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新农村建设=与房要地? -- 孟龙

共:💬28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严重同意,70后可能还见过因超生扒人房子的,80后就不清楚了

        60后可能见过文革的乱象,以及对农村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冲击性破坏。

        70后的见过计划生育时干部的狰狞。

        实际情况中,房子价值的评估,老实人,穷苦人吃亏的太多了。房子怎么盖的,中间的腐败俺没有具体的了解,但可以估计,应该也很恶劣,盖因工程不是村民的工程,缺乏基本的监督。

    • 家园 从经济角度来看是好的,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让人惋惜啊,唉.

      某种程度上也支持GONGSHA,GONGSHA高估了危害,但是危害的确是存在的.

    • 家园 此类事绝不可轻易开头!!!!!!!!!!!!

      下面的河友可能出于良好的用心,关注农民的生活改善:

      有的认为"多出来的耕地当然还是分给农民"

      有的询问"楼上的住过没有下水的农村平方吗?绝对是说不上舒服的。"

      首先此类事情绝谈不上"当然",否则政府没那麽积极.

      公鲨住过没有下水的农村平房(方),知道谈不上舒适.但是舒适性的升级要比有了灾难性的结果后再整改容易多了.

      切记、切记!

    • 家园 目的的正确不代表方式的正确

      即便目的和方法都正确也无法排除过程中的异化.TG掌权后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和农民搏弈的过程。除非节省出来的土地资源全部还给原来的房 主,否则最终还是会演变成对于农民有限资源的剥夺。而全部由政府负担,眼下看不出有这种可能。即便有可能,最终的结果还是会以通涨 的方式由公众负担。

      这种事情决不是一、二句口号就能搞定的。大炼钢铁、深翻土地都是这样。

      殷鉴不远 后来的人要警惕!

    • 家园 个人感觉是好事啊

      1。耕地问题,要保护环境,搞退耕还林,这里扣掉一部分,城市越来越大,也会吃掉周边的农地,而整个国土面积是固定大小的,所以TG有一个死保16亿亩耕地的说法。不要小看这个退房还地,农村的房子都不小的,集约化耕种也是一个方向,但是现在土地还是农民的失业保险,所以合起来还需要时间。

      2。政府目前应该还是有钱来搞这些事情的,城市里房子的价格大头是土地出让金,农村的建筑成本应该说不高,倒是相应的农村公用设施恐怕会多花点钱,最麻烦的估计还是那些人口不够的小村庄,因为规模效益不够倒是会贵些。

      3。如果对于建筑质量能有比较好的监管,对那些配套的公用设施能够搞好,生活质量相信要比自建房屋来的好,尤其是上下水问题能够解决的好的话,至于环境破坏,不清楚有什么可担心的,详细说说如何?农村生活文化形态确实会有变化,这个不是太大的问题,什么事务不会发展变化呢,关键是看是变好还是变坏了。

    • 家园 无庸担心

      首先各地做法不一样,有的拆了旧房子

      有的没拆,我们那里新旧房子都保留。

      俺的问题是,如果这是主要的目的,中国的耕地真的紧张到如此程度?与房要地,似乎是穷途末路的最后一招了。

      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这个是第一考虑,让农村过上现代生活,建设农村,促进内需。

      耕地其实国家有后备耕地,主要在新疆和黑龙江,一亿亩左右。所以耕地的原因有

      也不是第一原因。

      第二个问题是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来大面积的推行?这将造成农村生活文化形态的大变更。

      财力是有的,解决基础设施就是了。而且农民自己要出建房的钱

      脱离了独家小院,农村就无法进行小农生产了,农民只能走专业化道路。

      当然现在农村年中青人都在外面。让他们小农也不愿意。

      一年里楼房他们也未必住几天。

      第三个问题是与此相关的商机和危机,比如低成本的公用系统如何解决?

      集中居住,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反而好解决,节省钱。

      水吗,可以在楼顶抽水存着,下来就是自来水。

      气嘛,就是沼气,当然这个可能冬天不好使,楼房里应该保留柴灶

      当然最后可持续发展,毕竟原来农村本身对环境的影响是比较低的。这种集约化的单元楼与脆弱的公用系统,对农民在新楼房里生活质量和环境破坏的担心还是比较大的。

      不会破坏环境吧,生活质量肯定有提高。

      • 家园 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太少,比如垃圾处理。现在推行的早的村子,大致的感觉是城市边缘城乡结合部的状况, 结合部的问题长期存在,难于解决相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东东山那里可能比较富裕,投入的多?

        个人认为技术上,低成本的公用系统一直没有解决。没有东东山讲的那么简单,比如沼气,一家一户做饭还凑合,作为燃气使用,根本不现实。

        楼房里应该保留柴灶,就基本上是黑色幽默了。难以想象,再说了,设计时根本没有烟道!

    • 家园 任何强制性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尝试

      都是反人性既反动的,如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食堂等,这是有血的教训的。至于所谓动员和强迫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本质上并非有太大的不同,XX主义国家历来如此。任何改变都必须是引导式的,自发的,譬如农民对于电灯的向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