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假如未来cpi > 10% -- 泉畔人家

共:💬10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假如未来cpi > 10%

    11月份cpi转正了,物价在涨,最明显的是大蒜,去年1块钱买一堆的蒜变的连cctv都要出来声讨太贵了。去年山东的葱也曾经涨的很贵,今年降下来了,但还是比前年要贵了。我估计明年大蒜会降,但不大可能很低了。

    其他粮,油,肉之类的也在动,但不明显。我们打羽毛球用的球从40涨到了46一筒。我感觉在快速上涨的是服务业的价格,比如小店理发的价格从5块涨到7块,一碗刀削面的价格从3.5涨到5块。

    我们的cpi已经很多年没怎么大动了,08年好不容易有个通胀苗头又被危机给砸下去了。但如果看经济历史,一个国家隔20年就出现一轮比较猛的通胀的情况还是挺常见的,我们90年代初可是经历过接近20%的高通胀率的。美国80年代初期也出现过10%的通胀。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济循环,参加产业革命(我认为对中国来说,50年代苏联援建是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从封建时代进入近代,80年代后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从近代迈入现代),中国的巨大生产力释放,把全球的通胀都拉了下来。

    而从08年开始,一方面,中国整体已经基本从近代时代进入现代时代(意思是我们和发达国家那种差距几十年的代差缩小了)和信息化技术在中国的基本普及,技术进步能继续推动中国整体产能爆炸性增长的空间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大了。随着中国人口变化(这个我不会算账的收银员一文里有分析),新增年轻劳动力已经开始减少了(90年以后,人口是一条快速下降的曲线,从90的2600万急跌到99的1400万)。(比如曾经沸沸扬扬的邓玉娇案,就是87年生人,参加工作已经数年,不上大学的年轻人,16,17开始工作也很正常)。 尽管危机有影响,但人口下降造成的劳动供应下降比需求下降效果更长期。感兴趣的河友看一下FT的文章 外链出处

    引用里边的一段

    首先是,工资要求。与去年相比,他们对招聘者的要求严格了一些。我也伴随了几场两者之间的谈判现场。去年看到的情况是,“我来自上海,在找装修人员,你会吗?月薪1200元”;“我去,马上跟着您就去!”。而今年看到的情况是,“我来自北京,在找川菜厨师,你会吗?月薪1500元”;“北京啊,工资又这么少,我不去…”;“那你说月薪多少?”;“最低2000,我之前在广东的餐厅是月薪3000元呢”。

    其次是,打工地点。这点让我感到有趣,发现许多人不愿意去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大城市,说那边消费高,老板不靠谱,生活压力大。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赴往消费不那么高,节奏不那么快,生活较稳重的中西部中等城市,比如郑州、成都、武汉等。据他们经验,沿海的大城市与内陆的中等城市老板给的工资差不了多少,从综合待遇看,沿海比内陆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更恶劣。

    最后是应聘态度,比去年相比,今年应聘者们看待现实的态度似乎乐观了一些。我记得,去年的二马路,整个市场充满紧张、迫切的空气,不同的应聘者之间经常吵架,打架。竞争,甚至战争氛围相当浓厚,毕竟来招聘的老板也很少。但今年更多看到的现象是,应聘者之间以较轻松的表情聊天,甚至合作起来,分享信息,共同努力找到岗位。老板来了,他们也先了解对方的需求何在,然后较冷静地判断老板提出的岗位对自己合不合适,相互让步,而不野蛮式地抢岗位。

    如果金融时报记者的观察是准确的话, 可以说,中国资本不足劳动过剩的时代正在走向结束,并且会很快转向劳动不足。从分配上来说,也意味着向劳动倾斜的开始。而且,大城市对底层劳动者的吸引力开始减退。

    底层劳动者在大城市买房的比率还是比较低的,他们可能在一个城市打工多年,但还是回家盖房子的。他们中的佼佼者们,已经完成了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成了城里人。但大多数是没这个打算的, 年龄越大的,意愿应该越小。所以可以说,城市化进程应该就是青年进城的过程,现在马上青年人口数量就要锐减了,这个进程的后劲是有问题的。

    底层劳动力的价格对房价影响应该很有限,但对cpi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随着水电油气等的滞后价格上涨开始逐步启动,通胀来的可比专家们预计的要快的多。而底层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趋势一旦形成,通胀可能就势不可挡了。80年代农民,工人都快速增收,然后消费增加最后导致抢购风从而导致90年代初期的接近20%的通胀,我们现在可能不会有这么严重。但新增劳动力快速下降造成的供应减少会有多大后果,也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谁都没有经验。82-90 近10年年均出生2200万以上人口,而91-2000则要减少至少1/3,80后这波劳动力大军虽然是有不少剩余,尤其以学生居多,但未必抵消的了人口近半减少的冲击(比如网上那个08年湖南初中生只是01年不到一半的帖子,意味着几年内湖南新增劳动力数量减少一半以上)。

    而且,一旦分配开始向劳动倾斜,cpi上升是自我加强的。因为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本来就高,而且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原先就没有得到完全满足。随着农村和乡镇生活水准提高,肉禽蛋奶等的需求还是会增长的,而供应能力则受中国资源的限制,这些生活必需品在cpi中占的比重极大,一旦这些东西开始较快上涨,cpi就必然比较大幅度的上涨。

    这里提一下出口,按葡萄大大的说法,我们12月的出口增长的很快。中国生产的质优价廉的生活必需品,本来就是弹性很低的商品,去年不买了,今年还要来买。金融危机实际上消灭了很多和我们竞争的产能。美国人可以少开车不买房子,但袜子还是要穿的,锅碗瓢盆还是要用的,圣诞节还是要给孩子买玩具的。而我们的企业,已经几乎把做这些东西的竞争者都彻底打垮了。他们只能在中国买,没办法。

    所以尽管cpi >10% 可能性尽管很小,但未必是一点不可能的。 如果基础生活物品价格的猛烈上涨导致cpi 达到10%。 我们的政府有对策没? 我们那些百万“负翁 ”的生活会面对什么样的冲击?还贷压力的急剧增加会和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重叠,保房子还是保肚子? 贷款利率如果也加到10%以上,会意味着什么?尽管出现这一情况的概率应该还是很低的,但也许我们还是应该考虑一下,小概率事件未必就不会发生。

    • 家园 比较一下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物价差距,以及我们

      自身的资源状况,可以预见,今后蕴含劳动成本越多的东西长期涨价的趋势将会越明显。农产品的价格将会长期上涨,一个是我国精耕细作的模式导致劳动力投入较多,另外一个是我国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太小。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低廉实际是政府的强力调控造成的,长远来看不可持续也不公平。服务行业将会长期价格上涨,这是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反倒是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品,总体价格上涨会温和,比如手机、电视、汽车等。

      另外,这次通CPI的上涨将会是一个不可抑制的长期过程。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较大上涨,然后政府加以调控,但以10-15年来看,将会出现较大的增长。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结构转变,以及我们的资源、人口状况决定的。

    • 家园 这些年积累这么多的贸易逆差,外加去年以来的

      财政刺激,要想不通胀也难。

      解决方法其实也不少,毕竟中国要花钱建设的地方多。

    • 家园 探讨一下,未必是坏事

      如您说的推下去,可以得出劳资博弈中,劳方的砝码正在加强,这对于当下贫富差距的缓和是大好事。

      在劳资的自由博弈中,资方的优势地位导致了资方在分配中获得更大的总利益,故而劳资贫富的差距自然而然的扩大,资本逐渐聚集在资方一侧,从而导致更大的‘损不足而益有余’。

      无论是什么原因(姑且认同是劳动力减少),导致劳方的博弈胜率增加,对于分配差距缩小(或者说减少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是大好事。

      至于底层的购买需求增加是否会成为通涨的原因?我的意见是,底层购买力的增强,将有利于我国内需拉动(底层买的可都是国货),而这种需求是否导致物价上涨将取决于物资供应的速度是否能够跟上。物资供应不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因为劳动力不足而产能受限这一条我认为不用担心,因为这会导致技术取代人力倾向加剧,有利于产业升级,摆脱血汗工厂的局面。

      再退一步说,即使因为底层购买力增加而导致通货膨胀,也未必是坏事,也许对中产阶层不算好事,但对整个社会,一个自然状态的(非政府行为的)“均贫富”现象应该是更值得期待的。

      记得前阵子有这样一个问题,给全中国所有人发1万块,后果是什么?有人说等于没发?如果所有中国人是财富绝对平均状态下,那么确实等于没发,但如果是处于不平均状态的,那么后果是会通货膨胀,同时有利于‘均贫富’,至少短期内是。

      那么,如果现在资本家(雇主)被迫(不是被法律迫)拿出更多来给雇员,我是否可以认为是‘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带来的一个福利正在适当的时机出现了?

    • 家园 请对中统的同志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满信心

      您说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

      您没见他们那位在各路媒体、论坛频繁露面的姚××总经济师吗?

      真乃一位 顶天立地 的奇男子,

      ——俺是说他的上嘴唇和下嘴唇...

    • 家园 另外,补一个房价猜测

      假设tg的房价转折提前到来,应该是先从被大家认为低估的中小城市,城镇开始,最后才推到那几个巨无霸城市。连锁反应应该是先从年轻人口数量下降明显,婚育较早的城镇(意味着需求下降开始的更早),中小城市开始,逐级传导。如果一个大城市周边的村镇,县城开始回落,那这个城市的转折也就快了。如果村镇县城还在涨,那你如果想炒房,还可以继续玩。

    • 家园 我觉的底层工人工资提高不全是工荒造成的

      我想主要是因为沿海及大城市这几年的生活成本提高太快有关的.说白了就是不给那么多钱就白干了.

      • 家园 所以这也是正反馈

        具备自我加速的特点的。等cpi隆隆起来了再想压,可未必压的住了。另外农村生活条件改善,离退休人员待遇提高,也使很多原先不得不从事艰苦条件劳作的50,60人退出劳动力供应市场。这个趋势也是必然的。

        • 家园 其实压这种CPI也不算困难

          把RMB升值上去,出口部门的失业人口就会往服务业里面跑的。

          不过我觉得中国劳动力不足的时代不会这么快到来

    •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