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救世主"到"阴谋论"的《京都议定书》 -- 可口不可乐

共:💬5 🌺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救世主"到"阴谋论"的《京都议定书》

    从"救世主"到"阴谋论"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国家公约。议定书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鼓励发展中国家减排,并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援助。

    自《京都议定书》成立,就作为人类共同努力保护环境,拯救世界未来的典范,特别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退出,更是将确立了《京都议定书》的救世主地位。好象只有协议上签过字的才是对人类负责,退出此协议肯定是不负责任,是毁灭人类的最大凶手。这一条在抨击美国的各种文章里的曝光率也相当地高,不亚于侵略、霸权、战争、掠夺等其它罪名。在我的印象里,好象只有美国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因为没有见到第二个国家被揪出来过。在此期间我们听不到对于此项协议的任何非议和对温室效应理论的质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京都议定书》到期,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这一次美国积极参与,但是发展中国家也不再是旁观者,于是乎大伙吵成了一团。减排也由“救世主”成为“大阴谋”,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就是发达国家的陷井,协议减排就是遏制中国的阴谋,甚至温室效应本身也开始有人证伪了,怀疑气候变暖是西方科学家的伪命题。一切都成为一个大大的阴谋。

    央视专家评论:发达国家过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现在发达了,却要所有国家来承担污染后果,发展中国家也有发展经济的权利。发达国家虽然排放总量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是他们人均排放量高,发展中国家人多,人均排放量很低。

    听起挺有道理,但是在国内却不按这个道理办。比如国内的污染大多是一些老企业造成的,它们存在好几十年,但是环保部门往往以环境压力大,限制污染为由拒绝新项目上马。专家应当说:你老企业污染了几十年,也赚了不少了,有钱大家赚么!老企业关停,新企业上马。但是环保部门在制定排放标准时,却一视同仁,并没有规定企业经营年限少就可以多排污,怎么不让它先赚够钱,再上污水处理设备呢?要不让大老板赞助小老板排污设施的资金和技术。如果一家企业排放超标,能否多招工人来降低人均排污量,不知道这个办法能否通过环保部门的评定。

    二氧化碳是无毒的,只是其温室效应可影响气候。人类除了温室气体,还排放了大量破坏生态的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虽然也影响全球生态,但首先破坏的是当地环境。按照现在的环境恶化趋势,中国人的确不必担心什么温室效应,生态能否熬到气候崩溃的那一天?

    • 家园 中国的王牌

        

        一,死咬《京都议定书》不放。因为《京都议定书》只确定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和援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没有义务减排,但是签约后有权从发达国家取得援助。

              

        二,在排放上谈人均。实际情况是不平均的,不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平均,即便是发展中国家内部也是不平均的。比如乞丐不事生产,只是低消费别人的钱,排放就比生产工人要少多了,特别是炼钢工人。如果要按人均降,就将全国的工人变成乞丐就成了。如果推动乞丐就业致富了,那他们的排放一定会上升。

              

        三,只承诺GDP单位排放减少,而不是总量减少或不变。中国的GDP单位排放是该减了,排放与美国差不多,GDP不到美国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创造同样的财富,中国要多排放五倍。既增加了污染,又增加了成本。排放也是用钱换来了。

              

        四,抓住历史上发达国家的排放,发达国家必须在历史排放量上负责。不过中国谈起自已的历史,总是一水的五千年文明古国。虽然人均排放不高,但要累积上5000年,却也不是个小数。

              

        五,中国植树造林吸收了大量的CO2。可惜植得没有毁得快,中国的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势,而且还在下降通道中。

        

        六、中国计划生育少生了四亿人,这四亿人为世界碳减排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确实是大贡献,但是裁人的贡献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独有。中国一直有宣传大量印第安人被美国裁了,有说多达一亿的。如果一亿印第安人繁衍两百年,那要增加多少人口呀!试想两百年前中国有多少人口。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这件事需要从本质上看

      国内以限制污染为由拒绝新项目上马,其本质原因是因为国内的产能过剩,其实产能过剩是一种美化,其实质是通货紧缩,即资本论里面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不过大家都对这个词太过敏感,把它美化一翻变成产能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已。

      哥本哈根的本质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不想看到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发展是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外,利用他们拥有的先进技术在经济上变相殖民。所谓的减排增效的行动,虽然在CO2排放上减少了一些,但由于消耗了更多的更难获得的稀有金属,导致排放了更多的污染物。这方面可以参照的很多,最简单的例子是节能灯,虽然延长了白炽灯的寿命,减少了电耗,但里面的汞极难处理,而且获得时消耗的成本和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白炽灯的几倍。但由于价格比白炽灯贵很多,所以发达国家推崇这个,原因是几乎全球都掌握了白炽灯的生产技术,但节能灯的专利在发达国家。

      对抗环境恶化的本质方法是,减少人类的不必要活动,降低我们的物欲。可惜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真正这么做的人太少太少。

    • 家园 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

      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什么是敌我矛盾?这些问题要弄清楚。

      如果是真诚的自我反思,哪想想我提的问题。

      如果是其他的,就当我啥都没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