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股市观察】市场、估值与周期的哲学 -- 陈经

共:💬18 🌺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周末股市观察】市场、估值与周期的哲学

    中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多毛病,这不容否认。有时公司内部人员会怀疑,就咱这破公司,居然值几百亿?所以,很多人买的是不熟悉的公司,反而不害怕。看空经济学家、股评家说中国股市2000点才有投资价值。上轮熊市就有“千点论”。

    有时,人们又觉得中国经济大有可为,新兴朝阳行业前途无量,未来一片大好,信心十足给出良好预期。去年有“万点论”。

    到底哪个是真的?

    这是一个影响重大的哲学问题。我的观察是,这相当于对上市公司或者A股整体作出了高与低的两套估值,然后估值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资本市场中,我们要对“检验”深入理解。

    A股去年涨得很好进行了一段,高估值状态维持了一阵。现在又跌下来了,过去就成了泡沫,低估值看空似乎是“真理”。看空的经济学家、股评家可能会说,我们的估值模型是正确的,去年高估的估值模型是错误的,是泡沫。但是,如果以后又涨上去了,怎么算?去年股指高的时候,看多的能不能说看空的是错的?从哲学上来说,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的领悟是,资本市场的“检验”和科学定律的检验不一样。一个物理定律,是可以不断重复进行检验的,如果有一次不对,定律假说就失败了,这个叫“可证伪性”。但在资本市场上,股指随着市场情绪时高时低,有时高估值状态实现了,有时又是低估值状态。没有哪个估值理论能一直“永远正确”。所以,检验标准不能这样定。

    我认为,如果一个估值理论提出的时候,最终实现了一段时间,那就是一个成功的理论。比如我去年说了一个“国家做庄”的高估值理论。当人民日报4800点发社论说“股市形式一片大好”,股指杀上5000,几个超级大盘股纷纷从海外成功回归,十七大说“财产性收入”,温家宝说“慢牛”的时候,这个理论显得挺好。在那个时间段,它算是成功实现预期了,也帮助我们一些人挣到了。

    但我们要注意到资本市场的本性,没有一个估值理论会一直“长胜不败”。所以,估值理论实现以后,等待它的就是失败!人们往往注意到高估值状态不可持续,跌下来就说过去是泡沫,是错误的,危害大。但低估值状态从哲学上来说,并不比高估值“泡沫”更加高明,也是不可持续的,也会有种种危害。上轮熊市A股的低估值状态危害非常非常大,我个人认为比泡沫危害还大。因为低估值状态A股失去融资功能,很多公司跑到海外低价上市,和白送一样,亏了上万亿美元不止,令人心痛。

    估值理论只有结合时效性,才是完整的。因此,一个“完美”的股评家,不能一直唱多或者唱空,不能以为一套估值理论可以包打天下,要时多时空应时而动。如果早些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去年高估值成功后,就应该转向“大小非估值”理论,转多为空。另一方面,如果因为现在市场的下跌,就说我去年说的“国家做庄”高估值理论完全不对,这也是片面理解。对估值理论而言,成功是失败之母。

    当然,有时这会显得很可笑。一个刚刚说某股票应该值100元的“成功”股评家,真涨到100以后,又说它只值50。在我们这个检验框架内,股评家也许应该这样去说:它会涨到100,然后跌到50,值多少是个没意义的问题。这听上去象趋势派的说法,正经股评家或者机构分析报告肯定不会这么写,但价值投资估值体系就得这么去理解。我们看机构分析报告,心里要清楚,即使它的估值实现了,也是一时的,变化才是永恒的真理。

    明白了市场检验估值理论的哲学道理,我们对市场周期性就能更好的理解。高估值与低估值状态交替出现,市场起起落落,周期性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没有哪种估值能一直通行。企图对抗周期性,想防止“暴涨暴跌”搞估值不高不低的“慢牛”,或者一直想“国家做庄”维持高估值,或者想“防泡沫”打压股市维持低估值状态,都是不可能一直成功的。周期性的来源是市场情绪。市场情绪非常容易互相影响,一个阶段看多的人多,其它人也就跟着看多做多,股市上涨,看多成功自我强化,市场资金谁不做多谁笨。市场情绪高涨,大势向高估值发展。另一方面,基于同样的原理,看空情绪也同样会互相影响,大势倾向低估值。这是人类的心理,管理层都会如此,涨得好的时候觉得有好处,跌的时候又觉得确实该跌。无法对抗的自然现象,逆市调控会越搞越离谱,实践证明就是失败的。市场情绪偏多或者偏空了,要把人心扭转,得出非常重量级的利空或者利好,市场情绪扭过来了,可能又需要反过来出重手,这就不是调控,而是没谱。所以建设股市制度不要太过关注市场本身,不要计划经济思想。即使中央想调控,也不要幻想对抗周期性成功,而是应该顺应周期性,因势利导,防止周期性过分发展滑入崩溃状态。

    宏观经济也有周期性。人们觉得钱好赚,纷纷扩张各种业务赚钱,需求产生进一步促进繁荣。银行的信贷增发下来,公司真的挣到了钱,利润报表普遍不错,把过去几年的利润“做”好,谋划上市。银行觉得有危险开始紧缩小心放贷,钱不好挣了,建立在“钱好挣”基础上的扩张行为会失败,公司面临各种困难。这也是无法阻止的过程,能够控制得不过分就不错了。经济表现与企业经营确实有周期性,这是股市周期性的重要来源之一,虽然有的时候市场情绪过分发展,可能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并不一致。

    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一个上市公司,到底是问题多多,还是前途光明?我们现在可以正确回答了。

    在市场情绪不好的时候,它就是问题多多,问题并不是假的,我们要重点观察这个。我们买入持有公司股票的时候,要对它作出保守的低估值,来决定现价的安全性,靠这个来实现“熊市买股”的价值投资原则。你这时说某个中小企业未来会多好,市盈率也不高,多半不管用。也许人们会发现它前几年的利润是“做”出来的,或者就是拿着原始股想套现的坏人“送”的利润。也许它的在建项目摊子铺太大,市场并不如预期的好,会赔钱。做保守的估值不能片面看市盈率、净资产,要考虑很多问题,这是价值投资的功夫。结合目前市场情绪,这是我们正应该研究的。

    在市场情绪好的时候,它就是前途光明的,光明也不是假的,我们要有想象力。要大胆作出激进的高估值,不要保守。未来光明前景也不一定不可实现。市场情绪好的时候,只要有那么一些人相信未来前景光明就行了。这也是价值投资的功夫,但可以结合趋势投资作出判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