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打死第一个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 -- 静然如此

共:💬77 🌺9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打死第一个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

    打死第一个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是我的家长某天和我聊天时说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

    像被梦想压得沉淀淀的希望树,无数吊此树上的家长为这句话背上的压力而倾泻出了自己的愤怒!

    幼儿园,已经不需要再听别人像我描述,我已经可以深刻感受到了可怜的天下父母心了

    小升初,是这些天来我听到的最热门的词语,两位同事分别为自己的子女跑断了腿,操碎了心

    孩子去读A校还是B校?恐怕是她们这些天来茶不思饭不想的唯一纠结。。。

    钱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交了钱之后能否上A校或者B校的重点班呢?

    微机摇校已经被否决,名校的名额必须在微机摇校之前就要抉择!

    A校的面试题目难还是B校的难?有多少道题?每道题目的答案又该是什么?大家热烈的探讨着

    比买疯了彩票还想中奖的人还要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一次敲板像是把孩子终生都敲定了似的

    也是,这个时候孩子的未来,父母必须得做主~~~~~

    那在追逐名校路上的父母与孩子们那一颗颗虔诚的心,真让人为之感叹,让人为之心疼呵。

    朋友的女儿很优秀,他依然为之忧心忡忡,依然也是为了A校和B校纠结

    女儿A校和B校都考上了,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免学费,还得奖学金

    他成天研究A校和B校走火入魔,让我想到了A校或B校都没考上的孩子家长又该是在怎么琢磨C校D校呢?

    孩子的未来,怎么都让父母操心,早不像我们那一代,或者我们父辈那一代了

    所以说,也该打死第一个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

    今天的《南方周末》头版写的“一个广东校长的倒下”也怄人

    有关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的教育,换之的“择校费”,让无数家长头痛也让无数校长头晕

    一样在微机摇之前,得为各领导的条子安排名额,为这个关系那个关系抉择轻重

    教育在每年的升学考试阶段都到一种白热化竞争的程度,让每一个人都不好过

    这不打死第一个说那话的人还干嘛呢?

    我现在甚至是看到我们的孩子们疯耍都是乐呵呵

    因为我已经看见他们的明天是那么的不好过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钢琴,绘画。。。 。。。。

    这一座座的大山,把他们的脊梁越压越弯

    未来,这个灿烂的词语,究竟最后是突起,还是下降,谁又可以说个准儿呢?

    可我也无法说:那孩子们,咱就别学了,玩吧玩吧玩吧!

    梦去吧

    • 家园 无论如何也要花

      拖出来一起打,恨死我了,当前教育之乱局,与这句话有很大关系。

    • 家园 同感

      这句话害了一代人啊。

    • 家园 俺觉得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的不确定造成的

      父母不知道孩子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唯恐孩子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淘汰,所以拼命的给孩子施加不同的压力,以便他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某种优势,能够不被社会淘汰。其实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大学同学毕业找工作,成绩都一样,一个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一个没什么特长,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要前者。没办法,达尔文同志研究的结果,不遵守不行。

    • 家园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钢琴,绘画,..太少了.

      在美国,

      汉语,古诗词,古籍(3字经,论语等),(小提琴),古筝,网球,高尔夫,滑冰,滑雪,舞蹈(民族舞,芭雷舞,TITA舞,等.),朗诵,武术,游永,陶瓷艺术,中国YOYO, 奥数, 天文,地理,书法,各类科学知识和相关实验,手工,球类,跑步,放风筝,种花,种草,养鱼,养蚕,等等,都要学,都要学呀. 这些不是大山,是好东西.如果说是山,也不是他们背上的山,而是他们脚下的路,越登越高,视野越来越开阔.

      还要带小孩去参加各种活动,看音乐会,巴蕾舞剧,冰上舞剧(比如,HIGH SCHOOL MUSIC),等等.

      要学会和小孩子一起成长.

      不过,

      好贵呀.比如钢琴是一个小时90美元.滑冰也是一级级的, 一般要学两年才能到请个人老师的层次.

      其实这些,小孩子都喜欢的.何苦之有? 就是父母要花无数时间. LG,LP,男人女人干嘛用的? 就是生孩子养孩子教孩子的呀. 小孩上大学了,毕业了,独立了. 老爹老妈就该退休了.

      • 家园 我以为其实父母抓好两点就可以了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外乎两点:做事与做人。这大概无可非议。穷家有穷养的方法,富家有富养的方法,总之抓好这两点就行了。

        一些人认为做人最重要(同时他们也认为这两个都非常重要),另一些人认为做人和做事一半一半。不过他们都不否认这两点在人成长生活中的核心重要性。

        说句题外的,我曾跟一位成功的长辈交流,我问他我在工作中是不是需要始终保持低调,他有个看法很有争议:有的人需要绝对地低调,因为他父母的背景能保证他即使低调也能得到机会;而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适当时刻还需要露锋芒,因为如果绝对低调则显不出来得不到机会垂青。这个我记在心里,虽然暂时尚未彻底理解。

        这个题外话与育儿话题有关的就是家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左右了一些社会地位较好的父母的育儿观念;而我的想法是这是外在因素,世事绝对是无常的,外在的跟不了孩子一辈子,为人性格和做事风格才是固联于孩子本身的有价值的东西。

        还有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都是中国人的处世经验,我以为这些都对人的成长很有价值。

        看这些帖子强调具体操作的多,涉及孩子为人品格的少。大家肯定都有各自的道理,也许是我想得太虚太不现实太潦草了。

    • 家园 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钢琴,绘画都是商人的忽悠而已。

      钢琴,绘画等等都对绝大多数人生无用。但是商人比较赚钱。卖琴的,搞培训班的,都需要持续吸引大量的新买家。 :)

      • 家园 那是书呆. 别人砍山都插不上嘴.
      • 家园 这个不能同意。举个例子,在加拿大中学必须选一种乐器

        来学,是必修课。在幼儿园,绘画,手工可以说天天做。这些其实是一种素质的培养,不以数理化成绩为指标的。但绝不是无用。

        上述话也许不试用于中国现状。但坚决反对LZ武断的下判断。

        • 家园 这个大概不对

          没听说这里中学需要学乐器。这里绝大部分中学都有自己的校乐队,会一种乐器(小提琴、号、长笛、双簧、黑管、鼓等)可以加入校乐队,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一些。

          事实上,在这里中学,体育好的孩子比音乐好的孩子更风光。

          只学习好的孩子,呃,在国内大概叫做书虫,国外孩子们叫nerd,基本不是很受欢迎的人。

          • 家园 说的在理,朋友的孩子宁可考第二,

            也不考第一,问他为什么,他说第一是nerd,会被人看不起,加拿大这地方,邪门了,学习越好越丢人,什么道理。

          • 家园 别看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逼他学这学那

            到了高中,就一边倒的逼孩子当书虫了。什么起跑线啥的都是废话!万般皆下品的思想根深蒂固!象丁俊晖、朗朗的爹那样,能发现孩子的长处并能坚持下去,走与世俗截然不同的道路的家长凤毛麟角!

            把孩子培养得多才多艺,十有八九只是家长的虚荣心,一旦没有出啥成绩,翻脸不认人的居多,能够真正让孩子快乐地艺术的有几个?

            所以,就事论事,“起跑线论”就是狗屎!

        • 家园 俺闺女幼儿园最喜欢画画
    • 家园 现在这些小屁孩都太沉重鸟。花。
    • 家园 中国的家长在培养孩子

      其实也是在经营自己的后半生

      一个将来能有份稳定工作的孩子意味着一个正常的晚年

      至于说培养孩子的方法,只能说很多家长其实还是没看透这个社会。照我说,孩子就需要培养两点:

      1.健康的身体,让他热爱运动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习的能力,知道遇到问题时候该怎么去找答案,去书里面找,去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去和别人讨论

      至于其他的技能才艺,如果家长本身有啥绝活技能,传给孩子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如果没有,与其废这个功夫去什么补习班,还不如家长自己专心点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呢。自己社会地位高了,孩子的机会就会多一些,不比上几个补习班实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