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野狐禅之异想天开 上 -- 金各

共:💬42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野狐禅之异想天开__5

      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具有客观性,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也都可以被作为被参照的对象。

      当人们观测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人们是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而人们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地指定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必须明确地把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区分开来。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从人们观测的立场,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只有要么是物体、要么是物体集合;人们总是可以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一个物体,人们总是可以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一些物体,人们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凡是观测对象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凡是参照对象也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观测对象,人们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确定参照对象;至于观测者从一个观测对象身上观测到了什么,则是观测者把这个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结果;观测结果总是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结果。观测是观测者对观测对象的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观测者是人,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被称为活动,因而观测者的观测行为也可以被称为观测活动。观测者的具体观测活动就是观察、比较、测量、分析;其中分析又是由观测者对一个观测对象的部分或一个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的观察、比较、测量;分析也常指观测者把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部分标示出来,然后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还常指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对应的观测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当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的标示部分分别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或者当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的标示部分分别对应之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观测者的这种行为也是分析。人们可以选择多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人们也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人们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当观测者分析一个观测对象的部分时,观测对象要么是多个物体、要么是具有比自身微观之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当观测者分析一个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时,观测对象通常是只有一个物体、且是具有比自身微观之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当观测者对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这一个观测结果整体所对应的观测对象要么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要么是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因而,这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要么是一个物体集合中的一些物体、要么是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该物体的一个(或一些)部分、要么是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该物体的一个(或一些)组成物体。当观测者把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时,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之观测对象的各个部分总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的部分时,如果观测对象是多个物体、那么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这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如果观测对象是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那么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这个物体的部分或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观测结果的各个标示部分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不是观测对象整体,只有整个的观测结果才与整个的观测对象相对应。当观测对象是只有一个物体、且是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时,人们观测这个物体而得到之关于这个物体的一个观测结果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这一个整个的物体,人们既不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或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也不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或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参照对象,因而,人们也不可以标示关于这个物体之观测结果的部分。观测结果总是由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结果,所以,一个观测结果总是对应着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总须要一个观测对象,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还总须要一个参照对象,因此,一个观测结果不仅总是对应着只有一个观测对象,一个观测结果还总是对应着只有一个参照对象。虽然一个观测结果不仅总是对应着一个观测对象、还总是对应着一个参照对象,但是,人们进行观测活动而得到的观测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只是观测对象的情况;因而,当人们提到观测对象所对应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时,该客观实在的对象通常只是观测对象而不包含参照对象;因而,当人们提到观测对象的标示部分所对应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时,该客观实在的对象通常只是观测对象的部分或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而不包含参照对象,该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既不包含参照对象的部分、也不包含参照对象的组成物体。

      当观测者进行观测活动时,观测者的观测活动按照顺序总是可以被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确定观测对象、是把观测对象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是把观测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也区分开来。观测者对观测对象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根据的是物体的客观性,观测者把观测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区分开来根据的则是物体的相对性。第二步是进行对比、是把已经被确定的观测对象与也已经被确定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人们只有把观测对象和参照对象都确定以后、才可以将它们进行对比,人们对参照对象的确定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因而对比也总是须要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才可以完成;对比还总是把观测对象和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对比总是既须要根据观测对象的客观性又须要根据参照对象的客观性才可以被完成,对比总是既须要根据观测对象的相对性又须要根据参照对象的相对性才可以被完成。人们在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须要参照对象;参照是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进行的活动,参照总是包括有参考、比照、对比、对照的意思;参照也总是包括有两个步骤:一、确定参照对象,二、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对参照对象的确定、还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参照活动也还总是须要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进行;而从人们观测的立场,客观实在的对象只有要么是物体、要么是物体集合;因而,参照也是须要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才可以被完成,参照也是须要根据物体的客观性才可以被完成,参照也是须要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才可以被完成。人们在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因而人们在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须要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在观测活动中总是须要参照对象;人们的确定参照对象的行为属于是人们的参照活动,人们的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的行为、也属于是人们的参照活动,人们的参照活动总是包括有两个步骤(一、确定参照对象,二、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人们的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的行为、既属于是人们的观测活动、也属于是人们的参照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总对应有且只有一个确定的观测对象,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也总对应有且只有一个确定的参照对象,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即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总是包括有一次参照活动的第二步,人们的一次参照活动还总是包含有这一次参照活动的第一步,因而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还总是对应有一次参照活动的第一步,所以,人们的一次参照活动总伴随着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而发生,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总伴随有一次参照活动。不管是观测的第一步,还是观测的第二步,抑或是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都须要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才可以完成;不管是观测的第一步,还是观测的第二步,抑或是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都与客观性有关,因此,观测活动总是客观性的活动,观测结果也总是客观性的结果;不管是观测的第一步,还是观测的第二步,抑或是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都与相对性有关;因此,观测活动总是相对性的活动,观测结果也总是相对性的结果。

      人们在观测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总是必须先确定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然后才可以对其进行观测。人们确定客观实在的对象作为观测对象的行为也属于是观测活动;人们确定客观实在的对象作为观测对象的行为属于是观测活动的第一步;人们一旦开始确定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观测对象,人们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观测活动也就开始了;人们一旦确定了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观测对象、而且也将其与参照对象完成了一次对比,人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观测活动。只要有人在进行观测活动,观测者对观测对象就具有“观测”关系;但是,只有当人们要么确定参照对象、要么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即只有当观测者的观测活动涉及到参照对象时,观测者对参照对象才具有“参照”关系。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可以被分为两步,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只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了一次对比,就完成了一次观测活动。观测者每进行一次参照活动,也总是必须先确定参照对象;人们在参照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也总是必须先确定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然后才可以对其进行参照,然后也才可以将观测对象与其进行对比;人们也只有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了一次对比,才完成了一次参照活动。人们一旦开始确定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参照对象,人们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参照活动就也开始了;人们一旦确定了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并以之作为参照对象、而且也将观测对象与其完成了一次对比,人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参照活动。观测者每完成一次观测活动,就得到关于这次观测活动之观测对象的一个观测结果;多个观测结果总是对应着由观测者进行的多次观测活动;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着由观测者进行的一次观测活动,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有在那一次观测活动中的观测对象,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有一个观测对象。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伴随有一次参照活动,人们的每一次参照活动都须要参照对象;虽然人们只有在进行参照活动时才须要参照对象,但是,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总伴随有一次参照活动、且伴随有只有一次参照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还都须要对比,人们的每一次对比也都须要参照对象,因而,一个参照对象不仅对应着一次参照活动、还对应着一次观测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伴随着只有一次参照活动,所以,每一个观测结果都对应有在那一次观测活动中的参照对象,每一个观测结果还都对应有一个参照对象;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总对应有一个参照对象,而且每一次观测活动对应着只有一个参照对象。人们的任何一次观测活动总伴随有且只有一次参照活动;人们每进行一次观测活动,那么该次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总是既是该次观测活动的第二步、也是该次观测活动所伴随之参照活动的第二步;所以,当人们在描述物理现象时提到观测活动时,该观测活动所指代之人们的行为还可能既包括有该观测活动、也包括有该观测活动所伴随的参照活动;即人们还可能把一次观测活动以及该次观测活动所伴随的那一次参照活动统称为人们的一次观测活动。人们还可能对一个观测对象连续进行多次观测、而选取得到的多个观测结果中的一个观测结果作为那多次观测活动的观测结果;如果人们对一个观测对象连续进行多次观测、而选取得到的多个观测结果中的一个观测结果作为那多次观测活动的观测结果,虽然人们进行了多次观测活动,但是人们只选取了一个观测结果,所以人们还通常把那连续的多次观测作为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人们的每一次观测活动都对应有该次观测活动的观测对象、都对应有该次观测活动的参照对象、都对应有该次观测活动的观测结果,如果人们把连续的多次观测作为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那么观测者选择那多次观测活动中的哪一次观测活动对应的观测结果作为那多次观测活动的一个观测结果,该观测结果也总对应着那多次观测活动中的那一次观测活动的观测对象,该观测结果还总对应着那多次观测活动中的那一次观测活动的参照对象;如果人们把观测者的多次观测活动作为观测者的一次观测活动,观测者在那多次观测活动所选择的参照对象还通常是同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总可以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观测,人们也总可以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参照;人们通常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观测活动、以获得关于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多个观测结果;人们对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之完整的认识,总是须要对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多次观测、得到关于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多个观测结果以后、才可能完成。

      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确定观测对象,总是须要确定参照对象,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按照顺序先执行观测的第一步、再执行观测的第二步;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必须确定了观测对象以后,必须也确定了参照对象以后,才可以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总是须要参照对象。观测者对观测对象的确定是对观测对象的选择,观测者对参照对象的确定是对参照对象的选择;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可能是先确定了观测对象再确定了参照对象,也可能是先确定了参照对象再确定了观测对象。在人们周围,有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这些物体也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在人类长期的历史中,人们通过无数次地观测活动、选择和指定了一些物体作为固定的参照对象、然后在每次观测活动时通常是把观测对象与这些固定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这些固定的参照对象通常被称为一般参照物。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的第二步时,总是须要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可能是先确定了参照对象、再确定了观测对象、然后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这样的观测活动就是观察;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活动时、也可能是先确定了观测对象、再确定了参照对象、然后把观测对象与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这样的观测活动就是比较;观测者在观察或比较时,如果观测者选择的参照对象是一般参照物,这样的观测活动则可能是测量。

      分析的情形比较复杂。分析通常是由观测者对一个观测对象的部分或一个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的观察、比较、测量;分析也常指观测者把一个观测结果的一个(或一些)部分标示出来,然后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观察、比较、测量,要么对各个标示部分各自对应之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分析还常指观测者把多个观测结果各自对应的观测对象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如果是分析观测对象的部分或分析观测对象的组成物体、而且观测对象对应着只有一个物体,那么这个观测对象所对应的那一个物体一定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这样的分析是对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部分或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组成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如果是分析观测对象的部分、而且观测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这样的分析通常是对观测对象所对应的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如果是分析一个观测结果的部分,则通常是重新选择参照对象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可能是选择原来的参照对象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如果原来的参照对象对应着只有一个物体、且是对应着具有比自身微观之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也可能是选择原来之参照对象的部分或原来之参照对象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如果原来的参照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则可能是选择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个物体或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如果原来的参照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且其中有的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还可能是选择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之物体的部分或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之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也还可能是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更还可能是选择另外的一些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当一个另外的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还更可能是选择这一个另外物体的部分或这一个另外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参照对象),然后再把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可能是把原来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如果原来的观测对象对应着只有一个物体、且是对应着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一个物体,则可能是选择原来的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部分或原来的观测对象所对应之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新的观测对象,再把新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如果原来的观测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也可能是选择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个物体或那多个物体中的一些物体作为新的观测对象,再把新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如果原来的观测对象对应着多个物体、且其中有的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还可能是选择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物体之部分或该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的物体之组成物体作为新的观测对象,再把新的观测对象与新的参照对象进行对比);而分析多个观测结果,则是把各个观测结果各自的整体分别作为标识部分、然后像分析一个观测结果的标示部分那样依次进行分析;至于分析多个观测结果之各自的标示部分,则是把各个观测结果之各自的标示部分、像分析一个观测结果的标示部分那样依次进行分析。

      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时,人们的行为是分析。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时,人们总是已经完成了一次观测活动;人们可能须要选择这一次已完成之观测活动所对应的观测对象进行新一次观测,人们也可能须要选择这一次已完成之观测活动所对应的观测对象的部分进行新一次观测,人们还可能须要选择这一次已完成之观测活动所对应的观测对象组成物体进行新一次观测。人们的每一次分析通常都对应有观测者的多次观察、多次比较、多次测量,人们的一次分析总是可能对应有观测者对一个观测对象的多次观察、多次比较、多次测量。当人们标示观测结果时,人们还可能须要为新一次观测活动选择新的参照对象;当观测者标示观测结果的部分时,观测者选择的新的参照对象与观测者的标示行为、要被标示的观测结果、要被标示出来之观测结果的范围、观测结果之要被标示的部分都有关;当观测者标示多个观测结果时,对于各个观测结果,观测者新选择的各个参照对象总可能不是同一类物体、可能不是同一种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些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组成物体、也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部分、还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当观测者标示一个观测结果的多个部分时,对于一个观测结果之要被标示的各个部分,观测者新选择的各个参照对象也总可能不是同一类物体、可能不是同一种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些物体、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可能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组成物体、也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部分、还可能不是同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野狐禅之异想天开__4

      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直接观测到的任何一个物体,都是由比这个被观测到的物体微观的许多个物体组成的;比如,一个钢球就是由比这个钢球微观的许多个铁原子、以及比这个钢球微观的许多个其它种别的原子共同组成的。如果一个物体是由比自身微观的许多个物体组成的,那么比这个物体微观之组成这个物体的那许多个物体、都是这个被组成之物体的组成物体。人们通常以自身为参照,把与自身相若(相若的本意是指两个物体的大小相仿佛,当一个物体与一个人相仿佛时、这个物体的大小通常与一个人的大小差不多;人们通常还把相若所指的范围进行了扩大;当一个物体与一个人相若时,如果这个物体比一个人大,那么这个物体的大小与一个人的大小之两者的比值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不是上万甚至更大的数字;当一个物体与一个人相若时,如果这个物体比一个人小,那么一个人的大小与这个物体的大小之两者的比值也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也不是上万甚至更大的数字)的物体称为常观物体,例如,一块磁铁、一个钢球、都是常观物体;人们通常还把常观物体的组成物体称为微观物体,人们通常也称微观物体为粒子或微观粒子,例如,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都是微观物体;人们通常也还把由常观物体组成的物体称为宏观物体,人们通常也称宏观物体为天体或宏观天体,例如,星球、星系、星云、星团、星座、都是宏观物体。人们还经常观测到许多个细小的物体,比如铁屑、面粉颗粒;如果一个物体非常细小,当一个人用自己的眼睛直接对这个物体进行观测时,这个人可能观测不清楚这个物体,这个人甚至可能观测不到这个物体;对于这样的物体,人们通常也称其为微观物体;但是这样的物体真正属于的是常观物体;只要一个物体是由许多个分子或原子那样的微观物体组成的,这个物体就属于是常观物体;对于这样的常观物体,人们也可以称其为细观物体。人们也还经常观测到许多个巨大的物体,比如一座座高高耸立的山岩;尽管这样的一个物体比一个人大了很多,但是这样的一个物体还没有大到诸如一颗星球那样的宏观物体的程度;对于这样的物体,人们可以称其为巨观物体;巨观物体也属于是常观物体。

      一个物体可能由许多个组成物体组成,一个物体也可能是另外一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一个常观物体总是由许多个微观物体组成的,但不是全部的微观物体都组成了这一个常观物体,比如,组成其它常观物体的微观物体、就不是这个常观物体的组成物体。一个宏观物体总是由许多个常观物体组成的,也不是全部的常观物体都组成了这一个宏观物体,比如,组成其它宏观物体的常观物体、就不是这个宏观物体的组成物体。如果一个微观物体是由比自身更微观的许多个物体组成的,那么这个微观物体的组成物体就是那许多个更微观的物体。如果一个微观物体不是由比自身更微观的组成物体组成的,那么这个微观物体的组成物体就是这个微观物体自身;只是对于这个由自身组成的微观物体,其只有一个组成物体,其组成物体也不再比这个微观物体更微观了。一个物体的存在总是只依赖于该物体自身之组成物体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一个物体都是由该物体自身的组成物体组成的;当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是这个物体自身时,这个物体总是只有一个组成物体,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也总不是比这个物体微观的物体;当一个物体有多于一个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总是比这个物体微观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也总是具有多个组成物体、而不是只有一个组成物体。对于任何一个物体,如果这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具有更微观的组成物体,不管该物体之具有更微观之组成物体的那一个组成物体具有多少个更微观的组成物体,该物体之具有更微观之组成物体的那一个组成物体都只是该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

      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也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就是这个物体自身;这个由自身组成的物体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这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这个由自身组成之物体的那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那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总是由许多个组成物体组成,这个物体还可能由许多种组成物体组成;但是,不管这个物体由多少个组成物体组成,也不管这个物体由多少种组成物体组成,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这个物体自身也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这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比如一个钢球就是由许多个铁原子以及其它种别的许多个原子共同组成的;组成这个钢球的任何一个铁原子、可能是具有自身之全部核外电子的原子态的铁原子、也可能是自身失去了一些核外电子的离子态的铁原子(离子态的铁原子通常也被称为铁离子);不管是一个原子态的铁原子还是一个离子态的铁原子、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铁原子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只是一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对于组成钢球的其它种别的各个原子,任何一个原子的情形都与一个铁原子的情形相同,任何一个原子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一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有的种别的一个原子还可能自身得到一些核外电子从而成为一个离子态的原子;不管得到核外电子与否,该种别的一个原子也总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原子自身的一部分;一个核外电子也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核外电子自身的一部分,一个电子也还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电子自身的一部分;钢球的每一个组成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既是由多个组成物体组成又是由多种组成物体组成的这个钢球、也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这个钢球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只是一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选择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人们也可以选择一些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如果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人们也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人们不管是选择一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还是选择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前提条件总是这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当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就是这个物体自身,观测者也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整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宏观物体总是由常观物体组成的,常观物体总是由微观物体组成的,许多微观物体也是由比自身更微观的物体组成的;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那么唯一可能的情形就是这个物体自身也是微观物体。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整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人们也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因为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就是这个物体自身,因而,人们如果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也还是选择这个物体的整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所以,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总认为是选择这个物体的整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而不是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

      一个物体总是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相对性,人们总是根据物体的客观性把物体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人们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把各个物体区分开来;一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如果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总是根据该物体之组成物体的相对性把该物体的各个组成物体区分开来;人们还可以把一个物体集合与其它的物体或其它的物体集合区分开来,人们也还可以把一个物体集合中的一些物体与该物体集合中的其它物体区分开来;当人们把一个物体集合中的一些物体与该物体集合中的其它物体区分开来时,人们是根据组成这个物体集合的那些物体的相对性来完成的、而不是根据这个物体集合的相对性来完成的;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也可以被认为是由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所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因而,人们把这个物体的各个部分区分开来、是根据该物体之各个部分的相对性来完成的、是根据该物体之组成物体的相对性来完成的、而不是根据该物体的相对性来完成的;所以,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不可以根据这个物体的相对性把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与这个物体的其它部分区分开来,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甚至不可以根据这个物体的相对性把这个物体分成多个部分,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总是不可以通过观测来确定这个物体的部分是什么、人们也总是不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也都是一个物体,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也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些组成物体也还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由这个物体的至少一个组成物体组成的,观测者总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总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只有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观测者才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才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对物体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观测者对观测对象或对参照对象的确定、也还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

      观测者可以选择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也可以选择一些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即观测者也可以选择一个物体集合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如果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观测者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也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而如果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这个物体总可以被认为是由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所以,如果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不管观测者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还是观测者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选择的观测对象也还总是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观测者选择的参照对象也还总是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如果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观测者也总可以选择这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坐位参照对象;如果一些物体各自都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人们既可以选择这一些物体中的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也可以选择这些物体中的一些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还可以选择这一些物体整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因此,当观测者进行观测活动时,观测者选择的观测对象总是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观测者选择的参照对象也总是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

      观测者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当人们确定客观实在的对象时,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也还总是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部分或组成物体也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该情形的客观实在的对象对应的要么是该物体的组成物体、要么是由该物体之组成物体组成的物体集合,而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因而该情形的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对应的也还是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一个物体集合;当一个物体没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人们只认为这个物体整体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只认为由多个这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当人们进行观测活动时,人们只有要么选择这个物体的整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要么选择由多个这样的物体组成的物体集合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因此,从人们观测的立场,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只有要么是物体、要么是物体集合。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只有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一个物体集合;凡是物体都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凡是物体集合也都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因而,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也都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基本属性;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总是基于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从人们观测的立场,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只有要么是一个物体、要么是一个物体集合;客观实在的对象的客观性和相对性、也总是基于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所以,人们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

      当观测者选择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时,观测者选择的对象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这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如果这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观测者选择的对象包含了这个物体之全部的组成物体,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也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那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当观测者选择一些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时,观测者选择的那一些物体中之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那一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由观测者选择的那一些物体所组成的物体集合也是一个整个的整体、而不是只是由观测者选择的那一些物体所组成之物体集合的整体的一部分;如果观测者选择的那一些物体中有的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那么对于具有比自身微观之组成物体的任何一个物体,其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观测者也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如果观测者选择的对象是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不管是被观测者选择到的组成物体、还是没有被观测者选择到的组成物体,每一个组成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如果一个组成物体具有更微观的组成物体,那么这个组成物体包含了这个组成物体自身之全部的那些更微观的组成物体,这个组成物体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这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这个组成物体之那些更微观的组成物体也都各自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那些更微观的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当一个物体具有比自身微观的组成物体时,观测者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如果观测者选择的对象是这个物体的部分,则有:一、不管观测者选择了几个部分,每一个被选择的部分都是该部分自身的整体、而不是该部分自身的一部分,每一个被选择的部分都包含有不少于一个组成物体,而且每一个被选择的部分所包含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二、如果除了被选择的部分以外还有剩余部分,任何一个剩余部分也都是一个整个的部分、而不是一个剩余部分自身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剩余部分也都包含有不少于一个组成物体,任何一个剩余部分所包含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也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组成物体自身的一部分;三、不管是被选择的部分还是选择后尚还存在的各个剩余部分、都是由观测者从观测的立场来划分和确定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该部分自身的组成物体组成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该部分自身的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每一个部分也都具有该部分自身的客观性和相对性,人们还可以从观测的立场、认为被选择的各个部分各自是一个物体、认为选择后尚还存在的各个剩余部分也各自是一个物体,观测者也可以选择这样的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也还可以选择这样的一些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

      许多个物体可以组成一个物体集合。当许多个物体组成一个物体集合时:一、组成这个物体集合的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整个的物体、而不是只是一个物体自身的一部分。二、这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整个的整体、而不是只是这个物体集合自身的一部分;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一个可以被观测的对象、也都是一个可以被参照的对象;这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是一个可以被观测的对象、也是一个可以被参照的对象;观测者可以选择这个物体集合整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也可以选择这个物体集合中的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还可以选择这个物体集合的部分(也就是这个物体集合中的多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三、这个物体集合总是既不小于也不少于组成这个物体集合的任何一个物体,这个物体集合总是既不小于也不少于由组成这个物体集合的任何一些物体所组成的物体集合;但是,这个物体集合与组成这个物体集合的任何一个物体相比、都没有达到一个常观物体与一个微观物体相比那样的差别程度、都没有达到一个宏观物体与一个常观物体相比那样的差别程度、更没有达到一个宏观物体与一个微观物体相比那样的差别程度。比如,当多个钢球组成一个物体集合时,由多个钢球组成的这个物体集合就符合这三个特征。

      物体有微观物体、常观物体、宏观物体三类;由微观物体组成的物体集合是微观物体集合,由常观物体组成的物体集合是常观物体集合,由宏观物体组成的物体集合则是宏观物体集合。因为不同类别的两个物体之大小差别悬殊,因为不同类别的两个物体之多少也差别悬殊,当人们提到一个物体集合时,人们通常主观地认为这个物体集合是由只有一类物体组成的。如果一个物体集合(假设命名其为‘集合A’)是由多个类别的物体组成的,人们通常可以主观地认为集合A仍然是只有一类物体组成的物体集合、并主观地指定某一物体类别(假设被指定的这某一类物体被命名为‘类B’)作为组成集合A的物体类别;人们同时还主观地把组成集合A之宏观于类B的物体、认为是类B物体的一个物体集合或类B物体的一个物体集团,而那些类B物体的物体集合或类B物体的物体集团只是集合A之整体的子集、只是集合A之整体的部分;组成集合A的物体中还可能有微观于类B的物体,对于集合A中之微观于类B的物体,如果这样的一个物体独立存在、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可能主观地将这一个独立存在的物体忽略掉(该情形的观测活动就像是那一个被忽略的物体根本就不存在一样),如果这样的一个物体是组成集合A之类B物体中的一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人们则可以且只可以通过类B物体中的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来对这样的一个物体进行确定。一个物体集合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一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还可以对一个物体集合进行命名、然后像观测一个物体那样观测这个物体集合,人们也还可以对一个物体集合进行命名、然后像参照一个物体那样参照这个物体集合;比如一个星系就是由多个星球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人们既可以对其进行观测也可以对其进行参照;再比如一个星座则是由多个星系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人们也是既可以对其进行观测也可以对其进行参照;还比如,一张纸是一个物体,一摞纸则是一个物体集合,如果人们把一摞纸装订成一个学生用的练习本、那么这个练习本既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物体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物体集合(如果这个练习本被认为是一个物体集合,人们则通常是把这个练习本的每一页纸作为了一个物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野狐禅之异想天开__3

      物体可以变化。如果一个物体发生了变化,这个物体在变化的前后就可能不相同,这个物体在变化以后还可能不再是自己、或者不再是变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甚至是这个物体最终消亡从而不再存在了。如果一个物体正在变化,随着这个物体的变化,在每一个时刻,这个物体都可能与前一时刻的自己不相同。

      物体自身可以变化。如果一个物体自身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尽管这个物体之变化以后的自己与变化以前的自己不相同、但是这个物体仍然是变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比如一根弹簧,一旦这根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这根弹簧也就发生了变化,这根弹簧在弹性形变以后的形状也就不同于其弹性形变以前的形状、从而这根弹簧在变化的前后不相同;但是不管这根弹簧发生了怎样地弹性形变,这根弹簧总是弹性形变以前之完全的自己。如果一个物体自身发生了变化,也可能这个物体不再是自己、或者这个物体不再是变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甚至这个物体最终消亡从而不再存在了;比如一块正在溶化的冰,这块冰就正在变化,随着这块冰的溶化、这块冰就不再是前一时刻之完全的自己了,而当这块冰全都溶化以后、这块冰也就消亡了;再比如人们把两个钢球熔化以后合铸成一个钢球,那一个被铸成的钢球也不再是两个钢球之各自熔化以前的自己了;还比如当一个钢球解体以后,由这个钢球解体而来的那些原子各自都不是这个钢球自己,由这个钢球解体而来的那些原子所组成的物体集合也不再是这个钢球之解体以前的自己了;更比如当一个钢球分裂成多个物体时,由这个钢球分裂而来的那些个物体各自都不是这个钢球自己,由这个钢球分裂而来的那些个物体所组成的物体集合也不再是这个钢球之分裂以前的自己了。当一个物体发生了自身的变化以后,这个物体只有要么仍然是变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要么不再是变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人们为了区分这两种情形、而把物体自身的变化分为变和化两类。变是改变,变也包括有变更、变动的意思;改变指的总是物体的改变、变更、变动;如果一个物体自身发生了改变,不管这个物体在改变的前后怎样不相同,这个物体在改变以后、总是改变以前之完全的自己。化是转化,化也包括有化生、化解、化消的意思;转化指的总是物体的转化、化生、化解、化消;如果一个物体自身发生了转化,这个物体在转化以后就不再是自己、或者不再是转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甚至是这个物体最终消亡从而不再存在了。只要一个物体自身发生了改变,这个物体在改变的前后就可能不相同,但是这个物体在改变以后仍然是改变以前之完全的自己;如果一个物体自身发生了转化,这个物体在转化的前后也可能不相同,这个物体在转化以后、通常不再是转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了、甚至还可能完全不是自己了。

      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变化。物体之间可以发生改变;如果物体之间发生了改变,各个物体都是改变以前之完全的自己;比如,如果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置的改变,这两个物体就都各自是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前之完全的自己。物体之间可能发生转化;如果物体之间发生了转化,那么对于之间发生转化的各个物体,应该也有物体不再是自己、或者也有物体不再是发生物体之间的转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甚至有的物体最终消亡从而不再存在了。当物体之间发生了转化时,对于发生物体之间的转化的各个物体中的任何一个物体,如果这个物体不再是自己、或者这个物体不再是发生物体之间的转化以前之完全的自己、甚至这个物体最终消亡从而不再存在了,那么这个物体是发生了自身的转化;所以,物体之间的转化也还是各个物体自身的转化;因此,物体之间的变化只有物体之间的改变、而没有物体之间的转化。当物体之间发生改变时,在之间发生改变的各个物体当中,可能有的物体还同时发生了自身的改变,该情形之物体自身的改变也还是各个物体自身的改变,物体之间的改变应该也不包括有该情形之物体自身的改变;当人们提到物体之间的改变时,物体之间的改变指的总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包括有物体自身之改变的物体之间的改变。比如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物体之间的改变;再比如一个钢球远离一根正在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而去,物体之间的改变指的只是钢球与弹簧间之距离的改变,虽然弹簧还同时发生了其自身的弹性形变,但是弹簧自身的弹性形变只是弹簧自身的改变、而不是发生在弹簧和钢球间之物体之间的改变。物体之间可以发生改变;一个物体可以相对于其它各个物体发生改变,其它各个物体也可以相对于这一个物体发生改变;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发生改变时,其它物体同时也相对于这一个物体在发生改变,其它各个物体之间还可能同时也相对地发生改变;对于任何一个物体,不管是这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还是其它物体相对于这一个物体的改变、都是物体之间的改变。物体之间的改变总是发生在多个物体之间、而不是发生在一个物体自身;当多个物体之间发生物体之间的改变时,人们为了叙述方便,通常只将其表述为那多个物体之间的改变;比如,当物体A与物体B之间发生物体之间的改变时,人们就通常只将其表述为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改变、而不将其表述为物体A与物体B间之物体之间的改变。

      不管是物体自身的变化,还是物体之间的变化,都属于是物体的变化。物体的变化有且只有三类,它们分别是:物体自身的改变、物体自身的转化、物体之间的改变;其中物体之间的改变指的总是严格意义上的物体之间的改变、而不包括有可能同时发生的物体自身的改变、更不包括有可能同时发生的物体自身的转化。每当人们提到物体的变化时,物体的变化总是包括有物体的三类变化:物体自身的改变、物体自身的转化、物体之间的改变。每当人们提到一个物体的变化时,这一个物体的变化总是包括有这个物体自身的改变、这个物体自身的转化、这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其它物体也可以相对于这个物体发生改变;每当人们提到一个物体的变化时,这一个物体的变化总是包括有这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而总是不包括有其它物体相对于这一个物体的改变;其它物体相对于这一个物体的改变总是其它物体的变化、而不是这一个物体的变化。每当人们提到物体自身的变化时,物体自身的变化总是只包括有物体的两类变化:物体自身的改变、物体自身的转化。人们通常把物体自身的变化也称为物体的自身变化;一个物体的自身变化总是只包括有该物体自身的改变和该物体自身的转化,而总是不包括有该物体与其它物体间之物体之间的改变,而总是既不包括有该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也不包括有其它物体相对于该物体的改变。

      物体可以变化;物体的变化也可以发生改变。比如,当物体A远离物体B而去时,物体A的空间位置相对于物体B的空间位置的改变就是物体之间的改变,人们通常用物体A之离开物体B的速度、来表示物体A与物体B间之改变的情况;物体A的速度也可以发生改变;如果物体A的速度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改变就也发生了改变。再比如当一根弹簧发生振动时,人们通常用振动频率来表示这根弹簧的变化情况,如果这根弹簧的振动频率发生了改变,那么这根弹簧的变化就也发生了改变。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属于是物体的变化;物体的变化有且只有三类,物体的三类变化都可以发生改变;如果一个物体自身的改变发生了改变,该情形的改变也属于是这个物体自身的改变;如果一个物体自身的转化发生了改变,该情形的改变也属于是这个物体自身的转化;如果物体之间的改变发生了改变,该情形的改变则也属于是物体之间的改变。

      物体的变化总是对应着物体,物体的变化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变化。一个物体自身的变化总是对应着该物体自身,一个物体自身的变化也总是该物体相对于其自身而发生的变化;一个物体自身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总是该物体自身,一个物体自身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也总是该物体自身;一个物体自身的转化对应着的物体总是该物体自身,一个物体自身的转化相对于的物体也总是该物体自身。物体之间的改变也总是对应着物体,物体之间的改变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改变;物体之间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一定不是物体之间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如果物体之间的改变对应着一个物体,那么物体之间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一定不是物体之间的改变对应着的这一个物体、而是除了这一个物体以外的其它物体;如果物体之间的改变对应着一些物体,那么物体之间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一定不是物体之间的改变对应着的这一些物体、而是除了这一些物体以外的其它物体。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属于是物体的变化,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总是对应着物体,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改变;一个物体自身之改变的改变属于是该物体自身的改变,一个物体自身之改变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总是该物体自身,一个物体自身之改变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也总是该物体自身;一个物体自身之转化的改变属于是该物体自身的转化,一个物体自身之转化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总是该物体自身,一个物体自身之转化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也总是该物体自身。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属于是物体之间的改变,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也总是对应着物体、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改变,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也总不是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而是除了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以外的其它物体。凡是物体的变化总是对应着物体,凡是物体的变化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变化,凡是物体的变化总是物体的变化对应着的物体相对于物体的变化所相对于的物体而发生的变化;人们总是通过既观测物体的变化对应着的物体又观测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来确定物体的变化,人们总是通过既观测物体的变化对应着的物体又观测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来确定物体之变化的多少,人们总是通过既观测物体的变化对应着的物体又观测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来确定物体之变化的类别;如果物体的变化发生了改变,人们也总是通过既观测物体之变化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又观测物体之变化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来确定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人们也总是通过既观测物体之变化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又观测物体之变化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来确定物体之变化的改变的多少,人们也总是通过既观测物体之变化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又观测物体之变化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来确定物体之变化的改变的类别。

      物体可以变化,变化的对象是物体;物体的变化也可以发生改变,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属于是物体的变化;当物体的变化发生改变时,发生物体的变化之改变的对象也是物体;人们总是先确定物体、然后才确定物体的变化,人们也总是先确定物体、然后才确定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人们也只有先确定物体、然后才可以确定物体的变化,人们也只有先确定物体、然后才可以确定物体之变化的改变。当人们把物体的变化对应到确定的物体、而且也确定了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时,如果物体的变化对应着的物体可以被确定为多个物体、人们根据那多个物体中之各个物体而分别确定的物体的变化可能不同,如果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可以被确定为多个物体、人们根据那多个物体中之各个物体而分别确定的物体的变化也可能不同。比如,当人们把两个钢球熔化以后合铸成一个钢球时,如果人们把物体的变化对应到熔化以前的那两个钢球、把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也确定为熔化以前的那两个钢球、那么物体的变化就可以被认为是那两个钢球之各自的转化,如果人们把物体的变化对应到合铸生成的那一个钢球、把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也确定为合铸生成的那一个钢球、那么物体的变化就可以被认为是合铸生成的那一个钢球自身的转化,如果人们把物体的变化对应到熔化以前的那两个钢球的组成物体、把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也确定为熔化以前的那两个钢球的组成物体、那么物体的变化则可以被认为是那两个钢球之组成物体之间的改变,如果人们把物体的变化对应到合铸生成的那一个钢球的组成物体、把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也确定为合铸生成的那一个钢球的组成物体、那么物体的变化也可以被认为是那一个钢球之组成物体之间的改变;对于类似于把两个钢球熔化以后合铸成一个钢球这种情形之物体的变化,不管人们把物体的变化对应到哪些物体,也不管人们把物体的变化相对于的物体确定为那些物体,各个物体的变化同时在发生,物体的各类变化也同时在发生。当人们把物体之变化的改变对应到确定的物体、而且也确定了物体之变化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时,如果物体之变化的改变对应着的物体可以被分别确定为多个物体中的各个物体、人们根据那多个物体中之各个物体而分别确定的物体之变化的改变可能不同,如果物体之变化的改变相对于的物体可以被分别确定为多个物体中的各个物体、人们根据那多个物体中之各个物体而分别确定的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可能不同,这些各种不同之变化的改变还同时都在发生。

      物体总是可以变化,物体还可以产生或消亡;比如人们把两个钢球熔化以后铸成一个钢球,那两个被熔化的钢球就消亡了,而那个被铸成的钢球则产生了。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产生或消亡,一个物体的产生或消亡也属于是这个物体的变化。物体的产生或消亡总属于是物体的变化;一个物体从产生开始一直到这个物体消亡、就是这个物体的存在周期,一个物体的产生就是该物体之存在周期的起点,一个物体的消亡则是该物体之存在周期的终点,人们通过观测而确定的一个物体的变化通常都是该物体在其存在周期内的变化。物体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物体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或者可以被参照的对象;一个物体只有在其存在周期内、才是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或被作为参照对象;如果一个物体尚未产生,这个对象不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个对象既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也不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如果一个物体已经消亡,这个对象也不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个对象也是既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也不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物体的变化总是对应着物体,物体的变化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变化;当人们确定物体的变化时,变化所对应的物体必须在其自身的存在周期内,变化所相对于的物体必须也在其自身的存在周期内;比如,当人们把两个钢球熔化以后铸成一个钢球、而对其进行观测时,如果人们把变化对应的物体确定为熔化前的那两个钢球、人们总是不可以把变化相对于的物体确定为被铸成的那一个钢球,如果人们把变化对应的物体确定为被铸成的那一个钢球、人们也总是不可以把变化相对于的物体确定为熔化前的那两个钢球。一个物体的产生或消亡、都属于是该物体自身的转化;一个物体消亡以后,该物体还完全不是自己了;当人们确定一个物体的转化时,人们总是把转化对应的物体确定为该物体、把转化相对于的物体也确定为该物体;但是,一个物体在产生以前该物体不存在,一个物体在消亡以后该物体也不存在;当人们确定一个物体的产生或消亡时,人们通常须要通过观测、参照、确定该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才可以完成。

      物体的变化总是对应着物体,物体的变化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变化。对于物体的变化,人们总是将其描述为变化所对应之物体的变化;对于一个物体自身的改变或转化,人们总是将其描述为该物体的变化;对于物体之间的改变,人们也总是将其描述为变化所对应之物体的变化。对于物体之间的改变,可能既包括有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也包括有其它物体相对于这一个物体的改变,人们总是将物体之间的改变描述为变化所对应之物体的变化;当人们把物体之间的改变描述为变化所对应之物体的变化时,只要人们确定的变化所对应的物体不同,人们确定的物体的变化也就不同;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总不是其它物体相对于该物体的改变。而当人们确定一个物体自身的变化时,该物体自身的变化总不是该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改变;一个物体的自身变化总是既不包括有该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更不包括有其它物体相对于该物体的改变。物体总是具有存在周期,物体还总是可以产生或消亡;一个物体的产生或消亡也属于是该物体的变化,一个物体的产生或消亡属于是该物体的转化;人们总是把一个物体的产生或消亡描述为该物体的自身变化,人们总是把一个物体的产生或消亡描述为该物体的转化。

      物体的变化总是对应着物体,物体的各类变化总可能同时发生;对于任何一个物体,都可能既发生有该物体自身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该物体自身的转化、还同时发生有该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改变(可能既同时发生有该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其它物体相对于该物体的改变;可能既同时发生有该物体相对于多个其它物体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多个其它物体相对于该物体的改变;其它的各个物体之间还可能同时发生改变)。各个物体之各自的变化也可能同时发生;对于任何一些物体,都可能既同时发生有这些物体之各自自身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这些物体之各自自身的转化、还同时发生有这些物体之间的改变、也还同时发生有这些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改变(可能既同时发生有这些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其它物体相对于这些物体的改变;可能既同时发生有这些物体相对于多个其它物体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多个其它物体相对于这些物体的改变;其它的各个物体之间还可能同时发生改变;这一些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物体之间的改变)。物体之间的变化总是在同时发生;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发生物体之间的改变时,其它物体也同时相对于这一个物体发生物体之间的改变;当一些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发生物体之间的改变时,其它物体也同时相对于这一些物体发生物体之间的改变。物体的变化可以发生改变,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可能同时发生;对于任何一个物体,该物体就可能同时发生有其自身之改变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其自身之转化的改变、还可能同时发生有其与其它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对于任何一些物体,这些物体则可能同时发生有各自自身之改变的改变、也同时发生有各自自身之转化的改变、还可能同时有这些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也还可能同时发生有这些物体与其它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物体可以变化,物体的变化也可以发生改变,一个物体之变化的改变总属于是这个物体的变化;因而,当一个物体的变化发生改变时,这个物体也同时在变化;所以,一个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与该物体的变化总是同时发生的。

      物体具有客观性,物体的变化也是客观的,物体的变化总是相对于观测主体而独立发生。物体自身的改变和转化是客观的,物体之间的改变也是客观的;如果物体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发生了变化;不管哪些物体自身发生了转化,哪些物体自身就是发生了转化;不管哪些物体自身发生了改变,哪些物体自身就是发生了改变;不管哪些物体之间发生了改变,哪些物体之间就是发生了改变;不管物体发生了哪几类变化,物体就是发生了哪几类变化;不管物体变化了多少、物体就是变化了多少;不管物体的哪一类变化发生了改变,就是物体的那一类变化发生了改变;不管物体的变化改变了多少,物体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多少;不管人们是否观测物体,不管人们是否观测变化着的物体,也不管人们是否参照物体,也不管人们是否参照变化着的物体,物体的变化总是客观的。

      物体具有相对性,物体的变化也是相对的。物体的变化总是相对的;一个物体自身的改变总是这个物体相对于该物体自身而发生的改变,一个物体自身的转化总是这个物体相对于该物体自身而发生的转化,物体之间的改变则总要么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一个(或其它一些)物体而发生的改变、要么是其它一个(或其它一些)物体相对于这一个物体而发生的改变、要么是一些物体相对于这一些物体以外之其它一个(或其它一些)物体而发生的改变、要么是其它一个(或其它一些)物体相对于这一些物体而发生的改变。物体之变化的改变也总是相对的;一个物体自身之改变的改变总是这个物体相对于该物体自身而发生之改变的改变,一个物体自身之转化的改变总是这个物体相对于该物体自身而发生之转化的改变,如果物体之间的改变发生了改变、其也总是相对于物体而发生的物体间之改变的改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野狐禅之异想天开__2

      物体具有客观性。物体的存在是客观的;人们通常认为客就是客体,客体是相对于主体独立的存在;观是观测;人们通常认为客观就是相对于观测主体独立存在的客体;客体总是相对于观测主体独立存在。观测的主体是人,正在进行观测的人是观测者。客体总是相对于观测主体而独立存在,观测的主体是人;虽然观测的主体是人,但是人也可以被作为被观测的对象,因而人也具有客观性;一个人总是可以作为观测者,一个人也总是可以被作为被观测的对象,一个人也总是具有客观性,因而观测者也总是具有客观性,因而观测主体也总是具有客观性;尽管观测主体也具有客观性,但是一个观测主体的客观性是该观测主体相对于其他观测主体的客观性;一个人的客观性、明确的就是这个人相对于其他观测者而独立存在、明确的就是这个人相对于其他人而独立存在。物体具有客观性,物体是可以被人们观测但又不依赖于人们地观测的、独立于观测者存在的客体;不管人们观测与否,一个物体总是保持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仅当人们观测它时它才存在、更不是仅当人们观测到它时它才存在。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还总是须要参照对象;不管人们参照与否,一个物体总是保持自己的存在、而不是仅当人们参照它时它才存在、更不是仅当人们正在参照它时它才存在。人们通常把物体称为客观实在的对象,虽然人们通常把物体称为客观实在的对象,但是,物体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物体既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物体也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体具有客观性、明确的就是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体具有客观性,因而物体总是相对于观测主体而独立存在,因而物体总是相对于观测者而独立存在。一个物体总是具有客观性,一个人也总是具有客观性;不管是一个物体的客观性、还是一个人的客观性,其客观性指的都是其相对于观测主体而独立存在;不管是一个物体的独立存在、还是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其独立存在指的都是其不依赖于观测者的观测活动而存在;不管人们对其观测与否,一个物体总是独立存在,一个人也总是独立存在。

      凡是客观对象都具有客观性,一个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明确了这个客观对象与观测者的区别,即一个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明确了这个客观对象与正在进行观测活动的人的区别;尽管一个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明确了这个客观对象与正在进行观测活动的人的区别,但是,只有当人们进行观测活动时,这种区别才具体地呈现出来:当人们进行观测活动时,正在进行观测的人是观测者,正在被观测的客观对象是被观测的对象,正在被参照的客观对象是被参照的对象;主观对象通常存在于观测者的主观意识中,而被观测的对象和被参照的对象都是客观对象,客观对象总是不存在于观测者的主观意识中。只有客观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被观测的对象,只有客观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被参照的对象;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个客观对象总是可以被直接观测,这个客观对象也总是可以被直接参照;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人们对这个客观对象的观测、则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与这个客观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人们对这个客观对象的参照、则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与这个客观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物体具有客观性,物体的客观性不仅明确了物体与观测者的区别,而且只有当人们进行观测活动时、这种区别才具体地呈现出来:当人们进行观测活动时,正在进行观测的人是观测者,正在被观测的物体是被观测的对象,正在被观测的物体、或者与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这里的‘相关’是指观测者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该物体来确定被观测的对象)的物体是观测对象,正在被参照的物体是被参照的对象,正在被参照的物体、或者与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这里的‘相关’是指观测者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该物体来确定被参照的对象)的物体则是参照对象;主观对象则存在于观测者的主观意识中,主观对象则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客观对象总是不存在于观测者的主观意识中,客观对象总是不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客观对象总是具有客观性,客观对象总是相对于观测者独立存在;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明确地就是客观对象不存在于观测者的主观意识中,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明确地就是客观对象不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客观对象相对于观测者独立存在、指的就是客观对象总是相对于观测者的主观意识独立存在、指的就是客观对象总是相对于人们的主观意识独立存在,客观对象相对于观测者独立存在、指的就是客观对象总是独立于观测者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指的就是客观对象总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物体具有相对性。任何一个物体都相对于该物体自身的组成物体以外之其它物体的存在而独立存在。任何一个物体的存在、都只依赖于该物体自身之组成物体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一个物体的存在、都不依赖于该物体自身的组成物体以外之其它物体的存在而存在。比如一个钢球,这个钢球的存在就只依赖于组成这个钢球的原子的存在而存在;当组成这个钢球的原子全都消亡以后,这个钢球就不再存在了;当这个钢球解体以后,即使原来组成这个钢球的各个原子都仍然存在、这个钢球也不再存在了;当这个钢球分裂成了多个物体以后,即使由这个钢球分裂而来的那多个物体都仍然存在、这个钢球也还是不再存在了;一个钢球可能解体,一个钢球也可能分裂,解体指的通常是组成一个物体的原子分散开,分裂指的则是一个物体分裂成了多个物体;对于一个物体,如果该物体分裂为了多个物体,那么由该物体分裂而来的各个物体都分别包含有各自的组成物体,那么由该物体分裂而来的任何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都是分裂前之该物体的组成物体;分裂也还总是可以被称为解体;如果一个物体由多个组成物体组成,这个物体既可以解体、也可以分裂;在一个钢球的附近还总有其它的物体,不管其它的物体怎样,这个钢球都只保持这个钢球自身的存在,这个钢球都只依赖于组成这个钢球自身之原子的存在而存在。一个人也是由比自身微观的原子组成的,一个人的独立存在也只依赖于组成这个人的原子的存在而存在,一个人的存在总不依赖于这个人自身的组成物体以外之其它人的存在而存在、总不依赖于这个人自身的组成物体以外之其它物体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一个物体都是由该物体自身的组成物体组成的,任何一个物体的存在都只依赖于该物体自身之组成物体的存在而存在。

      物体具有相对性,任何一个物体还都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既然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那么当多个物体组成一个物体集合时,这个物体集合中的任何一个物体也都可以与这个物体集合中的其它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集合中的任何一个物体也都可以与这个物体集合外的其它物体区别开来。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可以与这个物体的其它组成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可以与其它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区别开来。

      客观性和相对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凡是物体、就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物体具有客观性,所以物体与观测者区别了开来。物体具有相对性,所以任何一个物体都与其它物体相对地区别了开来;相对区别开来的物体各自保持自身的客观存在。物体具有客观性,物体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体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物体既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也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相对区别开来的各个物体不仅各自保持自身的客观存在,相对区别开来的各个物体还各自保持自身的客观实在。物体具有相对性;对于任何一个物体,不管人们是否对其进行观测,也不管人们是否对其进行参照,这个物体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因而,这个物体总是具有相对性;所以,物体的相对性是客观性的属性。对于任何一个物体,不管人们是否对其进行观测,也不管人们是否对其进行参照,这个物体总是具有客观性;客观性也是物体的客观性的属性;不管是物体的客观性、还是物体的相对性,都是物体的客观性的属性。

      多个物体还可以组成一个物体集合,一个物体集合中的各个物体都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一个物体集合也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任何一个物体集合都是由物体组成的,因而,一个物体集合的客观性总是依赖于组成该物体集合之各个物体的客观性,一个物体集合的相对性也总是依赖于组成该物体集合之各个物体的相对性;所以,一个物体集合的客观性总是可以被归结为组成该物体集合之各个物体的客观性,一个物体集合的相对性总是可以被归结为组成该物体集合之各个物体的相对性;一个物体集合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总是可以被归结为组成该物体集合之各个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不管是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还是物体集合的客观性和相对性,都可以被统称为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都可以被统称为物体的基本属性。

      一个物体总是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一个物体集合也总是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当多个物体组成一个物体集合时,这个物体集合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集合也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集合中的任何一个物体也可以与这个物体集合整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集合中的任何一些物体也可以与这个物体集合整体区别开来;当多个物体组成一个物体集合时,这个物体集合可以与其它物体集合区别开来,这个物体集合也可以与其它物体集合中的各个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集合也还可以与其它物体集合中的一个(或一些)物体区别开来。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可以与这个物体的其它组成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些组成物体都可以与这个物体的其它组成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可以与这个物体整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些组成物体都可以与这个物体整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些组成物体都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或一些)组成物体也都可以与其它物体的一个(或一些)组成物体区别开来。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这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由各个部分自己的组成物体组成的,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由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或一些)部分都可以与该物体整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或一些)部分都可以与该物体的其它部分区别开来;而且,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或一些)部分都可以与其它物体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或一些)部分也都可以与其它物体的部分区别开来,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或一些)部分还都可以与其它物体的一个(或一些)组成物体区别开来。一个人也是由比自身微观的原子组成的,一个人也具有客观性和相对性,一个人也总可以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一个人还总可以与一个物体区别开来。

      观测者对物体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客观性,因而任何一个物体都与观测者区别了开来;任何一些物体都具有客观性,因而任何一些物体都与观测者区别了开来;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一个组成物体也具有客观性,因而,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都与观测者区别了开来,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些组成物体也都与观测者区别了开来,任何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个(或一些)部分还都与观测者区别了开来;观测者总是根据物体的客观性把物体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相对性,因而任何一个物体都与其它物体相对地区别了开来;观测者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把一个物体与其它物体区分开来,观测者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把一些物体与其它物体区分开来,观测者还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区分开一些物体中的各个物体。一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观测者总是根据物体的客观性把一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当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时,观测者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把该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与该物体的其它组成物体区分开来,观测者还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把该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与该物体的其它组成物体区分开来,观测者也还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区分开该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与该物体整体,观测者更还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区分开该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与该物体整体。人们总是根据一个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确定这个物体,人们也总是根据一个物体集合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确定这个物体集合;但是,人们总是根据一个物体集合中的各个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而不是根据这个物体集合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确定这个物体集合中的各个物体,人们也只有根据一个物体集合中之各个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而不是根据这个物体集合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确定这个物体集合中的各个物体;人们还总是既根据一个物体集合的客观性和相对性又根据组成这个物体集合之各个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区分开这个物体集合和组成这个物体集合的物体。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集合也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一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由一个物体的多个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还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总是由该部分的组成物体组成,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也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总是可以根据这个物体之组成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确定这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人们总是可以根据这个物体之组成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确定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人们总是可以根据这个物体之组成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确定由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组成的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人们还总是既根据一个物体之各个组成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又根据这个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区分开这个物体的一个(或一些)组成物体和这个物体整体,人们还总是既根据一个物体之各个部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又根据这个物体的客观性和相对性、来区分开这个物体的一个(或一些)部分和这个物体整体。人们对物体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人们对物体集合的确定也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人们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也可以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人们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还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

      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人们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因而,人们对观测对象的确定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人们对参照对象的确定也还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当观测者进行观测活动时,观测者总是根据物体的客观性把观测对象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观测者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客观性把参照对象与观测者自己区分开来,观测者还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把观测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区分开来,观测者也还总是根据物体的相对性把参照对象与其它客观实在的对象区分开来。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作为被参照对象;一个物体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一些物体也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所以,观测者总是可以选择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观测者总是可以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也总是可以选择一些物体作为观测对象,观测者也总是可以选择一些物体作为参照对象。一个组成物体也是一个物体、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当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任何一个组成物体也都是一个物体、也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所以,观测者总是可以选择一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观测者总是可以选择一个物体的一个组成物体作为参照对象。当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所以,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观测者也总是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观测者也总是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作为参照对象。当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时,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总是由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组成的,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总是可以被认为是由这个物体的一些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这个物体的一个部分也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当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时,观测者还总是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一个(或一些)部分作为观测对象,观测者还总是可以选择这个物体的一个(或一些)部分作为参照对象。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当观测者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时,观测者既可以只选择一个组成物体、也可以选择多个组成物体;当观测者选择这个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参照对象时,观测者既可以只选择一个组成物体、也可以选择多个组成物体;当观测者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时,观测者既可以只选择一个部分、也可以选择多个部分;当观测者选择这个物体的部分作为参照对象时,观测者既可以只选择一个部分、也可以选择多个部分。观测者不管是选择一个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还是选择一些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抑或是当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时选择该物体的组成物体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更或是当一个物体具有多个组成物体时选择该物体的部分作为观测对象或作为参照对象,观测者对物体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观测者对客观实在的对象的确定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观测者对观测对象的确定也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观测者对参照对象的确定也还总是根据物体的基本属性来完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相对性部分不对

        你可以说两个电子,但是却区别不出“这个电子”和“那个电子”。

        • 家园 是否可以认为那是因为测不准

          是否可以认为那是因为测不准。人们在观测时不仅不能区别开“这个电子”和“那个电子”,也不能区别开两个微观物体。

          但是,各个物体都各自是自身,任何一个物体都不依赖于其自身之组成物体以外的其它物体的存在而存在。

          • 家园 “测不准”是一个令人误解的说法

            所谓的“测不准原理”,应该叫“不确定性原理”,这是系统本身的性质,而不是因为外界观测而造成的,即便没有任何人观测,不确定性原理同样存在。

            更进一步地,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能够观测得到,某个系统内蕴地具有这样的不能区分各个不同的个体的状态的现象。比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如果“各个物体都各自是自身,任何一个物体都不依赖于其自身之组成物体以外的其它物体的存在而存在”是对的,就不会有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

    • 家园 野狐禅之异想天开__1

      凡是客观对象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对象也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人们还可以通过观测客观对象来领会、意会主观对象;但是,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在进行参照活动时也总是须要客观实在的对象。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这个客观对象可以被直接观测,这个客观对象也可以被直接参照;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那么,人们对这个客观对象的观测、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与这个客观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人们对这个客观对象的参照、也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与这个客观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物体是客观对象,物体是两类客观对象中之第二类的客观对象,凡是物体都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人们通常把第二类的客观对象称为客观实在的对象,因而人们通常把物体也称为客观实在的对象,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虽然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但是,物体不仅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物体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因而物体也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体总是客观对象。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凡是物体总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由多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所以,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总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一个物体总是一个客观对象、还总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一个物体集合也总是一个客观对象、也总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比如,一张纸是一个物体,而一摞纸则是一个物体集合;不管是一张纸还是一摞纸,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也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也都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一个物体总是由其自身的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组成物体也总是一个物体,一个物体还总是可以被认为是由其自身的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比如,一个钢球就是由许多个原子组成的,组成这个钢球的任何一个原子都是一个物体,人们总是可以把这个钢球认为是由组成这个钢球的那些个原子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一个物体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一个组成物体也总是一个物体,因而一个组成物体也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任何一个对象也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而一个物体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而一个物体还总是可以被认为是由其自身的组成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因而一个组成物体也还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一个物体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一个组成物体总是一个物体,一个组成物体也总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

      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所以,凡是物体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凡是物体也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虽然,凡是物体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凡是物体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凡是物体也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虽然,凡是物体都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凡是物体也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凡是物体也都是客观对象,凡是物体也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物体也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但是,人们不是总是在观测物体,人们也不是在观测全部的物体,人们观测的对象还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来确定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观测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来完成对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的观测;还有,人们不是总是在参照物体,人们也不是在参照全部的物体,人们参照的对象还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来确定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参照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来完成对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的参照;只有当一个人正在进行一次观测活动时,被作为这次观测活动之观测对象的物体才是这次观测活动的观测对象;也只有当一个人正在进行一次观测活动(甚至正在进行一次参照活动)时,被作为这次观测活动之参照对象的物体才是这次观测活动的参照对象。

      物体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因而,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也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因而,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可以被观测的对象,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集合也是一个可以被参照的对象。但是,人们不是总是在观测物体集合,人们也不是在观测全部的物体集合,人们观测的对象还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集合来确定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观测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集合来完成对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的观测;还有,人们不是总是在参照物体集合,人们也不是在参照全部的物体集合,人们参照的对象还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集合来确定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参照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物体集合来完成对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的参照;只有当一个人正在进行一次观测活动时,被作为这次观测活动之观测对象的物体集合才是这次观测活动的观测对象;也只有当一个人正在进行一次观测活动(甚至正在进行一次参照活动)时,被作为这次观测活动之参照对象的物体集合才是这次观测活动的参照对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野狐禅之异想天开__0

      一、六个基本定义

      人们对物理公理的表述,须要用到这六个基本定义。人们对物理定理的表述,也须要用到这六个基本定义。人们对物理现象的解释或描述,还是须要用到这六个基本定义。

      1、物体:客观实在的对象,可以被观测的对象或者可以被参照的对象

      对象是目标的指代。对象是人们对目标的指示,对象也是被人们指定之目标的代表;不管人们指定或指示的是一个什么目标,人们都可以把被指定或被指示的这个目标称为一个对象。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须要确定观测的目标;人们观测的目标、就是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确定之被观测的目标、就是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之被观测的目标;而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之被观测的目标、就属于是被人们指示的目标,人们就可以把被观测的目标称为对象;当人们进行观测活动时,被观测的目标总是被人们观测的对象。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被观测的对象;只要是被人们观测的目标,就是被观测的对象;人们不管观测什么目标,都可以把被观测的目标称为对象;比如,当人们观测鲜花时,鲜花就是被观测的目标,人们就可以把鲜花称为对象;比如,当人们观测星星时,星星就是被观测的目标,人们就可以把星星称为对象;比如,当人们观测月亮时,月亮就是被观测的目标,人们就可以把月亮称为对象;再比如,当人们观测一个人时,被观测的这个人也是一个被观测的目标,被观测的这个人也可以被称为一个对象。凡是可以被人们观测的目标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可以被人们观测的目标都是对象;凡是可以被人们观测的目标,不管人们是否对其进行观测,其都是对象;一朵鲜花就是一个对象,不管人们对其观测与否,一朵鲜花总是一个对象;一颗星星也是一个对象,不管人们对其观测与否,一颗星星总是一个对象;月亮总是一个对象,不管人们对其观测与否,月亮总是一个对象;一个人也总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不管人们对一个人进行观测与否,一个人总是一个对象。

      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不仅总是须要被观测的对象,还总是须要另外的对象、以把被观测的对象与之进行对比;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把被观测的对象与之进行对比的另外的对象、就是被参照的对象;被参照的对象也是对象。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被参照的对象;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把被观测的对象与被参照的对象进行对比。对于任何一个对象,如果这个对象可以被观测、那么这个对象一定也可以被参照,如果这个对象可以被参照、那么这个对象一定也可以被观测;凡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凡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也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

      不管是被观测的对象还是被参照的对象、都是客观的对象,即不管是被观测的对象还是被参照的对象、都是客观对象;凡是客观对象也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对象也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人们通常还把客观存在简称为客观,不管是被观测的对象还是被参照的对象、都是客观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凡是客观的对象都是客观对象,凡是客观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一个人可能有许多个理想,一个人的一个理想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做计划、以预计将来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一个人的一个计划也还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不管是理想还是计划、都与人们主观的思想意识有关,不管是指代理想的对象还是指代计划的对象、都是主观的对象、都是主观存在的对象,即不管是指代理想的对象还是指代计划的对象、都是主观对象;凡是主观的对象都是主观对象,即凡是主观存在的对象都是主观对象。人们的一个理想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人们的一个计划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如果人们把一个理想或一个计划以字符的形式写在一张空白的纸上,这一张纸上的所有字符所表达的意思就是那一个理想的内容或那一个计划的内容;这一张纸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这一张纸上的一笔字符笔画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这一张纸上的一个字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这一张纸上之由多个字符组成的一个字符集合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这一张纸上之每一个字符所表达的意思还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这一张纸上之由多个字符组成的一个字符集合所表达的意思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这一张纸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这一张纸上之每一笔字符笔画都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这一张纸上之每一笔字符笔画的形状也都是客观的形状,这一张纸上之每一个字符都是由不少于一笔字符笔画组成的,这一张纸上之每一个字符都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这一张纸上之由多个字符组成的一个字符集合也都是一个客观的对象,但是这一张纸上之每一个字符所表达的意思却各自总是一个主观的对象,但是这一张纸上之由多个字符组成的一个字符集合所表达的意思也总是一个主观的对象。

      对象有主观对象和客观对象两类。客观对象又有两类:第一类的客观对象仅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第二类的客观对象则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还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也不仅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第二类的客观对象还总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人们通常还把客观存在简称为客观;不管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还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都是客观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但是,人们通常只把第一类的客观对象称为客观存在的对象、而把第二类的客观对象称为客观实在的对象。每当人们提到客观存在的对象时,人们提到之客观存在的对象通常都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虽然每当人们提到客观存在的对象时、人们提到之客观存在的对象通常都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但是,不是只有第一类的客观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也是客观对象。每当人们提到客观实在的对象时,人们提到之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虽然人们通常把第二类的客观对象称为客观实在的对象,但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不仅是客观实在的对象,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也还是客观对象。不管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还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都可以被人们称为客观对象;每当人们提到一个客观对象时,这个客观对象可能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也可能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每当人们提到一个客观对象时,如果这个客观对象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那么这个客观对象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如果这个客观对象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那么这个客观对象不仅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个客观对象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

      多个对象可以组成一个对象集合,由多个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一个对象集合通常由多个对象组成,一个对象集合通常包含有多个对象;一个对象集合总是由至少一个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总是包含有至少一个对象。如果组成一个对象集合的各个对象都是主观对象,那么这个对象集合也是一个主观对象;如果组成一个对象集合的各个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如果组成一个对象集合的各个对象都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而当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主观对象时,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任何一个对象都是一个主观对象;而当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时,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任何一个对象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而当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任何一个对象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因为任何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所以,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集合不仅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个对象集合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任何一个对象、都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任何一个对象还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还都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如果组成一个对象集合的各个对象隶属于多个类别,那么这个对象集合是一个混合对象;比如,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由多个对象组成的,而且那多个对象中有的对象是主观对象、有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甚至还有的对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这个对象集合就是一个混合对象。如果由多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和多个客观存在的对象共同组成了一个对象集合,那么这个对象集合也是一个混合对象;对于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任何一个对象,如果该对象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该对象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如果该对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那么该对象是第一类的客观对象;虽然这个对象集合是一个混合对象、但是这个对象集合也总是一个客观对象,因为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也都可以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所以这个对象集合也总是可以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第一类的客观对象、只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各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总是第二类的客观对象、也总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在这个对象集合中、也只有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各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才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在这个对象集合中、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各个客观存在的对象总不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即在这个对象集合中、组成这个对象集合的第一类的客观对象都只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总不是客观实在的对象。

      凡是客观对象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对象也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这个客观对象可以被直接观测,那么这个客观对象也可以被直接参照;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一张写有理想或计划的纸,这一张纸就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可以直接观测这一张纸,人们也可以直接参照这一张纸、以把其它的纸张与这一张纸进行对比。如果一个客观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那么人们对这个客观存在的对象的观测、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与这个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还是以前面提到的那一张写有理想或计划的纸为例,这一张纸是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一张纸上的字符则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这一张纸上之每一个字符都由这一张纸上的一组客观存在的字符笔画组成,这一张纸上的每一笔字符笔画都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张纸实施了人为的行为而致使这一张纸显现的客观表象,这一张纸上的每一笔字符笔画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一张纸上之由字符笔画组合而成的每一个字符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这一张纸上之由多个字符组成的一个字符集合也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对这一张纸上之字符的观测、就可以通过对这一张纸的观测来完成。客观存在的对象也可以被作为被参照的对象,人们对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的参照、也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与这个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比如一张纸上的字符就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当人们查字典时,人们就经常参照一张纸上的一个字符、然后在字典中查找与这个被参照之字符的笔画和形状都相同的字符;人们对一张纸上之字符的参照、就可以通过对这一张纸的参照来完成。人们综合对两类客观对象进行观测时的情形以及对两类客观对象进行参照时的情形,还可以得知: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在进行参照活动时也总是须要客观实在的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是当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必须的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是当人们在进行参照活动时必须的对象。对于主观对象,人们则只可以对其领会、意会;人们不可以对主观对象进行观测,人们也不可以对主观对象进行参照;比如,如果人们把一个理想或一个计划以字符的形式写在一张纸上,人们对这一张纸既可以进行观测也可以进行参照,人们对这一张纸上的字符也是既可以进行观测也可以进行参照,人们对这一张纸上之由多个字符组成的字符集合还是既可以进行观测也可以进行参照,人们对这一张纸上之字符所表达的意思则可以且只可以领会、意会,人们对这一张纸上之由多个字符组成的字符集合所表达的意思也可以且只可以领会、意会。人们对主观对象的领会、意会,总是可以通过观测客观对象来完成;人们通过观测客观对象来领会、意会主观对象的情形,总是像人们通过观测写在一张纸上的字符或字符集合来领会、意会字符或字符集合所表达的意思那样的情形。

      多个对象还可以组成一个对象集合,由多个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对象。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那么人们可以直接观测这个对象集合,那么人们也可以直接参照这个对象集合。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那么人们对这个对象集合的观测、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与这个对象集合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那么人们对这个对象集合的参照、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与这个对象集合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主观对象,那么人们也可以对这个对象集合领会、意会;人们对这个对象集合的领会、意会,也可以通过观测与这个对象集合相关的客观对象来完成。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混合对象,当这个对象集合中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时,人们可以对这些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直接观测,人们也可以对这些客观实在的对象进行直接参照;当这个对象集合中有客观存在的对象时,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对象的观测、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与这些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对象的参照、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与这些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如果一个对象集合是一个混合对象,当这个对象集合中有主观对象时,人们也可以对这些主观对象领会、意会;人们对这些主观对象的领会、意会,也可以通过观测与这些主观对象相关的客观对象来完成。

      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被观测的对象,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还总是须要被参照的对象。凡是客观对象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对象也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客观对象又有客观实在的对象和客观存在的对象两类;如果被观测的对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观测;如果被参照的对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参照;如果被观测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人们对被观测的对象的观测、则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与被观测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如果被参照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人们对被参照的对象的参照、则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与被参照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人们通常把进行观测活动时必备的、与被观测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称为观测对象。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当人们观测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这个被观测的对象就是观测对象;当人们观测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时,与这个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才是观测对象;不管被观测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还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都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对象来确定被观测的对象,人们都可以且只可以通过观测对象来完成对被观测的对象的观测。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还总是须要被参照的对象,人们通常把进行观测活动时必备的、与被参照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称为参照对象。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当人们参照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时,这个被参照的对象就是参照对象;当人们参照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时,与这个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才是参照对象;不管被参照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还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都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对象来确定被参照的对象,人们都可以且只可以通过参照对象来完成对被参照的对象的参照。人们可以选择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被作为观测对象,人们可以选择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被作为参照对象;由多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因而,人们也可以选择由多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被作为观测对象,人们也可以选择由多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被作为参照对象;当人们选择由多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被作为观测对象时,这个对象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观测对象的一部分、都属于是观测对象;当人们选择由多个客观实在的对象组成的一个对象集合被作为参照对象时,这个对象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参照对象的一部分、都属于是参照对象。不管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是观测对象整体还是观测对象的一部分,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被作为观测对象,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被人们作为观测对象;不管一个客观实在的对象是参照对象整体还是参照对象的一部分,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被作为参照对象,这个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被人们作为被参照的对象。

      观测对象总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参照对象也总是客观实在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也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观测对象,也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作为参照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人们作为观测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可以被人们作为参照对象;也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人们作为观测对象,也只有客观实在的对象才可以被人们作为参照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是当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需要的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是当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必须的对象,因而客观实在的对象是当人们在进行观测活动时总是须要的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是当人们在进行参照活动时总是需要的对象,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是当人们在进行参照活动时总是必须的对象,因而客观实在的对象也是当人们在进行参照活动时总是须要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客观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都是可以被观测的对象,凡是客观实在的对象也都是可以被参照的对象;但是,人们不是总是在观测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也不是在观测全部的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观测的对象还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确定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观测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对被观测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的观测;还有,人们不是总是在参照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也不是在参照全部的客观实在的对象,人们参照的对象还可能是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确定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人们只是通过参照与客观存在的对象相关之客观实在的对象来完成对被参照之客观存在的对象的参照;当一个人进行一次观测活动时,只有被作为这次观测活动之观测对象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才是这次观测活动的观测对象,只有被作为这次观测活动之参照对象的客观实在的对象、才是这次观测活动的参照对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