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问一个愚蠢问题 -- 晨枫

共:💬45 🌺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晨大不耻——提问,俺们洗耳旁听
    • 家园 增发主要是三条途径:外汇占款、铸币税、银行借款

      第一个是中国特色的“外汇占款”,出口换来外汇,或者海华送过来美元,通过商业银行到央行换成人民币。央行就印钞,或者增加电子数字,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增多了。这是近年来货币增发的主要途径,可以想象,1.8万亿美元外储,要增发出10万亿以上的人民币进入流通,而且这些人民币还不是持有人的负债,有自主支配权的。它在银行里表现出来的,有一个乘数效应,不只10万亿,A公司存在工行,工行贷给B公司,B公司存到建行,银行存款数字上可能多过20万亿。

      第二类是政府的“铸币税”。这个就是央行印出来,然后政府花出去,空手套白狼。如果不通胀,也没人计较。头两类的钱是已经硬硬的给人用了,银行系统没有产权的。

      第三个就是传统的增发,央行印出钱扔到商业银行。这算是央行存到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再把这钱借到社会上,所以现代经济不借钱是肯定不可能的。这一类的钱,最终产权都是银行的,央行发出去,商行再借出去,不管流到哪,都可以查清楚是谁借的,一级级还回来是可以的。比如现在说人资产多少多少,其实真要算钱,买房的可能大部分是负资产。越富的社会,越是负资产。不过央行是不会让商业银行清算的,不会搞这种大清算。而是按一套规则管理,什么利率、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银行也不会搞清算,不会让公司立刻还钱,不会让买房的立刻还贷。它不清算,社会上钱就越来越多。一紧缩,管你经济有多好,钱肯定就不如过去容易挣了。这一类的我感觉近年来不如第一类放出来的钱多。

      这是我自己琢磨的,不知道书本上的说法是什么。

      • 家园 谢谢陈大答疑,正在拜读中
      • 家园 RP爆发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陈大写得好,请教一个问题,

        对于第一类的增发,比如现在从国外汇入中国的外汇很多,不论是外国的投机资本,还是海外中国人自己汇入国内的,大家都是在盼着人民币继续升值,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就又换回美元,汇出中国,这个时候央行或者中央财政也不可能把已经发行的这些外汇占款的人民币收回,所以实际的货币供给就太大了,那个时候是不是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通货膨胀?

        • 家园 美元现在央行手中,热钱撤出央行就收回人民币。

          你把政府也应该看成一个企业,央行可以提供和吃进无限多的人民币,但有两个调控的本事:隔夜拆借利息(就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就是在央行和企业(包括个人)中间起桥梁作用,央行和商业银行每天晚上结算一次拆入借出。

          现代金融的架构就是央行的独立性;但没有一个国家的央行不受政府影响。比如政府要发债券的话,央行还是会买的,比如这次美国两房的问题。

        • 家园 热钱退出,效果可能不是通胀,而是通缩

          我个人认为热钱是不容易退出的。如果真的大规模退出了,那么外贸顺差会减少很多,新增外汇占款减少。已经发出的人民币总是会在那的,只不过换了主人。通胀主要看货币供给与实物产出。中国的实物产出与产能不断增多,货币供给却不如往年增加得多,热钱退出打低房地产,打击出口,行业萧条, 会是一个通缩效应。

          可能发生大规模通胀的,是美国这样,如果世界各国的美元都跑到美国去买东西。中国在境外的人民币规模不大,不会发生这种效应。

          • 家园 央行还是有办法回收发出的人民币的

            可能的手段有:

            1.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持有的国债。这时,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用手里的货币购买,等央行收到后,就将其退出流通,市面上的货币就少了。货币在央行手里的时候,很多时候钱就不是钱了。按渔樵的贴,美联储可以这么干。人行不知道可不可以直接持有国债。

            2.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持有的商业银行贴现票据。这个人行是可以操作的。 平时,商业银行钱不够的时候,就拿票据找人行贴现,人行在发行额度内就允许贴现,即借钱给商业银行,即发行该额度的货币(信用)。当人行卖出持有的票据,收到货币,就是回收信用,减小社会的货币总量。没到期,原来的商行没钱买?没关系,还有其他商行和金融机构呢。

            3.提高准备金率。这个最厉害。商行乖乖的把更多的钱“存”到人行。虽然叫“存”,但记住,钱到了央行手里,基本上就不叫钱了。在央行手里的钱是不会对经济发生作用的。所以也是退出流通,回收货币。

            4.提高利率。这个也有作用。利率高,商行的贴现意愿就降低,发行就少。而且,企业的借款成本也高,借款意愿就少,人民就偏向存钱,花费就少,经济流转速度就放慢,货币乘数就小,社会货币总存量就小,也是回收了货币(信用)。

            当然,在大家口袋里的货币还在,央行不能直接就把他们给抢回去。央行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但是,这部分只是整体货币存量的一部分,可能还算不上一大部分。

            大头还在乘数产生出来的部分。因为我们口袋里的钱,大部分还是存银行了。如果提高准备金或利率后,银行能再贷出的钱就大大减少了,货币总体供应量还是会下降。比如:央行发行的原始货币(基础货币?现在的一些概念教科书写的很模糊,有那位达人侃侃?)为A,那么在准备金率为10%的时候,货币总量的理论值为A的10倍,即10A。当准备金率提高到目前的17.5%时,货币总量的理论值为5.7A。 即央行准备金大棒一挥,社会总货币量就下降了43%。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持有的钱(即央行原始发行的货币)只不过占其中的5份之一到十分之一。央行到了要抢我们手里的钱才能稳定币值的时候,天下早就大乱了,这在历史上应该没有发生过吧?

            那怎么通胀率还这么高? 这就是外汇占款含热钱的问题了。就是央行收的快,还赶不上外汇占款那里增发的快。目前的汇率机制决定了央行不得不买入外汇而增发本币。那就改汇率机制? 没那么简单,而且说不定就落入圈套了! 为什么。。。? 为什么?。。。。太复杂了,俺都搞定了,还不成了经济学家了,呵呵。

      • 家园 陈大,政府这么个发行钞票的方法,你还看好zg经济么?

        老大 该多翻空的时候 要翻啊。 我可是彻底多翻空了,连着美国一块翻!

      • 家园 解释的很清楚
      • 家园 niu

        cheng da

        hai shi ming mai ren !

      • 家园 第三类我补充下

        一般来说,银行有了存款,就允许贷款出去,不过不是全部,必须留下准备金以后,好比百分之二十的准备金率,那么,银行获得一万存款以后,允许贷款八千出去,贷款出去的怎么算呢??当然是算贷款的公司在银行帐户上增加了八千存款,那么,银行新增加的八千存款重新又获得了贷款出去的资格,当然,允许贷款的数目一样需要扣除准备金,也就是说,银行一旦获得了一万存款,但是实际上能贷出去的款却很可能不止一万块而是更多,这个数目与准备金率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准备金率提高,能够大幅度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现实里,只要中央不发放贷款额度,照样可以起到调控的目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