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 -- 江南水

共:💬53 🌺3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

    写在前面

    如果您想领会博大精深的国学,我劝您还是不要看下去了,去读大师吧。

    如果您想体会深刻的人生哲理,我还是劝您不要再看下去了,去看百家讲坛吧。

    如果您想学习为人处世的技巧,那您随便找本儿成功人士的传记,都比在这里瞎耽误工夫强百倍。

    如果您闲着没事儿,只是想打发时间,倒是可以继续看下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是。

    如果您真的想看,那就让我们一块儿无聊加不靠谱吧。

    在开始无聊加不靠谱之前,先回答一个问题,《论语》是个什么玩意儿?

    《论语》就是一个长篇语录。

    所谓的语录,就是把一个人说的话凑合到一块儿。把很多人说的话凑合到一块儿的,那是名言警句集锦。

    严格说来,《论语》不算是一个纯粹的语录,《论语乡党第十》里就没说几句话,即便是其他篇章里的话,也不是一个人说的。不过呢,在《论语》里,孔夫子说的话,占了绝对优势的数量,勉强也可以算是《孔圣人语录》。

    既然是说话,这里面讲究就多了。咱们平常人在一块儿瞎聊,每当听到什么不对劲儿的时候,都会反问一句:你什么意思?

    我就曾经对一个人说过:你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果没有下文,单纯从这一句话来看,你会觉得我是在说白求恩。

    这个人一听这句话,反问了我一句:你到底什么意思?

    从这句反问,你可能猜到,这小子不是白求恩,并且他自己也不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境界。

    那这小子到底是个啥样儿的人呢,是跟白求恩差一点点,还是白求恩的反面?

    且听我慢慢分解。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这小子就有选择的欺负小朋友,从不欺负女孩儿(算是高尚吧);上学后,每门功课就从来没有及格过(相当纯粹吧);捡到五分面值以下的人民币,从不揣自己兜里,而是赶紧交公(很有道德吧);放学后从不读书,包括不健康的读物(脱离了低级趣味吧);每次抄我的作业从不白抄,总是搭上仨瓜俩枣儿(有益于人民吧)。

    把这些褒义词分开来对应这小子的行为,勉强还算是实事求是。同时也可以看出,这小子跟白求恩差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把这些褒义词孤零零的拎出来,穿成一串,那这小子立马就金光闪闪了,跟白求恩也差不了几步路了。

    我的切身经历告诉我,语录也罢,名言警句也罢,如果不知道说话时的语境和说话人的背景,还想搞明白说的到底是啥意思,是比较不靠谱的。如果硬是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抠字眼,从“微言”里搞出“大义”,往大里扯,扯出大天来,都没什么太大的困难。

    《论语》里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个什么语境,我也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小人物,我没有胆儿往大里扯,只好水煮一下,煮出一点儿打发时间的东西,仅此而已。

    看完后,您扔板儿砖也罢,扔手榴弹也罢,扔核弹也罢,我都嬉皮笑脸的接着。如果您给我扣上一顶歪曲经典的大帽子,我会马上很严肃的请阁下去做一件事,麻烦您去趟曲阜,把孔老夫子叫醒,让他老人家来说一下啥是个“正曲”。

    土鳖扛铁牛,扛到啥时候,算啥时候。

    Ps:这是近来读《论语》的一点儿胡思乱想,随手贴了出来,挖一个坑。不保证定时填坑,不保证在确定时间内填满,不保证不太监,咱也来个“三不”。

    •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2)

      不论贫富,做人都够不容易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作为一个没啥出息的人,在读《论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读这些对话。一读到这些对话,我就感到很是心理平衡,孔夫子和他的那些高足也是跟俺差不多嘛,都是大俗人。

      在这里,优秀的人才子贡首先发问:吃不上饭的人,不去巴结别人,钱花不完的人,依旧保持谦虚谨慎,怎么样啊?

      说实话,很不容易。

      作为一个在别人手下混饭吃的人,违心的话,每天怎么着也得说几句,违心的事儿,每年怎么着也得做几件,这实在是没法子的事儿,肚子比天大嘛。

      反之,作为一个掌管很多人肚子的人,怎么着也会有颐指气使的时候,自觉不自觉的就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专家,子贡这番话的重点应该是“富而无骄”。他老兄实在是有资格说“无骄”,并且他还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无骄”,一个“何如”,就把他那志得意满,展示得淋漓尽致啦。

      子贡这番话与其说是在问老师,不如说是在变相的自我表扬,在他看来,自己做到“无骄”这一步,完全可以拿个“优秀”啦。

      不过呢,孔夫子并不卖他的账,只是淡淡的说:还可以吧。

      也就是说,在孔夫子看来,子贡做到“富而无骄”,也就是刚刚及格。

      孔夫子有更高的要求,吃不上饭的人,不去主动巴结别人,只能说做得不错,内心深处是个啥子心理状况,就不好说了,大多时候应该是不服不忿的,所以孔夫子认为,没钱的人,不仅要行事说话说得过去,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孔夫子的这个要求,真的很高,终他一生,这种安贫乐道的人,他也只是见过一个,他的得意弟子颜回。

      孔夫子也不是势利眼,只是对穷人高标准严要求,对富人他老人家也有更高的要求。有钱人不仅要做到谦虚谨慎,还要模范带头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为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有钱,在什么时代都是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志,这些成功人士的一举一动,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比尔盖茨那相当不正规的着装,愣是成了时尚的潮流,不服行吗?

      也就是说,没钱的人不要光顾着假清高,还有在灵魂深处不断改造自己,有钱的人呢,也不要光假模假式的展现自己的态度,还要实实在在的做出一点东西。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子贡也服了,引用了《诗经》里的一番话,做玉器的时候,要经过切、磋、琢、磨各道工序,才能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做人也该这样吧。

      一看子贡这么有悟性,孔夫子也很欣慰:阿赐啊,以后可以跟你探讨《诗经》啦,因为告诉你一点,你能知道更多了。

      读书是好事儿,开卷是不是有益,不好说,但是人总得读点书才算那么回事儿,混饭吃需要读书,吹牛瞎扯也需要读点书不是。

      辩证法告诉我们,好事儿跟坏事儿之间,没有几步路,读书要是死读书,读死书, 那就麻烦了。

      这里想起了一个相声段子《对对子》,甲把“上天言好事”这几个字一个一个拆开来,让乙来对,乙就弄了一个“下地醋歹炮”的玩意儿。

      还是对子的故事,上联是“细羽家禽瓦后死”,下联是“粗毛野兽石先生”,每一部分对得都是工工整整,整个意思却是狗屁不通。

      对对子也罢,读书也罢,都要做到前后联系,跳出文字的囹圄,否则就不好说会闹啥子笑话喽。

      千万不要去找什么知音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这里,孔夫子提到了一个千古难题,到底有谁真正懂得我?

      孔夫子时代如此,《诗经》中就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近世的鲁迅先生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在我看来,要想找到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还不如花两块钱去买张彩票呢。从概率学上来说,花两块钱搏500万,成功的概率是几百万分之一,找到一个知己的概率是60亿分之一,放到中国来说也得是13亿分之一。

      再说了,别人很难懂得自己,自己就对自己很有把握吗?

      自知者明,这世上有自知之明的人,恐怕也不是太多吧。

      没人懂得自己,很闹心,要想真正懂得别人,也很闹心。

      知人者智,没点儿大智慧,单靠一些小聪明,用偷鸡摸狗的手段弄点儿个人隐私,是没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

      关键词(Tags): #水煮论语
    •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1)

      怎么跟人打交道,大有学问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若的这番话,古今解读起来都有不同的说法,基本上就是朱家(朱熹)有朱家的有子、钱家(钱穆)有钱家的有子、杨家(杨伯峻)有杨家的有子等等。

      到底哪一家才是真正的有子,恐怕得把有若老兄叫醒(如果知道他老兄睡在哪里的话),让他自己来说道说道。

      在我看来,这是有若老兄教了我们一个跟别人打交道的原则:要跟厚道人打交道。

      一个人的信誉能够接近哥儿们义气,那就可以跟他商量各种事儿啦;他的言行举止,不是无原则的恭敬,而是恭敬得接近“礼”的规范,那跟他打交道的时候,就基本上不会享受到冰火两重天的待遇,以后也就不会感受到那种痛彻心扉的耻辱感;这个人对自己家的人都照顾得周周到到,那就可以跟他讨论一下联宗这个问题了。

      反正是闲扯,索性再扯一个古代人际关系的常识,联宗。

      古代社会是一个家族社会,无论是出去抢还是在家里防止别人来抢,都是靠整个家族的力量,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是也。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谱的,一个大家族,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有明显的优势。

      那些小一点的家族呢,进攻的力量显得有些薄弱,防守的力量也不够看,要想生存下来就得动点儿心思,挂靠到一个大一点的家族下面,成为这个大家族的外围势力,所谓拉大旗作虎皮是也。

      大家族也愿意让这些小一点的家族来挂靠,有没有用不说,最起码让自己的家族看上去很威猛,能吓唬一下那些不知底细的人。

      黑社会老大收小弟,不是扒拉扒拉脑袋是个人就收,大家族收小家族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收,而是要看是不是同姓。

      两个家族要是同姓,那就说明在若干年前,大伙儿还是一家子,这会儿再凑合到一块儿正好符合祖先的心愿。

      同姓的家族再次凑合到一块儿,就是联宗。

      《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女婿家跟四大家族的王家,就是联过宗嘛。

      在今天,中国人见面通报姓名后,一听是同姓,少不了要说一句:五百年前咱们是一家子。这句话,也算是非典型联宗。

      孔夫子又给“学”做了一个注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孔夫子看来,所谓的“学”也不是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

      作为老师,孔夫子的境界比学生子夏高了不老少。在孔夫子看来,“学”啊,不单单是少说话多做事儿,多做好事儿,还得要在生活上不能惯着自己,每顿饭吃个七八成饱就够了,睡觉能有三尺床板就可以了。

      说实话,过上好日子,是人人的梦想。解决了温饱,想过小康,过上了小康,想豪华奢侈,这是基本的人性。

      在无休止的追逐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人也就一点点异化,成为了一头驴子,眼前挂着一个胡萝卜的驴子。

      最初的设想是天下万物为我所用,结果呢,收获了一个“我为天下万物所驱使”。

      这是人的悲哀,还是幸运?

      我说不上来。

      不过呢,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孔夫子的这个“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还是有一定必要的。

      量入为出,精打细算,不仅仅是勤俭节约这个光荣传统的要求,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最起码也不会弄个次贷危机吧。

      关键词(Tags): #水煮论语
    •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0)

      实体正义还是程序正义,是个大问题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若的这番话里,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词儿,“礼”。

      关于这个“礼”,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后面再详细白话。在这里只能简单的说,礼就是维持当时社会秩序的各种规范。

      有若首先阐述了“礼”的意义,“礼”只是一个手段,他的终极目标是“和”,也就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条条大道通罗马,到达“和”这个目的地,也不一定非得走“礼”这条羊肠小道,有“旁门八百,左道三千”可以供选择嘛。

      有若认为旁门左道是不可取的,不靠“礼”来指导,单纯为了“和”而“和”,是不行的。

      有若的这番话,很简单,却也不简单,他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该怎么和谐相处。

      法律界的名言是: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

      问题是,一系列繁琐的程序按照正义的步骤走下来,最终会收获一个啥子实体,那就只有鬼知道啦。法治的样板美国,诞生了多少匪夷所思的判例啊。

      不过呢,没有一个必要的程序保证,人们按照自己对实体正义的理解,自己动手,后果也相当恐怖。“杀富济贫”看上去很正义,但是贫富的标准谁说了算,相对乞丐来说,百万富翁是超级富人,相对亿万富翁来说,他也是一个穷人嘛。

      实体正义还是程序正义,这个事儿啊,且得伴随着人类走一阵儿呢。

      解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和谐相处这个问题,不劳烦咱费心,有一大堆专家正闲得蛋疼呢,咱们来说点儿轻松的。

      有若同学在这里也犯了一个回头看的毛病,他认为,先前的人啊,真的很牛,大事儿小事儿都按照“礼”来走程序,最后还达到了“和”的伟大目的,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双丰收。

      真不知道有若是怎么知道“先王”们双丰收的,应该不是穿越到过去亲眼所见,估计他也是从文献上看到的。

      如果文献可以完全当真的话,那真的就是“猪都笑了”。

      看来,假设先前的时代是一个完美的时代,也是源远流长啊。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时代,要么是来世的天堂,要么是遥远的过去,反正不是自己亲眼所见的这个丑恶的现实世界。

      先前的时代、未来的天堂,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完美,并不重要,有一个可以假设的时代让人憧憬,还是挺和谐的嘛。

      不过呢,这个时代在自己的脑子里想一想就够了,千万不要当真。要是非得一根筋的去寻找这么一个时代,我保证,失望会远远大于希望,最终只能是给自己添堵,幻灭以后的痛苦远比现实的痛苦,更痛苦。

      关键词(Tags): #水煮论语
    •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9)

      时间检验一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夫子的这番话,看上去是“前半段上道,后半段跑偏”。

      关于前半段,通常的解释是“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要看这个当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看这个儿子的行为”。

      这就有意思了。

      难道父亲活着的时候,做儿子的,就只有志向没有行为吗?

      难道父亲去世后,就可以不看儿子的志向,只看他的行为了吗?

      这么解释的人,应该好好吟诵一下唐诗,随手挑几句“主人忘归客不发”、“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烟笼寒水月笼沙”。

      知道中国古文中有“互文”这个修辞方法的话,就不会闹“父亲活着的时候,怎么着,父亲去世后,再怎么着”这样的笑话啦。

      我认为孔夫子这前半段的意思是,看一个人是不是始终如一,就要看他能不能做到“父亲在和不在一个样儿”。

      前面说过,在大家族时代,父亲作为大家长,掌控着家族的一切。这时候,当儿子的言行,肯定是往三好学生那边靠。要看这小子到底是不是冒牌三好学生,只有等老爸什么都管不了了,才能有个相对正确的答案。

      孔夫子的这个判断方法是绝对正确的,永远正确的,一句顶一万句正确的。

      接下来就是最招人骂的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的理解是,父亲去世后,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生前的所作所为,那就算是孝了。

      按照这个说法,老子是黑社会老大,他死后,儿子至少也得做满三年黑社会,才能转到正行,否则就是不孝。

      假如孔夫子是个清纯小男生,眼睛里充满了一片美好的春色,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丑恶”这俩字儿,那这么理解他这句话,也没啥不对。

      问题是,孔夫子打记事儿起,就已经知道这个天下已经礼坏乐崩了,不地道的人越来越多了。

      知道了孔夫子的时代背景,还这么理解他这句话,那就等于是说孔夫子在给那些不地道的人,准备了一个高尚的借口“俺所有的不地道,都是为了孝敬死去的老爸”。

      那孔夫子还算是什么圣人啊,简直就是黑恶势力的合格保护伞嘛。

      也有人说,这个“道”啊,是一个积极的词儿,当儿子的不能改变的“道”,是老爸生前的那些好人好事儿,老爸那些不地道的事儿,还是得要改的。

      嗯,这么一解释,总算是把孔夫子从道德困境中拖了出来。

      其实,压根儿就不用费这么大劲给孔夫子找辙,把孔夫子这番话前后联系一下,一切就都解决了。

      在这番话的前半段,孔夫子给出了一个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三好学生的正确方法。

      不过呢,这个方法要想取得预期的最佳效果,还得需要时间来配合。

      正常说来,在老爸的积威下,儿子的尾巴都会夹得紧紧的,老爸去世后,这尾巴也一时半会儿不会露出来。要是老爸一咽气,这小子的尾巴就翘到天上去,那他不去演川剧变脸,实在是太可惜了。

      考察干部要有个期限,考察三好学生也不能没有时间限制,否则对考察对象不公平,这个考察也没有任何意义。

      孔夫子设定了一个考察期限,三年。

      有的人说这个“三年”是虚指,只是代表很长一段时间。

      我认为应该是确指,就是三年的时间。

      在古代,父亲去世后,儿子要为父亲服三年的斩衰。

      在为父亲服丧期间,这个儿子还是兢兢业业,始终如一,那他就算是过关了。

      扯了这么多,现在水煮一下孔夫子这番话:看一个人是不是始终如一,就要看他能不能做到“父亲在和不在一个样儿”,父亲去世三年后,他还保持着父亲生前时自己的一贯表现,那就说明这小子没有欺骗老爸,这个人就算是“孝”了。

      不要小看孔夫子这句话,要想做到,真的不容易嘞,甭说父亲去世后,就是父亲还在人世,人们都会少不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关键词(Tags): #水煮论语
      • 家园 儒家是认为亲情要高于法律的

        按照这个说法,老子是黑社会老大,他死后,儿子至少也得做满三年黑社会,才能转到正行,否则就是不孝。

        假如孔夫子是个清纯小男生,眼睛里充满了一片美好的春色,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丑恶”这俩字儿,那这么理解他这句话,也没啥不对。

        问题是,孔夫子打记事儿起,就已经知道这个天下已经礼坏乐崩了,不地道的人越来越多了。

        知道了孔夫子的时代背景,还这么理解他这句话,那就等于是说孔夫子在给那些不地道的人,准备了一个高尚的借口“俺所有的不地道,都是为了孝敬死去的老爸”。

        那孔夫子还算是什么圣人啊,简直就是黑恶势力的合格保护伞嘛。

        其实儒家认为亲情要高于法律的。在儒家,尤其是原始儒家的学说里,老爸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无论这个老爸是人渣甚至十恶不赦,在儒家看来都是必须孝顺的对象。而且这个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例如儒家的好儿子典范,舜,就是如此。该老兄的老爹不待见他,几次三番得和小儿子一起谋害他。但舜能够成全孝道,多次躲避了谋杀,但仍对父亲尽孝。做到了所谓“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

        而孟子还给了一个特别的注解: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沂然,乐而忘天下。”

        这里,孟子认为如果舜的老爹杀了人,从执法公正的角度来说(用执法公正的皋陶来表示不会徇私),那么舜必须把老爹抓起来。但从亲情角度来说,舜不能坐视老爹偿命。所以舜的选择必须是放弃天子的宝座,带着老爹越狱亡命天涯。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所以,孔子这里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完全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孔子为什么对父亲的地位如此看重。我私下推测,可能是因为其自幼失父,于是把父亲崇高化的关系。

      • 家园 你这里还是一个悖论

        三年内不改,三年多一天就改动就不算孝了?儿子是否一定要遵守父亲的政治立场才算孝么?魏晋时有名的嵇康和儿子嵇绍,嵇康因为反司马氏被杀,但嵇绍却出仕司马氏,后来因保卫白痴皇帝司马衷战死,史书以之为忠,按儒家标准嵇绍不算孝子,却是忠臣,这怎么解释呢?

        • 家园 我是这么看的

          孔夫子的这个价值判断,是对一个人的先期判断。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上学一直是三好学生的人,后来成了杀人犯,就能否定他以前的作为吗?

          人是随时会变化的,只要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超出底线,都是可以肯定的。说实话,对那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某人,在他“引刀成一快”的那一刻,我还是很佩服的。

          青色兄在这里有点扩张解释了吧(后世的腐儒都是对孔夫子扩张解释,这是最没法说的),一个在二十岁(我的假设)是一个不错的人,并不能说明他在五十岁还是一个不错的人。

          盖棺定论,是不是对呢?

          说实话,我不知道。

          一个人在二三十岁的事儿,跟五六十岁的事儿,是不能拿到一块儿来讨论的,尤其是在时代变迁的时候。

          至于青色兄说的“儿子是否一定要遵守父亲的政治立场才算孝么?”,这应该不是孔夫子该考虑的问题。

          孔夫子时代,不管人多么的不地道,还没有出现李代桃僵的事儿,鲁国的三桓也只是架空了鲁国的国君,还没有像后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那样,直接自己上位。

          在那个时空背景下,父子之间应该没有政治立场的问题(他们考虑的纯粹就是家族问题)。不考虑孔夫子的时空背景,胶柱鼓瑟,是后世腐儒的一贯德性,这些人不说也罢。

          帝国时代,跟孔夫子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后来的那些人非得向孔夫子看齐,要么是不知权变,要么是因为自己的动机。

          还是那句话,再好的原则架不住技术人员的努力,中国人在人文方面的技术,全世界无出其右者。

          在这里我说一下我对个人的评价,对一个人,要分阶段看待,在他是三好学生的时候,要不吝赞美,在他是混蛋的时候,要不吝用恶毒的用词,仅此而已。

          全面评价一个人谈何容易啊,你有你的全面,我有我的全面,只有在几百年后才会有一个合适的评价吧,中国的史书要在几百年后才重修,还是有道理的。

          • 家园 所以我们也不要老是去嘲笑

            在那个时空背景下,父子之间应该没有政治立场的问题(他们考虑的纯粹就是家族问题)。不考虑孔夫子的时空背景,胶柱鼓瑟,是后世腐儒的一贯德性,这些人不说也罢。

            所以我们也不要老是去嘲笑人教版教材上模式化的"由于作者的历史局限性"这段话了,这确实是句难得的大实话.

    •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8)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前面一部分,又是葬礼又是祭祀的,显得有些沉重,编辑《论语》的孔门子弟,也很体谅大伙儿的阅读感受,来了一段轻松的对话。

      对话的双方是子禽和子贡。

      子禽,名陈亢,字子禽。

      此人在《论语》中出现过不少次,但是太史公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没有专门给这人写上两句,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孔子的学生,易中天先生说他是孔子的粉丝。

      子贡,正宗的孔子高足,名端木赐,字子贡。

      子贡是牛人,真正的牛人。

      搞投资,子贡一投一个准儿,没有不赚的时候(亿则屡中)。放到今天,那就是一个股神巴菲特。

      可惜,子贡的投资技巧没有流传下来,否则,国人也就没必要花大价钱,去跟巴菲特吃一顿不知道有用没用的午餐啦。

      除了是一个优秀的投资专家,子贡还是一个挑事儿的高手,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灭国之战,新霸权越国摆平老霸权吴国,就是子贡扇乎起来的。

      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才,孔夫子竟然还说他整天不干正事儿(赐不受命)。

      唉,孔夫子的标准真不是一般的高,他老人家的要求也不是一般的严啊。

      子贡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倒霉,还是万幸?

      那就是如鱼饮水,只有子贡自己知道啦。

      看到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对这个国家的政治情况门儿清,子禽感到很纳闷儿,又不好直接去问孔夫子本人,只好把孔夫子的高足子贡拉到一边,悄悄的问:是夫子自己动手打听来的呢,还是内线主动汇报的呢?

      一看这个非正式的同学前来打探小道消息,子贡也拿了一把:夫子是靠温、良、恭、俭、让,得到这些情况的。

      从自贡的这一句话,还真看不出孔夫子到底是怎么知道那么多详细情况的,隐隐约约似乎还是别人主动提供的,一个“让”字,就说明孔夫子没有主动嘛。

      接下来,子贡又搞了个玄虚:夫子获得这些情况的方法,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到底是个怎么“不一样”啊?!

      对不起,子贡没有说。

      在推测孔夫子的独门绝技前,先思考一个问题,真实的政治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天天看各大报的政治评论,跟政治人物随时打招呼,套点儿消息,就知道真实的政治情况啦?

      太傻太天真了。

      真实的政治,永远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据说,联合国安理会开会的时候,十五个安理会理事国的代表,经常是正襟危坐在那里一本正经的扯淡。

      眼瞅着议题就要流产了,五大流氓里马上会站出一个代表,提议这五家先到一边开个小会,协调一下他们之间的立场。

      这五家协调完了,议题差不多也就通过了。

      效率之高,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五家在另一边到底嘀咕了些什么,其他十家并不十分清楚。

      能在现场对议题举手表决的人,都不知道这五家在背后搞了什么鬼,外人要说自己啥都知道,那就搞笑了。

      政治,说白了就是利益分配的方式方法。

      贼分赃,不能光明正大,要躲在背人的地方,正经的利益分配,也不好直接端桌面上来让人参观,黑箱作业是必修课。

      孔夫子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利益结构比较单纯,就是农业。孔夫子本人,还在鲁国正经的搞过高层政治,做过鲁国的司寇,代理丞相。

      一通百通,孔夫子不用去主动打听,也不用内线主动汇报,随便跟那些搞政治的聊聊天,就能对这个国家的政治情况了解个八九不离十。

      孔夫子所谓的秘笈,就是他曾经干过政治,并且还能跟搞政治的人随时聊天,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子贡没有故弄玄虚,勉强还算是实事求是。

      关键词(Tags): #水煮论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