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俄之间的准战略对话? -- 梦秋

共:💬56 🌺1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俄之间的准战略对话?

    中俄之间的准战略对话?

    今天参加了俄新社的新闻发布会。俄罗斯驻华使领馆的运作方式有点奇怪,使馆本身不怎么跟媒体打交道,每次媒体活动都是通过俄新社组织的,一如当年的新华社香港分社那样,只不过各自代表的政治实体不同而已。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新国际形势下的中国与俄罗斯”学术研讨会,在莫斯科开的。俄方的代表来自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中方的专家来自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方的专家是一水的前驻俄罗斯大使或者武官,俄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出场的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档次说高不高,份量是肯定有的。而且双方经过这次研讨会之后,决定形成机制,每年一轮,颇有点类似中美战略对话的架势,但是级别上相差太多。这个学术研讨会甚至说不上是官方性质,最多就是准官方吧。

    新闻发布会以电视会议的方式进行。正式的陈述有如新闻联播,平淡乏味。无非是中俄加强合作,特别是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方面的合作。再次强调上合组织六国国土面积占欧亚大陆的3/5,人口占欧亚大陆的35%等等。幸好陈述比较短。后面记者提问的时候,有趣的东西就出来了。

    那些问题我就不一一列举。下面是中俄双方专家给出的回答要点:

    1. 中俄双方将要加强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但是,中方强调经济与人文领域内的合作,俄方强调的是安全稳定方面的合作。前者是中方的强项,后者是俄方的软肋,在这个问题上,中方采取的是主动态势。

    2. 中俄对上合组织是否扩充未能达成共识。中方专家在说完“未能达成共识”之后,补充说明,“但也未形成分歧”。这个回答当中的太极推手玩得滴溜溜乱转。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中方对扩充态度谨慎,而俄方则希望在上合组织当中有更多前苏联国家加入。俄罗斯跟伊朗和印度的关系很铁,而中国在西部可靠的盟友只有一个巴基斯坦。

    3. 中俄双方在年内要举行一次军事演习。“反恐为主题,但是规模不大”。中方的专家特意强调“规模不大”。大概是双方都不愿意花钱?

    4. 关于即将在伦敦举行的G20会议,中俄双方专家一致认为,将不会有很大成效。“现在是危机时期,不应该破坏现有秩序。而是应该在危机过后逐渐进行改革”。这个秩序是指国际经济秩序。可是,专家们,“不破不立”这话听说过吗?不过,专家们还是认为,中俄应该加强自身在建设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上的发言权。

    5. 关于中俄是否存在战略分歧,中方专家并没有隐讳观点——当然仅仅是本次战略研讨会上的分歧,而不是中俄整体的战略分歧。简而言之,中俄在阿富汗未来局势走向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也就是说,阿富汗未来的政权和民间的政治倾向将是中美俄三国博弈的重要领域。这个领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还有一个问题是中俄双方对第三国在上合组织中的具体作用有分歧。这第三国是哪个国家,对方没说。我倾向于这个分歧是上合组织领导权和影响力争夺中冒出的一个小麻烦。

    6. 在世界格局问题上,中俄双方专家达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单极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世界已经进入多极时代,或者正处于从单极到多极的过渡时期。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变动期。可以认为,美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美国不会变成一个过去时。东罗马帝国还硬撑了1000年呢,何况这个有着孤立主义传统的国家。

    从1989年至今,时间仅仅过去了20年。在这20年里,如果以战争来计算美国的全盛时间的话,应该是从1993年的波黑战争到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从这场战争开始,它就在挥霍自己的国际声誉,挥霍自己的软硬实力)。它的全盛时间并不长。不过,如果指望美国就此衰落下去,一蹶不振,这种想法极其不现实。如今的世界,变数之多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靠钢铁和大炮说话的时代。虽然上述专家做出了一致判断,我宁愿相信,国际势力的此起彼伏,仅仅是给我们这个民族提供复兴的机会。如果不会清醒地利用这种机会,中国就会再度沉湎在自己的历史旧梦当中,指望着别国的衰落来衬托自己的强盛,在金融危机如潮涌来的时代,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另外,在3月初俄新社举行的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就业与人口问题的电视会议上,中方专家给出了一个大略的失业数据: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大约有2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在城市里的工作返乡,今年将有660万大学生毕业。去年毕业但是未就业的大学生有100余万。2009年预计将有大约3000万人需要重新就业,而预计今年国内可创造的就业岗位只有不到1000万。论失业人口总数,中国即使没法成为世界第一,也是世界第二。这是无可否认的现实。

    在这次电视记者招待会当中,莫斯科会场居然来了一个《大妓院》记者搅局。此公应该是俄罗斯人,用俄语提问。提的问题我就不代言了。中方专家的回答毫不客气,首先指出叉叉功是邪教,然后声明,对中国的误解,例如什么集中营,人权等等已经成为西方根深蒂固的偏见。中方对偏见表示遗憾,但是希望对方有机会去中国看看。最后指出,中俄应该在争夺国际话语权方面进行合作,避免西方世界一手遮天。中方两位专家的回答不逃避事实,有理有据,比我们某些政府官员回答得精彩多了。大概是受到中方专家的影响,俄方专家也回答了大妓院记者的提问。大意是要加强中俄双方的信息交流,避免出现对中俄双方的偏见。俄方觉得人权问题固然重要,现阶段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更加重要,云云。俄方的不安全感可见一斑。这个大妓院记者的提问,中俄双方都用了很长篇幅来回答和反驳。在重要场合不回避有争议问题,而是尽力驳倒对方。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我喜欢。

    关键词(Tags): #战略对话#中俄#单极世界
    • 家园 民族自信心、个人自信心的体现。

      在重要场合不回避有争议问题,而是尽力驳倒对方。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我喜欢。

    • 家园 中国专家回复中的数据有点问题

      这个岁月的专家实在不敢恭维了,2000万农民工返乡听起来很有新闻效果的数字,他怎么就不说已经有80%春节后又回城工作了呢?照他这么说,每年春节前都有数千万农民工返乡了。

      • 家园 这个问题啊

        不知道是我没写清楚还是您理解岔了。春节前回家的农民工何止2000万。过了春节再返回城里找工作并找到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位专家的意思是,节前返乡后不再外出找工作,或者外出找工作未果的农民工总数可能达到2000万,甚至更多。由于在这个问题上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模型困难太大,中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城乡就业登记和调查系统。目前的就业状况调查仅仅针对城镇,而不是城乡。这个是专家坦然承认的。2000万,仅仅是一个估计数字,是否具备新闻效应看个人的理解吧。但是大学毕业生有660万,这个可是实打实的数据,其新闻效应无可置疑。

    • 家园 俄国内政出问题了

      全球经济危机加上低油价对俄国经济冲击很大,普京的高油价时的政绩被冲击得荡然无存。经济下滑导致社会不稳,社会不稳导致普梅政治分裂。因此,中俄对话失去了对话者,俄国内部没有统一声音。中俄关系先晾一晾吧。

      • 家园 内政问题跟国际交流没有必然的联系吧

        佛号兄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过于武断了?本身类似的交流机制还存在,参与交流者还是双方体制内一些颇有影响力的专家,这样的交流并不必然反映中俄官方层面的交流趋于冷淡。俄罗斯从未轻视或者忽视过某一个重大的战略方向。此时虽然俄政局相对混乱,但是远未达到90年代初期那种慌不择路的时期。大国之间的必要交流,无论是从官方还是民间层面来说,还是相对稳定和频繁的。这在金融危机当顶的时候,显得尤其重要。

        • 家园 感觉上合定位中俄有分歧了

          伊朗问题。中美利益一致(低油价)。俄伊利益一致(高油价)。

          油管问题。俄国在中日两边搞平衡,东亚经济圈至今无起色。

          阿富汗。俄往南,中往西。俄国和印度的围堵中国联盟藕断丝连,阿富汗就难有共同利益。上合就麻烦。

          中俄共同利益本来就是对抗美国单边主义的。现在奥巴马对中俄都示好,中俄联合的基础就被消弱了。奥巴马与俄国交换伊朗和东欧反导弹部署。看来希拉里·克林顿的巧实力生效了。

          关键还是俄国对中国态度一直很暧昧。此时加上内政问题,自然更加暧昧了。

          • 家园 上合组织的分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领导权的争夺,上合组织发展方向的不同观点,中间还夹着一个谁都不太对眼的大国哈萨克斯坦,上合组织能够维持到今天,其合作日趋紧密,表明至少中俄在维持一个形式上的同盟还有着一定的决心。俄罗斯对中国的暧昧态度自普京上台以来贯穿了整个新世纪的头十年。不论巧实力也好,还是美欧分别离间也好,一个没有完全复苏的俄罗斯不能忽略与中国的关系。虽然两国的关系部分取决于油价,但是眼下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已经是两个互不信任的国家能够取得的最理想状态了。

          • 家园 俄要是能领会暧昧的精髓那就不是毛子了

            人属熊的,没暧昧几下不是扁人就是掀桌子,你能指望他能和中美玩推手?基本上他就是一个需要骗也需要哄的愣头,最好别往太深处想,如果俄罗斯要下大棋,他所需要的资源环境因素要比中美大几倍不止,不然怎么能把苏联折腾没了~~~

          • 家园 毛子一向不可靠....

            对他们不能放心的...权益之计...............................................

      • 家园 佛号兄能详细说说嘛?
        • 家园 【链接】或许是西方唱衰俄国,或许是空穴来风

          但俄国确实出现了经济问题--外资撤离、卢布贬值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gjj/20090323/07216009472.shtml

          百度“梅普”就可以看到大量报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