连赶到,展开反击,并不惜与日军进行肉博战,终于夺回了金山阵地,但D连连长遭自家炮火的误击,不幸阵亡了。金山阵地虽然暂时保住了,但失去城门棱堡,金酒鬼防线被全面突破看上去已无可挽回了。11日中午,守军总指挥马尔比少将下令放弃九龙,全军退守香港本岛。在温尼伯营的掩护下,苏格兰营和部分参战的义勇兵当天撤回本岛,在日机空袭下又失去不少战士,苏格兰营步兵总计已损失四分之一以上,但总算带回了全部重装备;旁遮普营大部也于11日晚趁夜幕渡过了海峡,一部却因撤退途中迷路,一度陷入巷战,但最后也在12日深夜撤往本岛;作为后卫的拉吉普营则在九龙湾的东侧沿启德和魔鬼山一线节节抵抗,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后卫战,12日魔鬼山阵地当面日军第229联队,可能由于前一段的胜利来得容易,产生了轻敌情绪,竟然未经炮火准备就向守军阵地发起了冲锋,结果遭到拉吉普营迎头痛击,受到不小的伤亡。但马尔比少将此时已无意再在大陆与日军决战,不顾华莱士准将的反对,下令拉吉普营乘胜后撤,以便集中全军固守香港本岛。该营两个后卫连,于13日在海军帮助下最后设法撤回本岛,在孤军作战两天之后,该营差不多已精疲力竭了。

      11日,当九龙外防线失守成为不可避免时,守军总指挥部迅速调整了布防计划,将重心转向面向大陆的反渡海作战,并沿港岛中线划分了东、西两个防区。除密多塞营改归马尔比少将直接指挥外,其他步兵部队重新编组为东、西两个旅:西线旅由温尼伯营、苏格兰营、旁遮普营以及义勇兵团一部组成,旅长劳森准将,旅部设在黄泥涌峡,负责守卫维多利亚城要塞、西环及中环海军船坞、薄扶林及以至香港仔壽臣山等西部海岸;东线旅由来福枪营和拉吉普营组成,旅长华莱士准将,旅部设在大潭峡,负责守卫防守铜锣湾及深水湾以东的海岸线,包括北角至柴湾、大潭至赤柱及浅水湾。

      在半岛部队撤回布防之前,11日晚,密多塞营奉总部命令,将营部所有可调用的文员、炊事兵、勤务兵等组成一支临时部队,由副营长率领,紧急进驻原来基本没有布防的维多利亚湾西段沿岸工事,以掩护半岛回撤的部队;12日,维多利亚湾东段的密多塞营Z连阵地开始遭到日军炮兵的隔海轰击,岛上炮兵亦开炮还击。第二天上午,日军的军使多田中佐从油麻地码头乘坐插上白旗的快艇到本岛交递劝降书,被港督杨宝琪拒绝,并声明再有劝降船过海,格杀勿论。两军在随后几天里,隔着维多利亚湾相互炮击,日军并出动飞机对全岛许多军事目标大肆轰炸,由于守军已完全失去空中掩护,加上防空兵力有限,对地炮火也弱于日军,故在这一段时间里遭受很大损失,港岛北部岸线,特别是北角、鰂鱼涌一带的的环岛防御工事惨遭蹂躏,一半的碉堡被破坏。岛上许多有战略意义的设施,如练油厂、游库、主输水管道也遭到毁坏。

      与此同时,守军抓紧时间调整部署,撤回本岛的苏格兰营率先从密多塞营手中临时接防了维多利亚湾西段阵地;14日,旁遮普营开入维多利亚湾西段阵地接防,并以一部兵力进入市区守卫各港府重要建筑;义勇兵团第四、五、七步兵连在北岸西段后侧纵深阵地上布防;温尼伯营的营部在湾仔地区机动。苏格兰营则以一部兵力守卫两个英印营防区的连接部,并以主力置湾仔和跑马地地区机动;温尼伯营的D连从半岛撤回后驻防黄泥涌,以排为单位组成快反分队,由西路旅旅部直接掌握。

      东线旅方面,16日,北岸东段沿岸阵地由短暂休整后的拉吉普营接防,支持该营的是义勇兵团炮兵四连;来福枪营A连布防低堡,其一个排前伸到低堡前沿,营房区域部署有星港皇家炮兵团的一个连;北岸东段纵深阵地上是经加强了的来福枪营的C连(200人)和义勇兵第一、二、三步兵连。直属总部的密多塞营交防后将Z连调往礼顿山阵地,在拉吉普营B连的协助下,守卫这个铜锣湾向南到黄泥涌峡之间的关键支点。由于守军总部无法排除日军在港岛南面和东面海岸实施登陆的可能,分属两旅的两个加拿大营都保留了相当兵力布防南岸,与仍布置在那里碉堡群中的密多塞营大部分部队一起,防止可能来自大海方向的登陆攻击。

      15日深夜,占领九龙的日军使用共约三百人的小部队向港岛发起两次试探性的攻击,被守军陆、海军部队联手击退。17日,日军于完成渡海准备后再次发出劝降书,被守军再次拒绝,但守军也完全明白,随着美英舰队分别在珍珠港和新加坡遭受重创,中国军队又集中对付长沙方面,香港的外援已完全绝望了。18日,日本海军舰队也出现在香港附近海面,形成对港岛南面的佯动态势。

      关键词(Tags): #对日作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香港战役(二)

      香港的防卫构想,基本是作要塞式的防御,即在香港本岛和九龙半岛以及两者之间的港湾水区,水陆结合构成防御体系。截止40年,该防御体系已基本构筑完成,北面九龙半岛上的陆上防线由城门水库南面的几条东西走向的碉堡式阵地组成;香港本岛面对大海建有坚固的炮台,配有各式口径的海岸火炮,面对九龙一侧建有防御工事,环全岛岸线总共建有七十二个碉堡,与炮台和其他防御工事一起构成了环岛反登陆防御体系;岛内各制高点也建有若干防御工事,以便在反登陆战失利时建立陆上防线。英军在香港储备的战争物资,基本可满足坚守半年的需要,但某些物资的储备,如迫击炮弹,则严重不足;此外,香港本岛的淡水资源匮乏,需要依靠九龙半岛。

      英军的基本估计,日军将从大陆方向向九龙发起进攻,得手后再渡海进击本岛,这将是对日军最为有利的攻击路线;但守军司令马尔比少将对来自大海方向的登陆战,亦保持着极大的警惕。就防御而言,这种考虑当然是面面俱到,可惜守军兵力严重不足,根本无力作面面俱到式的部署。鉴于大陆地区人烟稀少,原来仅准备在九龙半岛部置一个营,对日军起一些迟滞作用;而把防守的重心放在香港本岛。然而加拿大部队到达后,守军对半岛守卫的期望值大大提高了。新的防守策略是截断九龙半岛东西向的铁路和两条公路,坚守一条从醉酒湾经过城门、沙田、牛尾,横跨半岛长达18公里的防线,亦称金酒鬼防线。英军希望在日军发动进攻后能坚守金酒鬼防线三个星期,保护本岛北部的防御工事尽可能久地置于日军炮火射程之外,并尽可能多地杀伤、疲劳进攻日军;然后逐次将半岛守卫部队撤往香港本岛,依托坚固工事守卫港岛半年左右。

      根据这个防守计划,守军的主力部队被编组成为两个旅,一个代号为大陆旅,另一个叫本岛旅,分兵守关:

      ————大陆旅(也叫半岛旅)在英军华莱士准将指挥之下守卫九龙半岛,由英印军两个营和苏格兰营组成,沿着金酒鬼防线,拉吉普7团5营在中,旁遮普14团2营在右,皇家苏格兰2营在左;香港义勇兵团和第一香港炮兵团的四个排共16门不同口径的榴弹炮及香港义勇兵团的部分步兵部队也配属该旅,其中义勇兵团的第一步兵连在启德机场地区、第六步兵连(高射机枪连)守卫九龙码头、装甲排和野战工兵连一部在金酒鬼防线以北;第一香港炮兵团的一个山炮连在金山地区;九龙半岛上的部队还包括皇家工兵的一个连、英印军的一个骡马连及加军的一个通讯分队。

      ————本岛旅由两个加拿大营和英军的密多塞机枪营组成,在加拿大劳森准将指挥下部署在香港本岛上,其中密多塞营以四个连守卫南面和东面海岸,从摩星岭到宵萁湾的沿岸碉堡(A连和C连在西南海岸,B连和D连在东南海岸,每个连守卫9到11个碉堡,每个碉堡部署一支9人分队,配备两到四挺机枪),同时从四个连和营部各抽调一部分部队,新组建Z连,用于守卫铜锣湾以西的维多利亚湾;加拿大部队看守滩头阵地及作机动。本环岛北岸东部少量工事则由少量香港义勇兵团人员看守。

      日军方面,早在40年的7月份,日军大本营已将装备240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的攻城重炮部队调往华南地区(这些重炮有没有参加战役,本人还有些存疑),日军驻扎华南地区的部队是第23军,辖38师团、51师团和104师团,该军用于进攻香港的是38师团和51师团的66联队,配备第一炮兵队、第1飞行团45战队,和第2中国派遣舰队。41年秋,23军的部队即已进至深圳一线进行战前准备,12月初,日军用于第一波攻击的部队已在省港边界完全就位。

      对于埋伏在眼皮底下的日军,英军的认识显然是不足的,直到12月7日的情报分析中,英军仍认为日军进攻在即的说法是夸大其词,或是日军故意施放的烟幕。尽管如此,守军并不敢掉以轻心,7日上午,守军总部命令部队进入戒备状态,加拿大部队从九龙宿营地乘轮渡渡海进入香港本岛,到达预定驻防地域,劳森准将也在本岛进入指挥位置。至此,所有守军部队均已各就各位。

      12月8日凌晨,日军大本营向23军司令部发出“花开”“花开”特急电报,通知日军已在马来半岛登陆,23军司令官酒井隆中将遂于当日4时下令进攻香港,炮兵开始猛烈轰击英军前沿。8时许,36架日军战斗机掩护12架轰炸机对启德机场和九龙水上飞机场实施轰炸,英军飞机全部损失,随后陆军深水埗营房和海军基地也遭到轰炸,驱逐舰特拉辛号重伤搁浅,炮舰莫斯号及一艘鱼雷艇被炸沉。日军地面部队九个步兵大队,在三个炮兵大队支持下分四路越过深圳界河,其前锋两个大队,与守军部署在第一道防线上的部队接火。

      守军前哨之旁遮普营C连、义勇兵团装甲排和工兵部队,按原定计划边打边撤,一路炸毁桥梁、隧道,以期迟滞日军前进,但成效并不显著。当日黄昏,日军已进抵大埔一线。9日早晨,日军向金酒鬼防线发动了全面猛攻,与守军激战竟日。守军大陆旅华莱士准将凭着三个营的兵力,布防常规需要七个营守卫的防线,兵力严重不足,无奈下原已将全部部队作一线配置,只留下一个连作为旅预备队;而到9日上午,连这最后一支预备队也被拉上去填了空档。这种猛拉橡皮筋式的防御很快就显示了恶果。9日深夜至10日凌晨,日军228联队的先头中队在向城门水库南面的英军阵地做侦察时,意外地发现了防御漏洞。

      关键词(Tags): #对日作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