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秋琐忆 -- 小糊

共:💬9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秋琐忆

    前几日打电话回家,琢磨着快到中秋了,便问老爸:家里开始做月饼了吧?老爸却说,你舅舅家里实在忙不过来,今年不做月饼了。听罢,怅然若失。

    我家住在小小的县城,十多年前舅舅开了一家点心店,每到中秋前夕,刚出炉的月饼香飘四溢,小小的门面就会挤满来买月饼的客人。月饼的做法已经传承了一个世纪,包装亦沿袭旧俗,一斤四个月饼两两相对,用一张方形的纸包好,上覆一张红色的标签,然后拿纸绳包扎好即可。

    按传统一进农历七月门儿,就要开始采办各色原料:瓜子仁、核桃仁、花生仁、松子、黑芝麻、白芝麻……这些是清真五仁月饼的主要原料,还要准备红豆做豆沙馅儿、红枣做枣泥馅儿,以及各色果脯,玫瑰酱,冰糖等原料不一而足,到七月底的时候,店里的大缸里早就盛满了猪油,沿墙根儿垛满了一袋袋白面和砂糖,码好了一桶桶花生油,十几个一米见方的月饼屉也被洗净晾干,整整齐齐地摞在烤炉旁。

    到了七月底,就有老主顾来店里打听买月饼了,家里人总是笑答:进了八月就有月饼吃了!到开始做月饼的时候,总是全家总动员,尤其是上班族下班后,会出现一家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十几口人挤在小店里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和面、兑馅、称重……话说月饼包好后要压在各色模子里,压好后,反手一扣,成形的月饼就落在了面板上,于是丁丁当当扣模子的声音就从早响到晚,直到夜深人静,一大家子人才陆陆续续回到各自的小家。

    记得我小时候刚刚比柜台高一点的时候,就开始站在砖头上,麻利地招呼客人,介绍口味、包月饼、算账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也越来越重,到店里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偶尔有几个老主顾还能认出我这个当年的黄毛丫头,笑着跟我打招呼:哎呀,长得真快啊,怨不得我们越来越老了!说罢,老人拎着篮子,慢悠悠地踱步而去。

    十几年来,在没有广告,仅靠口碑传播的情况下,每年的月饼销量都不错,但是近两年来,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小小的县城经济发展缓慢,涨价实在难以维持往年的销量;况且父辈们都已年过半百,早就难以坚持这样连轴转的高强度劳作,我们这一辈的人要么转行,要么离家,在所谓城市里的各色公司为稻粱谋,只是今年回家,就再也吃不到自家人做的月饼了。

    • 家园 没错,家乡的回忆最隽永

      自己手工做的月饼最好吃

      想起自己家乡的月饼

      还是心目中的最上选

    • 家园 一般回族不会在这样的店里买食品的

      按传统一进农历七月门儿,就要开始采办各色原料:瓜子仁、核桃仁、花生仁、松子、黑芝麻、白芝麻……这些是清真五仁月饼的主要原料,还要准备红豆做豆沙馅儿、红枣做枣泥馅儿,以及各色果脯,玫瑰酱,冰糖等原料不一而足,到七月底的时候,店里的大缸里早就盛满了猪油,沿墙根儿垛满了一袋袋白面和砂糖,码好了一桶桶花生油,十几个一米见方的月饼屉也被洗净晾干,整整齐齐地摞在烤炉旁。

    • 家园 悠悠岁月
    • 家园 哎,家乡的人会想念起来的吧

      那时,那谁谁家的月饼~

      这样丢失掉的传统和东西,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 家园 真实有力度的回忆

      可惜,有特色的地方小企业就这样慢慢消失了。

      不介意问问贵乡何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