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凹凸诗《武斗有感》读后 -- 履虎尾

共:💬59 🌺179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凹凸诗《武斗有感》读后

    凹凸兄给俺寄来一本书,一本诗集——《凹凸诗选》。

    诗选的作者凹凸兄是俺在高中时代的同班同学,我们一起入学,一齐毕业,插队下乡又是同批,同青年点,同睡在“光棍堂”里同一铺大炕上。直到盘锦油田开发,1970年3月,凹凸兄被招工去当石油工人,“头戴铝盔走天涯”,我们方才分别。

    凹凸兄自打“志于学”之年起,便雅好诗词。登高必赋,临流必咏。想当年,我们班里的三五好友,常在一起讴歌,为赋新诗强说愁。别的同学只是将此视作一种笔墨游戏,吟过即忘,唯凹凸兄将所有墨迹纸屑,牢牢保存。一晃四十余年过去,当年座中诸人散落于天涯海角,各有术业,皆发“天谅秋好”之叹。唯有凹凸兄,四十余年笔耕不停,积下数十百万余字。当此下乡四十周年,凹凸兄将自己一生之作,精加遴选,自费出版。以有价之金,易此无人欣赏之纸,其诗或可读,其痴诚堪叹也。

    凹凸兄喜欢诗,首先喜欢新诗。在现代诗人中喜欢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艾青,外国的诗人则是到了崇拜地步地喜欢马雅可夫斯基。凹凸兄认为新诗的长处是便于朗诵,而且,凹凸兄具有话剧演员的良好素质,读诗读到得意时,情不自禁地跳到讲台上,放声诵读上一段:

    你们好——草原上的牧民们!

    你们好——马群,牛群和骆驼群!

    座位上聚精会神的自习者往往被吓了一大跳,呵呵,凹凸兄毫不在意,继续朗诵曰:

    我们说列宁,

    我们是在说党;

    我们说党,

    我们是在说列宁!

    凹凸兄亦喜欢古诗,初时最喜李太白。不久,由于班主任老师的引导,又改为最喜“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后来,文革爆发,学校停课了,凹凸兄开始淘书读书,读诗史,读诗话,读元白长庆集,读《新乐府》和《秦中吟》,于是又开始拜在白乐天的门下。经常听到凹凸兄嘴巴里嘟嘟囔囔地哼着这样的诗句: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或者是:

    燕去莺归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凹凸兄读诗学诗,跟别的同学不一样,别人读诗学诗是为了欣赏,凹凸兄学诗,是要学习杜少陵白乐天,是要写诗,是要把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事件用诗歌的形式记述下来。《武斗有感》就是凹凸先生(以下均不再称兄,而改称先生)写在当时的一首诗。

    沈阳的武斗正式开始于1967年的五月。四月底,某一派造反派围攻另一派造反派之大本营——XX工学院。其起因是谣传东北局的走资派欧阳X、马XX、顾XX等人,为逃避革命群众的揪斗,被“保皇派”接入X工保护起来。五月初,冲突发生,武斗爆发。这次武斗,由于发生在五月一二日,因此被称为“五一事件”,又叫做“血洗X工”,这是文革期间在辽宁沈阳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武斗事件。

    “血洗X工”事件发生后,沈阳三大派各自正式成立了“文攻武卫队”。这个名字叫着绕口,沈阳老百姓于是给起了两个简称,一个呢是“武斗队”,另一个是“棒子队”。

    到了七月份,武斗愈演愈烈。俺母亲怕俺卷了进去,于是把俺和弟弟送到了农村亲戚家,让俺避过武斗的高峰。俺在乡下住了将近两个月,亲戚家不能住久啊,九月初又回到沈阳。俺在南站下了火车,出了火车站发现,南站站前广场上行人稀少,不见车辆。俺一打听,原来市内的马路通通被截断,无轨、摩电、巴士等等,市内的公交车全部停驶。老百姓为了防御武斗的伤害,搞起了“大联防”……俺领着两个弟弟,穿街过巷,跳墙跨沟翻栅栏,绕行两个多小时,才从南站步行回到大南关家里。

    又过了一个月,三大派头目在北京达成协议,东三省总督陈三两兼了辽宁巡抚,大规模的武斗才逐渐停了下来,大街小巷的栅栏才拆除,壕沟才填平。

    凹凸先生的《武斗有感》,就是武斗最剧烈的1967年七、八、九月三个月,沈阳城里老百姓眼中的武斗情况。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此诗名为《武斗有感》,其实,凹凸先生并没有参与武斗,因此,诗名中应该加个“观”字,改为《观武斗有感》才是。再进一步,子弹是不长眼睛的,炮弹皮更没个准头,武斗的现场,是没有人敢于袖手作壁上观的,俺不敢瞧热闹,凹凸兄也不敢去观赏,换了读帖子的您,估计您也不敢去卖仰脸呆吧。因此,此诗所描写的也不是“观武斗”,而是观武斗队的武装游行,观棒子队的大耍威风。好了好了,咱们一起来欣赏凹凸先生的诗作吧:

    武斗有感

    君不见车如猛兽满街冲,

    来往疾驶乱如蝇;

    又不见车上武士多威武,

    大刀匕首腰间横。

    头上扣着安全帽

    亮面皮靴脚下蹬

    口叼短剑明如月

    两眼瞪得赛铜铃

    棒子队,君莫惊

    更有土造坦克闹得凶

    剃光头的丫头金鸡立

    手把车门体悬空

    腚后掖着“赖瓜瓢”

    胸前挎着“半自动”

    “不爱红装爱武装”

    被她糟蹋和滥用

    自封造反副司令

    赴死簿上挂头名

    横七竖八电线杆

    堵住小巷难通行

    居民何以安居

    百姓何以安生

    院院都设联防哨

    家家都派警戒兵

    街上风何冷

    行人何惶恐

    无名子弹不长眼

    阴霾遮住北斗星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被大用特用到处用

    唾沫星子怎比榴弹炮

    多少长街血染红

    工厂乱了套

    杀气正腾腾

    农村地喂草

    人心思太平

    面对一片荒芜

    我向苍天呼唤

    这丧尽理性的岁月

    几时能告停

    1967年

    关键词(Tags): #武斗有感#凹凸#文革#文攻武卫#联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真实的写照

      亮面皮靴脚下蹬

      口叼短剑明如月

      两眼瞪得赛铜铃

      棒子队,君莫惊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00083

      更有土造坦克闹得凶

      剃光头的丫头金鸡立

      手把车门体悬空

      这一段是极其真实的写照,当年一位老大姐一回忆沈阳文革,必定,提起这位女闯将。一身黑衣,口衔匕首

    • 家园 那个年头活着真不容易啊。

      看这几句,当年行人惶恐状似在眼前,时过境迁,怎么觉得可以拍个讽刺喜剧。

      街上风何冷

      行人何惶恐

      无名子弹不长眼

    • 家园 很生动的文革资料,太有意思了!
    • 家园 一般的诗,不一般的人

      大时代里面的民间记录,给后来人很多鲜活的感觉。

      喜欢这样的文章。

    • 家园 今天看来这样的诗是很珍贵的了

      既记录了史实,也表达了情感。技术上前半部好一些,但整体并不怎么好。

      武斗带来的灾难,怎么说也是灾难,大概没有人能够说就是好,就是好。而对文革这样一个复杂的政治概念,历史名词,和历史时期,简单地说就是好还是就是坏,恐怕都不准确,而且也不能使我们从中学到什么东西。

      历史是虎兄的专长,我还是惶恐而退比较明智。

      • 家园 多谢润树兄!并同兄商榷:

        俺的体会是,有些人学哲学,越学越糊涂。“两分法”以及“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这是仅仅是认识世界看问题的一种方法,绝不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绝不是调和、和稀泥。绝不是一说“一分为二”,就一切都要三七开、四六开、二五开。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煤是黑的,石灰是白的,这是不容混淆的。

        武斗一开打,两派群众大混战,你方死一千,我方亡八百。造就了多少孤儿寡母!惨就一个字!

        就像这次三鹿事件,死了几个,重病了若干,这是一件大坏事!

        奥运成功,神七上天,这是两件大好事!

        如果学完了辩证法,变成善恶不分,是非混淆,那那,不就成了“邯郸学步”吗——:))

        • 家园 你说了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

          “两分法”以及“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这是仅仅是认识世界看问题的一种方法,绝不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绝不是调和、和稀泥。绝不是一说“一分为二”,就一切都要三七开、四六开、二五开。

          更何况那些人给文革唱赞歌是为了彻底否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

          两分法的妙用链接出处

        • 家园 虎兄说的我都同意,但是 --

          如果说文革的话,就不是简单的一个黑字或白字就可以准确描述的。文革中的一切灾难都是灾难,而文革企图巩固和建设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诸多尝试和结果却是不应该被完全否定的,照我的理解,这就是看待和分析文革的辨证法。

          文革中的灾难很多,有因打倒一切和武斗而造成的人道灾难,有文物受损和毁灭以及文艺发展受到破坏的文化灾难,有生产下滑的经济灾难,有道德滑坡法制不行的社会灾难,等等,远超出毛主席总结的“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范围。可以说,没有文革,这些灾难基本上都不会即时发生,因此这是文革的恶,是黑的。但是,没有文革,却可能出现别的灾难,比如,封建复辟的灾难,军阀混战的灾难,官逼民反的灾难,甚至国家覆亡,中国人民重新受帝国主义奴役的灾难。这些灾难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没有人能够有把握的预测。但是,苏联所经历过的,以及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可以是一个有效的参考。苏联的覆亡,大规模的人道灾难,人均寿命的急剧下降,这些加起来,超过文革的灾难。中国这几十年的各种人道灾难,大规模的失业,工人农民社会地位的急剧降落,社会的道德沦丧,黄毒赌贪假,坑蒙拐骗抢,这些加起来,与文革的灾难相比,孰大孰小,人心自有公论,历史也自会有结论。

          当然,不是说,有了文革,就可以防止所有这些灾难的发生。但至少,它企图达到这个目的。文革有如下企图和尝试:打破中国历史上的官本位传统,建立起一个人民群众对官僚机构有所监督的制度;打破文化精英(甚至抱括学术精英)的话语霸权,从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打破洋奴哲学,爬行主义,走出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从学校培养出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有文化的劳动者;阻止医疗系统的高精尖努力,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去;破除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建设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实行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体脑结合,努力缩小三大差别。今天,人们可以说这些都是乌托邦,甚至是疯子的呓语,通通都破灭了。但是我知道,至少在某些领域,获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而且我相信,上面说述的一些灾难,部分地正是由于文革后对这些努力的否定或放弃的结果。

          虎兄呵,文革文革,怎一个黑字白字了得。

          • 家园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看

            我认为关键是你如何分 50-50? 60-40? 90-10? 甚至99-1? 不赞成笼统的两分

          • 家园 一花双宝,好文章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文革的事情,或许不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结果的

            打个或者不恰当的比方,比如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

            也应该处理了不少六国的文物吧...

            再有王安石当年的变法。这是中国的前鉴。

            千古风流,我们说这个问题未免太早,或者等我们自己也变成历史之后,才会有一个结果。

          • 家园 送花,只因为对润兄的话,有同感。

            俺是不参与对文革的讨论的,原因尽在于此。

            眼看着那些文革的“好派”与“屁派”(文革术语,请各位见谅),俺心里五味杂陈。

            就是因为,在下“好派”“屁派”里都有份儿,而且相当地坚定地坚持过啊。

            仅仅从老三届红卫兵到78级出国,这一路走来,对文革的态度,应该画上句号了。

            可是,恰恰相反,现在反而更糊涂了。

            就因为俺两派都很认真地干过,俺百分之一百地赞同“后生”们勇敢地站在任何一派。

            有比较才有鉴别。

          • 家园 说句我的心里话, 润树兄别见怪

            文革要是好的话, 为啥好好的大学生削尖了脑袋要呆在国外不回来, 并把子女入美国国籍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