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量化看股】券商创设权证的记帐方法 -- 老拙

共:💬44 🌺6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量化看股】券商创设权证的记帐方法

    11月26日,我在东方财富网的中信证券吧里发了一篇《中信证券4季度业绩预测》。没想到被吧主置顶,到今天点击达到7万多,基本上每天1万。可见很多散户是关心[中信证券]的业绩的。

    今天看到一篇回帖:

    兄弟你错了,按照会计制度,580989权证2007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的差价如果为1元的话,应计算公允利润为29.2*1元,即你至少没有计算南航权证的利润29.2元,我认为全年4元以上,可以比较一下谁准。

    这使我想起,在看[中信证券]中报时,曾经看到关于权证创设的记帐方法,当时没有看懂,但好象真的如这位朋友说的一样。赶紧再去看中报,果真好象如此。

    在报表附注的记帐方式的说明中,关于“交易性金融负债”说:

    公司将近期回购而承担的金融负债确认为金融性交易负债,包括公司发行或创设的权证。这类金融负债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入帐,交易费用记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当期损益。

    我理解:“这类金融负债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入帐”,是指创设权证后在市场上卖出取得的收入,按交易性金融负债记帐。因为在权证到期之前,不知道在到期日时权证持有者是否行权。

    但是,注意:“后续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当期损益。”就是说,如果期内由于该权证的公允价值(权证价格)降低(或增加),使得金融负债减少(或增加),则记为收益(或损失)。

    那么,未到期权证的期末公允价值如何计算呢?中报财务附注中说:

    剩余期限在1个月以上的,创设(发行)权证按最近一个交易日均价与收盘价孰高计算公允价值。

    南航认沽3季度收盘价为1.569元,今天的收盘价是0.690元,相差0.879元。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金融负债比3季度末减少了(29.2亿X0.879元)=26亿。这个公允价值变动按上述记帐方法,应记入4季度损益中。当然,到年底南航认沽的价格还会发生变动,但不太可能大涨,因为现在交易所管得非常严,一涨多了就停牌。

    这样的话,可能就应该更改我们之前的预测。谨慎起见,假定到年底因南航认沽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为20亿,我们本周预测营业收入比3季度下降8亿,就变成:

    4季度营业收入比3季度增加12亿,为99亿元。按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为45%计算,则4季度净利润预测为44.61亿,4季度每股盈利预测为1.34元,全年每股盈利3.86元。当前股价(86.5元)的07PE为22.4倍。在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45%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盈利实现环比增长。

    以上的分析不敢最后肯定,但又十分重要,请这方面内行的河友指正,或者有券商财务朋友的河友帮忙问一问这样理解是否正确?多谢多谢!

    4季度每股盈利预测为

    关键词(Tags): #量化看股#中信证券
    • 家园 辽宁成大的价值

      拙总,一直看你的东西,收获很大,非常感谢!不过我这里还是有一事想不清楚,是关于辽宁成大。成大的价值怎么看待呢?比如,如果成大的大股东也是上市公司(比如辽宁AA)的话,那我们也可以给辽宁AA和成大相同的价值吗?如果辽宁AA的大股东辽宁BB也是上市公司的话,那我们怎么看待辽宁BB呢?这种循环持股,怎样评估公司的价值呢?

      • 家园 经过前阵子勇敢的补几手,现在终于快涨到成本价,我--很欣慰
      • 家园 [辽宁成大]的价值

        不在于它是谁的股东。我一般是这样看的,上市公司价值的基础,是其持有资产的盈利能力。所谓持有的资产,可以是工厂、油田、商店、电站等等,也可以是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这些资产能够持续地产生盈利,我们通常可以按这些资产的净资产倍数(市静率),或者这些资产产生的盈利倍数(市盈率)等方法来评估它的价值,也可以按这些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来评估它的价值。

        [辽宁成大]也持有许多资产,有进出口贸易类的,医药生产销售类的,也有广发证券的部分股权。这些资产都产生盈利,其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目前产生的盈利占最大比例,医药类资产(包括连锁药店和制药公司)的盈利次之,进出口贸易类资产的赢利最小。三者盈利之和,就是[辽宁成大]的盈利。目前,[辽宁成大]的市盈率只有15倍,考虑到它的业绩成长性,因此被认为具有投资价值。这个与它的子公司或孙子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太大关系。

        除了资产的盈利能力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被作为上市公司价值的评估因素。比如,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或控股、参股公司发行上市,就是因素之一。因为,旗下或参股公司发行上市,意味着这些公司具有了更好的融资途径和能力,将受到更广泛和更严格的监管,有利于它们盈利的进一步增长。所以,当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或控股、参股公司发行上市时,会被市场认为公司价值的提升。

        也就是说,如果广发证券上市,其融资途径和能力将得到提高,规范发展的动力增强,有利于它的盈利进一步增长,从而使辽宁成大获得的投资收益增长。所以,广发证券的上市有利于辽宁成大的盈利增长和价值提升。

        • 家园 投资收益与营业利润对于公司估值的影响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

          基于投资收益的估值还是存在一定的高估,具体内容可参见:

          http://zhoukan.hexun.com/Magazine/ShowArticle.aspx?ArticleId=12973

        • 家园 成大的问题是主营业务不清晰

          市场对他的看法就会有分歧,广发的股权是盈利的大头,但是对于广发怎么经营他又不管,如果成大是像中信这样专门的投资公司,大家相信这种投资可以持续,对他的将来就会看好,但是明显市场不认可成大能够持续的找到广发这样好的投资.

      • 家园 一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母公司A拥有子公司B,还有其它资产C.

        C可能是优质资产,也可能是劣质资产.

        如果C是优质资产,A的价值就高于B.

        如果C是劣质资产,A的价值就低于B.

        是不是这个道理?

    • 家园 其实怎么计算都不重要,这种权证创设的收益明显缺乏可持续性

      对于估值来说意义不大

    • 家园 我是这么理解的

      南航权证发行29.2亿份,行权价7.43,那么每份权证发行时刻的公允价值是:期权定价公式(7.43,发行时刻南航正股的价格)~=(7.43-发行时刻南航正股的价格)*溢价,其中溢价是根据正股波幅,剩余时间等等计算出来的。那么中信在发行南航认沽权证时候取得的收益是:权证发行价格-权证公允价值,因为权证公允价值为随着正股而变化,所以中信取得的收益也需要随之调整。

      因为南航认沽权证的公允价值一直是0,所以中信发行此权证取得的收益就可以直接看作是权证的发行价格。

      这里面分两种情况:

      1、当时中信创设后已经很快将权证都卖出去了,那么中信创设南航权证带来的收益不会随着权证的现价而调整,因为南航权证的公允价值一直为0,而中信已经按照某一价格将权证卖出去了,市场上权证价格如何波动,已经跟中信的收益无关了,除非在行权前,南航权证的公允价值不为0。也就是说,如果是这种情况,中信发行权证的收益已经记在了当期的季报中,今后也不会调整。

      2、中信一直在买卖南航权证,低了就买回,高了就卖出。那么其收益是会发生变化的:买回权证,则等于“券证发行价”的收益就消失了,代之以“发行价-买回价”的收益;卖出权证,则等于再次创设,再次出现等于“券证卖出价”的收益。这种情况下,需要即期调整的收益是留在市场上的那部分权证,中信买回的不算。可以发现,中信发行南航认沽可以有两种收益:一是留在市场上的券证的“等于其公允价值和发行价差价”的收益,二是中信在买卖权证中赚取的差价。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请老拙指正。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就可以发现,为什么说券商创设权证不是风险很大的收益,而是一种操纵市场、赚取差价的经常性收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