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建国三十年中的毛泽东 -- 葡萄

共:💬177 🌺113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好意思,因为你的帖子重新贴了,把我的帖子也重新贴一下

      一点商榷:关于文革时高等教育政策

      我觉得文革时对高等教育的政策是错误的。我认可你文章中所说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但是这不是放弃高等教育的理由。在经济领域或许有国防重工业和民生轻工业竞争国家资源的现实和政府必须有的侧重,但在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自然延伸,我看不出任何为了保证基础教育而全面放弃高等教育的理由。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中国的底子非常薄弱,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三四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中国实际上基本建立了一个可行的体制和系统,我认为这个系统在文革中被摧毁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由此而来的改革开放时期人才的缺失,高等教育领域的重构和带来的种种问题,我认为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对于你拿印度作对比,我不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对的,但是我们文革的做法绝对是矫枉过正。而且科学技术人才的知识分子,和“才子佳人”的文科知识分子,是完全不同的,在文革中却受到了同等冲击。或者说,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斗争中,总是有文科知识分子引领潮流站在上风,而科学技术知识分子却只有被批斗和被保护的份。

      我以为我们本来是有机会抓住半导体和通讯工业革命的。中国这一项立项是和西方日本差不多的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的世界级专家(例如黄昆)。中国缺少大规模产业工人,而半导体工业在美国也不过是从几个实验室规模的小车间开始的,中国是完全有可能从一开始就跟进的。虽然不太可能象美国那样发展成国家的支柱产业,但是至少不会在核心技术上被甩得那么远。

      我倾向于把文科和理工医农科知识分子分开,甚至于,对同是文科的,把纯粹动嘴皮的和与国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法律、统计等科分开。文革中对法律、统计的冲击,我也是非常不赞同的。儒学的流弊,也许使普通中国人觉得知识的无用,脑力劳动的浪费时间。很遗憾现在中国也没有改善,也许对一般科技人员好一些?但是移民出国的,也是理工科居多。尤其近几年来,见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移民。医护人员在中国,完全得不到与他们付出的脑力劳动向匹敌的报酬(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希望中国人不会再犯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对立的错误,也是希望普通中国人能够尊重知识,支持中国自己的科技事业。新中国成立时,那么多留学国外的理工人才纷纷回国,他们图的是什么?我爸爸当年吃咸菜窝头考大学,难道是为了他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吗?什么时候中国人的理想可以不是做官揽地挣大钱,而是科技发展拓展空间?如果不向科技要发展空间,向知识要财富,秉持“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就只有扩张和战争的唯一出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改革开放时期缺人才不是因为文革吧

        而是很多人才借改革开放的机会跑外国去了。

      • 家园 赞同

        俺也认为文革期间的高等教育有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生不才,大学毕业时被分到某国营工厂上班,此厂是当年老毛子第一批援建的。厂里有N多当年老清华和老哈工大的(60年前毕业),其水平小生是难望其项背。小生当年考研,有几道高数不会做,遍问同龄之人,无人能解。一人指点曰:“吾岳丈为当年老清华,或可解之。”遂请教老人,老人曰:“易之。然公式已忘。”正失望间。老人又曰:“或可推导之。”遂推导公式,然后题解之。小生汗如雨下。唯唯而已。

        他们之后的很多所谓的大学生、研究生,不论是学问还是工作,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当然也包括小生,汗)。尤其是60至80间毕业的,差的更远。厂里很多的工艺和设计,这一批人退休之后,用难以为继形容并不过分。

        因此,俺认为,当时的高等教育,用失败形容也不过分。

      • 家园 花您对中国文人的看法

        我倾向于把文科和理工医农科知识分子分开,甚至于,对同是文科的,把纯粹动嘴皮的和与国民生活紧密相连的法律、统计等科分开。文革中对法律、统计的冲击,我也是非常不赞同的。儒学的流弊,也许使普通中国人觉得知识的无用,脑力劳动的浪费时间。很遗憾现在中国也没有改善,也许对一般科技人员好一些?但是移民出国的,也是理工科居多。尤其近几年来,见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移民。医护人员在中国,完全得不到与他们付出的脑力劳动向匹敌的报酬(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

        说中国的文人只要一执政,往往就会拉帮结派、妄言惑众,还打压其它理工科人才,

        结合宋、明只重诗赋不重科技的历史来看,说中国的文人们是中国社会的毒瘤也不为过。

        这种情况好像到今天也没改变,我很奇怪的一点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的文人们总是能操纵舆论?

        中国的文人真的是很难对付,就连历代的帝王也不敢得罪他们,看那秦始皇、曹操、毛泽东

        这些人就是反例,我在想谁还敢对付中国的文人,更不用说剥夺这些整天就耍嘴皮的文人对舆

        论的操纵能力了。

      • 家园 半导体技术不是单独能发展起来的。

          光成理论不行,如果你没有精细加工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就是知道怎么做也做不出来。就是现在加工芯片的先进设备也还是在禁运之列。

      • 家园 一些问题相关思考会逐步在

        del

      • 家园 统计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是学不好的

        这个根本就没法算到文科里面。至于法律,我觉得想学好要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这个和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也有些差别。我周围认识的学法律的朋友有几个本来是学理工科的。再说美国这里学法律都是本科毕业以后才学。

        我比较赞同你的看法,在高等教育这方面走的弯路太多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方面出了差错,不是一代人能弥补回来的。建国初期还有些能和国际接轨的大师,后来左折腾右折腾差距越来越大。

      • 家园 想了想,还是不能就你的问题做简单的回答,先给你看

        del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