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古人写文不用标点?求赐教! -- 换了人间

共:💬16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古人写文不用标点?求赐教!

    历史上有关断错句的故事很多,由此导致的误会也不少。但这似乎完全不影响古人们写文不用标点的雅兴。难道他们不会觉得很麻烦吗?还是说,古代文人把断句当做一种资本,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

    • 家园 一般不用,但也有例外,古代有个石碑碑文就有句读。
    • 家园 有标点

      之乎者也,虚词,就是起标点符号的作用。(所以与节约简、帛应无关,毕竟还是要刻个字呢)

      断句,是发蒙学习的内容,什么资本都谈不上的。

    • 家园 这是个习惯问题

      比如说英语书写是分词的,汉语的书写却是不分词的。网上也有人主张汉语书写分词的,他发出来的帖子一个个词之间都有个小空白,其他人看了却觉得很不习惯。即便对于习惯不分词书写的中国人来说,不分词有时也会造成误解,但我们并不把这作为必须分词书写的理由。对于不熟悉汉语的外国人来说,不分词书写就更不方便了。有一次我碰到有个水平很不错的学中文的法国人,怎么也搞不清报纸上的一条新闻“巴萨旧将或将重返西甲德科”,他把“巴萨旧”当作一个人名了,于是就被后面的“将或将”搞得一头雾水。我提示“旧将”是一个词,他马上就明白了。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即使他不知道“巴萨”还是“巴萨旧”是一个词,看见后面的话,就能够猜出前面应该怎么分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他们那时的语言习惯,于是分句就有困难。但古人当年写文章时却没有这个困难。

      • 家园 识字断句可是读书人的象征啊

        知识分子通过这种手段达到垄断文化知识的目的。

        • 家园 这个我觉得中国古代还算好的

          当然识字断句无论如何是个门槛,不学的话总归不会。不会的话自然受人欺负。《小二郎》歌里唱的小二郎读书的目的就是“只为穷人要翻身,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但是要说不用标点是故意设门槛,就有点过于阴谋论了。当年的话,字学会了,句也会断的,一起教的。而且并不是专门对某个阶级设了门槛,说这部分人只能学识字,不能学断句。要说门槛最终还是经济上的。

          要说故意设门槛的,我觉得古埃及文里的几种字体算一个。祭司阶层用的是圣书体,就是我们如今在埃及神庙里看到的那种,只有他们用。中世纪的时候拉丁文也是。圣经不能翻译,于是劳动人民看不懂原版,就只好在教堂里听神父瞎扯。

          • 家园 我认为这不是有明确意识的结果

            一开始只是为客观条件限制而产生的,但当发展到过往的客观限制已经消失,仍沿用之前的做法,就起到了将知识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的作用。这种作用被知识掌握者视为自身与其他社会阶级身份区别的象征而加强。

            识字与断句是有区别的,识字还不能算知识分子,只有断句才算真正进入这个阶级。知识的载体只能是相当的一段文字存在,而不可能只是一个个单独的文字或词语。

            • 家园 这个我同意

              我觉得当年白话文出现时遭到强烈反对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知识分子觉得自己的蛋糕被动了。其实现在也还是这样。比方说法国有个法兰西学院,有个职权就是用来规范法语及其词汇。政府公文里你就得说courriel 而不是e-mail,得写cédérom而不是CD-ROM。只是这种机构现在除了政府机关也没人理了。但是“客观限制已经消失”这个也很难判断,有时候模式变换的代价很大,于是虽然换了要比不换好,还是换不了。比如著名的QWERTY键盘,当年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打起字来不方便,以免卡住字杆,如今客观限制已经消失,大家也还是继续用。

              不过我还是觉得把断句单独拿出来作为门槛有点勉强,就好像上面有朋友说的,这在蒙学的时候就教了,和识字是一起的。并不是专门有劳动人民识字班,只教识字不教断句,而培养知识分子的另有班级。

              • 家园 知识有发散性,产生了就自然有扩张的可能

                旧社会识字的人还是蛮多的,商人阶层、工匠阶层都接触的到文字,客观上也有需要使用文字的需求,所以可以说是社会教会了他们识字。但当断句的障碍横在他们面前,知识就被人为阻塞住了。古代工匠讲究口传,不能断句留下文字记载恐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现有的像《梦溪笔谈》这样的书都是文人以杂谈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 家园 所以才会有之乎者也

      我早就建议,高中语文考试,尤其是文科生,高难度的题就是拿出段一般人读的不多的古文来,加标点断句,谁能加对十之八九,就表明基本看懂原文。

      一点不算刁钻古怪,而且难度绝对有保证。

      • 家园 这个太狠了,而且也没必要吧

        古代的学科少,而且重文轻理,学生才有那么多时间放在文学上。现在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太多,要是光为了断句就花一大堆时间,那其它事情就不用做了。

    • 家园 后来不就有句读了吗
    • 家园 这种问题还是找客观原因比较靠谱,比如楼下说的竹简。

      这种问题还是找客观原因比较靠谱,比如楼下说的竹简。

    • 家园 节约资源呗,刚开始竹简多沉,纸帛很贵的

      当然得惜字如金,少一点儿是一点儿,

      后来就习惯了,也懒得改了,直到五四运动来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