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毛岸英之死的最新版本和史文恭的新解释 -- 史文恭

共:💬132 🌺455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哪有那么复杂?

          我老家东北,小学、初中教室用煤炉取暖,煤炉也不是铁制的,就是一帮学生捡的砖头,黄土和泥,用猪毛和泥胡炉膛和炉面,开春就拆了。那个时侯带饭,就是直接放在炉子上热,楼下说用筷子搅拌,我们几乎没有过,顶多加点凉水,就不怕糊了。至于说毛岸英炒饭,我有个疑问,无论是用猪油还是豆油,又是从何而来?前面有人说了,司令部大多数人已经转移,只有彭总和几个人走不开。毛岸英不会为了炒饭就专门找炊事员要油吧?

          • 家园 毛岸英和高瑞欣如果是九点多才起来的话

            那肯定是热饭而不是炒饭,回忆录已经说了饭已经冷了。

            饭冷了就说明蛋炒饭是早就炒好的。

        • 家园 那也不用重新炒,饭盒放在火炉上用筷子拨拉几下即可

          热(以前做好的)鸡蛋炒米饭和(胆敢)用(彭总的)鸡蛋炒米饭是根本不同的。从前后文看,杨迪书中根本不是前者的意思。

      • 家园 俺觉得老兄您言重了。。

        “刀笔吏杀人,不过如此。 ”这么说杨迪,实在过分。

        有些材料,需要思索和展开。不然会被材料误导,比如,王天成说了, 毛岸英吃的饭是“粗高粱米”,“也没青菜”。但很清楚,同样是王天成,也说了,“两人正围着火炉热鸡蛋炒米饭”。----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一条呢?

        又比如,杨迪知道,毛岸英的鸡蛋是朴一禹送的,但王天成很有可能不知道。或者他不愿意列出来。---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当时王天成不过17岁,而杨迪是作战处副处长。两人了解的信息范围有区别是很自然的事。

        再如,杨迪说的是拂晓前,毛岸英在做炒鸡蛋,他发现后,马上要求他们离开办公室。 当时成普答应了一声:“我们马上就走”---随后,杨迪就离开他们了。

        而之后毛岸英有没有离开办公室,杨迪并不知道,他的回忆录是,拂晓后,办公室被炸。----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杨迪警告成普之后,毛岸英他们已经离开了办公室。(所以没吃上早饭)

        又过了一段时间,看看没有飞机来,毛岸英又肚子饿,于是回去,“热鸡蛋炒米饭”----之后,就碰到轰炸了。

        如果这样,就很好地结合了杨迪,王天成,和洪学智的回忆了。

        您觉得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疑问

          这里毛岸英是吃小灶,还是一起吃大锅饭?

          野司的炊事班大锅饭蒸得是稻米还是高粱米?

          要是高粱米怎么作蛋炒饭?

          -------------

          还有,鸡蛋不是应该放在炊事班吗?

        • 家园 既然王的回忆这么多矛盾,为啥你又用来证明杨呢?

          总觉的你心中已经有了定论。所以专门找那些支持你观点的话。就算找不到,也一定要想像出一个场景支持你的观点。

          比如这个: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杨迪警告成普之后,毛岸英他们已经离开了办公室。(所以没吃上早饭)

          又过了一段时间,看看没有飞机来,毛岸英又肚子饿,于是回去,“热鸡蛋炒米饭”----之后,就碰到轰炸了。

          反正毛一定是因为吃这个[SIZE=3]鸡蛋[/SIZE]炒饭被炸的。

          • 家园 嗯,在这个问题上。。俺是支持萨大派的。。

            并不准备抓住鸡蛋饭不放,也不准备对毛岸英烈士的名誉说三道四。。似乎前面的帖子俺已经表明立场了。。王不留行兄何不一观?

            史文恭:的确如此,毛岸英蛋炒饭或拷苹果都不是决定因素啊。

            • 家园 坦率的说,俺很在乎这个蛋字。

              正是因为大伙不停的在说这个蛋炒饭。说的多了,这3个字自然晃的俺眼晕。不过,说来说去,也没见到明证说是不是鸡蛋炒饭。既然,无法证明是用鸡蛋炒过的饭,本来应该用炒饭,或饭,来代替的。但教头好像一直用的是“蛋炒饭”。教头既然认为蛋炒饭和烤苹果并不重要,那在证据不足时,为什么不用炒饭,而非要坚持写“蛋炒饭”呢?

              其实无论给“彭总辨污”也好,回复“历史原貌”也好,即是立场问题,更是实时求是的问题。教头不必先声明立场,俺只是想知道谁已经证明了那天早上鸡蛋炒饭的存在,证明了那天早上鸡蛋曾经的存在和由来。这样再用“蛋炒饭”3个字也不迟啊。

        • 家园 这也不对

          王天成的资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办公室必须得有人在,不管是拂晓前还是拂晓后。(至少是在那个时候)而杨迪的说法就是拂晓后洞外要腾空。

          杨迪的回忆录这一点和王天成,洪学智的资料是不相同的,而且他的书里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没说:“前一天晚上麦克阿瑟发动进攻。”要知道其他的几本资料可都是有记载的,这个不该忘。我可以认为他不是有意造假,但是我可以怀疑杨迪的记忆有所混乱,比如他书里提到的关于下棋的细节。就当天那个情况,洪学智不可能找彭总下什么棋,就算拿来当让彭总挪地方的借口也是讲不通的,那时正是司令部最忙的时候。也许他把之前的事记成当天的了?

          • 家园 这个是对的,杨迪在回忆的时候,记忆有所偏差

            这是事实。象毛岸英遇难的时间。杨迪肯定错了。至于彭。洪下棋的事儿,他们俩那时候在防空洞,虽然地图啥的都带进来了。但能否工作是一个问题。---所以,杨迪这条回忆,俺觉得关系不大。。

          • 家园 当年毛主席亲发三电要志司注意防空,谁还敢让岸英白天值班?

            作战室当然要留几个必要的值班人员,但是毛岸英肯定不是其中之一.

            还是武立金的那本书

            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9/71837/71852/4881254.html

            "毛泽东当然知道司令部和司令员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他曾先后三次给彭德怀发过有关安全方面的电报:十月二十一日指示:“敌人测向颇准,请加注意。……熙川或其他适当地点应速筑可靠的防空洞,保证你们的司令部安全。”十月二十七日又电示:“你们的指挥所应移至安全地点,现在的位置不好。”十月二十八日再次督促:“你们的指挥所应速建坚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万勿疏忽。”

            伟大领袖亲自关照过防空工作,那个人敢让毛岸英白天值班冒被空袭的风险?志司的领导那里会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

            当时负责作战室工作的是成普(作战处办公室主任兼副处长),值班人员的安排是他的责任.如果真是他安排了毛岸英值班.毛岸英牺牲之后他不畏罪自杀,恐怕马上就要撤职查办了,那里还能安然无恙地继续作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