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的教育给了我什么---写在博士毕业之际 -- Ash

共:💬86 🌺36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的教育给了我什么---写在博士毕业之际

    马上就要博士毕业了。 论文已经答辩,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学校。想想过去的六年,我首先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夜深人静的守候,闭上眼睛,最重要的生活学习片段就象幻灯片一样在脑海里一幕幕闪现。 从博士的初试(prelim exam), 到开题口试(oral exam), 在杂志上发表论文, 这些博士道路上必过的项目对我来说都不简单, 也许是因为我的国内本科属于管理类专业, 在美国的博士是数学专业吧。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是: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咱在这里也凑个热闹。要是我写这个作文,我要说中国教育给我插上了一双隐形的 翅膀---- 坚韧不拔的知识积累能力和坚实的数学逻辑基础。这个翅膀也是很多人在北美职场上安身立命的工具和养家糊口的法宝。有了这双翅膀,任何专业都不再神秘;知道了这双翅膀,您也就不再为一个学中文出身的高级计算机程学员而惊讶了; 知道了这双翅膀,您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能够游刃有余的适应需求,进行知识更新,甚至到了无师自通的境地。

    盘点一下网上或者媒体关于中国的教育的讨论, 似乎有这么一种流行的说法,中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书呆子没有创造力。 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事实,美国培养的博士生如果要看本科毕业学校的话,产生博士最多的不是那些被国人奉为神灵的“北美名校”, 而是清华大学, 而且前十名有多所国内高校。考虑到美国有4千多所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而且 博士生的工作就是 “创造”--- --(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我们不能说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没有创造力。

    现在来说说我的数学PhD。我的本科专业是管理类。到美国留学后第一个专业也是管理专业。 国内管理专业很多都是按文科来教的,而且在一般人的脑袋中也是把管理当写写背背的专业,但是这边的管理专业的划分要细的多,而且有很多以数学为基础。比如说运筹学就运用的十分广泛。我的美国同学有应用整数规划为航空公司搞航班优化的;也有同学进了美国海军的水面战争研究所作水雷布置研究的。 相比之下,国内的管理还是被大多数人当作文科专业。 所谓的科学管理还是停留在嘴皮子上。 学习运筹学的根本没有出路。没有哪个航空航空公司有专门的运筹部门。大型运营软件都是进口的。 在美国的最初的日子, 我对数量方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下决心就转到了数学系。 凭着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基础,我补齐了所有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国内的初等教育给了我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 具备了数学逻辑的基础,去补齐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就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下功夫,我们怕下功夫吗?所以,整个过程还算顺利。我最终选择了应用概率作为研究方向, Ash其实就是一本我喜爱的概率书的作者。 此书国内有影印本。我觉得知识积累和知识创造是博士生学习的重要的两个环节, 而且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基础。中国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能力上不输别人。能否在知识创造上有所作为,运气也占不小的成分。还好, 我的运气不错,研究方向有进展, 而且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章被顶级学术杂志接收。

    我觉得中国教育还是和国情基本适应的, 其对知识积累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的重视是其两大特色。 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还是在动手能力。注意,动手能力不应该等同于创造力。这个差距是经济水平造成的。讲个小故事。 我的室友是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到这边读硕士的。 他们在国内的的理论基础很好。 这边研究生的课程,很多东西他们本科都已经讲过。 几回作业和考试下来,我室友就已经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了, 每次大作业或考试前, 一堆同学(老印加老美)专门要请他到图书馆答疑 。 可是有一回,一个问题把他也难住了。 这个问题要对一个方程求N次偏导。方程很复杂,包含多个变量 , 他算得两眼冒金星,也没有得到老师给的答案。当老中,老印都束手无策的时候, 一平时最“矬”的美国学生给了答案。 很简单, 用Maple不就行了。 这就是差距了, 教育资源的差距。 国内有几所高校买得起Maple, Matlab 这样的软件并在本科生中普及的?几个Maple命令算个偏导,小菜一碟,但对于没有见过的人来说,那真是难了。外事不明问google, 内事不明问baidu。 上网搜搜, 上机练练, 我的室友没几天就知道怎么用Maple了。我的室友还告诉我,他在国内做实验的时候,整个系里连一个通风橱都没有,更别说防护眼镜了,做实验的时候他都是冒着反应发生的气体,含着眼泪在搞。 我们的硬件真的还是不行。动手能力不足,不是改个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就能解决的。这要真金白银的砸出来。

    通宝推:东海后学,桃子甜,隔路山贼,代码ABC,厚积薄发,
    • 家园 大部分非常认同,花一个!

      你的MAPLE故事真实性严格来说无从考证。一个小小的针对是你用它来做例子。中国同学不知道MAPLE也就罢了,印度同学也不知道(或想不到),这也太“欺负”人了吧。我也是参考楼下兰州人的质疑才敢质疑。兰州人:您出国多久了?

      “数学”学到你这个水平,所谓的动手能力,不是指MAPLE或MATLAB,而是指想到就去做的态度和能力,这正是中国同学普遍的风格,不像所谓美国同学,每个章节每个概念都大堆想法,功课却永远交不上来。

    • 家园 说到动手能力和钱的问题,我想起个事

      当年大学里一个同学中途出国留学,在一个假期回来和我们说起那边的设备太好了,示波器随便玩,不像我们系整个就只有一台高频的。而同时对我们几个可以仅靠万用表就可以修电视、录像机的同学异常佩服,人家那块没专用示波器是不会考虑动手修的。

      所以,我觉得钱和设备限制了眼界,但并不会对动手能力有什么影响。

    • 家园 您出国多久了?

      国内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现在全都会matlab,倒是我在美国的同学里面有不少没有用过matlab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当年考八股文 不是也培养出了文天祥 曾国藩

      胡林翼 彭玉麟 谭嗣同一干子人才出来

      而且要论锻炼人 考验人 我看八股文比高等数学 英语六级一点不差

    • 家园 这个~~~国内盗版一大堆啊~~~~

      教育资源的差距。 国内有几所高校买得起Maple, Matlab 这样的软件并在本科生中普及的?

      呵呵,当年读书时候,我们用的软件都是最新最豪华的,我导师刚刚海归,羡慕的要死,让我们给他装了个遍,他说他在外面的时候,软件都是刚刚够用就好,哪有那么多钱配啊。

      而且不要说maple和matlab这种大众化软件,我们用的很多专业软件,只要用心去找,居然都有人给破解的,呵呵。

    • 家园 讲的很好,但是有两个论证值得进一步推敲

      1.您的个人经历似乎不太有普遍性

      本科中文,在米国修成数学博士。--呵呵,这即使不是万中无一,至少也是百中无一吧

      2.美国培养的博士生如果要看本科毕业学校的话,产生博士最多的不是那些被国人奉为神灵的“北美名校”, 而是清华大学, 而且前十名有多所国内高校。

      感觉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北美名校”的本科生有比搞学术更好的职业选择,而国人到美国谋生,除了搞学术和搞技术,很难有更好的职业可以选择。

      当然,我也觉得国内的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但是高等教育,很多人是在搞“术学”而不是在搞学术。

      觉得本文最重要,也是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是:“也就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下功夫,我们怕下功夫吗?”

      谢谢,并向牛人致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