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怕老婆的戚继光 -- 黄河故人

共:💬167 🌺9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怕老婆的戚继光

    这里写一下戚继光,实在是斗胆。本来是颜子河友提出来的.要是别人提出的可能就建议他去看当年明月的blog来了,但是颜子毕竟是在海外生长的华人,明月的书极其宏大,戚继光如此人物,在当年也不过是众多明星中的一颗,在里面找起来太麻烦。

    英雄本色高手如云,写这个东西用的资料又都是大家都知道的,只不过重新整理而已,质量问题请大家包涵。

    大家都知道戚继光是抗倭英雄,稍微少一点的人知道戚继光还是一位军事家。他的练兵和练将是相当有名的,这东西非常好,但是不怎么精彩,后面慢慢讲。他编写了《记效新书》这本军事著作,现在我们看到的十四卷本。实际上他写的最初版本是十八卷本,两个版本的最大区别是火器的作用大大加强,近身肉搏的作用明显下降。这一点在当时的作用非常明显。明显在哪里呢?当年日本那几位所谓的“占国名将”,挥着日本武士刀,抗着买来的火枪,横扫朝鲜半岛,一直打到了鸭绿江边,梦想着以朝鲜为跳板,占据那个他们认为推一下就会轰然倒塌的老大帝国。

    当他们把枪对准了那个他们认为已经百病缠身的老大帝国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面对的竟然是炮,真是遗憾得很。

    如果大明朝没有被满清取代,并且满清又取缔了火器,那很难说戚继光在世界军事史的地位会搞到一个什么程度。

    当年抗倭的时候,都知道戚家军在陆地上基本上玩死了倭寇。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俞大猷、戚继光都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把倭寇消灭在海上并直捣其老巢的计划,可是朝廷对这一点不理不睬,严嵩忙着整人,嘉靖忙着成仙,徐阶自顾不暇,蒙古人还时不时来找找麻烦,这事就放下了。

    王夫人掂刀找戚继光是因为他背着王夫人和他小老婆生了五个儿子,而和她没有后代。这戚大帅啊戚大帅,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戚家好几代祖宗都在你的身上附体了。

    这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家世袭的职位是他的祖宗戚详拿命换来的。戚详随朱元璋起兵,在朱元璋困难的时候投奔老朱门下,征战三十余年,开国后也没享福,后来战死于云南,为表彰其开国之功,朱元璋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四品官。所以只要他们家长房有子,这个官就是他们家的。可是老戚家儿子问题好几代都不旺,并且都是一纳妾就解决问题,看来男方没问题,难道这几代老戚家的指挥使全部有怕老婆基因?

    戚继光是三十五岁那年才纳妾的,以免落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罪名,而且他当时战斗在第一线,要是一不留神挂了,这个指挥使就不再姓戚了。他老爸比他还惨,生戚继光的时候都56了,也是纳妾以后才生下的戚继光和他的弟弟妹妹。相信他老爸看到戚继光能够比他提前20年解决这个家族里最大的问题,虽然有很大的生命风险,但还是很欣慰的。

    他老爸名讳戚景通,是个中高级军官。为官非常清廉,为人则是正直清高,以致家庭条件贫穷得很,办他的丧事都要借钱。和老爸相比,戚继光官当的大,为官不怎么清廉,溜须拍马的事情也没有少干,比如派了部队给张居正长排场。但是有一点和他老爸相同的是,死的时候家庭都清贫得很。他利用权力谋到了金钱和地位,但金钱和地位显然没用在自己身上。

    骂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能够做的比他更好的时候再去骂他,那可能更有效一点。可惜的是,很多无耻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到,但他们善于骂人,他们更善于把别人降到一定的高度,而不是把自己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戚景通元配夫人张氏,不能生育,后来又娶了王氏,生下了戚继光。王夫人“赋性端庄”,与张氏相得甚懽,很受家族成员的尊重,后赠一品夫人,显然是戚继光的原因。戚继光十岁的时候,王夫人去世了。这一年,他老爸退休,理论上戚继光已经是四品官预备役了。十七岁,他去北京办理接班问题,他老爸也去世了,他爸的丧事还是张夫人借钱办的。张夫人养大了戚继光,对他“慈爱甚于己出”,含辛茹苦抚育他成长。

    (这一段和明月的内容不太一致,)

    戚继光的爷爷呢?也不怎么样,因为戚景通就是过继的。戚继光名义上的爷爷戚宣,亲生爷爷戚宁。戚宁,妻阎氏,生戚景通后六年去世;以子景通贵,赠“昭勇将军、都指挥佥事”。阎氏24岁而孀,“躬纺绩,事姑训子,艰苦万状,毫无怨色”,抚孤守节 63 年,含辛茹苦抚育幼子,节孝闻名乡里;87岁逝世,后因继光,追赠“太淑人”。

     “赠”,是指因子孙之功,而授予过世的长辈荣誉称号或爵位,也叫“封赠”

    多解释一句,为什么戚宁赠“昭勇将军、都指挥佥事”?这是因为“登州卫指挥佥事”是他们家世袭的职位,就算他家穷得要死,但是正牌的登州卫指挥佥事是戚宁的哥哥戚宣。戚景通的登州卫指挥佥事是从戚宣那里继承来的,因为戚宣没有孩子,而没有后代的罪过是很大的,是非常不孝顺的一件事情,只好从他弟弟那里过继一个。其实别说戚宣,文天祥还要把自己弟弟的一个儿子过继到自己名下,以免断了香火,虽然他弟弟降了元朝。

    戚宣的爸爸戚谏,子嗣也不多,只有两个儿子,前面已经说了。倒不是因为他不能干,实在是他去世得太早了,27岁。戚谏,从小力大过人,弱冠时曾独搏一虎,为乡里人所称道,看来至少到明朝,山东还是有老虎的,还可以确认,明朝的时候山东是没有打印的纸老虎和数码相机的。戚谏也是戚谏的老爸戚珪和小老婆生的,因为戚珪老是没儿子,不得不老来纳妾刘氏,难道也是怕老婆?

    难道戚家的正房太太都不会生孩子?

    戚继光他老婆对他和整个戚家都是很好的。戚继光袭职之初,家中生活困难,她曾经卖掉自己的首饰来备办招待客人的酒菜;曾买回一条鱼,自己吃鱼头和鱼尾,把鱼身留给丈夫;还曾经卖掉自己的首饰帮戚继光的弟弟娶媳妇。要说有这种老婆可是一种福分。

    戚继光的老爸最高干到神机营副将,老丈人则是一方总兵老丈人的官要大一点。据传说他老婆王夫人的武功和兵法是家传,将门虎女,脾气倔强,善用刀剑,发起火来连戚继光这整天练武的都不是她的对手,经常被打得到处跑。史料上没有记载,但这个传说可信程度还是挺高的。唉,出身比不过老婆,打架打不过老婆,穷得让老婆卖首饰,难怪戚大帅怕老婆。

    先说武功。要是性情柔弱、没练过武功的女人,估计可能得知老公背着自己在外面养小老婆,可能最多无奈的哭一场罢了,毕竟男人三妻四妾在那个时代还算正常;性情刚烈的可能会拿着剪子,或者绣花针(这个还是算了吧,容易联想东方不败),去找老公讨个公道;实在无法想象没有武功在身的人会提着刀到处转悠,吓的戚继光到处躲藏。要说戚继光“请夫人阅兵”有一定的夸张,不夸张的是王夫人扬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剁了你誓不罢休!,{“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

    自己老这么躲也不是个办法,总有被抓住的那一天,戚继光于是决定自首。他一咬牙,既没顶盔贯甲,也没罩袍束带更没有提枪背剑(反正打不过),赤手空拳,就回家了。出乎王夫人意料,戚继光趁老婆还没来得及拿起刀,倒头便拜0rz,然后嚎啕大哭,说为了生儿子才不得不纳妾,以免犯下不孝的大罪,本人并没有忘记过去的恩情,也非好色之徒,决不忘记老婆当年对自己的恩爱,求得组织上,错了,老婆的原谅,并决定将来把一个儿子过继到王夫人名下。然后夫妻抱头痛哭,化解了一场恩怨。显然王夫人被感动了,因为她居然没感觉到,戚继光的外衣下面还有一件软甲。

    王夫人的兵法呢,土鳖抗铁牛………

    关键词(Tags): #戚继光元宝推荐:铁手,老马丁,东湖珞珈, 通宝推:mezhan,zen,煮酒正熟,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成功人士怕老婆的原因分析

      成功人士怕老婆似乎很常见

      笨狼分析,怕老婆说明家庭相对民主,嫉贤妒能的潜意识少些,现实中能更好借助他人力量

      其次,老婆也得有让成功人士惧怕的资本,譬如有功了、有才了

      一辈子的事情,马马虎虎找个很差劲的,怎么可能成功

    • 家园 【原创】完结篇:戚继光的练兵

      觉得大家戚家军可能有一个误区,就是戚家军总是凭借人数优势干掉对手。实际上战斗中戚家军比对手占优势的时候非常少,基本上是以少打多,但就是厉害。因为就算倭寇人数是戚家军的4、5倍或者更多,阵势一旦摆成,倭寇能够当面砍人的就只能占劣势了,剩下的搭不上手。

      练兵的第一要素是选兵.

      这个太重要了,戚继光差点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年戚继光在蓟门(不是蓟门桥)巡边的时候,带的是他的子弟兵,都是俺们山东银。虽然大家训练起来有点吊儿郎当(好几辈子的老兵油子了,可以理解),打起仗来却不会把戚继光扔在一边就跑,山东银打仗还是靠得住的,再说山东民风尚武,打架底子还是有的。

      到了浙江,带上浙江兵,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和倭寇一打照面,大家掉头就跑,还好戚继光基本功扎实,欺负日本人没有远程打击武器,三箭射死三个倭寇头子,稳定了局面。这帮士兵一看有便宜可捞,立刻转变了态度,追。敌人败了倒是杀呀,得,这些兵追了两步,不追了。戚继光很郁闷,抓过一个兵来问了一下,人家回答得好“把他们赶远点不给我们添麻烦就可以了,反正还得回来”,我要是戚继光鼻子也能气歪了。再后来又一仗中,这帮浙江兄弟们闻鼓则退,大家往后一闪,可就把戚继光给扔前面了。虽然戚继光没有足够的准备,但优良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武功救了他自己。关于戚继光的武功如何,大家上网看看即可。

      浙江兵的战斗素质,可以从胡宗宪的话里知道:“浙江兵要是能练出来,还轮得到你,我早把这事办了”(浙江来的兄弟可以去找胡宗宪和戚继光的麻烦,别找我)

      戚继光在从义乌招兵之前,确实练了一些浙江兵,虽然不是很强,但也比别的部队强多了。他这个阶段的方法,可以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而且是双份”。说开了就是大家练武,到时候了就搞职称评定。赢了的可以吃肉休息升级,输了的不仅没有安慰,还要饿肚子、挨板子,不仅对手打你,头也打你。没办法,这个差距拉得太大,大家训练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可是,戚继光发现,这帮兵技术不错,战斗意志不强。如果说从前的浙江兵像中国足球队的话,那么这群兵有点像*****。

      于是,戚继光找到了义乌兵。这帮兄弟是“乡野老实之人”和“惯战之人”,而不是“城市油滑之人”和“奸巧之人,而且“身体丰伟、体壮力大、武艺精湛、反应伶俐、负有胆气之人”。这些当中,戚继光看重的是胆气。

      明月写的更有意思

      凡选入军中之人,以下几等人不可用,在市井里混过的人不能用,喜欢花拳绣腿的人不能用,年纪过四十的人不能用,在政府机关干过的人不能用。

      以上尚在其次,更神奇的要求还在下面:

      喜欢吹牛、高谈阔论的人不能用,胆子小的人不能用,长得白的人不能用,为保证队伍的心理健康,性格偏激(偏见执拗)的人也不能用。

      练兵的第二要素是练士气。

      说句不太夸张的话,戚家军个个都是钢七连。

      戚继光在这里,干起了指导员或者政委的工作。

      诸位都听了,凡你们当兵之日,是要拿饷银的,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但你要记得,这银两都是官府从百姓身上纳来的,你在家种地辛苦,现在不用你劳动,白养你几年,不过望你一二阵杀敌,你不肯杀敌,养你何用
      !?”

      老实人听了这些话,又有几个不会热血沸腾。这才有了横屿岛前:

      戚继光:“你们一旦上岛,便无退路,如不能胜敌,潮汐再涨时,便是必死之刻,若你们无此决心把握,便不要渡海,我绝不责怪”

      “不远千里而来,岂能后退,不杀倭奴,誓不罢兵!”

      有这样的士气,这样的信心,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练兵的第三要素是练纪律

      戚继光的兵,来了就练队列,练不练内务咱就不知道了。队列有没有用不知道,但是戚家军的纪律确实练出来了。

      戚家军不是没出现过打仗退缩的人,戚家军成军之后第二年,攻取侨寇占领的一座易守难攻的石桥,第一次进攻失败,一哨官兵三十六人(33+3,三个队加上各队的后勤兵)全部阵亡;他又令另一哨进攻,随即又阵亡一半多,这时余下的人企图后撤,戚继光亲赴现场督战,当场将后退的哨长一刀劈死,余者皆震惊,遂奋不顾身,终于取得了胜利。更不用说流传多年的”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了。斩子不知道确定与否,把自己的舅舅打了一顿板子却是有的。

      戚继光当众惩罚舅舅,当晚又设筵谢罪,舅父表示心悦诚服。“由是风闻远播”,军士纷纷议论说: “法不讳亲,公也;先国后己,让也。舅且不假,况在门墙为之属吏乎了苟或不取,抵自速罪决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他还在山东的时候。戚继光是小妾生的,生母早丧,父亲年老身体不好,全仗另外一位母亲拉扯他长大。在这种情况下还如此果断,看来他的名将气质早已炼成。

      不仅有罚,而且有赏。戚家军的军费充足,戚继光自己有没有什么私心,这一条贯彻的很彻底,戚家军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赏不逾日”。这样才造就了一支铁军。“所谓恩赏者, 不独金帛之谓也,虽一言一动,亦可以为恩为惠;所谓威罚者,不独刑杖之威之谓,虽一语一墨,亦可以为威为罚”(想起了许世友的“老子有赏,赏酒!”)

      多年后,一支沉默的军队在大雨中默立一日,于是“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

      练兵的第四要素是练技战术。

      这一点在鸳鸯阵那里表现得太多了,就不再多说了。提两点,一是练号令,并且要求士兵绝对执行(多年后这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二是练武艺(这么提是因为戚继光本身是高手);三是练阵法,戚家军之前不怎么练阵法,而倭寇的小组战斗力和单兵则强于明军太多,再加上有汉奸的指点和出谋划策,不光明军,和尚也吃了亏。

      练兵的第五要素是装备。

      戚家军装备实在是很好的,这也是打胜仗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戚继光是“一寸长、一寸强”的坚定不移的信徒,他对于火器是非常看重的。鸳鸯阵中的长矛手,在调去对付蒙古人后,已经改成了火枪手。

      戚家军中大量配备火炮、火铣、火箭、虎蹲炮、鸟铣、快枪等远射火器。用牌、筅、枪、耙四种兵器结合起来对付楼寇的长刀,用耙、棍、长枪、钩枪、大棒对付北方蒙古军队的马刀,以战车对付蒙古军队的骑兵。

      《纪效新书》有言:

      “杀 人 三 千,自损八百,此谓势均力敌者立说也。杀人三千,我不损一,则称比之术也。譬之,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彼,使彼器技术到我身,我将器先杀到他身上,便有神技,只短我一寸,亦无用矣.《兵畿》云:‘一寸长,一寸强。’此六字其秘诀乎!”

      “五 兵 之 中,惟火最烈。古今水陆之战,以火成功者最多。兵法云:‘以火佐攻者明。’是火器利于战阵久矣??南方田泥淖陷,步卒轻捷,重器难行,惟鸟铳第一,火箭次之。水兵则种色颇多,攻城则种色尤多。南方左弓矢而首火器者,以其命中、洞物、远击,皆出弓矢之上,故火器足以代弓矢??火器齐,则可与称比矣”

      对于鸟铳,

      “此器中国原无,传自倭夷始得之。此与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犹可中金钱眼,不独穿杨而已。马上、步下惟鸟铣为利器。”

      相比之下戚继光在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中已删去了“拳经捷要”,“拳”只作为训练的辅助内容和手段出现。

      戚继光重视练将远胜于练兵,但觉得个人能力所限,决定不再糟蹋这个好题材,留给有能力的人把这一部分写好吧。

      《完》

      领导,冒号

      铁锹多领了一把,在把这个坑填上的同时,一不留神打算挖李成梁一个坑。

      请指示。

      我不是马甲( 我真的不是马甲)

      元宝推荐:逸云三洲, 通宝推:strain2,mezhan,无梦到徽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