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庐山大悲剧 二、纸老虎 -- 造船厂

共:💬85 🌺18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叹息
            家园 这里非常重要了

            我同意您的以上论述;不过我认为,这是您对史文恭《那年庐山》的个人解读。我很怀疑,史文恭自己是这样的看法。

            在《那年庐山》的整个表述过程中,虽然有些摇摆和变化,也不乏“劝百讽一”之处,但总的来说,是试图把毛的举动“合理化”。

            1959年的人看毛,他是合理的,2009年的人看毛,他是大错特错的;这里有个界限问题,史文恭试图深入或还原1959年的场景,这一点他做到了;但他在该抽离的时刻没有抽离(或者他根本不想抽离),没有体现出2009年的视角,我认为这是有害的,是把1959年的货色重新包装然后在2009年推销。比如说,到如今还在表示毛的威信不可损害(其实毛就算在庐山去世又如何);又或者说东哥被剥夺了一切退路云云。

            我这样分析他是有根据的,从他的论述手法、他对史料的选择,都可以看出来;这也是我要在《庐山大悲剧之三》里展示的。在《那年庐山》的尾声,公鲨河友曾经这样概括《那年庐山》:“老彭被小舟架上了去,闻天瞎参合,秀才不成事,老毛不得已。”史文恭也没有否认这样的概括,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不得已”。

            但是(生活中总有但是),如果我真的看错了史文恭,而您对他的解读是对的,那又怎么办呢?

            简单,只要史文恭能够正式采纳您这段话,《庐山大悲剧》就可以罢笔了,这场笔战就结束了,因为大家的观点一致了!

            最后花您一下。

            • 家园 终于看出来了...史MM可以休战了~

              原来您也是想用"新思维"来研究历史:

              1959年的人看毛,他是合理的,2009年的人看毛,他是大错特错的;这里有个界限问题,史文恭试图深入或还原1959年的场景,这一点他做到了;但他在该抽离的时刻没有抽离(或者他根本不想抽离),没有体现出2009年的视角,我认为这是有害的,是把1959年的货色重新包装然后在2009年推销。比如说,到如今还在表示毛的威信不可损害(其实毛就算在庐山去世又如何);又或者说东哥被剥夺了一切退路云云。

              用所谓的新时代的"新视角"看待历史, 而不是依照历史原本的阶段原本的价值观来还原,这对于研究历史来说, 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方法, 是贻误后人的方法....如果目的是批判历史批判历史人物以为今天的某些目的服务, 那么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样的话, 史MM可以休战了; 因为这已经不是考据上面的探究, 而是论战了~

              那么, 论战就光明正大地论战吧~ 不要忽悠俺们看客说是研究行不?

            • 家园 谢谢您了

              我又去读了一遍,发现公鲨的评论的确值得重视。我很有可能是错的,因为前面的史料剪裁给了我过于深刻的印象。所以忽视了后来的评述部分。

              给您道个歉,一开始以为有人要指桑骂槐,结果是自己太过敏了。前面的那些劝阻的话,都是一时激动写的。我还是希望您继续写下去。也让您的观念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表达。

              妖道在此恭候了。

              • 家园 看来是我的RP问题

                看来是我的RP问题

                --------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小说庐山这个事

          老毛的威信在59年的时候,在党内甚至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可以说是最高峰。那个时候,对于维护毛的威信,确实对于全党的团结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你说,什么威信要用如此大的代价来维护呢?

          第一,这个代价在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眼里并非最大,况且在59年庐山的时候全党也根本没有意识到会有这么大的代价 —— 甚至于在整个毛泽东时代,知道全国饿死这么多人这件事情的人恐怕也没几个吧 —— 等全党意识到了的时候,应该是在71年林彪事件以后,文化大革命理论彻底破产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当初这条路是走的太曲折了。

          第二,你可以回顾59年以前的党史,毛的决策在很多程度上与党内高级干部的意见都是想左的 —— 为此毛还赋闲过,但最后的事实证明,毛说的都是对的,按照毛说的事情都办好了,违反毛说的事情都办糟了。 —— 我们现在可以不迷信毛,但在当时中共党内的高级干部看来,他们可是对毛有一种盲从的信任。但在59年那个当口,中共高级干部对毛的维护并非仅仅处于对毛威望的维护,甚至于他们是衷心的信任毛的 —— 毛在历史上当别人认为毛错误的时候,毛却正确了那么多次,也许这一次毛又对了呢?尽管,最后很悲惨,毛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第三,在TG党内,毛的理论造诣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他的这些理论经历了比59年情况复杂的多的时期,TG的这些高级干部都是学过的(不愿意学的王明之流早就被赶跑了),这些理论经过实践检验都是占得住脚的。——毕竟,59年是毛第一次犯那么大的错误,很少有人能看出来 —— 历史上也无数次的有人指责毛的理论有错误,但最后的错误都不是毛的,而是那些指责者的。

          而庐山之后,毛的错误越犯越大,这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 这使得TG党内的清醒者也越来越多,先是陈云,再是刘邓,最后是周恩来……

          • 家园 四清

            四清的时候虽然没有公开的统计数据,但是大家到基层一看就明白了。

            • 四清
              家园 但是大家不敢说……

              所以整体而言,不能说都知道,至少不可能像我们今天看的这么清楚吧。

              • 家园 还有一件奇怪的事

                就是老毛在出事以来,把身边的人,几乎所有的高级干部全部派到基层去,独独他自己没有去。

          • 家园 谢谢啦,也花您,

            关于1959和2009视野的区别,我贴在回答水风的帖子里啦:

            1959年的人看毛,他是合理的,2009年的人看毛,他是大错特错的;这里有个界限问题,史文恭试图深入或还原1959年的场景,这一点他做到了;但他在该抽离的时刻没有抽离(或者他根本不想抽离),没有体现出2009年的视角,我认为这是有害的,是把1959年的货色重新包装然后在2009年推销。比如说,到如今还在表示毛的威信不可损害(其实毛就算在庐山去世又如何);又或者说东哥被剥夺了一切退路云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