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天才少年的完美谋杀(1) -- r33300

共:💬63 🌺2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天才少年的完美谋杀(1)

    最近看书,迷上了一些子侦探故事。倒不是说咱有当罪犯或者侦探的苗头,但人总是有这个猎奇心理吧,总希望知道些别人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侦探小说就是钻了人们的这个心理空子才得以大行其道。

    不过我这里介绍的却不是侦探小说,是一个实实在在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并且,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一个侦探故事,而且它还涉及到了人性,美国司法和审判制度。虽然这个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但是现在拿出来看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整理一下,以享大家。

    事情发生在美国芝加哥,时间是上个世纪的20年代,那个时候芝加哥还是一个犯罪之都,报纸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谋杀,抢劫,绑架的案子,而这些案子大多和当地的黑手党,无业流民有关,芝加哥警察为此不胜其烦。

    有钱人往往是绑架的目标(这个恐怕不用多解释,即便是绑架者也有这个智商)。这个案子的受害者勃比范克斯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

    勃比范克斯的父母是有钱人(地产商,钟表公司所有人,还曾经开过当铺)。家里的财富给子女们带来的往往不是终生的幸福,最起码对勃比范克斯来说是这样。

    他,被绑架了。

    绑架的事实是从一个电话中得知的。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傍晚,勃比范克斯在参加完学校的棒球比赛后没有按时回到家里。焦急的范克斯夫人收到了一个电话。

    “你们的儿子被绑架了。”一个陌生的声音说,“他现在很好。明天早晨你们会接到更多的消息。”

    “你是谁?”范克斯夫人问。  

    “约翰逊。”

    “你们想干什么?”范克斯夫人叫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没有回答,对方已经挂断了。

    第二天收到的一封敲诈信更加证明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亲爱的先生:

    时至此刻,你应该不再怀疑你的儿子已经遭绑架。首先请允许我们告诉你,他目前一切尚好而且安全。只要你能够严格地遵循我们在这封信里的指示,以及我们今后将要给你下达的其他指示,你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他会受到任何伤害。然而,倘若你在执行这些指示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哪怕只是非常些微的偏差,则我们对你的惩罚就将是他的死亡。

      1.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你绝对不可以与警方或私人侦探取得联系。如果你已经这样做了,那就让他们去进行自己的调查,而你绝对不可以向他们提及这封信。

      2.在今天中午之前准备好1万美元,其货币单位为:面值20美元的2000,面值50美元的8000。所有钞票都必须是已经使用过的旧币。任何在赎金中夹入新币或暗作记号的企图,都将使整个交换计划流产。

      3.请将赎金装在一只大号的雪茄盒子里,如果没有的话,一只比较结实的厚纸板盒子也行。盒子外面再用白纸包裹。包装纸的所有缝隙都必须用火漆封口。

      4.按以上指示准备好赎金后,请于1点钟开始在家里等候。注意不要有人使用电话。

      我们将向你下达进一步的行动指示。

      再警告一遍,这是一笔非常严肃的交易。如果我们有理由相信你在执行上述指示时出现任何误差,则我们对你的威胁就将变成实际的行动。

      然而,如果你能严格按照这封信的指示办事,我们保证,在收到赎金后6小时,你的儿子将会安然无恙地回到你身边。

      你的忠诚的

      乔治约翰逊

      GKR

    关键词(Tags): #天才少年的完美谋杀元宝推荐:夏翁,
    • 家园 【引用】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余某者,老于幕府,司刑名四十馀年。后卧病濒危,灯前月下,恍惚似有鬼为厉者。余某慨然曰:“吾存心忠厚,誓不敢妄杀一人,此鬼胡为乎来耶?”夜梦数人浴血立,曰:“君知刻酷之积怨,不知忠厚亦能积怨也。夫茕茕孱弱,惨被人戕,就死之时,楚毒万状;孤魂饮泣,衔恨九泉,惟望强暴就诛,一申积愤。而君但见生者之可悯,不见死者之可悲,刀笔舞文,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冤。君试设身处地:如君无罪无辜,受人屠割,魂魄有知,旁观谳是狱者改重伤为轻,改多伤为少,改理曲为理直,改有心为无心,使君切齿之仇,纵容脱械,仍纵横于人世,君感乎怨乎?不是之思,而诩诩以纵恶为阴功。彼枉死者,不仇君而仇谁乎?”余某惶怖而寤,以所梦备告其子,回手自挝曰:“吾所见左矣!吾所见左矣!”就枕未安而殁。

    • 家园 看完了,花。当法官记得宽恕罪犯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被杀的人
    • 家园 天才少年的完美谋杀(7)

      8月19日下午,法官宣布总结性发言开始。

      在长达两天的总结性发言后,公诉方要求对两个被告处于极刑,这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

      8月22日,刑事法庭大楼内外人山人海,几乎万人空巷,连法官进入法庭都必须左冲右突,愤怒的法官打电话给芝加哥警署署长请求增援,终于在下午两点四十分,克拉任作为辩护方律师,开始了他的总结性发言。

      克拉任首先谈到了勃比绑架谋杀案在全美造成的轰动,指出当一个案子激起民愤后,人们只会想到一种惩治方法,那就是死刑,而不会考虑被告所犯具体罪行的轻或重。

      其次,克拉任谈到了有关他的“百万美元辩护”的传闻,他指出此传说纯属子虚乌有;并且他还反将了检察长一军:即是,如果两个孩子是穷人家的孩子,则伊利诺伊州的任何一位检察官都不会在他们承认“有罪”之后,再要求法官判处其死刑,检察长对两个被告的诉刑是出于一种仇富心理。

      再往后,克拉任的辩护词带有了大量的感情色彩。

      “这三个月以来,我就像是一个人站在海边,竭尽全力想要抵挡住铺天而来的大潮。我盼望着风能够停息,海能够平静。我相信它们终究会的。顺便说一句,请大家不要误解了我这个比喻的意思。我知道,在这场官司中,最简单,也最能迎合民意的做法,就是对我的委托人处以极刑。一些没有头脑的男人和女人们会为这样的判决鼓掌,一些心胸狭窄或生性残忍的人会为这样的判决喝彩。但是,在芝加哥,以及比芝加哥更宽更广的土地上,还有无数的父母们,无数心地善良的、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人们,他们看到的不光是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还有他们自己的孩子,邻居的孩子,以及后代中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有一天,那些孩子们也会站在纳森和理查德今天的位置上。”

      “尊敬的法官大人,您现在正处于过去和未来之间。您可以把这两个孩子送上绞刑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套上一根绞索,直至他们停止呼吸。但是,假如您这样做了,您便是将您的脸转向了过去。……您也可以拯救他们,同时也拯救了现在和今后千千万万和他们一样的孩子们,拯救了那些心地善良、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人们。我祈求未来,祈求有一天,仇恨和残忍不再占据人们的心灵。那时候,人们将学会如何去分辨和判断,如何去理解和信任。那时候,人们将懂得,所有的生命都同样地值得挽救。那时候,人们将懂得,仁爱与宽恕是人类灵魂的最高境界。”

      克拉任的总结发言讲了整整三天。当他说完时,法庭中的不少人流下了眼泪,包括法官本人。在后来的年代里,许多法学教授要求学生们熟读达偌博士的这篇总结性发言。

      1924年9月10日,法官对此案作出了最终宣判:

      对两名被告所犯之谋杀罪,本庭依法判处他们无期徒刑;

      对两名被告所犯之绑架罪,本庭依法判处他们有期徒刑99年。

      结局和归宿

      约翰加维利法官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他申请调到了民事法庭,这个案子上他的压力太大,从而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终生的影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拉任律师

      克拉任博士继续他的法律事业,直至退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纳森

      纳森在监狱里又学了12种语言,选修了不少医学方面的函授课程,在狱中,他完成了自己的自传《终生监禁加99年》(life plus 99 years)。1957年,在被关了33年后他申请假释出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理查德

      1936年1月26日中午,理查德在监狱的澡堂里被同监犯人袭击。三小时后,理查德洛易死在了手术台上,年仅30岁。

      另,这个故事来自于一本书,胡佳所著的《美国八大奇案》,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原文比较长,我做了一些整理,算是一个精简版吧。

      如果对整个案子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看看这个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han_Freudenthal_Leopold)

      全文完。

      关键词(Tags): #天才少年的完美谋杀
      • 家园 厉害,花

        这个案子是体现法制精髓的,精彩

        想到一个问题回来冒一句:如果你是检察官,有没有更好的反制手段?

      • 家园 碰巧,杭州现在出了个富二代飙车撞死人的事。

        看看会怎么判吧。这是连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559164.shtml,有肇事者在车祸现场和同伴满不在乎,嘻嘻哈哈的照片。说他(或者他们)是一群人渣一点都不过分。

      • 家园 这证明了美国法律就是保护有钱人为所欲为的法律

        穷人哪来钱请这么个律师(他说自己没拿100万?是啊拿个999998.5美元也不是说谎啊)。律师在法庭上东拉西扯一番,博取法官(或者陪审团)的同情,根本不管谁能够再给受害者一次机会,受害者又招惹谁了。

        法官估计是判完了才缓过劲来,赶紧给自己个台阶,说自己承受不了案子的压力,心里肯定在骂那个律师“你这个表字样的东西,你的陈词简直就是在给我下套,那根本就是在说我要是判了死刑就是禽兽了”还是律师职业水平高,人家名利双收,还心安理得的继续干了下去。——克拉任博士“废话,我跟钱又没仇”

        • 家园 死刑更重还是无期更重

          这个可能有点文化差异。巴厘岛爆炸案凶手被法庭判处死刑,许多西方受害者家属跳起来哭诉:Unfair!应该判他终身监禁。几年前或是十几年前,南京一个德国人家里四口人给三个民工灭了口,德国人的家属写信给法院要求不要判死刑。不是德国人不忍心,他们觉得无期更能惩罚罪犯。可见在很多人脑子里,终身监禁比死刑更重。

      • 家园 最后陈词念了三天?

        老天,他得写多少字儿啊

      • 家园 律师的策略完美,但这个结局显然不完美

        仇恨和残忍不再占据人们的心灵。那时候,人们将学会如何去分辨和判断,如何去理解和信任。

        我想说,这不是法律的责任.

        另外,心理鉴定的意义,难道不是判断被告有无心理疾病吗?孤独和优越就可以被认为有问题?

        也许心理专家这一招只是为了给民众一个心理缓冲,许多无关的人或许会改变原先认定的结果,来自民间的压力会减轻许多.

      • 家园 百万美元的辩护,值

        在芝加哥,以及比芝加哥更宽更广的土地上,还有无数的父母们,无数心地善良的、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人们,他们看到的不光是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还有他们自己的孩子,邻居的孩子,以及后代中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有一天,那些孩子们也会站在纳森和理查德今天的位置上。

        法庭中的不少人流下了眼泪,包括法官本人。

        在后来的年代里,许多法学教授要求学生们熟读达偌博士的这篇总结性发言。

        FOR FUN 谋杀犯也有春天,美国现代民主的天理。

        俺还是古典派:杀人偿命

        • 家园 这段话简直就是在说美国是个天生制造犯罪的国度

          在芝加哥,以及比芝加哥更宽更广的土地上,还有无数的父母们,无数心地善良的、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人们,他们看到的不光是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还有他们自己的孩子,邻居的孩子,以及后代中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有一天,那些孩子们也会站在纳森和理查德今天的位置上。

          这群罪犯水平低的,拿不出手,就关起来,水平高的,就进白宫。

          所以,当美国人满世界的惹事生非还大言不惭也就不奇怪了。

    • 家园 天才少年的完美谋杀(6)

      克拉任的最后两个字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法庭中所有的人,特别是公诉人罗伯特科罗检察长,尽管他还算保持镇静。记者们蜂拥而出,争先恐后地将此“爆炸性新闻”通报给自己的主编们。

      科罗检察长之所以这么出乎意料是因为克拉任完全打破了他的攻防计划。为什么这么做,在当天早些时候克拉任才告诉他的两个当事人,免得两个天才大嘴巴早早地透露给媒体而使控方有所准备。

      原因有两个:

      第一,检察长对二人的指控是绑架与谋杀,如果他们仍然坚持‘无罪’抗辩,检察长就有权要求将两条罪名分案审理。任何一项指控都是致命的,即便其中一个裁决低于死刑,那么难保另一个指控不会被判处死刑,而这对于两个罪犯来说是不利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根据伊利诺伊州当时的法律,如若承认“有罪”,纳森和理查德则有可以免却陪审团审案而仅由法官一人决断。这样,是否对二人处于死刑就会尽量少的削弱公众情绪和舆论的影响,因为毕竟法官是专业人士,他更多时候是依据自己的法律知识而不是大众情绪来对罪犯定罪和量刑。

      如此一来,科罗检察长历时两月精心准备提交法庭的证据从理论上讲就与本次法庭辩论没什么关系了。因为所有的那些人证和物证要证明的,是两名被告业已承认的——“有罪”。打出去的一拳失去了方向,难怪检察长要出乎意料。

      那天休庭的时候,法官神情凝重。现在,克拉任将那只“Hot Potato(烫手山芋)”硬塞到了他的手里,迫使他必须在这场官司中独自对被告席上的两名年轻人作出生死决断,任何人都不喜欢他目前的这种处境。

      再次开庭已经没有新意,因为罪犯已经认罪,所以公诉方对案件的描述以及侦破工作已经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事情的高潮反倒是是辩方取证。

      克拉任的第一位证人是威廉崴特博士,美国精神病学学会主席。然而还没有等他开口说话检察长就提出了抗议。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桩性质极其残酷的预谋杀人案。在被告承认‘有罪’,并逃避陪审团审案之后,再引入‘精神病抗辩’,这在审批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换句话来说,精神病抗辩是用来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进行判断的;至于量刑,则不适用。

      从此法庭开始了长达两天的辩论。双方火力十足,整个法庭成了一个精神病学的课堂,芝加哥人对精神病学实现了集体扫盲。

      终于,1924年8月1日,法官驳回了公诉方的抗议,允许威廉崴特博士等作为专家证人在本案中出庭,被告方的律师们揭开美国司法史上新的一页。

      天才,往往是某些方面的,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缺陷,被告方的精神学专家试图证明的就是这一点。

      专家们在证明两个天才罪犯除了具有一流的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外,还有着和普通孩子们没有的孤独和自私,同时加上优越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们自我感觉处处高人一等。他们鄙视周围的人、周围的物和周围的事,进而发展到蔑视所有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这才是导致他们犯罪的根本原因。

      我相信这些话对法官在最后的量刑中一定是有所影响的。

      关键词(Tags): #天才少年的完美谋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