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谁的脑袋在飞?[焦点访谈2007-牛奶掺假揭秘] -- 阳明

共:💬13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谁的脑袋在飞?[焦点访谈2007-牛奶掺假揭秘]

    牛奶掺假是行业秘密嘛?

    2007年4月11日,CCTV《焦点访谈》:牛奶掺假揭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按照有关规定,生鲜牛乳是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常乳,禁止掺水、掺杂、掺入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物质。但记者调查发现,陕西杨凌的一些奶站在收购生鲜牛乳时存在着掺假行为。

    杨凌有大大小小的奶站几十家,是陕西省的重要奶源基地之一。这些奶站大部分都是机器化挤奶,每天奶农按时将奶牛赶到奶站,用挤奶器将牛乳挤出,通过管道直接罐装到奶罐。奶站的任务就是收购生鲜牛乳,贮存到奶罐,通过专用车辆送到乳品加工生产企业。

    杨凌科利奶畜有限公司是一家生鲜牛乳收购站,采访中,该公司工人告诉记者,每天,在乳业公司拉奶的车来之前,奶站为了增加分量多卖钱,都会先往奶罐里注水。之后,为了达到乳品企业收奶的标准,奶站还要将蛋白、脂肪等掺入已经注过水的牛奶中。

    根据当地人的指点,在一家兽药店,记者很轻易地就买到了奶站掺假时使用的脂肪油、蛋白粉、脂肪粉、麦芽糊精、VC钠等添加剂。据了解,掺假所获得的利润十分惊人,500多元的原料就能用水凭空兑出2000多元的“牛奶”掺到真牛奶中。

    专家表示,如果原料奶在源头上就已经掺假,那么乳品企业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奶产品。而乳品企业逐一对各项指标进行详细检查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牛奶掺假已经不是个别行为。如何在奶源上把掺假牛奶控制住已经是当务之急。

    详细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牛奶是很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须营养品,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食品,从奶源、加工、包装、储运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不久前,一位陕西的奶站老板向我们栏目反映,在奶站收购生鲜牛乳这一环节存在着掺假行为。按照生鲜牛乳收购标准和生鲜牛乳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生鲜牛乳是指从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初乳,禁止掺水、掺杂掺入有毒、有害的物质及其它的物质,那这个奶站老板反映的奶站掺假,究竟是否属实呢?来看记者的报道。

    解说:

    杨凌有大大小小的奶站几十家,是陕西省的重要奶源基地之一。这些奶站大部分都是机械化挤奶。每天奶农按时将奶牛赶到奶站,用挤奶器将牛乳挤出,再通过管道直接罐装到奶罐。奶站的任务就是收购生鲜牛乳,储存到奶罐,通过专用车辆送到乳品企业。

    但是,3月25日下午,记者在杨凌科技奶畜有限公司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这里是一家生鲜牛乳收购站,任务就是收奶。那么,这名工人在做什么呢?只见他拿着一口大碗,从一个纸箱里舀出白色粉末倒入桶内,水桶里已经有了一些奶白色的液体,还用手仔细将碗里的残留物抹干净,随后这名工人拿着一根钢管用力搅拌,搅拌的同时还把沾在水桶、钢管和手上的东西一一抹干净,和到水桶里,搅拌均匀后,再将这调好的一桶桶白色液体倒入奶罐中。

    记者仔细看了一下,那个盛白色粉末的纸箱在这个车间还有很多,还有一些已经用完的包装,写着乳清粉合成多肽粉。那么,这名工人究竟在做什么?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找到了两名曾经在奶站工作过的人。

    记者:

    到做什么工作?

    知情人:

    我做的是调奶,

    记者:

    调奶?

    知情人:

    对。

    记者:

    什么叫做调奶?

    知情人:

    或者是酸碱度,或者是指标不够,或者加入乳清粉、蛋白质。

    记者:

    就是造假。

    知情人:

    可以算。

    记者:

    可以这么说。

    知情人:

    对。

    解说:

    知情人说,25号下午记者看到的那一幕正是厂里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掺假,车间里记者看到的那些纸箱子里所放的正是掺假所用的各种掺假剂。这家奶站有 200多头牛,全部是机械化挤奶,挤出来的奶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奶罐。据他们说,每天在乳业公司拉奶车来之前,奶站为了增加分量多赚钱,都会先往奶罐里注水。

    记者:

    有没有说标准加几桶水或者说加多少斤水的?

    知情人:

    没有。

    记者:

    就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

    知情人:

    估摸加,拿管子,自来水。

    记者:

    水龙头一开就往这个奶罐里加水,那加多少啊?

    知情人:

    加个十来分钟。

    解说:

    加水后,奶自然就稀释了,各项指标就降了下来,而乳制品企业在收奶时,对牛奶的脂肪、蛋白等指标是有要求的,除了低于指标的奶要绝收之外,同时根据蛋白、脂肪的主要指标含量的高低,将牛奶分为合格奶和优质奶,优质奶的收购价格要高一些。于是,奶站的工作人员还要通过加蛋白、脂肪等把已经注水的牛奶掺假,让这些掺假牛奶从乳制品企业常规检测指标上看起来合格。

    记者:

    加了水以后,这奶是不是指标就不合格了?

    知情人:

    不合格,然后再拿仪器测一下,不够再调。

    解说:

    他说所的检测仪就是这样一台乳成份分析仪,它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检测出牛奶当中的脂肪、蛋白、水分等指标含量,这样的仪器几乎每个奶站都有,它可以检测奶的各项指标是否合格,而像“科利”这样的奶站还有着另外的作用。

    记者:

    你们奶站里面自己有没有检测收来的奶的什么脂肪、蛋白这些指标的仪器?

    知情人:

    有。

    记者:

    你会用吗?

    知情人:

    我会。

    记者:

    你用它做什么呀?

    知情人:

    用来掺假以后就过来看一下,要是不行就继续加。

    记者:

    实际上这个检测的仪器是你们掺假的一个标准?

    知情人:

    是可以这么说。

    解说:

    也就是说,奶站掺假的时候,先往奶罐里加水,再根据经验,将蛋白、乳清粉、脂肪之类进行调制,按照乳制品企业收奶的标准,奶站会对掺假牛奶的脂肪、蛋白质、密度、酸度、细菌等指标进行检测,哪项指标不达标就添入相应的添加剂。有了这台仪器提供的数据上的支持,奶站就能够调配出从检测指标上看合格的牛奶了。记者在“科利”奶站看到情况让人触目惊心。那么,这些添加物是从哪里来的呢?

    记者听说当地有个兽药店在卖这些东西。那么,兽药店怎么会往人用牛奶里添加的东西呢?记者试探性地去了这家兽药店,没想到,听说要往牛奶里掺假的东西,兽药店老板非常熟练的给我们列了个清单,包括脂肪油、蛋白粉、脂肪粉、麦芽糊精、VC钠等这五样东西,共计545元。看来,他做这种生意已经是轻车熟路了。随后,他带着我们到离药店不远的所谓仓库里拿货,这个仓库并没有存放任何的兽药,存放的全是各种掺假牛奶的原料。

    兽药店老板:

    把这个加一点就行了,夏天了,这个起保鲜和防腐作用的,就是保持原有的风味。

    记者:

    那不就是防腐I剂?

    兽药店老板:

    不是防腐剂,是保鲜剂。

    解说:

    据兽药店老板说,这五样东西加上水后至少能调造出1吨半的假奶来。这样的掺假行为让一些人感到气愤,蒋卫锁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当地经营奶站多年,他给记者算了笔帐。目前,奶站从奶农收奶是每公斤1.7元,卖给乳业公司是1.9元,扣除奶站正常运营所需费用,利润很少。而500多元买来的掺假原料就能勾兑出价值2000多元的牛奶。由于掺假的利润是惊人的,甚至还有人在夏天为了防止牛奶变味,竟然在牛奶里添双氧水、抗生素,把乳制品企业拒收的不合格奶拉回来再加工。

    蒋卫锁 某奶站经营者:

    这些有的人拒收了以后,本来这个奶拒收了,他把这个奶拉出去以后加一些假,再造假,第二次又返过来。可能今天的坏奶,明天他们一加工好又交过来了,其实实质上更坏了,但是又交上来的,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通。

    解说:

    据蒋卫锁介绍,掺假的情况在杨凌出现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家两家。为此,蒋卫锁多次向相关部门、企业举报当地奶站的掺假行为,也先后有相关人员到杨凌当地进行检查,但掺假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这样的掺假究竟会有什么的后果呢?记者找到了83岁的骆承痒,他是中国奶业协会顾问,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在奶业界是很有影响力的专家。牛奶掺假让他忧心忡忡。

    骆承痒 中国奶业协会顾问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如果加了这个东西之后,即使它的营养成份或者跟牛奶基本是匹配的,基本差不多,就是指标看起来和牛奶一样,但它的营养结构完全改变了,起不到牛奶真正的作用,人喝了营养价值就不一样了。那么,如果加了一些抗菌素,加了一些双氧水,这玩意对身体不仅起不到作用,而且恐怕对身体危害还很大。所以总得来看,在牛奶里面不允许,奶站里面更不允许添加任何添加剂。

    解说:

    骆教授告诉记者,之所以明确禁止奶站往牛奶里掺入任何物质,很重要的原因是奶站提供原料奶进入乳制品企业后,乳制品企业还要根据科学配方加工成各种奶类产品,但如果原料奶在源头上就已经掺假,那么,乳制品企业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奶产品。

    26号下午,一辆送奶车由“科利”奶站开往西安海星现代饮品有限公司,海星公司是一家贴牌生产的加工企业,拉奶的车进厂后半个小时没有出来,蒋卫锁拨打了该公司的举办电话。

    蒋卫锁:

    以前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些事情?

    海星相关负责人:

    有,有这个事情,但是只能是凭猜测,从来没有测出来过,他非常非常小心,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首先就是他掺假了哪些项目,一个是化验,再一个就是暗访,到他的站突击检查。

    解说:

    那么,乳制品企业能否将掺假牛奶拒之门外呢?

    骆承痒:

    现在已经检查出来牛奶掺假的25种了,可能现在掺假东西比这个还多得多,工厂里面要全部检查一遍的话,这个也不现实。

    解说:

    骆教授告诉记者,掺假往往都是偷偷进行的,很难抓到现行,而乳制品企业逐一对各项指标进行详细检查并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牛奶掺假已经不是个别行为。而没有好的奶源就生产不出好的牛奶,这样的现状让人堪忧。

    骆承痒:

    我认为这个事,有关方面应该重视这掺假,而且定出一种规则,不能说到处收牛奶的时候不重视原料的质量,没有好的原料绝对做不出好的产品。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没有好的奶源就生产不出好的牛奶产品,这种注了水,掺了假生产出来的牛奶已经破坏了牛奶本身的营养价值,而对于这样的牛奶产品消费者是无法分辨的。如何能在奶源上把掺假牛奶控制住是当务之急。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并欢迎您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再见。

    中国控制通货膨胀,奶制品不能涨价?

    2008年资料

    涨声一片的进口奶粉,绷紧了家长们的心弦,也牵动了市场的神经。

    在3月中旬放风涨价半个月后,美赞臣、雀巢、惠氏等占国内市场主流地位的进口奶粉近日纷纷提价,涨幅高达5%至30%。虽然涨幅不一、时间不定,但“价格走高”已经成为共同的趋势。

    成本论站不住脚

    有关提价的原因,奶粉企业众口一词地把此次的提价归咎于原料成本的上扬。据介绍,全球奶粉及原料供应的70%-80%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而目前两国已持续3年遭受大旱,牧草生长不良导致牛奶出口量锐减,加之全球需求上升,导致国际奶价不断飙升,奶制品原料成本出现前所未有的上扬。然而,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并不同意“奶荒”的说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澳大利亚的旱灾并不至于影响到澳大利亚奶粉的出口,并且,我国70%的奶粉都从新西兰进口,而新西兰近年的气候都比较正常。

    国产奶粉有望出线

    除了备受质疑的“成本论”之外,还有一点令人费解的是,消费者对于涨价过于“先知先觉”。自4月开始,已有很多消费者从各种渠道获知信息,提前开始抢购囤积,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断货状况,从而间接抬高了奶粉的身价。为此,一些专家将矛头直接指向进口奶粉企业,认为是其刻意散布信息,为涨价铺路。有消息称,奶粉企业或商家提前散布涨价信息的做法,严重扰乱了市场供求秩序,涉嫌违反《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虽然奶粉企业或商家是否涉嫌违法目前尚无定论,但相关专家则称:若涨价幅度超过消费者的承受力,消费者会自动放弃购买洋品牌奶粉而选择国内品牌,何况目前国产一线品牌的奶粉与洋奶粉的营养成分、产品质量已相差无几,本轮涨价风潮对于国产奶粉争夺高端市场也是一个机会。

    2007年资料

    而与此同时发现,法国和德国牛奶的产量下降了。最近几年法国的农场主都转向培育肉畜。畜牧专家认为,由于世界食品市场上肉价的大幅上涨他们的赢利也更多。因此,目前法国已不能满足国内对牛奶的需求。德国大批的农场主完全放弃从事畜牧业。他们宁肯转行种植农作物,去生产生物燃料。德国的统计资料显示,某些乳制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50%。

    由于天气炎热,欧盟国家牛奶的产量继续下滑,这使欧盟大部分国家感到苦恼。统计资料显示,库存的牛奶储备并不多。专家指出,牛奶的总量不能满足欧盟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国际采购商的需求。

    造成世界乳制品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牛奶产量减少所致。这两个国家是世界市场上牛奶供应的传统领先者。但由于旱灾,澳大利亚牛奶的产量受到了影响,仅2006年澳大利亚的牛奶产量就下降了12%。

    由于世界乳制品市场上原料严重短缺导致许多国家的牛奶价格大幅上涨。涨价的风波已经传到了独联体国家。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欧洲部分的独联体国家和俄罗斯牛奶和乳制品的价格开始攀升。根据初步的数据,今年8月,乌克兰牛奶价格上涨了50%。而与此同时,由于天气炎热和干旱,乌克兰及世界很多国家都出现了牛奶产量下降的形势。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也同样出现了这种状况。

    乳制品价格的剧烈上涨预计将出现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据这两个国家牛奶加工商提供的资料,最近几个月牛奶的收购价格上涨了18%。涨价的原因是由于所有地区原料短缺。本地公司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竞争者争着购买原料。

    三鹿集团的新西兰投资方没有责任嘛?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7人组成的董事会里有三名成员。

    杨崇勇:石家庄市的三鹿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它的43%的股份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剩下的56%是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的,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股份。这个公司,政府在里面没有股份。

    2005年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王方杰报道:石家庄三鹿集团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近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合资签约仪式。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将注资8.64亿元人民币(1.07亿美元)认购石家庄三鹿集团43%的股份,其中0.74亿美元将用于认购三鹿的新股。据悉,这是目前海外企业在中国乳品行业最大的资本投资。

    总部位于新西兰的恒天然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乳品商,产品出口至全球120个国家,年收入约85亿美元,90%的产品用于出口。

    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原料进口商,恒天然集团近20年来对中国乳品原料出口额一直保持第一,强烈地体会到了增长强劲的中国乳品业市场需求。而目前,中国中心城市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日本、韩国、台湾的一半,偏远农村地区的人均消费量仅有亚洲平均数的十分之一。恒天然方面表示,除了看中家喻户晓的三鹿品牌,还想共享三鹿在国内覆盖600多个城市的销售和分销网络以及占国内相当比例的奶源基地。恒天然和三鹿的合资谈判持续了四年,主要话题是股权构成和投资比例。

    此前,法国达能集团参股光明乳业,恒天然集团是第二家参股中国乳品业的国际巨头。对于业界担心是否爆发奶业大战和奶源之争,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评价,外资参股国内乳制品业,不会对国内乳业布局产生突破性变化,区域性、阶段性的产大于销可能存在,但是整体布局还是有发展潜力的。

    2008年09月13日,新西兰恒天然集团通过新西兰媒体发布了声明,公司会尽力配合中国政府的调查行动,查清楚事件真相。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少量销售到我国台湾地区用于食品加工外,全部销售在中国内地,未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

    进口原料奶粉价格大幅上涨,原本用进口奶粉生产“复原乳”的企业改用原料奶生产

    链接出处

    至此,把思路理一下:

    [FLY]高瞻远瞩[/FLY]

    1。在2005年前,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原料进口商,恒天然集团近20年来对中国乳品原料出口额一直保持第一。

    2。恒天然在四年合资谈判期间,始终坚持50%股份。

    3。造成世界乳制品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牛奶产量减少所致。

    4。恒天然集团强烈地体会到了增长强劲的中国乳品业市场需求。

    5。恒天然方面表示,除了看中家喻户晓的三鹿品牌,还想共享三鹿在国内覆盖600多个城市的销售和分销网络以及占国内相当比例的奶源基地。

    6。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最终接受认购石家庄三鹿集团43%的股份。

    7。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少量销售到我国台湾地区用于食品加工外,全部销售在中国内地,未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

    8。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三鹿系列只能是二线品牌。

    9。恒天然集团的主品牌当然属于一线品牌,进口奶粉。

    用掺假的奶源,继续打造中国的国产品牌,一,二线品牌通吃

    这种案例不仅仅发生在奶制品行业。

    卫生部以前不作为嘛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同楼下,现在的农民很聪明。

      一句话,中国的食品很乱。大城市还好,小地方可以说基本没有放心食品,人民很聪明,公仆很无耻。

    • 家园 良心坏了,整个社会没有道德底线,不出问题才怪!
    • 家园 所以,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是靠检验抽查

      而是控制整个产生链的管理规章制度的认证。质量安全是木桶效应,产品质量由生产链中安全管理最弱的一环决定。

      • 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来不缺规章制度,缺的是主人翁

        卫生部高强居然说今年才是国务院改革,水平高啊,强啊。

        感情,以前卫生部就是活雷锋在搞监管啊!

        2007年,连CCTV都知道牛奶掺假,卫生部吃啥饭的?

        理论上讲,如果从来没有出过事,三鹿确实没有必要去检验三聚氰胺。

        但是,奶站人为添加三聚氰胺已经成了行业规范了,奶制品行业全部装傻。

        卫生部呢?

        高啊,强啊。

        《食品安全法(草案)》还没审议通过呢。

        喔,规章制度不全嘛,没有6死个马嘛。

        说穿了,这奶粉当官的不吃。

    • 家园 这个缺德事儿扯得着外资吗?

      这不是爱国,这是祸国秧民!

      • 家园 板子都要打,一路要打到卫生部,而且要重打,可惜啊

        《食品安全法(草案)》2008年8月25日还在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

        链接出处

        高强说话有水准: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高强部长,这次调查当中,卫生部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或者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高强:

        大家知道,今年国务院进行了机构改革,卫生部承担起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的职责,也可以说,这次三鹿奶粉的重大安全事故是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职责以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

    • 家园 卫生部以前不作为嘛?

      补充一:写完才发现,板子打错了。原来2008年以前,卫生部可以没有责任,嘿嘿,雷锋啊。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25日开始进行二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草案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首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时,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尚未确定,因此草案初审稿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只作泛指性表述。同时,对不属于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规定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负责。

      补充二:不严谨啊,不严谨,手太快,又犯错误了,我检讨。

      还是要打卫生部的屁股,国务院改革不过是明确职责,还是原卫生部卫生监督局不作为。

      今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即卫生部)将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则分别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8月25日,正在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下称《草案》)中,中国未来食品安全监管框架逐渐显现。

      这是《草案》第二次接受审议。此前,2007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曾首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但一审《草案》未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段监管体制做出实质改变。

      因此,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对一审《草案》审议意见中认为,维持现行的分段管理体制的思路,没有解决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谁也管不住的问题,对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也不够清晰,不利于操作执法。

      一些委员建议,为了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应该成立一个综合的协调部门或领导小组、领导委员会来综合管理食品安全。比如目前由各级政府设立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就可以考虑写入法律。

      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沈春耀认为,在下一步机构改革当中,应该明确一个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主要责任的部门,其他部门配合。

      这些审议意见在此次审议的二审《草案》部分得以体现。

      二审《草案》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并提出其职责为:“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验检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而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具体到各地方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上,二审《草案》第五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承担制定相关协调机制、指挥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建立监管责任制等职责。而各地方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各司其职,各自承担不同的监管职责。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监管框架,即将尘埃落定的“大部制”机构改革已有铺垫。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各部门“三定”方案,原卫生部卫生监督局更名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其职责为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卫生部原有的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将划归国家药监局。

      国家质检总局明确其主要职责之一,便是“承担国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负责进出口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监督检验和监督管理”。

      国家工商总局则需要“承担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责任”。

      由此可见,国务院各部门的职责划定,乃至新的食品监管制度的建立,对 “大部门制”改革的意图已有所体现。但在具体实施中,是否能达到“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目标,从而克服“九龙治水”的弊端,尚待检验。

      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出台,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此次二审后,仍有可能根据审议意见做出相应调整。

      卫生部不作为嘛?

      惠氏-学儿乐奶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02年 第4号

      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5月下旬我部组织部分省市对美国惠氏药厂爱尔兰有限公司生产的学儿乐奶粉、幼儿乐奶粉、金装幼儿乐奶粉、金装健儿乐奶粉、金装爱儿乐奶粉等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检结果表明,美国惠氏药厂爱尔兰有限公司生产的学儿乐奶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亚硝酸盐检测结果为2.25-3.83mg/kg,国家卫生标准为≤2 mg/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七条规定,美国惠氏药厂爱尔兰有限公司生产的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学儿乐奶粉不得销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监督检查。

      二OO二年六月三日

      早在2002年3月份,北京检验检疫局在抽检行动中就查出惠氏爱尔兰工厂生产的“学儿乐”奶粉亚硝盐含量超标,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开始对“学儿乐”奶粉进行回收并销毁,但当时惠氏没有对外公开宣布收回奶粉,只是通知了各地的经销商。

      2002年11月26日,国家质检检总局发布公告,惠氏正召回并销毁已经到达上海和深圳口岸的16万多罐“爱儿乐”妈妈(S-26MAMA)孕产妇配方奶粉和“爱儿素”(NURSOY)婴儿豆基配方。

        

      对于这批今年7月12日至9月25日期间在惠氏公司美国费蒙特(Ver-mont)工厂生产的“可疑受污染产品”,惠氏表示,这是由于该工厂进行夏季停产检修期间大量外来人员所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9月25日至10月3日,惠氏费蒙特工厂停产进行了严格的清洁消毒。

      雅培-培乐1婴儿配方奶粉-培乐2较大婴幼儿配方奶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02年 第7号

      据丹麦驻华使馆通报,丹麦VIDEBAK的ARINCO公司发现从2002年1月3日至2002年6月28日生产的1100吨奶粉被细小铁质微粒的约0.50~0.75升润滑油污染。由雅培制药有限公司进口到我国市场销售的7个批次的袋装奶粉(培乐1婴儿配方奶粉,批号:87635YX、87636YX;培乐2较大婴幼儿配方奶粉,批号:85601YX、85602YX、86631YX、86632YX、86633YX)被怀疑受到污染。

      丹麦食品、农业和渔业部评估认为,食用这些奶粉不会引起健康危害。为确保幼儿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告如下:一、禁止进口和销售上述批次的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的婴儿奶粉;二、责令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立即公告收回上述批次的婴儿奶粉。

      多美滋

            

      2002年8月,多美滋婴幼儿奶粉受小金属颗粒和润滑油污染事件。

      美赞臣

      2004年12月26日:鉴于法国早前出现婴儿感染阪崎氏肠杆菌导致不适的个案,美赞臣公司决定在法国和全球其他市场召回婴添妙(Pregestimil)婴儿配方奶粉。

      中国国家相关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并勒令企业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2005年5月20日,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天津检验检疫局牵头完成的《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测方法》行业标准在京通过审定。

      雀巢

      2005年5月,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元素“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提出建议,18岁以上成人每天的碘摄入量不要超过1千微克。中国据此,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儿童安全性的问题,制定出碘的日摄入量上限:7到18岁,每天不超过800微克;18岁以上,每天不超过1千微克。

      日子一天天好过,部门一天天不作为。

      管你CCTV焦点访谈在2007年就报道牛奶掺假,关老子屁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LZ想的太多了,中方毕竟是大股东

      恒光明:我觉得这事和FONTERRA不见得有什么关系.

      1。在2005年前,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原料进口商,恒天然集团近20年来对中国乳品原料出口额一直保持第一。

      注意,是原料奶粉,不仅仅是三鹿,几乎所有的中国乳品企业都在进口.

      恒天然方面表示,除了看中家喻户晓的三鹿品牌,还想共享三鹿在国内覆盖600多个城市的销售和分销网络以及占国内相当比例的奶源基地。

      这些渠道对原料奶粉销售毫无意义,FONTERRA的进口零售奶粉销售对象不同,这些渠道也没有多少作用.

      7。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少量销售到我国台湾地区用于食品加工外,全部销售在中国内地,未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

      想卖,还得有人买!

      • 家园 那是因为当时三鹿坚持了不卖50%股份

        注意,是原料奶粉,不仅仅是三鹿,几乎所有的中国乳品企业都在进口.

        因为奶农不愿意养牛,进口比国产都便宜。

        进口原料奶粉涨价 鲜奶收购量加大促进我省奶业发展

        东北网8月16日电 由于进口原料奶粉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原本用进口奶粉生产“复原乳”的企业有些吃不消,已经改用原料奶生产,使原料奶收购量增加,促进了我省奶业发展。这是记者从黑龙江省奶业协会2007年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的。

        全球性奶源紧缺导致奶粉价格大幅上涨。目前进口全脂奶粉每吨的售价由去年同期的2.7万元至2.8万元,上涨到近期的3.7万元至3.8万元;进口脱脂奶粉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近50%,价格达5.3万元/吨;乳清粉的价格甚至比去年同期上涨1倍多。

        富裕县奶协秘书长李延东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由于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低廉,一吨进口奶粉可以还原成8吨液态奶,较使用原料奶的成本低很多,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厂家对“复原乳”格外钟情。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奶粉价格大幅度上涨,加之国家对“复原乳”的控制,以前用进口奶粉生产酸奶、乳酸制品的企业,有的已改用鲜奶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加大了鲜奶的收购量,促进了当地的奶业市场发展。李延东表示,该县原料奶收购价格已上升到1.65元每公斤,较去年同期每公斤高5分钱。

        这些渠道对原料奶粉销售毫无意义,FONTERRA的进口零售奶粉销售对象不同,这些渠道也没有多少作用.

        恒天然方面表示,除了看中家喻户晓的三鹿品牌,还想共享三鹿在国内覆盖600多个城市的销售和分销网络以及占国内相当比例的奶源基地

        想卖,还得有人买!

        恒天然做的是一,二线品牌通吃。一线进口品牌就做自己的,高利润。二线打造国产品牌用三鹿,跑量。这种策略在中国各个行业比比皆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